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4/16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地緣戰略學簡介(三)

地緣戰略學有一定的格局,我們可以簡單的說,是一群小國圍繞在「強權」下產生的多極體系。這個強權,指的是在軍事、文化、經濟、政治等發展產物,可以將之比擬為一個「力量中心」,力量中心在四周的區域上,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力,而對全球來說也有重大影響力。
很多人將之稱為「霸權」,這種說法是有問題的,霸權必須是全面性的優勢,在軍事上有無可抵抗的實力,在經濟上有無法抗拒的機會,在文化上有不可抵擋的魅力。稱之為區域霸權,意思是說這個力量的中心在這區域內有上述霸權的要件,但實際上只要產生多極體系,都是各國都有其厲害的地方,很難說有一個絕對性的霸權在。
所以,探討格局前,先理解所謂的地緣戰略,是圍繞在一個區域內的「中心強國」來討論,而不要執著在霸權的想像上。
若以古代來說,由於交通的不便,每一個強權幾乎都是在區域性有無上實力的帝國,幾乎沒有小國存在的空間。但在近代,科技的進步拉近了世界的距離,但又不足以產生一個統治世界的國家。所以讓我們先以維也納會議來看,此次會議確認了英、俄、普、奧四國主宰歐洲的局勢。若要探討拿破崙戰爭後的歐洲地緣戰略,幾乎沒有一本課本,不是從了解五大國的恩怨情仇與利益糾葛開始。
再來,為了恢復封建秩序,法國加入了四國同盟,讓歐洲成為五大國控制的局勢,每一個國家都有其勢力範圍。但我們不能說每一個國家都是獨立而互不影響的,英國優勢在大海,俄國有廣大的領土,奧國控制著巴爾幹,普魯士則逐漸成為中歐的強權。
這個局勢在後來,被俾斯麥的普魯士統一戰爭打破,形成了英、法、德、奧、俄五大國相互牽制的局面,這種不穩定的牽制至少帶來相對的和平。直到一次大戰,這個格局才徹底崩潰,而一次大戰將戰火波及世界,也代表戰後的秩序將不再由歐洲主導。一戰後的世界局勢,大體是由美、英、法、義、日五國組成,各自有廣大的勢力範圍。
我們都知道,最後形成多極體系,是二次大戰後創立的聯合國,由安理會美、蘇、英、法、中五國組成,沿續到今天。不過由於冷戰的結束,成就了美國霸權地位,在這格局下相較於美國,其他的區域「力量中心」都幾乎稱不上是力量。美國幾乎有能力深入世界各地,而且相較當地的「力量中心」,美國還是幾乎有絕對性的優勢在。在此「霸權」體系下,要認清狀況,將之比擬兩百年來的五極體系,其實只是實力對比錯誤的亂套。
世界的傳統核心區有三個,歐洲地中海一帶的西部核心區,南亞的南部核心區,以及東亞的東部核心區,現在當然有人認為北美也是。但因為美國目前幾乎可以等同北美洲,在此狀態下討論北美的中心區實在很詭異,故多半的課本講授的是其他幾個地區。
以西部核心區來說,此地區的中心區很多,因為地理上的破碎所導致,起初是羅馬帝國的地中海區,後來東移到博斯普魯斯海峽,再北移到俄羅斯平原。基本上就是隨著羅馬帝國 – 土耳其帝國 – 俄國的軌跡,之所以萊茵河區域始終都是德法爭霸,一般通論是認為,地理上的碎裂使得此區域一直無法形成統一國家,核心區形成不了。直到19世紀後,航運與鐵路的出現,才將整個歐洲連在一起,形成有意義的各小區塊。
南部核心區就相對簡單的多,就是南亞次大陸,從恆河、印度河平原延伸到德干高原一帶,此處土地肥沃,物產豐盛。此區不僅僅是陸權的天下,由於現在的能源生命線大部分通過印度洋,使得此區的地位在全世界中極速抬升,極可能形成有意義的世界強權。
近代東亞介於陸地與大海之間,日本、朝鮮、中國都是主要玩家,此區的狀況很複雜,因為都有發展陸權還是海權的矛盾,既想要成為陸地的霸主,但對海洋則又是若即若離。
讀者到此應該可以發現,每一個地區要形成核心,幾乎都不脫前一篇的幾個理論所言,要有足以支撐國力的人口,以及可以養得起這麼多人口的土地,還要有地理上的條件配合,使其可以穩定發展,厚積實力。但因為科技的進展,使得傳統上核心區的畫分產生了困難,現在不少學者都認為,南美、非洲等地也已經具備了地緣政治核心的特徵,傳統的核心區則透過強大的科技實力,將其觸角伸往其他國家,形成了「核心 – 外圍」的結構。
但從一個宏觀的世界來說,目前有很多種對於地緣戰略的看法,也就是「單極體系」、「雙極體系」、「多極體系」。這些看法大多從麥金德的理論延伸出。也許大家的看法不同,但都會認同幾個原則,就是在每一個時期都會有混亂與秩序的狀態,但地緣政治的規律是確實存在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