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4/16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台灣產業聚落形成的重要性

這篇起源於上周跟前輩們聊,從李登輝時代的戒急用忍聊到蔡英文的台商回流,雖說是發散式討論,但也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
大致上就是,台灣所有的都市形成,大體上都圍繞在產業上,也就是沒有工作機會,附近就不會有人群聚集。而早期都是工業都市,依人口、交通等區位,必定出現在核心都市周邊一定距離內。稍微解釋一下,就是距離住宅區交通一小時內,高速公路、省道附近,然後地價便宜的農業區。
這種地方,農業價值幾乎都消失了,因為會出現在住宅區附近,也多半是開發到一定程度。再說農地價值太高的也會禁建,工業區多半在這類地方,由地方人士推動與政府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情況下開始。等到十年過去,相同的產業聚落形成,也就沒有差了。
大體上也分兩類,一類是因應特定需求,另一類是圍繞在大廠周邊。但不管哪種,都是先有需求才有工廠,台灣人開工廠都是確定有這個單才會去做,不要幻想中小工廠是因為自己發明了某種驚死人的產品,才去設廠做生意。
前者的類型,主要是先有大企業接了外國訂單,超出自身產能的轉給中小代工廠,代工廠產能滿載好賺,就會有其他人也投入分杯羹,這不見得是競爭對手,有時候是自己同鄉的人,彼此之間會在訂單過多時,相互轉來轉去調節。一旦同類工廠多了,供應商與機械維修商也會出現,維修久了甚至會有仿製外國機台的國產品出現,變成國內品牌。
供應商不見得會在附近,主要會在有倉儲的地方,所以不管是機械零件還是化學藥水,非高危險性的還會堆放在低租金的住宅區內。這是成本問題,等到工業區成長到需要專業的供應商時,往往廠房租金也超過供應商的需求,此時不如租遠一點。因為,中小代工通常不會一次叫個兩噸原料,幾十公斤內的都是供應商自己開公司車載,真的太多就叫台小貨車送。我們會發現,這種工業區跟供應商在的區域,交通要道旁會有好幾家貨運行,整個區域內的進出貨都由這幾家調度。
所以,我們不能光看這邊有十幾家加工廠,就斷定此區很小,沒多少工作機會。養這整條街的供應商,大概落在附近與鄰鎮有幾十家,出貨的下游加工廠,則會在科技園區與大型工業區內,集中處理後送往港口。
後者的類型,則是整家大企業,通常是國家扶植的,設定好一個地區,招商後形成的聚落。這類聚落的特點,是周邊的中小廠與供應商,像是衛星一樣拱衛,但即使如此,仍然會有多餘訂單需要往外送,既有的中小型代工廠一樣會存在。
產業聚落一旦形成,就會有另一類的需求出現。首先就是鄰近的勞工住宅區,以及基本的民生消費必需品,便當店、五金行、檳榔攤、飲料店與超商等等。該區人口太多後,會形成治安、消防與勞工問題,警察局、消防隊就會在附近新設,或是增設人力。
人口夠多後,依法要設立小學,學校出現就代表大眾對於此區的治安需求升高,警察的密度變高後,整個工業區的周邊,會有一整塊住宅需求出現。因為這類工業區通常不會離交通要道太遠,這些地價較貴,以往因為工作機會與環境不好的地方,開始蓋了中產白領居住的大廈。
中產階級進駐後,會更加要求在地的公共環境,政治力會介入,加強該區的治安、公安、環境衛生。並對該學區的學校施加壓力,警察也會用力掃蕩附近的幫派組織,同時還會有各種社會、宗教團體進行服務。
結果,30年過去,整個社區擴張到工業區的邊緣,人們開始詛咒此區的工廠汙染,要求改善與遷出。之後的結果就分兩種,一種是空閒土地夠大,住宅區往反方向擴充,所以對工業區的反感不高。另一種則是空間擁擠,會要求工業區搬走,工廠搬走後,該地不會變成住商區,而是汙染較不高,但對人力素質要求高的會進駐。若都沒有,則此區可能因為工作機會變少,開始走向沒落。
科技園區等國家設立的工業區,比較不會有這順序,是因為打一開始大家就知道此區會有中產階級進駐,房地價等設定會較高,藍領勞工不會在沒有便捷交通下來這邊找工作。藍領工作通常時間長,對於休息的需求也較高,會寧可租小套房在工廠附近,也不會長途通勤,精算時間與薪資,藍領一樣很會。
所以看到這邊,大家應該可以發現,台灣過去的發展,國家支持的特區除外,幾乎都是人民自己去找生路的,然後花20-30年的時間,累積出一個成果。故李登輝時期為何提倡戒急用忍?因為不少技術官僚都是從基層看著上來,知道若大企業外移中國,就等於形成真空,周邊加工廠瞬間失去訂單。為了生存,周邊的中小加工廠只能選擇一起前進中國,直到離開的數量夠多,形成新的國內供需平衡為止。至於你說,走就走,有何影響?
