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翼殺手.真實寵物的渴望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PKD會夢想擁有電子狗嗎?
最近因故重看了一次菲利浦.狄克(Philip K. Dick, 1928-1982)於1968年出版的小說《銀翼殺手》(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重新思考了其中一些主題。
我一直都覺得創作與作者本人的經歷勢必會有些關連,其所關注的議題、重視的情感與曾有的經歷都會反應在作品上。《銀翼殺手》小說中,有一個改編電影版裡面幾乎被完全移除的主題:寵物。小說裡,活在戰爭災變後的地球上,能夠擁有一隻真實的、活著的寵物,是作為人類所能擁有的最後虛榮;故事開頭,主角狄卡德與妻子伊蘭只有一隻電子羊,即便他們將「它」當成一隻真的羊去養,狄卡德依然渴望擁有一隻真正活著的羊,讓他「可以跟大家說本來那隻是假羊」。
過去在討論為什麼《銀翼殺手》的世界觀中,養一隻真的寵物這麼重要時,我們通常是直接從書中世界觀、設定的角度去討論;除了作為一種身分價值的象徵外,那也是一個寂寞的地球人所能獲得的少數陪伴與溫暖。然而,在瞭解到PKD的半生經歷後,那種「渴望真的擁有寵物」的心境,或許也是來自於他人生際遇的縮寫。
我們——我太太克蕾歐和我——非常非常窮。我們一點都不喜歡貧窮。貧窮不會塑造個性,那個說法是一種迷思。但貧窮的確讓你很會記帳,你會很確切地數錢,一次又一次地數著一點點的錢。在離家去市場買菜之前,你確切知道自己能花多少錢,要買什麼。因為如果沒算好,第二天就沒得吃,或是第三天也沒得吃。
在這個五〇年代,我在加州柏克萊的聖帕布洛街上的「幸運狗寵物店」,買到一磅的絞馬肉。我是個貧窮自由作家(這是我第一次承認)的原因是,我非常害怕權威,像是老闆、警察、老師等等。我想當自由作家就是為了做自己的老闆,這很合理。我辭掉唱片行裡的工作,整夜寫著短篇小說,有科幻小說,也有主流的小說……然後賣著科幻小說。我不喜歡馬肉的味道和質地,它太甜了……但我同樣不喜歡每天穿著西裝打著領帶,早上九點整站在櫃臺後面說,「小姐您好,能為妳服務嗎?」。我喜歡被踢出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因為我不肯上後備軍人課(老天,穿著權威服裝的人就是一種權威!)。突然間,在我付三毛五給「幸運狗寵物店」的服務生時,我發現自己再一次面對自我的敵人。莫名其妙地,我又一次面對了權威。我忘了你是逃不開自我敵人的。
服務生說,「你買馬肉是要自己吃的?」
這段文字取自PKD短篇集《關鍵下一秒》(The Golden Man, 1980)自序,講述了他在窮困潦倒的創作初期,必須要裝作自己有養一隻狗,並以此為藉口購買相對便宜的馬肉來裹腹。這樣的處境,是否也曾讓他夢想自己有能力養一隻真的狗呢?要說這樣的經歷沒有影響PKD創作《銀翼殺手》,我是不相信的。
「『它』是真的嗎?」
「不知道,自己問『他』。」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6會員
12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馬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謝謝你,總理。謝謝你,大杉漣。一路好走。
《復原》講述一名年近中年、憤世嫉俗的女子艾瑪(Alma)的故事。他離經叛道的個性某種程度上源於父親的早逝,以及父親死因的不明;當他的妹妹貝卡(Becca)即將結婚之際,艾瑪對於婚姻的不理解,甚至對自己的一事無成感到心煩意亂,於是與貝卡大吵了一架。激動的艾瑪驅車離去,因故發生車禍……
《1947之後:二二八(非)日常備忘錄》是一本由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出版、集結台文、台史領域的青年研究者與創作者而完成的一本「非虛構作品」。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收錄八篇與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時期相關的受難者,包括施儒珍、郭琇琮、曹永和、施朝暉、張李德和、陳澄波、林忠、楊勵、鄭南榕、林茂生、林宗義……
★本文涉及《1917》部分電影劇情,請斟酌閱讀 關於《1917》如何一鏡到底的解析,網路上已經有很多文章、影片給大家參考了;我真正想談的,是電影中出現的那首歌。
