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製造的反思(二) 為何學用落差,怎樣能學有所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為什麼許多人會抱怨學用落差,原因很簡單,學術研究持續往前走,而業界因風險高而持續用成本控制方式維持其營利,基本上很難在技術往前走。

現在大多近來公司大多學歷達到碩士級別以上,但會發現許多工作對於碩士學歷者可能是多餘(Over-qualified),導致許多高學歷工作者在工作中不容易發揮學術能力,而是比工作速度和處理問題經驗而已。

這類問題特別在積體電路/石化/鋼鐵製造等大型工業特別明顯,因為該類產品需要生產鏈龐大,早已建立系統,無法因個人技術發展而改變,甚至改變考慮面大而幾乎不去改變。改變意味著: 人事和成本資出增加,公司一般不可能續承擔這風險。

如果要學有所用呢?反而應該去中小企業,尤其是有技術開發的公司,才能得以發揮長才。但由於中小企業幾乎沒有穩健高毛利產品,也因此薪資成長曲線很難得以大量增加。除了像日本/歐美特殊利基型供應商/設備商有機會,在台灣沒有這種特殊技術的公司很難改變,因為研發時間過長而不可行。


總結:

1. 如果想要個人技術發展,別選擇早已成熟技術大型工業,除非你單純只想賺錢

2. 如果你希望技術(工藝)的研究,如果能接受薪資成長較少(不容易年薪破百),可選國內中小企業

3. 接受外派到先進國家(日本化學供應商),才能選擇高薪/高完善設備的技術開發,但這些廠商在台灣就變成低薪,因為母公司海外分據點大多是為了便宜勞力

4. 因為資訊科系發展潛力高,各行各業缺人才,且容易學有所用

5. 有執照科系較能避免學用落差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科男輕鬆Talk-產業生涯觀點的沙龍
2會員
10內容數
學校沒教的半導體產業求職分析 - 半導體 X 跨國工作 X 跨領域
2023/04/05
之前有一篇外國人在台積受訓文章,提到了台灣科技業/園區狀況,也從一個不同面向看到園區,我只能說不只台積,可能大部分在台灣晶圓廠都有類似生態
Thumbnail
2023/04/05
之前有一篇外國人在台積受訓文章,提到了台灣科技業/園區狀況,也從一個不同面向看到園區,我只能說不只台積,可能大部分在台灣晶圓廠都有類似生態
Thumbnail
2023/04/05
台灣一直是以電子製造是一個多頭的開始,看起是好的開始?那為什麼化學材料系所畢業的學生一直談工作找起來沒方向?那到底業界要的是什麼?讓我們一起談談化材的就業問題,並特別針對”學用落差”,”轉職出路”討論
Thumbnail
2023/04/05
台灣一直是以電子製造是一個多頭的開始,看起是好的開始?那為什麼化學材料系所畢業的學生一直談工作找起來沒方向?那到底業界要的是什麼?讓我們一起談談化材的就業問題,並特別針對”學用落差”,”轉職出路”討論
Thumbnail
2023/04/05
最近證交所公布了高薪,除了少數是控股公司[這種都是管理層]才出現極端值,剩下都是IC設計類公司Designer ,薪資幾乎是一般工程師的2甚至3倍,但是非這個領域的IC Designer,到底剩下什麼呢? 天花板應該會在哪裡? 讓我們看一下薪資統計
Thumbnail
2023/04/05
最近證交所公布了高薪,除了少數是控股公司[這種都是管理層]才出現極端值,剩下都是IC設計類公司Designer ,薪資幾乎是一般工程師的2甚至3倍,但是非這個領域的IC Designer,到底剩下什麼呢? 天花板應該會在哪裡? 讓我們看一下薪資統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臺灣職場學歷至上,許多電機工程師缺乏實務經驗。本文以作者自身經驗為例,說明在營造或大型基礎建設領域,實務經驗的重要性,並建議應屆畢業生於投入設計工作前,應先累積幾年現場經驗,以提升職涯發展。
Thumbnail
臺灣職場學歷至上,許多電機工程師缺乏實務經驗。本文以作者自身經驗為例,說明在營造或大型基礎建設領域,實務經驗的重要性,並建議應屆畢業生於投入設計工作前,應先累積幾年現場經驗,以提升職涯發展。
