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說是好看的一本書,不如說是"正好合適"現在的狀態。
「書」是這樣的,在不同的時間點閱讀會有不同的體驗與收穫,這句話是大廢話也是大實話,所以沒什麼"推薦書單",因為它就在那裡,只是人有沒有遇到而已。很幸運地,在最近人生課題不斷重複的時間裡,it’s coming.
我覺得有趣的是,這本書採用的"對談"方式,也許遇到的事情不相同,但是靠北的方式很像,會有很多murmur(內在自我對話),然後抗(鬥)拒(爭)。道理如果是他人說的,反正怎樣都聽不進去,所以有句話說:「人生最不必要的就是:給建議。」除非對方真的想要建議,正確來說,是想要找到不同的可能性,但最終都是自己的選擇。
另外很大的學習是關於「思辨」。有句話說:「真理越辯越明。」Well~是嗎?人生有所謂的真相嗎?還是都是自己的想法和演繹?通常是這樣的,人只會相信他所相信的,永遠不用想說服一個人相信他不相信的。所以文字中有「懶」(=心賴著不動),有「忙」(=心亡),有「悟」(=吾心),妥妥地都是與自己的本心有關。
「愛」與「心」兩個字,背後卻具有蘊藏極大與極深的能量與智慧,也是一生很重要的課題。
最後註記一段書中最有感的句子:「能夠從原有人為定義的"正常"中看懂生命真諦的思惟,並跳出這些包袱,自在無憂的生活,是智慧;但是能夠在理解這一切都不會影響你的情緒之後,又能找到生命的意義,就是慈悲。」
繼廣大文海與佛海中,再度找到關於一"慈悲"的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