 2019年過去了。在這一年中,【中華科幻學會】同樣帶來了許多精彩有趣的演講;以「反烏托邦」為主題,我們看到了科幻創作者們對於未來的恐怖想像,並祈禱著台灣——或者世界上的任何地方——不要走上與此類似的道路。
〈Blue Monday〉這首歌,是所有發行過的12吋黑膠唱片的銷售冠軍,光是在英國就賣出一百一十六萬張;然而這首歌的誕生之後還有些有趣的故事。1983年,這首歌發行之初,New Order在現場直播的音樂節目上表演了這首歌……
謝謝你,總理。謝謝你,大杉漣。一路好走。
《復原》講述一名年近中年、憤世嫉俗的女子艾瑪(Alma)的故事。他離經叛道的個性某種程度上源於父親的早逝,以及父親死因的不明;當他的妹妹貝卡(Becca)即將結婚之際,艾瑪對於婚姻的不理解,甚至對自己的一事無成感到心煩意亂,於是與貝卡大吵了一架。激動的艾瑪驅車離去,因故發生車禍……
《1947之後:二二八(非)日常備忘錄》是一本由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出版、集結台文、台史領域的青年研究者與創作者而完成的一本「非虛構作品」。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收錄八篇與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時期相關的受難者,包括施儒珍、郭琇琮、曹永和、施朝暉、張李德和、陳澄波、林忠、楊勵、鄭南榕、林茂生、林宗義……
★本文涉及《1917》部分電影劇情,請斟酌閱讀 關於《1917》如何一鏡到底的解析,網路上已經有很多文章、影片給大家參考了;我真正想談的,是電影中出現的那首歌。
 2019年過去了。在這一年中,【中華科幻學會】同樣帶來了許多精彩有趣的演講;以「反烏托邦」為主題,我們看到了科幻創作者們對於未來的恐怖想像,並祈禱著台灣——或者世界上的任何地方——不要走上與此類似的道路。
〈Blue Monday〉這首歌,是所有發行過的12吋黑膠唱片的銷售冠軍,光是在英國就賣出一百一十六萬張;然而這首歌的誕生之後還有些有趣的故事。1983年,這首歌發行之初,New Order在現場直播的音樂節目上表演了這首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我之前看過的狗狗相關作品應該只有為了與你相遇。這本是警探和狗狗合作辦案。 主角史考特和狗狗瑪姬原先都不是一般常看到的緝毒、偵爆、救災等警探和警犬拍檔,一連串的事件後一人一狗相遇,然後又經過一連串事件,史考特感覺是個在規則外仍可以十分自在的人,當然運氣也挺差的。
Thumbnail
  說到薛丁格,大家最先想到的應該都是他的貓,就像人們先說到德德,才會想起鄭運鵬是誰。那隻既生又死的貓貓如此出名,讓許多非物理專業也能隨口說上幾句疊加態或塌縮,以為能更靠近世界運作的真實樣態,但說到底,我們芸芸眾生僅是現實舞台下入迷晃頭的觀眾,那些菁英物理學者才是在臺上隨侍的工作人員。
Thumbnail
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地腐化。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利用動物們作為比喻,引起讀者對於權力、社會、政治的深刻思考。 這本書適合什麼樣的人:讀過(或想讀)《1984》的人、對二十世紀的歷史和政治變革有興趣的人、喜歡由淺顯文字思考人性及社會的人
Thumbnail
未免爭議以下觀點是個人經驗和心境;如覺得自己的觀點會容易與人引起衝突的話,就當作寫小說來看待,敬請斟酌再往下觀看喔! 本文開始 記得2012年有次看了屠宰紀錄片,覺得動物太可憐了,常在想人為什麼要剝奪生命的方式來維持自己的生命? 這種模式的生命毫無意義可言,如果因為不吃肉而會不健康的死掉,那我寧可
公雞克萊頓的故事講述了一隻渴望自由和夢想的鳴叫在進行任務同時,開展探索之旅的故事。通過改變自己的鳴叫方式,克萊頓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平衡,同時激勵著整個村莊的居民,為我們展示了無論責任如何,都能追求自己的夢想和探索新可能性的故事。
Thumbnail
我們若每天將自己活成像機器人而不自知,甚至不知道為什麼面對一成不變的每天,竟會感到如此無力和厭倦就是想逃,卻邁不開步伐…… 正如譯者劉清彥老師所說「我們應該像書中的主角,在生活周遭覓得一處屬於自己的沙灘、綠洲或樹林,隨時可以潛溜進去,讓燥熱煩悶的心獲得暫時的清涼舒爽,也找回原本的自己。」
Thumbnail
