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的發揮影響力,內向者也能嶄露鋒芒《內向心裡學》──讀書心得(附簡易內向檢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什麼?內向還能有心裡學?

在第一眼看到書名時,我心裡是這麼想的。甚至在翻開本書之前,我連自己是不是個內向者都不是非常確定。市面上有不少關於內向的書,陸陸續續其實就聽過像是上一篇文章提到的《安靜是種超能力》、《安靜就是力量》,書名引起我的興趣,我卻始終沒有閱讀,最根本的原因在於,我還未把自己定位成「內向者」,我也喜歡熱鬧,有時愛現、人來瘋,所以不會把自己和「內向」劃上等號。

raw-image


本來只是抱著「 隨便翻翻」的心態翻閱了《內向心裡學》,不翻沒事,一翻我的世界從此也跟著翻轉!不過幾十頁的時間讓我點頭如搗蒜,我不只承認自己是個內向者,也更了解自己的「精、氣、神」運作方式、了解自己的魅力和優勢,用對的方式,即使慢慢來也能做好!總之就是能讓「內向者」充滿希望且自我感覺良好的一本書。

在介紹書中內容開始前,如果你也和我一樣一開始並不清楚自己的定位,我會把書藉內容的「內向檢測」附在這裡,大概5~10分鐘內可以完成。

你是內向者或是外向者?或於兩者之間(連結)

這本來就是一個外向優勢的時代

在三本內向書都有提到,這時代崇尚外向,自從工業時代開始,由於大量製造商品的原故,需要有「能言善道」的人來協助「銷售」,於是從企業文化、後延伸至校園文化,大家紛紛重視起「外向」特質,表達力、說話力,反應力……機敏的外向者佔了極大優勢,於是那些本來並不具這些特質的「內向者」(據說在地球人口只佔¼),只得硬著頭皮去學習如何「看起來外向」,然後在回到家之後,總像是脫掉面具的感覺,同時感到筋疲力盡。

raw-image

雖然學習並不是壞事,但是這些內向者往往在學習外向過程中經常感到迷失,覺得自己總是和別人不同,甚至覺得自己相當怪異、或是扁低自己、很難交朋友、覺得自己很笨……這些都是我求學期間再平凡不過的內心狀態。

同儕為重的時期,只會把心力放在如何弭平差異,往往沒想到自己也有非常珍貴的優勢與特質。

在被世人認可的天才中有60%的人是內向者

優點?我有嗎?……請別懷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

raw-image

作者有提到,自己其實並不是很認同「天賦」或是「才能」的詞,因為他覺得所有孩子在某方面來說都是有天賦和才能的。然而許多內向性格的孩子或是成年人並不意識自己的智慧和能力非常有價值。這些內在特質有時候並不是很顯眼,並和考試成績無直接關連,內向特質早期的天賦展現,可能會從深入探討問題,總是問很多「為什麼」開始(就連我現在還是滿愛問為什麼),有較強的抽象推理和問題解決技能,敏感且具有較強的同理心。讓內性特質容易理解他人立場,比較快看到問題的本質。

內向者善於運用「長期記憶」,外向者善用「短期記憶」

你不是當機……而是檔案正在讀取

內向者在熟悉的主題,說話方面就會變得十分順暢並且有邏輯。然而更常發生的情況是,在沒特定什麼主題的對話,內向者會變得不太會表達,甚至腦袋一片空白……書中提及了關於內向者的大腦運作模式,讓我馬上恍然大悟,內向者和外向者對話時的「提取機制」不太一樣,內向者傾向使用「長期記憶」而外向者傾向使用「短期記憶」,翻找長期記憶本來就會花比較多時間,若內向者突然之間被提問某件自己不太熟悉的事,但卻沒有相關的詞語來提示,就很容易面臨看起來「毫無想法」的冏境,但他們並不是真的豪無想法,只是需要點時間,內向者的想法才會像姍姍來遲的列車。

raw-image

值得一提的是,內向者通常較習慣寫作,是由於寫作和對話使用的是不同的神經傳導路徑,因此寫作的表達方式相對容易。

走得慢但穩穩得走,烏龜不會輸給免子

在非常經典的龜免賽跑中,兔子敏捷又靈巧,對自己非常有自信,卻因為自信過度在路上東摸西摸甚至睡了一覺,最終敗給了烏龜。

raw-image

作者形容內向者有自己的「龜節奏」,雖然聽起來不太好聽就是了……我自己倒是早就接受了這個事實,有時越急越容易出錯,要再額外花時間彌補甚至整個重來,就好比俗語說的「呷緊弄破碗」,寧可好好停下來多花點時間深呼吸,確認事情的優先順序與必要流程。

