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1947之後:二二八(非)日常備忘錄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chenghsinliu/posts/10216112597556320
我是一個不喜歡聽中文歌,在音樂喜好上更偏向英文、日文歌的人。前一陣子因緣際會下,思考了為什麼我會有這樣的習慣;我想,作為一個熱愛想像文類的研究者、創作者,我一直都有些畏懼那種太貼近自身現實的東西。語言的差異,讓我在聆聽那些外文音樂時,在經驗與體會上有一道無形的「牆」將我保護在自己的舒適圈中,不至於感受到太絕對、太強烈的情緒。
從這個角度來說的話,喜歡想像文類似乎也是因為,那彷彿也是一種「保護膜」。奇幻、科幻作品不可能不從現實中借鑑,所以參加過一戰的托爾金將自己在戰場上的經歷寫入《魔戒》三部曲中;瑪格麗特.愛特伍創作的反烏托邦小說《使女的故事》,也聲明故事中男性的種種惡行,都曾於現實中確實發生過。但即便如此,想像文類的故事依然是虛構的——也因為這樣的虛構性,想像類型的作品可以跨越時間與空間的鴻溝,讓不曾經歷過單一指涉的現實事件的閱聽者,也能在虛構的包裝下,透過自身的經驗理解到虛構中的共時性。舉例而言,1949年的英國人不太可能因為現實中的東方獨裁國家而想要寫出一本諷刺性的反烏托邦作品,但如今的我們卻能夠透過喬治.歐威爾在那年所出版的《1984》,來重新檢驗當下的極權中國。
然而,有些時候,我們也不能總是躲在虛構的保護傘下,不去談論近在咫尺的、真實的悲苦及邪惡——即便那對我來說相當痛苦。
《1947之後:二二八(非)日常備忘錄》是一本由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出版、集結台文、台史領域的青年研究者與創作者而完成的一本「非虛構作品」。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收錄八篇與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時期受難者與親屬、友人、相關人等,包括施儒珍、郭琇琮、曹永和、施朝暉、張李德和、陳澄波、林忠、楊勵、鄭南榕、林茂生、林宗義、張玉蟬、陳惠操等人的故事。這些人裡面,有些命喪於1947年國民政府的「清鄉」行動中,有些則作為清鄉直接、間接受難者的親屬、友人,數十年來活在恐懼與未知中。恐懼的,是國家機器明裡暗裡的蠢蠢欲動;未知的,是那些延宕了數十年仍然不可知的真相。
我想特別聊聊本書其中一篇:〈再婚的生存牌坊〉。身為一名在花蓮唸博士的學生,這篇文章中的主角陳惠操女士算是我的師母;身為一名在花蓮教書的大學講師與教學助理,我也在幾次學長姐促成的校外教學活動中,前往過文章中提及的「太古巢農園」,與張玉蟬女士有過幾次照面。我想我自己也是在不到十年前的時間點、在來到花蓮這塊土地前後,才真正認識、意識到許多過去不熟悉、不知道的台灣歷史,開始認真思考族群與身分認同、社會與政治議題,而即便我的家族中並沒白色恐怖下的受難者,作為一個台灣人,在察覺到那些過往與當下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苦難時,我總是忍不住悲從中來;那樣的體會,在親眼見過這些地景人物時,更有感觸。
二二八與白色恐怖,對這個時代的台灣人來說,既近又遠。近的是隨著台灣民主自由的政治立場逐漸確立、隨著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的正式成立,我們慢慢能夠看到那些過去無法觸及的資料,瞭解到整起事件的來龍去脈,也足以用更多元的角度去理解、用更自由開放的態度去討論這場悲劇;遠的,則是受難者、加害者的凋零,讓我們跟真相越來越遠,同時也因為時間距離的差距,或許過了一代又一代後,關心二二八與轉型正義的人也將越來越少。
