安靜是種超能力

2023/11/14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原來我不是不如人,而是因為我本來就不是這樣類型的人。」

  習慣安靜的人有些是天生的,屬於內向性人格,有些是後天的,因為某些事情而導致變得安靜,但不管是天生的還是後天的,其實沒有人是完全內向的,每個人本身都有內向和外向的存在,只是佔比的關係,外向的表現大於內向的表現,就會顯得外向一些,但並不代表外向的人就一直外向,內向的人就一直內向,這是沒有絕對的。

  • 在書中作者也為習慣安靜的人舉了幾個特質,如以下:
  1. 容易臉盲。
  2. 習慣用文字訊息。
  3. 對向他人自我介紹時會非常緊張。

當然也有許多在大眾眼中對於內向人所訂的特質與想法:

  • 沒辦法被誇獎
  • 會很不好意思
  • 不好意思邀功
  • 沒辦法自己行銷自己
  • 沒辦法承受瞬間注意力
  • 不好意思開口請人家幫忙
  • 不好意思打電話怕打擾人家
  • 不想當第一名,因為不想要太多注意力……

  在社會生活裡就算別人說自己內向,甚至說過上述說的那些話,自己也不能拿「因為我內向,所以我就是這樣」來當作自己的標籤,因為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論述,也是會大大限制自己發展的可能性,再說,外向人可以的,怎麼內向人就不行了呢?能力相符,只不過是表達的方式、做事習慣不同而已,沒有因為是內向人,能力就比較差這種道理,內向的人最需要的不過是了解自己,懂得擅用自己的長處,外向人能做的,內向人也能做得很好。

書中也提到以下幾項讓內向的人,在職場中若遇到需要面對多人場合時的應對方法:

  1. 慢慢融入:不需要強迫自己非得光芒四射地出現在會場中,只需要用自己感覺舒服的節奏,慢慢地用一個微笑、一句招呼或關心問候融入會場,逐步熟悉氣氛、環境。
  2. 準備好口袋話題:先準備好一些自己聊得來的話題,例如最近在看什麼書、去過的好餐廳或放假時發生的趣事,或是「你怎麼知道今天這個活動的?」讓對方順著接話。
  3. 主動幫忙:目的是不要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與其一直想好無聊、好痛苦、好想走,不如注意會場,用微笑、點頭、與傾聽,也許還可以順便解救另外一個內向者。
  4. 聚焦在小組對話:一對一到一對三是最適合內向者的人數,與其在一大群人中找到自己的聲量,小團體的對話更適合內向者。

(如果想加入一個已經在進行的對話,不要貿然插入,只要慢慢地靠近談話的小圈圈,大家通常會自動讓出位子給你,此時再找時機自我介紹或表示意見即可。)

75會員
99內容數
有時好奇,人有那麼多情緒和不同的情感表現,人們會給予不同的形容詞甚至說是標籤,但真的都是符合的嗎?在這可以看成是心靈雞湯,也可以看成是對每一種情緒和情感表現的另一種自我理解,這裡是宇彗星,歡迎你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