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分享|追求幸福的勇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作者與簡介

作者岸見一郎,是居於京都的阿德勒心理學 學派熱衷者,也是阿德勒心理學會的諮商師。
阿德勒,奧地利醫生、也是心理學家,與佛洛伊德(著《夢的解析》)、榮格同為心理學三巨頭,為「個體心理學」創始人

這本書我在高中時已經閱讀過一遍,那時候在人際關係遭遇到困難,看的時候對於裡面的內容真是完全的切合當時的自己。然而在現在大一時,更有其中的一些批判,與想要感謝當初的自己。
這也是我認為要買書的原因(前提是會重複看),我覺得在不同階段就會有不同的感觸,有些書,越看越有感觸,一次是不夠的。本書內容部分出自阿德勒作品《自卑與超越》,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情緒都是為了某種目的而產生

一開始我想從阿德勒跟佛洛伊德的的目的論跟決定論的不同開始講起
同為心理學三大巨頭,卻在同一件事上有不同的想法。佛洛伊德相信,心理創傷是存在的,會造成我們心裡的傷痛。但是阿德勒完全不承認這一項行為。
有一個故事:你在咖啡廳喝著咖啡,之後店員走過你身邊,不小心把咖啡潑到你的衣服上,這時候有人會對著店員大罵。認為「是因為他潑我咖啡我才生氣」。


但是依照阿德勒目的論的角度,認為並不是如此。阿德勒認為「情緒都是為了達成某種目的而產生」,在這個角度就是「為了大吼所以憤怒」。

這裡要澄清,阿德勒不否認情緒的存在,或是情緒不重要等等,而是他認為:每一個人面對同樣的事情都有不同的情緒,因而產生某種結果。那你就不能說「因為他潑我咖啡所以我生氣」因為有其他人不會生氣,笑著當作事情過去就算了。

依照這樣的推演來說,這樣就沒辦法產生「家境差的都不會成功」這類的結論,因為真的有人是白手起家一路奮鬥到總經理或是醫生等等的例子。沒有所謂心理創傷,也就沒有所謂的宿命。

他認為,假如我們現在的人生已經被過去決定,相信過去就會塑造我們。那不就代表我們的宿命無法改變了嗎?因為過去無法改變。

所以他提出「不是事件本身影響我們,是我們對事件的定義」比方說我覺得自己家境不好,所以我不認真,認為我就是一輩子無法翻身,最後真的就達成這個結果了。但,還是有人不相信,一路奮鬥、學習,最終努力翻轉階級,最後成功。


所以一切對我們產生的影響,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取決於我們對事件的感受」
有些人化悲憤為力量,有些人則是遇到失敗就鬱鬱而終,幸福,或是不幸,這一切都是自己選擇的。

缺乏追求幸福的勇氣

阿德勒認為,這個世界是由我們定義的,我們假如 「性格」悲觀,就會產生悲觀的「世界觀」。舉例來說:這裡有半杯水,樂觀的人會相信「還有半杯水可以喝」,悲觀的人認為「半杯水喝完了」所以我快渴死了

意思就是,我們說「這個人有悲觀的個性」不如換成「這個人有悲觀的世界觀」,正是我們的世界觀,讓我們對這世界產生不同的想法。

因此,阿德勒認為,性格其實都是自己選擇的,就像我們認為水只有半杯或是還有半杯一樣,當然個性會受到家庭、環境影響,但是「假如是在童年時選、不是天生的性格,長大後就還可以重選」。

阿德勒說,性格可以改變,之所以無法改變,是因為你下定決心「不要改變」。
就像缺乏勇氣的人一樣,你寧願待在自己的舒適圈,儘管你認為自己有些地方不太好,但因為缺乏勇氣,所以不敢行動,認為這樣比較舒服。

比方說我們常常說「假如我有他這樣聰明就好」「假如我家也是有錢人家就好」我們把希望丟在不可能中,這樣就有理由不去改變。

在人際關係上也是如此,以我經營讀書帳為例,假設我因為「怕被炎上」「dcard到時候會公審我,沒有人會想看我po的內容」我就不經營讀書帳,那我正是缺乏勇氣,缺乏「被討厭的勇氣」去做我想做的事。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某些目的想要達成,例如「練習跳舞」但因為「會不會跳太醜被討厭」所以不敢嘗試,不只是缺乏「被討厭的勇氣」,更是「缺乏追求幸福的勇氣」。

注意一點,阿德勒不是強調要讓自己被討厭,而是在成為更好自己的過程,假如別人說了一句「你不行」「我並不覺得你會成功」希望你當作沒聽到,繼續成為想成為的自己。

個人想法

其實我認為,一個人會受到過去影響,一定就會受到現在影響,只不過阿德勒不希望我們與其埋怨過去,不如從今天開始往自己想要去的方向前進,這樣對自己、抑或是人生也是一個交代。

