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1/01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家的甜蜜與沈重

    2019年1月,和幾個朋友一起立下新年目標,我寫了以下三項: 1. 每月發表一篇新竹地方文史介紹文。 2. 每月發表一件插畫作品。 3. 每月發表一篇讀書 / 電影心得文。
    觀後感 01
    電影、小說,每個說故事的人,都豐富了他人的視野。這世界上有太多無法親身經歷就無法參透的人生道理,透過閱讀故事能擴充虛擬經歷,藉此衝破思考上的關卡。在2019年閱讀的許多故事中,擷取了三個跟「家」有關的作品,些許感同身受,些許感慨感傷,透過血緣而組成的家,總因相似的性格、深切的愛恨而讓家成為一個複雜的所在。
    鬼地方| 陳思宏 著 | 鏡文學出版
    11月某個周末在台北閒晃,人真的很難踏出舒適圈,轉來轉去不脫幾個熟悉的區域。晚上想要隨機找一家沒吃過的餐廳試試新口味,走著走著就經過新生南路上的聯經書房,上一秒才說老派人才會喜歡聯經的選書,下一秒就被櫥窗陳設給吸引進門。
    不常讀台灣的本土小說,近年來偶爾發現對我胃口的作者。被『鬼地方』這本書的封面吸引,才翻開第一頁就讀得停不下來,於是乖乖被俘虜到櫃檯付錢,帶回家後的隔天一口氣讀完,欲罷不能。
    一家七個姊弟的故事,也看見小鎮的變化。永靖鄉,聽起來相當陌生,但我想對其他人而言,自己熟悉的斗南鎮或六股村,也一樣聽起來陌生。家族裡的恩怨其實是來自對彼此過於重視,許多糾結誤解也是對彼此太多期待與落空。有的時候會讓人疑惑,為什麼同樣的劇碼會在家族中不停上演,其實不是巧合,也不是命運,而是一家人總是會有87%的相像,類似的性格與類似的習慣與判斷,總會招致類似的情節上演。若要擺脫,就得了解自己、接受自己、分析自己、提醒自己,來避免老套劇情。
    『鬼地方』故事結構類似陳雪的『摩天大樓』、丹布朗的『達文西密碼』,由多個角色以第一人稱講述單一視角對事件的理解與觀點,隨著出場角色越來越多,故事也就越來越清晰,閱讀起來就像偵探查案,一點一滴把全貌拼湊出來。『鬼地方』當中有些篇幅是角色以『鬼』的型式登場,似乎也滿足了我對靈魂不滅的想像,『鬼』就是有足夠能量可以回憶與思考的靈魂。
    而我真的很容易對這樣的敘事小說上鉤。
    回家種田|劉崇鳳 著|遠流出版
    10月去環島了一趟,旅程設定了主題,拜訪人口不超過一萬人的行政區,在多方篩選與調查之後,我們走了以下這個路線,(台北) → 東澳、石梯坪、長濱、知本、車城、東港、潮州、甲仙、美濃、楠西、後壁、新營、北港 → (台中)。除了頭尾住在我們熟悉的城市之外,大多時間都在路線上的鄉鎮街道上閒蕩。但停留最久的一家店也是買最多東西的地方,是我們經過嘉義市的時候特別去探探的洪雅書店,選書太強了!
    出發之前,山山就說她看了一本跟美濃有關的書,認為我也會喜歡,直到這趟旅程我也去了美濃,便向她借了這本『回家種田』。
    『回家種田』紀錄了作者與丈夫從花蓮搬回娘家美濃的過程,試著重新適應已經離開許久的故鄉;雨水氣候、種植習慣、鄰里氣氛、家族糾葛…一切一切都跟過去在花蓮習慣的日子有太多落差,最重要的是要跟很愛自己,自己也很愛的家人再度生活在一起,但是身分已經不同,不再只是凡事可依賴父母的女兒,而是一個要對自己負責的大人,也多了妻子的身份。
    雖說現在年輕人哪還在意傳統,只是當自己的父母親還很在意,要完全擺脫都不管也是困難,壓力來自不願被父母的期望綑綁,又怕他們失望,從許多小事的描寫中透露一點點不自在,這就是與家人磨合的過程,雖然按著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在生活,卻偶爾呼吸到一點罪惡感的日子。
    任意的農產市集,都可以讓我停下來流連忘返,總覺得那些長得很飽滿的果實、塊根、莖葉,吸收日月精華,光看就可以想像陽光雨水,聞聞氣味就可以想像口感和滋味,簡直跟通靈一樣。我對某些時期、心情的記憶,經常自然而然和味道鏈結在一起,所以特別喜歡關於氣味的描寫,好像更能從中發現寫作當下的情感。
    書中提到的老屋、店家、街景、田園,都是才剛剛走過看過的地方,沿著一行行的文字,彷彿重返現場,想起那天午後抵達陽光普照、安靜平和的瀰濃,想找菸樓、紙傘工廠卻闖入私人宅院,而屋裡的大哥親切地幫我們指路,還聊了聊他最喜歡的景點,像我們這樣漫無目的的旅人在小鎮上應該讓在地人有點困擾吧…真是不好意思了呀…。
    我媽媽的寄生蟲|林蔚昀 著|木馬文化 出版
    這是我近兩年來最喜歡的一部散文作品。
    人從小到大,從青澀彆扭到成熟圓滑,要經歷多少事情才能走達能在社會自食其力的境界,並且能容於社會。有些人看似輕易闖關成功,也許是因為他對自己不喜歡、不理解的事情有較高的適應力,可以接受與學習;也可能是他更害怕自己不如社會預期的行為,會形成未來更多壓力,被恐懼驅使而社會化;也可能他只是忍耐,忍忍就過,要去爭辯或推翻整個社會所要耗費的能量太多,只好掐著自己硬著頭皮前進。
    作者的母親是寄生蟲學者,對孩子的教育充滿包容與關懷。然而對於一個對環境敏感有強迫症的孩子而言,仍會被高壓升學主義的校園生活綑綁窒息。許多難關雖然有父母親協助渡過,但又希望自己不要成為溫室花朵,雖然有家可以回,有避風港可以躲,還是提醒自己堅強!靠自己!然後在軟弱的身體上長出厚厚的甲殼厚繭,保護自己提升防禦力。長大的過程要做太多錯事、蠢事、丟臉的事,才能讓自己從單純簡陋只有間單判斷的世界,進到可以思考複雜的人際、邏輯,而作者能真切的、不扭捏地寫出這些過程,她真的好誠實到讓人覺得勇敢而誠懇。
    每篇都有一段關於寄生蟲、病菌的介紹或記憶中的小故事作為前言,也會勾起我小時候喜歡自然科學的心情,顯微鏡下的世界、生物圈互依互存的現象,總讓人感到驚奇。從研究的角度來看寄生蟲有時也可以造成好的影響,並非只有害處,而且講起來那樣自然而然且平實,正正顛覆了日常想像。從寄生蟲的生存現象引伸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作者覺得自己和寄生蟲也有許多相似之處,始終是我覺得畫龍點睛之處。雖然好像是在說媽媽養的寄生蟲,但其實也在說自己就是媽媽養的寄生蟲之一,也讓我忍不住想說也許每個女兒都是媽媽的寄生蟲,因為同為女性自然從媽媽身上學習作為女性的樣貌,同樣也期望得到媽媽的愛與肯定來養大自己的自信。常常聽到學心理學的專家說許多人格問題來自母女關係,想想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