看完上面一大段還不明白的,筆者會很頭痛。因為這種聚落是動態平衡的存在,今天你突然把中間挖掉一塊,就是幾十家公司工廠,外移或倒閉,影響工作數量動輒以千計算。對於外移的大廠來說,他的財報可以因為降低人力與環境要求不高顯得漂亮,但對於原本的加工廠、供應商來說,就是生死存亡。
所以李登輝不讓這些大廠走,主要的原因就是不要讓整個產業鏈像綁粽子一樣被帶走,一兩家大廠的帳面虧損,換來的是數以千萬計的家庭生計與保障。寧可談補貼條件,用稅金去補貼,總比整個產業聚落崩掉好。
更重要的是,基礎民生消費看的是數量,夠多的消費人口才能撐起夠多的小型商家。有基層撐住,才有夠多的中產階級,可以生成商業區中的中高階店家,一旦台灣產業大量前進中國,勢必把白領技術人員帶過去,藍領勞工絕不可能走,這等於把金字塔結構的中間挖走一半,上層不崩才奇怪。
後來的事實證明,百萬台商在中國,國內消費急速萎縮,為了不讓中間層也崩掉,國家只能注資到軍公教年金,由國家來養中間消費群。不然金字塔中間崩潰,整個技術都會消失,沒有消費養起來的文化素養,今天的文化產業都會一同不見。
所謂的台商賺錢回台投資,是不正確也不現實的,最大的理由不是我們懷疑台商背叛台灣,也不是中國不把錢匯回台灣,而是消費數量的問題。百萬台商就算都把錢寄回台灣,但能夠消費的是人,不是鈔票。在台灣的消費數量就是變少,1個人花50吃攤販,跟花500吃餐廳,都只是吃掉一頓,但10個人花50吃攤販,整體的量就是不同。
簡單說,就是撐不起整個產業,工作機會變少,連帶影響到經驗累積。一旦工作環境變困難,就會延長學生在校時間,加上學校開放後也要賺錢,勢必讓大量的學生延後就業,或是去修一些自己根本不想修的課程。而這只是讓問題延後發生,而且修了高等教育的人,對工作要求也變高,造成基礎工業欠缺人力,必須引入外勞,以及女性學歷提高後,對於擇偶標準的提高,連帶提振外配需求。
這都將在未來20年,造成新的社會問題。李登輝那批技術官僚沒有預見到全部,但從美國與日本的發展,他們有看到部分的未來,所以戒急用忍的失敗,造成的後遺症非常之大。這迫使陳水扁政府,加速在兩兆雙星等產業上,根本性的原因就是,我們已經知道未來產業改變,現在如果不去形成新的產業聚落,整個世代的年輕人都會失業。
結果我們都看到了,中國的磁吸效應,把幾乎可以做的努力都吸光,留在本土的產業不多,有技術的更少。
馬英九年代加速親近中國,已經接近掏空的地步,中情局在2009年間就預估過,台灣很可能在10年內中南美化,就是整個中高階產業都不見,中產階級外移或外逃,留下的低階人力形成治安問題,最終變成地方黑幫控制政府。還好太陽花擋下服貿,不然蔡英文上來除了躺平之外,什麼都不能做。

今天蔡英文政府做對了什麼,以及做錯了什麼?
