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6/02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被討厭的勇氣】: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大學時曾跟幾位心理系的同學聊天,問問他們都學了什麼,每人提到「個體心理學」(individual psychology) 時,幾乎都會倒吸一口氣或表情為難,跟我聽到political theory會倒退三尺逃之夭夭一樣,可想而知這門學系多難。
直到最近閱讀了《被討厭的勇氣》三部曲才知道原來創辦個體心理學的是阿德勒,為心理學三大巨頭之一(另兩位為佛洛伊德與榮格),本系列後兩部曲為《被討厭的勇氣:人生幸福的行動指南》《為愛徬徨的勇氣:阿德勒的幸福方法論》
除了《為愛徬徨的勇氣》以阿德勒理論分析愛情及婚姻關係外,前面兩部主要圍繞在一個年輕人及哲學家的對話上,哲學家相信「世界無比單純,人人都能幸福」,但是憤世忌俗的年輕人卻不相信,世界如此混亂,人心如此複雜,怎麼可能單純又幸福呢?這是什麼天真的想法?於是便想挑戰哲學家,試圖證明他是錯的。
為什麼是年輕人?又為什麼要以對話形式書寫呢?我認為,其實或多或少我們都(曾)是年輕人與哲學家。年輕人代表憤世嫉俗、壯志難酬的我們,而哲學家是另一個嚮往幸福,單純聰慧的我們。透過年輕人的視角,與哲學家的對話來反思自己的思維模式及人生模式。

以下為本書幾大重點,內容僅供參考—
一、決定論 vs. 目的論
來源:同名日劇《被討厭的勇氣》
我們習慣以決定論(我認為也是因果論)解釋事情發生的邏輯,因為過去做了xxx,導致現在xxx。比如說,我找不到工作是因為學歷低;學歷低是因,找不到工作是果,或是『沒錢沒房讓我娶不到老婆』、『沒人脈讓我無法找到工作』、『年紀大讓我很難找對象』等諸如此類的想法,以阿德勒的理論,都是以決定論來看待自己與世界。
什麼是目的論呢?拿我的例子,當我碰到不知如何處理的事,若下意識說:『蛤,可是好難喔』,代表其實不是真的難,也並不是做不到,就是習慣性以好難、做不到當作理由不想做而已,試問世上除了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外,還有什麼是真的做不到的?我因為不想做事,製造了『好難』的情緒跟思想,然後以這個自己創造的情緒思想,活得讓自己輕鬆一點。不論怎麼樣主觀的原因,我的目的僅僅是不想做事,讓自己輕鬆一點。
再具體點,我的朋友K曾遇過一個母胎單身的宅男,特別想找女朋友,到處找男性朋友詢問該怎麼跟女生調情相處,每每都受挫碰壁,開始抱怨那些女生都不欣賞他,對他聊的話題都興趣缺缺。K就問他,你都跟女生聊些什麼,他說聊遊戲、漫畫、體育賽事等等。於是K就建議他去看電影、學飲酒、閱讀,外功要強,內功得扎實,他馬上反應:『真是麻煩!』,那代表他不是無法脫單,是不想,也並非真的討厭單身,他如果夠討厭,就不會有這樣的直覺反應,也就不會一直母胎單身。以決定論看,是「因為女生都不喜歡我,所以我單身」;但以目的論來看,是「我想要單身,所以讓那些女生不喜歡我」。
我們都是為了某種自己可能未察覺的「目的」而活,這就是阿德勒所說的目的論。
你之所以無法改變,是因為自已下定決心不要改變。….換句話說,就是缺乏「變得幸福的勇氣。」
二、過去並不存在,是你讓過去存在
來源:同名日劇《被討厭的勇氣》
要簡單地了解「過去並不存在,是你讓過去存在」的概念,可先知道世界是客觀的,但我們本能性地賦予了世界主觀的意義,因此世界是我們內心狀態的反射,你心裡是什麼樣子,世界就是什麼樣子,而每個人的心理狀態都不同,所以每個人看世界的視角跟意義也不同。
舉個簡單的例子,夏天到了心情好,看到一排茂盛的樹,心高氣爽、綠意盎然;秋冬來了心情悶,看到這排樹覺得冬葉飄落,滿目滄桑。但那只是一排樹而已,不是茂盛,也不是枯萎,就是一排樹。問題在於你是什麼樣子,不是在於世界是什麼樣,是你讓世界變得主觀。你狀態好,那一排樹不管哪個季節都好看;當你狀態不好,那一排樹怎麼看都醜。因此,你要外在世界美好,得先讓自己的內在美好;你善待自己,世界就善待你。