最後送上書中的一句話「無論之前你的人生發生什麼事,那對你將來要怎麼過日子一點影響都沒有」希望大家能慢慢實踐這句話

「唯有擁有被討厭的勇氣,才可以找到幸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麵包箴言
78會員
81內容數
「高手不是因為你能,而是因為你敢!」是我寫作的座右銘。今年19歲,來自桃園,現在就讀醫學系大二。以大學生身分分享自己覺得有用的讀書方法、理財知識。同時希望能夠在寫作的過程中幫助身邊的人,同時希望能夠弭平教育落差。#理財#讀書 想要斗內問題可以直接私訊:hys921031@gmail.com
麵包箴言的其他內容
2024/12/01
2024/12/01
2024/10/11
五個人跟一個人的道德難題,需要怎麼解釋與解套?
Thumbnail
2024/10/11
五個人跟一個人的道德難題,需要怎麼解釋與解套?
Thumbnail
2024/03/20
股市過二萬要買嗎?人生夠長就不要猶豫!
Thumbnail
2024/03/20
股市過二萬要買嗎?人生夠長就不要猶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怕你缺乏「追求幸福的勇氣」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怕你缺乏「追求幸福的勇氣」
Thumbnail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奧地利的精神科醫師,在二十世紀初開創一套嶄新的心理學思想,一般稱為「阿德勒心理學」,倡導「個體心理學」,與佛洛伊德、榮格同為心理學三巨頭之一。
Thumbnail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奧地利的精神科醫師,在二十世紀初開創一套嶄新的心理學思想,一般稱為「阿德勒心理學」,倡導「個體心理學」,與佛洛伊德、榮格同為心理學三巨頭之一。
Thumbnail
有著心理學三巨頭稱號之一的阿德勒,是個體心理學學派(individual psychology )的創始人。
Thumbnail
有著心理學三巨頭稱號之一的阿德勒,是個體心理學學派(individual psychology )的創始人。
Thumbnail
本書透過哲學家與一名年輕人的對話,在一來一往的提問與應答之間,闡述阿德勒心理學的觀點。用對話的形式,能讓我們很自然的帶入年輕人的立場。書中的提問,也幾乎都是最日常的人際關係問題。 目的論:無論我們身處何種處境,都是我們自己的選擇 他人對我們看法,是屬於他人的課題
Thumbnail
本書透過哲學家與一名年輕人的對話,在一來一往的提問與應答之間,闡述阿德勒心理學的觀點。用對話的形式,能讓我們很自然的帶入年輕人的立場。書中的提問,也幾乎都是最日常的人際關係問題。 目的論:無論我們身處何種處境,都是我們自己的選擇 他人對我們看法,是屬於他人的課題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透過阿德勒心理學談論「人要如何才能變得幸福」這樣的問題,另外也包含為什麼我們會感到自卑、為什麼會在意他人眼光、該如何不再自卑、如何尋找自己的價值等等——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透過阿德勒心理學談論「人要如何才能變得幸福」這樣的問題,另外也包含為什麼我們會感到自卑、為什麼會在意他人眼光、該如何不再自卑、如何尋找自己的價值等等——
Thumbnail
“阿德勒心理學" 過去所學,對於佛洛伊德需求層次金字塔最為熟悉,阿德勒確實是接觸本書後才讓我深入瞭解其中的差異。 奧地利的精神科醫師 —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在二十一世紀初所開創的一套嶄新的心理學思想。許多暢銷書作品也都充分反映了他的思想,以及提過相近的內容, 也就是說,我們並沒有把阿德勒的心理
Thumbnail
“阿德勒心理學" 過去所學,對於佛洛伊德需求層次金字塔最為熟悉,阿德勒確實是接觸本書後才讓我深入瞭解其中的差異。 奧地利的精神科醫師 —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在二十一世紀初所開創的一套嶄新的心理學思想。許多暢銷書作品也都充分反映了他的思想,以及提過相近的內容, 也就是說,我們並沒有把阿德勒的心理
Thumbnail
因為想分享的內容有點多,我會依照書本的五個章節來分享。 在書的開頭提到阿德勒的基本主張大致上有三項,分別是(1)人是可以改變的、(2)世界無比單純、(3)誰都能獲得幸福。並且指出關鍵點:我(個體)把世界變複雜了。簡單來說,沒有任何一個人是住在客觀的世界裡,我們都住在各自賦予其意義的主觀世界.....
Thumbnail
因為想分享的內容有點多,我會依照書本的五個章節來分享。 在書的開頭提到阿德勒的基本主張大致上有三項,分別是(1)人是可以改變的、(2)世界無比單純、(3)誰都能獲得幸福。並且指出關鍵點:我(個體)把世界變複雜了。簡單來說,沒有任何一個人是住在客觀的世界裡,我們都住在各自賦予其意義的主觀世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