做對的在於,在中國之間設立金融擋火牆,同時引進外資與技術,要發展新的產業聚落,同時積極引台商回流,補強國內原有的產業鏈,增加消費人口。當然,既有的產業當然不爽,覺得要優先把錢給他們,電子業在前幾年的反抗其來有自。
做錯的是,對中小企業、代工廠的需求沒有認知到,誤以為產業聚落可以很快形成,錯估局勢雙管齊下推動社會改革。在擁有大量勞工的中小企業賺到錢,產業升級與聚落形成前,貿然推動影響生活習慣甚鉅的社會改革,反彈力道自然強大。
到底哪邊弄錯?答案是,沒有搞清楚不同規模產業,他們的投資模式,以及承擔風險。
Pepi Stojanovski on Unsplash
大型企業在投資工廠的時候,通常時跟政府貸款數億到數十億,拿貸款買土地、蓋工廠、買設備,然後用自己的現金購入原物料,加工生產成產品出去。對銀行來說,貸款都有實體東西可以押,生產只要沒有出問題,還款正常都可以持續貸款。對政府來說,萬一大廠出問題,影響到的產業鏈人數動輒數千,所以怎樣都得要幫大企業度過難關,真怎麼樣也要輔導工作人業轉業。
但中小企業的投資者,銀行通常根本不想貸款,原因是銀行需要你有抵押品或是實績,而中小企業都是看到有機會才去投資,先前哪來的實績?所以,多半的模式都是,自己掏腰包拿現金,或是用土地、房子抵押,用來購買、租用廠房、機械,然後用已經在運作的工廠,去跟銀行貸款,用貸款去買原物料來生產。對銀行來說,要看到你生產順利,現金流正常,不然都得要老闆自己拿身家秀出來。
這就是筆者的學長以前說過,沒有跑過三點半,不要說你有開過公司,真正的道理所在。這類中小企業都是靠貸款周轉,月初拿去付原料款,月底收賣出的貨款來發薪水跟繳租金,多的在拿去還貸款。常常一個環節出錯,生產就出問題,貨款收不到,就得去找二胎了,後面再不順就得跑路。
所以為何這類中小代工廠,老闆給員工的薪資與福利都不是很好,因為你不能只看老闆賺了多少錢,這些每個月賺到的現款,拿去扣掉他押身家的投資,可能要三、五年才回收的了。再他回收前,每個月都要跑銀行甚至地下錢莊,哪有心思管到福利問題。
這其實是很大的政治市場,不過筆者還沒看到誰去做這一塊,可惜。
Jp Valery on Unsplash
回到前面,怎樣才能對中小企業跟代工廠有幫助?簡單說,政府擔保的低利貸款,因為正常的銀行都不會貸款給這種企業。
已經長年運作有實績的,讓他們可以貸款購買新的機器,或是擴廠增加工作機會,這方面甚至可以配合勞工與環衛,讓長年符合標準的工廠,可以有較低的利率,更高的貸款額度。也不用太擔心國家負擔不起,中小加工廠要換新或增加新機台,一台都是幾百萬以內,一次頂多三五台,多一條產線頂多千萬不到,一家廠能夠擴建到這種程度,夠吃十年。
若新成立沒兩年,無法有實績的工廠,可以考慮用類似SBIR的審核方式,給予數額較低的貸款,按月審核其營運狀況,政府還可以轉包大學用專案監督,提早讓學生進入職場,熟悉工廠實務,並用貸款的壓力,迫使工廠採取較先進的管理模式,來年再依照實績審核新的貸款計畫。這類小型產業,大多用不到數百萬貸款,可能連5百都不到。
說白了就是,高風險的中小企業,政府來擔風險出貸款,把注入房地產太多的資金轉到實業上。這點在林全院長後期就發現要處理了,賴清德院長任內開始做規劃,直到蘇貞昌院長才開始進行推動,透過製造新的產業聚落,在未來回收這些款項。
Katie Harp on Unsplash
之所以還是太慢,主要還是前幾年的政策焦點很少聚焦在產業上,社運與太陽花興起的政治人物亂喊價,整個政府的政治精力虛耗,現在回流的台商大多是大企業,資金來的快,但只要這一兩年沒有具體挹注在實業上,讓聚落形成一個走不掉的環境,南韓文在寅幫台灣製造的機會,很可能在文下台後,整個狀況右風雲變色,資金要跑也會很快。
在意產業的文青,多半都只看到大企業,沒有看到台灣傳統的產業聚落形成方式,這真的很可惜。其實沒看到就算了,更糟糕的是只想消滅傳統,根本是恐怖分子的那種人。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