我們讓客觀的世界變成主觀,以『學歷低讓我無法找到工作』的觀點來看,學歷低是一個過去的客觀經歷,而經歷不具有決定性意義,是我們主觀地賦予了這個客觀經歷決定性意義,從而造成我們現在的痛苦,人自己創造了心理創傷,又以這個心理創傷當作解釋現在狀況的依據。而又為什麼選擇賦予過去決定性意義來造成自己痛苦呢?答案還是回到目的論,人都是自主選擇了痛苦,無關環境,也無關他人,而是當下不想離開痛苦,因為痛苦對自己有利,目的是不想離開痛苦,所以選擇了過去的經驗,賦予讓自己痛苦的意義。
我個人並不否定決定論或因果論,若真心為了想擁有幸福而改變,哪個觀點都沒錯也都有用,但我認為其中關鍵是要覺察內省,對自己做思辯。我以前常用因果論看待事情和他人,但我發覺,我的因果論一直帶著我沒發現、唾棄的厭世宿命感,因為過去累積的種種,造成現在無法改變,然後就認了、三審定讞了。把本來客觀的因果論加上我主觀的厭世宿命感,久而久之這變成我看待人事物的非理性思考設定,認為自己是不能改變,而非不想,然後自怨自艾、無病呻吟,真是矯情的要死。而外在世界是我內心的反射,我討厭厭世宿命感,但我觀點裡就帶著厭世宿命感;討厭別人無病呻吟,是自己無病呻吟;討厭別人矯情,其實矯情的是我。這些事情,如果沒有透過自我覺察及反求諸己是不會知道的。
以決定論或因果論去改變的話,關鍵點是,既然因造成了果,那改變的鑰匙不就在因嗎?許多人太關注於果,忽略了重點其實一直在因,因改變了,果自然改變了。
但所有改變的前提,不管是以決定論或目的論,必須是自己察覺需要改變,當你真心想改時,再以個人喜好選擇一個觀點。決定今後人生的是「此時此刻」的你,你現在選擇什麼,今後就會是什麼。
無論你之前的人生發生過什麼事,那對你將來要怎麼過日子一點影響也沒有。
三、所有煩惱皆來自於人際關係:課題分離的重要性
最近聽到一段有趣的男女對話,女方問男方有小孩是什麼感覺,說著身邊的女性朋友都漸漸有小孩了,把他們像種子一樣扶養長大是多麽有成就、有趣的事啊!男方聽了直搖頭說,為了成就感跟有趣而生養小孩,這樣不適合當父母,父母只是把小孩生出來而已,成長及之後的人生該怎麼走,是小孩的事,不要自以為是父母就能插手小孩的課題,管越多,父母跟小孩都不快樂。
生育這個動作,是父母的課題。但是,如何成長及對待父母的扶養,那是小孩的課題。而上述的母胎單身男,試著想讓別人喜歡他,是他的課題;如何對待他的喜歡,那是別人的課題。
人是群居動物,我們不可能單靠自己的力量去走人生過程,勢必都會與他人有關係,該怎麼跟他人有美好和諧的關係,就是重要的人生課題。阿德勒把人生課題分為三個:「工作課題」、「交友課題」和「愛的課題」,三種課題需要不同的距離與深度。
怎麼分辨課題的歸屬呢?思考「因為這個決定而帶來的結果,最後會由誰來承受?」就能明確區分這是誰的課題。比如,連假出門遊玩,選擇上會塞車的高速公路,因塞車而苦惱抱怨,最後到不了景點。知道會塞車,還是選擇上高速公路,最後承擔到不了景點的結果,就是車主的課題,不是其他車主的課題。
承認及尊重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謹記莫要改變他人,想要改變他人,或是讓他人改變你,都會造成課題混淆不清,後果不是激烈的反抗,就是一走了之。阿德勒心理學不是改變他人的心理學,而是追求自我改變,頂多只能藉由自己的改變,以身作則,激勵帶動他人。
「我們可以把馬牽到水邊,卻無法強迫牠喝水。」只有自己可以改變自己。
要做好課題分離是個漫長的修行,知易行難,我自己也無法真的確實做到,所以也無須太過為難自己一定要把課題分離做到完美,畢竟人的基本需求不外乎愛、讚美、認同、理解及和平,再精簡一點就是愛、喜悅、和平,而當我們過度地向外索取這些需求時,往往就會造成課題混淆及關係界線不明,而這沒什麼,人無完人,煩惱是成長的養分,只要能察覺並接受當下你正在過度地向外索取這些需求就已經很好。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