Thumbnail
工程師工作,分為兩種,技術與經驗,此兩種也涉及產品設計排程、產品是否容易抄襲等等。如果可以的話,儘量選擇技術含量高的工作。在年輕時,可以趕圖趕交期趕出低技術的機台 (因為技術含量低,需要搶訂單),那何不選擇技術含量高的工作呢?
Thumbnail
工程師工作,分為兩種,技術與經驗,此兩種也涉及產品設計排程、產品是否容易抄襲等等。如果可以的話,儘量選擇技術含量高的工作。在年輕時,可以趕圖趕交期趕出低技術的機台 (因為技術含量低,需要搶訂單),那何不選擇技術含量高的工作呢?
Thumbnail
不少人認為,書讀那麼高,有什麼用?所以推演到最後結論即是學歷無用。 甚至還有一種推論,最優秀的學生,都是去二流學生創業的公司上班,甚至很多知名企業家,還沒讀過大學呢! 總述以上,最粗暴簡潔的結論,即是學歷無用。 真的是學歷沒有用嗎?的確是有些知名的美國企業家沒有大學畢業的文憑呢!
Thumbnail
不少人認為,書讀那麼高,有什麼用?所以推演到最後結論即是學歷無用。 甚至還有一種推論,最優秀的學生,都是去二流學生創業的公司上班,甚至很多知名企業家,還沒讀過大學呢! 總述以上,最粗暴簡潔的結論,即是學歷無用。 真的是學歷沒有用嗎?的確是有些知名的美國企業家沒有大學畢業的文憑呢!
Thumbnail
一開始從事招募時,我有很重的學歷迷思,總認為把頂尖學校的新鮮人找進來,就能幫助各單位越做越好,但事情沒這麼簡單。 頂尖學校的新鮮人聰明、反應快,但常會出現自視甚高的人,總認為公司欠他們很多,常抱怨薪資不夠高、晉升太慢、看不到未來,我稱之為高學歷屁孩,尤其經常出現在MA儲備幹部中。 我想大概有30%機
Thumbnail
一開始從事招募時,我有很重的學歷迷思,總認為把頂尖學校的新鮮人找進來,就能幫助各單位越做越好,但事情沒這麼簡單。 頂尖學校的新鮮人聰明、反應快,但常會出現自視甚高的人,總認為公司欠他們很多,常抱怨薪資不夠高、晉升太慢、看不到未來,我稱之為高學歷屁孩,尤其經常出現在MA儲備幹部中。 我想大概有30%機
Thumbnail
凌晨起床幫小女換尿布,順便滑了一下手機,想說奇怪怎麼這麼多人在討論學歷,才發現有要參選新竹市長的立委高虹安「戰學歷」的言論,引起一片譁然。不過這個事件,倒是讓另一個被討論的長青議題再次浮上水面,那就是:學歷到底有沒有用?
Thumbnail
凌晨起床幫小女換尿布,順便滑了一下手機,想說奇怪怎麼這麼多人在討論學歷,才發現有要參選新竹市長的立委高虹安「戰學歷」的言論,引起一片譁然。不過這個事件,倒是讓另一個被討論的長青議題再次浮上水面,那就是:學歷到底有沒有用?
Thumbnail
知識流動,一日分享 為啥要唸研究所? 以下是我個人的需求,僅供大家參考: 學歷迷思: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長期以來台灣政界都需要有文憑,找工作要名校,也因此有了碩士比學士感覺有優勢,博士比碩士高一階,當過教授的似乎就是神人,深植人心的觀念,沒了學歷似乎就沒能力;雖然我不認同這種「學歷=能力」
Thumbnail
知識流動,一日分享 為啥要唸研究所? 以下是我個人的需求,僅供大家參考: 學歷迷思: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長期以來台灣政界都需要有文憑,找工作要名校,也因此有了碩士比學士感覺有優勢,博士比碩士高一階,當過教授的似乎就是神人,深植人心的觀念,沒了學歷似乎就沒能力;雖然我不認同這種「學歷=能力」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不容觸及的紅線和底線,要怎麼做,都是一種選擇。而事實上,我們也都可以有所選擇。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不容觸及的紅線和底線,要怎麼做,都是一種選擇。而事實上,我們也都可以有所選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