雖然,這個社會渴望內向者成為「兔子」,而我們也幾乎都曾嘗試這麼做,但當我嘗試慢下來,多一點心思關注內在而非外在,我發現我變得非常自在,並且更加的快樂,我讓更多的休息與內省、寫作和創作進入我的入生。
內向者的工作哲學就好像時鐘的秒針,每秒就走小小的一格,但卻穩定、持續的運作。如果違反了自己的節奏,就會覺得壓力越來越大,以至於什麼事都做不成……如果更嚴重的繼續放任拖延,情況就會變得更糟。

對於內向者一個重要的事項是要做好「精力管理」,記錄自己什麼時候、什麼狀況工作會最有效率,情況也許因人而異;在自我分析之後,把最困難的工作留在最有精力的時刻完成,找到自己的「最佳節奏」

這本書不只給內向者,而是教所有人如何好好生活的一本書。

這篇文章的內容引用以《內向心裡學》為主,因為這本是我的「內向啟蒙書」,也是把「內向」一詞在我內心較不討喜的形象轉為可愛並且充滿魅力。

作者本身為諮商師,大量以科學角度、實驗,剖析心理狀態、腦部活躍區域等等的差異,解釋內向者與外向者不同之處。同時也有大量情場、職場諮商的經驗,所以往往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問題與彼此的誤解,往往就出在內向和外向的差異。

其中一個最經典的例子就是──「A覺得B都不說清楚自己的想法都要猜他在想什麼;B覺得自己並沒隱藏什麼只是那個當下真的沒想法!」嘿,這個是不是在男女朋也常常發生?覺得非常眼熟呢?

raw-image

不只是內向與外向,人與人之間本來就有各式各樣的差異,這本書最終的核心已不單單只是在說「內外向」,而是了解並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用了解、包容、有愛的方式進行對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節奏,內向者要多說一點,而不是只異想天開他人會突然理解你;而外向者要明白只要多給內向者一點時間,他們會給出比較好的答案,也要理解他們對於獨處和專注工作的需求,盡量不在非必要時間打擾……

