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5/3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意料之外的醫療程序

腋下疤痕附近出現腫塊,讓有規律的電療日常,增添了擔憂和不安,回想起最初發現腫塊時的片段。
手術後第十六天,腫瘤科醫生安排了放射治療的前期準備,發現自己的左手手臂不能正常舉起,花時間勉強一下可以舉高至適合掃描的姿勢,可是會有很強的拉扯和繃緊感。
自當天起,為了能順利接受放射治療,向護士和物理治療師請教過後,就每天做一至兩次復健運動,希望可以慢慢提高左手和肩膀的靈活性。
就這樣過了一個月,左手臂舉起沒太大問題(當然會有一點拉扯感),筆者就慢慢地讓左手開始參與正常活動了。
誰料到,就在電療進入第三週的星期二,上網學習並練習上肢淋巴按摩時,無意間發現腋下傷口下面有一腫塊,頓時不知所措。本來收藏在記憶抽屜比較下層的不安和片段又重現眼前了。
筆者發現自己以下的行為模式和確診前有點相似:   1. 一天會自然地去摸腫塊超過五次,希望用自己的感官來感覺確定腫塊的大 小、密度和特徵等。   2. 可能是圖書館員的職業病,會上網搜尋相關資訊。   3. 腦海會浮現不同的最壞可能結果,以及考慮相關的應對方案
幸好腫塊第二天就是電療覆診日,可以讓腫瘤科醫生觸診一下。醫生很快地摸了一下,然後說是因為手術切除了淋巴結,所以那個位置有個水泡,不用擔心。如果水泡增大,就可能抽針拿走水分。聽到醫生說沒有大礙,擔心是放下了一點,可是一聽到「抽針」,心頓時又涼了半截。由於手術以來從沒有聽過外科醫生提起,腋下淋巴會有水泡,所以心裡還缺一點踏實感。
回家後,又會久不久摸一下腫塊,它和一些皮下組織連接在一起,某些部分和之前的癌腫塊有點相似,所以最後決定致電外科醫生診所查詢一下。護士回覆有一點隱晦,說有兩個選擇,一是讓醫生診症看看,二是先照超聲波。最後決定還是看一看醫生比較安心。
到達診所,護士安排進入治療室(而非正常診症室),房間內有床還有一部已經啟動的超聲波機,按指示脫下上身衣物就躺下等候,心裡暗想大概醫生會比較仔細地用超聲波觀察腫塊,然後還信心滿滿地和老公說,照超聲波的話自己沒問題的。
醫生出場了,說:「聽護士說好像出現了水泡,請你轉動身體讓我看看。」很快地看過摸一下後,就拿著超聲波棒去照左腋下,螢幕顯示那個腫塊除了外層圍繞的白線以外,裡面是空心的。說時遲那時快,醫生就說了一些數字和醫療工具名讓護士準備,這時我的心「涼了全截」,因為聽見旁邊有拆開包裝和金屬器皿的聲音,沒想到抽針突然要發生了。過了大約30秒,醫生說了一聲:「會有一點不舒服喔。」,就很熟練地把針筒插進來,筆者眼光隨著超聲波螢幕,看見在幾下的吸引引流後,那顆水泡就不見了,可是最難捱的就是接著最後這幾下吸引,因為不知道針還需要留多久。過了大約10秒左右,醫生拿走了針,讓護士處理傷口,整個過程歷時不超過5分鐘。當護士處理好傷口離開房間後,筆者和老公突然笑了出來,之前沒想到會經歷細針吸取,這樣的入侵性醫學程序。感謝醫生的乾脆俐落,有不適感,但過程很快就完成,不需擔心太久。
更衣後進入診症室,醫生解釋由於淋巴結移除後組織未復原,同時又做了一些舉高用力等動作,所以那部分會容易釋放水分,建議電療結束前還是慢慢來不要太用力做復健運動,適可而止。
沒想到之前還認為自己復健做得不夠,現在開始需要更加放慢,放鬆下來。慢慢來,比較快,也急不來,學習享受有如《龜兔賽跑》故事中的龜一般穩定地向前。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