對台灣人來說,用這樣的比喻應該很好理解——二二八就好像一場大地震,隨之而來幾十年的白色恐怖時期,也如同大地震之後不時發生的餘震;在那之後,即便地震已經停了很久,你還是會覺得身體依舊持續晃動著,好像地震仍在繼續一樣……。現在,我們就處於這個「身體依舊感覺到晃動」的時期中,有許多人正努力書寫、創作這些地震的紀錄,讓後來的人們可以記得這些事情。《1947之後:二二八(非)日常備忘錄》就是這樣的一本作品。它比起許多考證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的學術性書籍更好閱讀,卻也在故事性之餘保留了事件的真實性;在聚焦於特定人物的篇章之餘,它也涉及了廣播與電報在這些事件中的作用、這些受難事件對台灣藝術的影響、以及從精神疾病的角度思考倖存者後續關照的問題。
我不太常寫非科幻、奇幻作品的介紹、推薦文章,不過在今年的二二八即將到來的此刻,請讓我用《1947之後:二二八(非)日常備忘錄》來打破慣例,向各位朋友推薦這本書。
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二二八國家紀念館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National.228.Museum/
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National.228.Museum/posts/2978444092207834
本書並未於一般通路販售,有興趣購買的朋友請循以下購書資訊:
1. 電洽(02)23326228#123陳小姐
2. e-mail至hsiu@228.org.tw
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依法繳交營業稅,請填具下列資料:
姓名/負責人:
單位(需統一編號者):
統一編號(需統一編號者):
通訊地址:
聯絡電話:
電子郵件:
購買數量:
網路購書價:新臺幣360元(含郵資)
匯款戶名: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匯款帳號:臺灣銀行城中分行(004)045-004-738305
ATM:提供匯款帳號後五碼
3. 現場購書:
(1)購書價格:優惠價8折計,新臺幣288元
(2)購書地點: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台北市中正區南海路54號)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6會員
12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馬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文涉及《1917》部分電影劇情,請斟酌閱讀 關於《1917》如何一鏡到底的解析,網路上已經有很多文章、影片給大家參考了;我真正想談的,是電影中出現的那首歌。
 2019年過去了。在這一年中,【中華科幻學會】同樣帶來了許多精彩有趣的演講;以「反烏托邦」為主題,我們看到了科幻創作者們對於未來的恐怖想像,並祈禱著台灣——或者世界上的任何地方——不要走上與此類似的道路。
〈Blue Monday〉這首歌,是所有發行過的12吋黑膠唱片的銷售冠軍,光是在英國就賣出一百一十六萬張;然而這首歌的誕生之後還有些有趣的故事。1983年,這首歌發行之初,New Order在現場直播的音樂節目上表演了這首歌……
《死亡擱淺》與我過去接觸過的許多科幻作品有很大的概念差距——從很多面向來說,《死亡擱淺》的故事理念更偏向「奇幻」。遊戲的世界觀很像末日後的氛圍,卻也有著很強烈的北歐神話「宿命論」意味;即便末日浩劫終將到來,到了最後一刻,人類也將奮力一戰……