沒有什麼方式或是定義是絕對的,

「內向」不等於「害羞」、

「內向」不等於「不善社交或討厭社交」、

「內向」不等於「討厭展現自我」、

亞里斯多德曾說:「最聰明的人也有失誤的時候。」

想要讓自己更好的第一步是了解自己、接受自己。

勇於嘗試,接受嘗試後的失誤,並且再試一次。

《安靜是種超能力:寫給內向者的職場進擊指南,話不多,但大家都會聽你說》

《安靜,就是力量:內向者如何發揮積極的力量》

《內向心理學:享受一個人的空間,安靜地發揮影響力,內向者也能在外向的世界嶄露鋒芒!【25週年暢銷經典版‧特別收錄「精華圖解拉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姜比利的沙龍
2會員
5內容數
姜比利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3/26
知道嗎?有時候人以為自己在思考,其實卻是別人在操控著你的思考。 上面那句話,我想有稍微接觸一點行銷的都能夠體會,從漏斗行銷,根據各種不同的推廣面向去增加潛在客戶的好感;到實際販售面的促銷、折扣、限時限量,無一不是在在客戶玩心裡戰,就是為了讓自己手上的商品,到需要它們的人手裡,然後貢獻出他們的金錢。
Thumbnail
2022/03/26
知道嗎?有時候人以為自己在思考,其實卻是別人在操控著你的思考。 上面那句話,我想有稍微接觸一點行銷的都能夠體會,從漏斗行銷,根據各種不同的推廣面向去增加潛在客戶的好感;到實際販售面的促銷、折扣、限時限量,無一不是在在客戶玩心裡戰,就是為了讓自己手上的商品,到需要它們的人手裡,然後貢獻出他們的金錢。
Thumbnail
2018/11/25
才不……一點都不好。 公投結果出來了,這裡主要針對同志議題,彩虹運動以巨大的落差,輸給了愛家聯盟。 我第一個想法是,怎麼會?就算輸了,也沒想到差距如此之多,這給我相當大的震撼。 得知結果,一開始我相當
Thumbnail
2018/11/25
才不……一點都不好。 公投結果出來了,這裡主要針對同志議題,彩虹運動以巨大的落差,輸給了愛家聯盟。 我第一個想法是,怎麼會?就算輸了,也沒想到差距如此之多,這給我相當大的震撼。 得知結果,一開始我相當
Thumbnail
2018/11/20
最近又看了一本排行榜熱門書「你的善良必需有點鋒芒」 這一本應該可以和「被討厭的勇氣」、「情緒勒索」並列「你可以他媽別煩我嗎」系列。 但除了被討厭的勇氣我有看完(因為它的安排方式簡直在看熱血少年漫一樣)
Thumbnail
2018/11/20
最近又看了一本排行榜熱門書「你的善良必需有點鋒芒」 這一本應該可以和「被討厭的勇氣」、「情緒勒索」並列「你可以他媽別煩我嗎」系列。 但除了被討厭的勇氣我有看完(因為它的安排方式簡直在看熱血少年漫一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為什麼想讀這本書? 猶記小學的時候只要一被老師點到問問題,我總是緊張到結巴支支吾吾,在事後懊惱著明明很熟悉答案,但當下腦中瞬間空白,老師常給我的評價是我安靜害羞需要大方一點。出社會後做了MBTI 16型人格測試中,發現我的內向偏好極高,那時從事顧問工作的我第一反應只想隱藏這個特質,因為在需要常面
Thumbnail
我為什麼想讀這本書? 猶記小學的時候只要一被老師點到問問題,我總是緊張到結巴支支吾吾,在事後懊惱著明明很熟悉答案,但當下腦中瞬間空白,老師常給我的評價是我安靜害羞需要大方一點。出社會後做了MBTI 16型人格測試中,發現我的內向偏好極高,那時從事顧問工作的我第一反應只想隱藏這個特質,因為在需要常面
Thumbnail
前陣子看了一本書"安靜是種超能力".雖然我不是屬於"安靜"的人!但還是很想看看安靜的人"超能力"在哪? 其實我從小就是個很吵的人.跟妹妹在家時通常一人能分飾兩角嘰哩呱拉講不停!妹妹則是觀眾!負責"笑"! 身邊也是有認識一些很安靜的人!通常我視他們為"內向者"!我也是有內向者的好朋友!只是數量不多~
Thumbnail
前陣子看了一本書"安靜是種超能力".雖然我不是屬於"安靜"的人!但還是很想看看安靜的人"超能力"在哪? 其實我從小就是個很吵的人.跟妹妹在家時通常一人能分飾兩角嘰哩呱拉講不停!妹妹則是觀眾!負責"笑"! 身邊也是有認識一些很安靜的人!通常我視他們為"內向者"!我也是有內向者的好朋友!只是數量不多~
Thumbnail
在東方、在亞洲的風俗民情來說,其實內向者的比例應該是蠻高的,可是常常我們都被要求要展現出比較外向的一面,或是外向才是比較正確的?但每個人都有他/她自己的模樣,與其強求變成另一個模樣,不如多多深入瞭解自己、進而去好好發揮自己吧。
Thumbnail
在東方、在亞洲的風俗民情來說,其實內向者的比例應該是蠻高的,可是常常我們都被要求要展現出比較外向的一面,或是外向才是比較正確的?但每個人都有他/她自己的模樣,與其強求變成另一個模樣,不如多多深入瞭解自己、進而去好好發揮自己吧。
