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31|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學用落差現象的概論

這篇很短,別擔心太長看不完。
最近幾個月段考了兩次,然後照例聽到老師跟家長抱怨,一樣聽到學生在埋怨。反正大致上就是可以歸納一個結論,就是學生程度變差,以後怎麼會有競爭力?呃,筆者其實不這樣認為,但在教育界還是別多話,陪他們一起罵學生不認真,會過得快樂點
簡單說,大家評論的根據是經驗,所以會認為過去我們這一代,或是上一代人都很強,現在學生這個不學那個不念,以後怎麼(像我們)一樣的去面對社會殘酷的競爭?這大體上是沒錯。但問題出在,筆者跟在之前的學長姐念書時,跟現在的學生相比有幾個不同點,導致比較基礎不一致。
首先,就是教材難度差異太大,二十年之前的教材實在太難,更別提三十到四十年前,尤其是數理科的教材內容,放到今天來看一堆都是資優班跟奧賽班的題目。也就是說,我們把超過一般學生難度的東西,放給了基層教育,然後考試又強迫要考這些東西,導致絕大多數的人都卡關。
這些高難度的數理題目做很多,會比較能夠修理電器,或者是做社會工作幫助弱勢嗎?顯然事實並非如此。但這種考試難度,至少可以保證智力水準在一定程度之上的人可以通過,結論就是,過去的考試並不是「適才適性」,純粹只是「腦袋夠好」。
腦袋夠好,加上中小學不教邏輯,你唯一會系統化使用邏輯的只有數理科,結果當然是國家看來很強的人都跑去唸理工醫科。導致我們現在一堆人都有種莫名的學歷迷思,以為念了好大學就真的出路廣之類的。
真實的狀況應該是,我們透過靠杯難的教材跟考試,把不夠聰明、邏輯沒那麼好的都刷掉了,只讓這個社會比較聰明的前面一小群人念大學,當然這些人畢業後做甚麼都不會太差。以至於我們以為,是念了好大學才比較厲害。
真的很厲害的學校,照理說是把庸才變人才,人才變菁英,而目前的大學入學制度很難改革,除了家長沒搞清楚因果外,頂大的教授希望「得天下英才而教之」,降低自己的教學成本,也是一大主因。不然真的那麼厲害,何不編寫一些教材,刻意收入學分數比以往低一百分的學生看看?
筆者在基層的觀察是,過去的所謂職校比較厲害,出來社會做事都會,不像現在大學生甚麼都不會,這種很奇怪的論點,可以從筆者的親戚觀察到。一堆都是職校體系畢業,當年畢業的時候他就甚麼都會?屁啦,還不是做中學,運氣好遇到願意教的前輩,不然就是自己會去翻點書,查一查「操作原理」。
在那種需要操作的工廠,大學生習慣先談原理再去碰實作,當然會格格不入。家長為何會搞不懂這種狀況?啊就筆者念書的時代還有能力分班,更早之前就別提了,念高中的同學這輩子有多少機會碰到走職校的?走專科職校體系的,根本就不知道高中大學體系的同學怎麼讀書。
也就是,大部分的家長都是活在平行線,不知道實際狀況怎樣,但自己人生經驗久了,開始會「腦補」。筆者遇過很多家長都這樣,國中根本就是念後段,也沒考到什麼好一點的學校,現在跑來倒是很會說明教育應該怎樣,他兒子成績怎樣念才會比較好。尤其哪種人最多?念職校體系,後來又賺到錢的人最多。
大學以上的家長還好,不是恐龍太少,而是自己知道當年怎麼念書,好好講理大部分還是說得通。這類家長搞不懂的是另一種,當自己小孩沒那麼行,只能念職校的時候,就一樣會幻想職校體系應該會怎樣比較好。
總之,筆者認為,學用落差是假議題。如果學校很會教,照理說不管哪一級學校,都會因應環境教出可以適應的學生。如果產業界很會教育訓練,也應該不會在乎收進來的人什麼都不會,更不會說希望大學新鮮人即戰力這種屁話。
教育制度一定會修正,台灣體制現狀沒有競爭力,連適應力都沒有,幾乎是所有研究教育的人的共識。問題是怎麼修,既有的阻力怎麼改,而筆者認為最大的困難點在於,你如何說服家長接受,並且去修正自己的錯誤觀點。
台灣其實不重視教育,我們在乎的是考試跟升級,不然怎麼會大部分學校,連要弄好營養午餐都不行,做到學生人人吃得飽吃得好,有這麼困難?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