《彗星來的那一夜》(Coherence)——那部2013年的科幻驚悚電影,不是2019年的中國偶像劇——是我自從在大學兼課以來,幾乎每個學期都會在期末放給學生看的電影
在看過《愛在雨過天晴時》(恋は雨上がりのように)真人電影之後,稍微去多查了一點我不熟悉的女主角小松菜奈的資料,發現他有個「厭世臉」的稱號……
★本文涉及《1917》部分電影劇情,請斟酌閱讀 關於《1917》如何一鏡到底的解析,網路上已經有很多文章、影片給大家參考了;我真正想談的,是電影中出現的那首歌。
 2019年過去了。在這一年中,【中華科幻學會】同樣帶來了許多精彩有趣的演講;以「反烏托邦」為主題,我們看到了科幻創作者們對於未來的恐怖想像,並祈禱著台灣——或者世界上的任何地方——不要走上與此類似的道路。
〈Blue Monday〉這首歌,是所有發行過的12吋黑膠唱片的銷售冠軍,光是在英國就賣出一百一十六萬張;然而這首歌的誕生之後還有些有趣的故事。1983年,這首歌發行之初,New Order在現場直播的音樂節目上表演了這首歌……
《死亡擱淺》與我過去接觸過的許多科幻作品有很大的概念差距——從很多面向來說,《死亡擱淺》的故事理念更偏向「奇幻」。遊戲的世界觀很像末日後的氛圍,卻也有著很強烈的北歐神話「宿命論」意味;即便末日浩劫終將到來,到了最後一刻,人類也將奮力一戰……
《彗星來的那一夜》(Coherence)——那部2013年的科幻驚悚電影,不是2019年的中國偶像劇——是我自從在大學兼課以來,幾乎每個學期都會在期末放給學生看的電影
在看過《愛在雨過天晴時》(恋は雨上がりのように)真人電影之後,稍微去多查了一點我不熟悉的女主角小松菜奈的資料,發現他有個「厭世臉」的稱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歷史上不願面對的汙點 二二八事件距今已逾七十年,新世代的人們是否記得這一個在年曆上被歸為假期的日子,曾颳起的腥風血雨?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的民怨積怨,對上了高壓的制裁手段,人民的靜默不語,成為歷史裡很長一段時間,無法被輕易揭開並好好檢視的印痕。二二八事件的受難者如今皆已離世,但受難者家屬仍在社會
曾經在紀念二二八事件的場合,我見過一位七旬老翁,瘦小且頭髮花白,他是政治受難者陳欽生先生。五十年前,他從馬來西亞前來台灣就學,卻沒想到後來牽扯進美國新聞處爆炸案。國家暴力不只向他施壓了十二年的冤獄生活,也剝奪了他獲得幸福的權利。 集體創傷的復原 國家人權委員會拍了一系列人權影片,將白色恐怖受
Thumbnail
許多人對白色恐怖受害者的印象,多是知識分子。這不只忽略了其他階層的受害者,對於知識分子的想像也頗為片面。基於台灣現在所處的國際情勢及威權時代的教育,我們往往將共產黨視為壓迫者,而忽略了共產黨及被牽連者同為受害者的面向。 本影片所介紹的大江屋事件,就是確實抓到真的共產黨,但同時牽連許多無辜民眾的案例。
Thumbnail
勿忘歷史、記取教訓、莫重蹈覆徹,這才更該是我們後人的功課。
Thumbnail
日本的屋瓦片是黑色的、台灣的屋瓦片是紅色的,有段時間從天空看下來,台北的天空就是這兩個顏色交織著,現在也是兩種顏色交織,只是變成藍和ㄌ
Thumbnail
二二八事件,重創原本期盼回歸祖國的臺灣人民對國民政府的期待,成為臺灣歷史無法抹去的悲慘一頁。
Thumbnail
#小獸吃書 3/8是 #國際婦女節 ,也是基隆228的紀念日,相信有很多更加專業的帳號分享了為什麼基隆是在這天來紀念,所以書屋就來推薦幾本好書吧! ◆《查某人的二二八:政治寡婦的故事》 白色恐怖壟罩的是整個台灣,所有生活在這座島嶼的人都受其迫害,只是有形或無形、身體上或思想上、有意識或無意識的。 二
關於台海危機,每個台灣人心裡或許都有不同的看法,我這輩人(30歲上下)經歷過太陽花,對中共或是國民黨的厭惡大多都溢於言表,但是每當想到『萬一』中共真的打過來之後會發生什麼,想像就會在此中斷,我們雖然很熟悉被『殖民』後的下場,歷史課本裡都有寫,但是畢竟出生於承平時代,沒有經歷過國家動盪,實在難以將
