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在數百萬年前由樹上移到地面,選擇不同的活方式,為了覓食與禦敵求生存,開始了直立行走,空出前肢變成萬能的雙手,雖然是文明進展的關鍵,但是直立之後,腳的膝關節必須承受全身重量,而且兼負轉動、跳躍、跑步及各種動作,受傷的風險比任何關節都大,而且受傷後影響行動的能力,很快會加速身體的衰老及各種器官退化與疾病的產生。
因此善加保養膝關節是健康老化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台灣四十歲以上的民眾,居然有超過百分之五十的人有膝痛的困擾,而「退化性關節炎」被認為是最常見的原因。
所謂「退化性」,顧名思義,好像是因為年紀大了的自然現象,是老化所致,所以會認為,這種自然退化的膝蓋軟骨,一旦破壞就沒辦法再生,因此嚴重一點的話就換上人工關節,沒那麼嚴重的就服用消炎止痛藥,或吃如葡萄糖胺之類含有軟骨成分的營養補充劑,或進行血小板濃縮製劑的注射。
但是不管是吃的打針的,效果都很有限,往往只是暫時緩解,甚至有的研究認為恐怕只是安慰劑效應,而置換上人工關節的患者,也有相當比率無法恢復原先的功能,還是會痛,或者行走還是有困難,所以當膝關節痛到干擾生活時,要不要開刀是令人相當困擾而不知該如何抉擇的事。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膝關節健康中心主任呂紹睿醫師在長期研究後,有不同的見解,認為膝蓋軟骨一直在新陳代謝,正常使用的磨耗是會再生的,只要去掉不當破壞的力量,即便軟骨已經有相當損傷,還是有機會慢慢長回來的。
那麼破壞的來源是什麼?
他認為膝蓋內普遍存在的內側皺襞,與關節軟骨互相摩擦是造成退化性關節炎的主要原因。所謂「內側皺襞」是膝關節滑膜囊在發育過程中,沒有完全退開所形成,外型像是衣服的皺摺,年輕時透明柔軟有彈性,但隨著年紀增加,每年膝蓋好幾百萬次的彎取與伸直,這個原本柔軟的內側皺襞會不斷受到軟骨摩擦或夾擊,開始纖維化,慢慢失去彈性而變硬,反過來對軟骨組織造成摩擦傷害,同時發炎的內側皺襞也會釋放出有害的化學物質,腐蝕軟骨。
當磨損加上腐蝕的力量,軟骨破壞後會碎裂出小碎片,這些碎片像細碎小石粒摻雜在上下左右旋轉的關節運動中,當然會造成更多的磨損,除了會有瞬間劇痛之外,也會讓軟骨的破壞加劇。
因此,當關節已破壞到很嚴重時,也就是從X光片可看到軟骨磨損已超過一半,上下骨頭已長出骨刺(骨刺的形成是因為關節韌帶因為軟骨磨損而鬆弛,為了維持關節的穩定,骨頭會增生來支撐,這增生的骨頭就稱為骨刺)時,只要用關節鏡除掉內側皺襞及骨刺,清除發炎組織,讓軟骨有良好的環境修復再生,通常就能恢復,不用裝人工關節。
不過如果拖到軟骨已經完全磨損完全不見了,而且關節嚴重變形,無法走路,這時就要換上人工關節,不過在手術時必須一併處理內側皺襞引起的病變組織,才能有效減低以往裝人工關節後還是會不舒服的狀況。
但是動手術總是最不得已的,最好是在沒有痛到不能走之前,就早早預防與保養,其實人體的膝關節有完美的自我保護機制,當膝蓋彎曲在三十度以內,比如走路或跑步時,軟骨間只是相互滾動,並不會產生具破壞性的摩擦力,而且走路產生的間歇壓力,對膝蓋軟骨的新陳代謝與再生是有幫助的。
但是當膝蓋彎曲超過三十度,軟骨間會開始有互相滑動的摩擦現象,超過六十度,就會產生磨擦力。因此,當中年後,由於內側皺襞已經纖維化之後,盡量不要從事會讓膝蓋彎曲超過五十度的活動。
假如真的必須彎曲,要注意彎曲時動作一定要放慢,避免上下骨頭快速動作時夾擊到內側皺襞,同時也要避免長時間的屈膝久坐,因為膝關節長時間彎曲超過九十度,會造成內側皺襞腫脹發炎,最好每隔三十分鐘就能變換姿勢或走走路,伸伸腿。
而且在坐下或蹲下時,動作盡量放慢,避免內側皺襞突然受到膝蓋骨的夾擊,動作慢,可以在骨頭互相摩擦時,讓內側皺襞順利退開。
當然,爬樓梯爬坡時,有些人動作很快又很大,膝關節反覆大角度的彎曲,也會不斷地產生內側摩擦現象,因此除了少爬樓梯外,真的要爬,動作要放慢,而且盡量讓膝關節保持微彎,避免角度大彎曲然後立刻再伸直的重複動作。
當然,日常保健最根本的還是要強化大腿的股四頭肌,可以穩定膝關節,降低軟骨受傷機會,同時也要透過運動維持膝關節彎曲與伸展的能力,增加關節靈活度,示範影片在網上以關鍵字搜尋「認識退化性膝關節炎日生活保健」就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