【寂寞與建立關係】 寂寞是學習獨處最好的時候,一個人閱讀、一個人烹飪、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運動,在過程中可能會體會到認識自己和自己相處的喜悅。那為何獨處的狗狗還是會過的行屍走肉呢?或許就是阿德勒提到的社會興趣(social interest),一個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就要看他的社會興趣發展得如何?社
Thumbnail
從小我就立誓,這輩子不嫁醫生和警察,看完這本書之後多了一個職業不嫁—極地獵人。
Thumbnail
《我想要一隻狗》是一本繪本,繪圖跟文字都是凱蒂.克羅瑟,故事描述主角女孩-米莉跟媽媽吵著要養狗,媽媽終於答應了,帶米莉到流浪狗之家領養了小狗,他與小狗發生一段奇幻故事... 你有養狗嗎?我從小成長環境小狗是重要的陪伴,以為我應該很喜歡小狗,但當我離開家自己居住後,沒想過要養寵物。
Thumbnail
寂寞狗狗厭倦了孤獨,於是購買高科技機器人作伴,百無聊賴的生活有了陪伴,彷彿黑白世界粉刷上了多彩的顏色。然而,命運卻將他們硬生生拆散,在無盡等待中徒留無限想念,他們幻想著重新聚首的那天來到……
我之前看過的狗狗相關作品應該只有為了與你相遇。這本是警探和狗狗合作辦案。 主角史考特和狗狗瑪姬原先都不是一般常看到的緝毒、偵爆、救災等警探和警犬拍檔,一連串的事件後一人一狗相遇,然後又經過一連串事件,史考特感覺是個在規則外仍可以十分自在的人,當然運氣也挺差的。
Thumbnail
  說到薛丁格,大家最先想到的應該都是他的貓,就像人們先說到德德,才會想起鄭運鵬是誰。那隻既生又死的貓貓如此出名,讓許多非物理專業也能隨口說上幾句疊加態或塌縮,以為能更靠近世界運作的真實樣態,但說到底,我們芸芸眾生僅是現實舞台下入迷晃頭的觀眾,那些菁英物理學者才是在臺上隨侍的工作人員。
Thumbnail
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地腐化。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利用動物們作為比喻,引起讀者對於權力、社會、政治的深刻思考。 這本書適合什麼樣的人:讀過(或想讀)《1984》的人、對二十世紀的歷史和政治變革有興趣的人、喜歡由淺顯文字思考人性及社會的人
Thumbnail
未免爭議以下觀點是個人經驗和心境;如覺得自己的觀點會容易與人引起衝突的話,就當作寫小說來看待,敬請斟酌再往下觀看喔! 本文開始 記得2012年有次看了屠宰紀錄片,覺得動物太可憐了,常在想人為什麼要剝奪生命的方式來維持自己的生命? 這種模式的生命毫無意義可言,如果因為不吃肉而會不健康的死掉,那我寧可
公雞克萊頓的故事講述了一隻渴望自由和夢想的鳴叫在進行任務同時,開展探索之旅的故事。通過改變自己的鳴叫方式,克萊頓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平衡,同時激勵著整個村莊的居民,為我們展示了無論責任如何,都能追求自己的夢想和探索新可能性的故事。
Thumbnail
我們若每天將自己活成像機器人而不自知,甚至不知道為什麼面對一成不變的每天,竟會感到如此無力和厭倦就是想逃,卻邁不開步伐…… 正如譯者劉清彥老師所說「我們應該像書中的主角,在生活周遭覓得一處屬於自己的沙灘、綠洲或樹林,隨時可以潛溜進去,讓燥熱煩悶的心獲得暫時的清涼舒爽,也找回原本的自己。」
Thumbnail
【寂寞與建立關係】 寂寞是學習獨處最好的時候,一個人閱讀、一個人烹飪、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運動,在過程中可能會體會到認識自己和自己相處的喜悅。那為何獨處的狗狗還是會過的行屍走肉呢?或許就是阿德勒提到的社會興趣(social interest),一個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就要看他的社會興趣發展得如何?社
Thumbnail
從小我就立誓,這輩子不嫁醫生和警察,看完這本書之後多了一個職業不嫁—極地獵人。
Thumbnail
《我想要一隻狗》是一本繪本,繪圖跟文字都是凱蒂.克羅瑟,故事描述主角女孩-米莉跟媽媽吵著要養狗,媽媽終於答應了,帶米莉到流浪狗之家領養了小狗,他與小狗發生一段奇幻故事... 你有養狗嗎?我從小成長環境小狗是重要的陪伴,以為我應該很喜歡小狗,但當我離開家自己居住後,沒想過要養寵物。
Thumbnail
寂寞狗狗厭倦了孤獨,於是購買高科技機器人作伴,百無聊賴的生活有了陪伴,彷彿黑白世界粉刷上了多彩的顏色。然而,命運卻將他們硬生生拆散,在無盡等待中徒留無限想念,他們幻想著重新聚首的那天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