白色恐怖是台灣歷史非常悲傷的一頁,而且實際上白色恐怖的遺緒至今依然存在,陰魂不散。 1947年發生二二八大屠殺,之後三月清鄉,台灣人死傷無數, 但落後民族統治文明民族的原則不會改變,就是殺。 於是文明水準完全跟不上台灣人的國民黨政權,只能用更殘暴的方式對待。 當年國民黨人拿手槍搭霸王車、拿手
Thumbnail
有幸參加到此次台北書展的講座,是由此書作者班與唐和作家朱宥勳一同討論這本書。講座的標題是以書中很重要的故事轉折,也是發生在台灣史上相當慘痛的悲劇——二二八事件作為核心,要和讀者探討的是如果自己身處二二八事件發生的時空背景,會如何逃亡呢?我覺得這個概念很有趣,從未想過這種假設問題的我,也對這本書產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歷史上不願面對的汙點 二二八事件距今已逾七十年,新世代的人們是否記得這一個在年曆上被歸為假期的日子,曾颳起的腥風血雨?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的民怨積怨,對上了高壓的制裁手段,人民的靜默不語,成為歷史裡很長一段時間,無法被輕易揭開並好好檢視的印痕。二二八事件的受難者如今皆已離世,但受難者家屬仍在社會
曾經在紀念二二八事件的場合,我見過一位七旬老翁,瘦小且頭髮花白,他是政治受難者陳欽生先生。五十年前,他從馬來西亞前來台灣就學,卻沒想到後來牽扯進美國新聞處爆炸案。國家暴力不只向他施壓了十二年的冤獄生活,也剝奪了他獲得幸福的權利。 集體創傷的復原 國家人權委員會拍了一系列人權影片,將白色恐怖受
Thumbnail
許多人對白色恐怖受害者的印象,多是知識分子。這不只忽略了其他階層的受害者,對於知識分子的想像也頗為片面。基於台灣現在所處的國際情勢及威權時代的教育,我們往往將共產黨視為壓迫者,而忽略了共產黨及被牽連者同為受害者的面向。 本影片所介紹的大江屋事件,就是確實抓到真的共產黨,但同時牽連許多無辜民眾的案例。
Thumbnail
勿忘歷史、記取教訓、莫重蹈覆徹,這才更該是我們後人的功課。
Thumbnail
日本的屋瓦片是黑色的、台灣的屋瓦片是紅色的,有段時間從天空看下來,台北的天空就是這兩個顏色交織著,現在也是兩種顏色交織,只是變成藍和ㄌ
Thumbnail
二二八事件,重創原本期盼回歸祖國的臺灣人民對國民政府的期待,成為臺灣歷史無法抹去的悲慘一頁。
Thumbnail
#小獸吃書 3/8是 #國際婦女節 ,也是基隆228的紀念日,相信有很多更加專業的帳號分享了為什麼基隆是在這天來紀念,所以書屋就來推薦幾本好書吧! ◆《查某人的二二八:政治寡婦的故事》 白色恐怖壟罩的是整個台灣,所有生活在這座島嶼的人都受其迫害,只是有形或無形、身體上或思想上、有意識或無意識的。 二
關於台海危機,每個台灣人心裡或許都有不同的看法,我這輩人(30歲上下)經歷過太陽花,對中共或是國民黨的厭惡大多都溢於言表,但是每當想到『萬一』中共真的打過來之後會發生什麼,想像就會在此中斷,我們雖然很熟悉被『殖民』後的下場,歷史課本裡都有寫,但是畢竟出生於承平時代,沒有經歷過國家動盪,實在難以將
白色恐怖是台灣歷史非常悲傷的一頁,而且實際上白色恐怖的遺緒至今依然存在,陰魂不散。 1947年發生二二八大屠殺,之後三月清鄉,台灣人死傷無數, 但落後民族統治文明民族的原則不會改變,就是殺。 於是文明水準完全跟不上台灣人的國民黨政權,只能用更殘暴的方式對待。 當年國民黨人拿手槍搭霸王車、拿手
Thumbnail
有幸參加到此次台北書展的講座,是由此書作者班與唐和作家朱宥勳一同討論這本書。講座的標題是以書中很重要的故事轉折,也是發生在台灣史上相當慘痛的悲劇——二二八事件作為核心,要和讀者探討的是如果自己身處二二八事件發生的時空背景,會如何逃亡呢?我覺得這個概念很有趣,從未想過這種假設問題的我,也對這本書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