Thumbnail
來推薦一下前天從新北市圖預約到的電子書《內向心理學:享受一個人的空間,安靜地發揮影響力,內向者也能在外向的世界嶄露鋒芒!》。 我才看完前兩章,就覺得對認識自己很有幫助。 你是內向型人嗎? 書中列了一些題目,幫助你判定你是屬於以下哪一類型的人: ◆極端內向 ◆既內向又外向 ◆外向型過測試,我發現我是既
Thumbnail
來推薦一下前天從新北市圖預約到的電子書《內向心理學:享受一個人的空間,安靜地發揮影響力,內向者也能在外向的世界嶄露鋒芒!》。 我才看完前兩章,就覺得對認識自己很有幫助。 你是內向型人嗎? 書中列了一些題目,幫助你判定你是屬於以下哪一類型的人: ◆極端內向 ◆既內向又外向 ◆外向型過測試,我發現我是既
Thumbnail
如果你能從這本書裡面學到一件事,我希望你學到的是忠於自己的本性。 心得分享 -這世界上其實有許多內向者,只是大家沒發覺,內向並非是疾病或不好的表現,只是一種人格特質,事實上,許多優秀者都是內向者(牛頓、巴菲特、愛因斯坦….),但因為他們傑出的表現,使許多人容易忽略這個事實,尤其在過去的觀念中,因為外
Thumbnail
如果你能從這本書裡面學到一件事,我希望你學到的是忠於自己的本性。 心得分享 -這世界上其實有許多內向者,只是大家沒發覺,內向並非是疾病或不好的表現,只是一種人格特質,事實上,許多優秀者都是內向者(牛頓、巴菲特、愛因斯坦….),但因為他們傑出的表現,使許多人容易忽略這個事實,尤其在過去的觀念中,因為外
Thumbnail
什麼?內向還能有心裡學? 在介紹書中內容開始前,如果你也和我一樣一開始並不清楚自己的定位,我會把書藉內容的「內向檢測」附在這裡,大概5~10分鐘內可以完成。 你是內向者或是外向者?或於兩者之間(連結) 這本來就是一個外向優勢的時代 在被世人認可的天才中有60%的人是內向者 「內向」不等於「害羞」、
Thumbnail
什麼?內向還能有心裡學? 在介紹書中內容開始前,如果你也和我一樣一開始並不清楚自己的定位,我會把書藉內容的「內向檢測」附在這裡,大概5~10分鐘內可以完成。 你是內向者或是外向者?或於兩者之間(連結) 這本來就是一個外向優勢的時代 在被世人認可的天才中有60%的人是內向者 「內向」不等於「害羞」、
Thumbnail
你覺得自己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 內向不等於害羞;內向者不見得不善言詞;外向者不見得能言善道,因講話是種技巧,是訓練來的,跟內向外向無關,那是取決於邏輯思考力。每個人的天賦優勢不同,透過性格的認識,不是為了設限,而是讓我們更有彈性,能去做各種拿捏。全然去選擇與享受自由,但這個的背後就是承擔與負責。
Thumbnail
你覺得自己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 內向不等於害羞;內向者不見得不善言詞;外向者不見得能言善道,因講話是種技巧,是訓練來的,跟內向外向無關,那是取決於邏輯思考力。每個人的天賦優勢不同,透過性格的認識,不是為了設限,而是讓我們更有彈性,能去做各種拿捏。全然去選擇與享受自由,但這個的背後就是承擔與負責。
Thumbnail
引自博客來書籍介紹 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有社交障礙,不懂得找話題與人聊天,不擅與人相處,不知道該怎麼樣融入大型團體。也試著讀一些教人聊天,教人交朋友的相關書籍,但實在不想勉強自己去實踐書中理念,也自覺做不到。但是在朋友眼中都覺得我說話挺幽默,在初次見面的團體中也能發表一些自己的想法,從來都沒有人
Thumbnail
引自博客來書籍介紹 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有社交障礙,不懂得找話題與人聊天,不擅與人相處,不知道該怎麼樣融入大型團體。也試著讀一些教人聊天,教人交朋友的相關書籍,但實在不想勉強自己去實踐書中理念,也自覺做不到。但是在朋友眼中都覺得我說話挺幽默,在初次見面的團體中也能發表一些自己的想法,從來都沒有人
Thumbnail
《安靜是種超能力》是一本幫助內向者知己知彼,管理自身不足的同時,更讓特質得以發揮的救命之書(笑)。雖然職場上仍不乏考驗,但是「做你自己」,以適合自己的方式面對挑戰,無疑比強裝外向者去處理棘手問題要輕省多了。
Thumbnail
《安靜是種超能力》是一本幫助內向者知己知彼,管理自身不足的同時,更讓特質得以發揮的救命之書(笑)。雖然職場上仍不乏考驗,但是「做你自己」,以適合自己的方式面對挑戰,無疑比強裝外向者去處理棘手問題要輕省多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