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5/11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夏日海邊戲水十大迷思——2.救生圈

擁抱海洋才是解決海洋休閒活動意外事件頻發的根本之道
文\蘇達貞(拖鞋教授)

前言
坊間新聞時常有海邊釣客被瘋狗浪捲走的報導,甚至在海邊散步的遊客被突如其來的一個大浪給打落海底的意外事件也時有所聞,暑假期間年輕學子相約到海邊,突然興起而下水戲浪,但僅是在水深及膝的岸邊戲水,卻也傳出被海浪捲走的悲劇。
據調查,台灣地區每年的溺水意外事件幾乎是位居全世界之冠,是海洋休閒運動興盛國家紐西蘭的三倍,而我國還是全世界海禁最為嚴苛的國家,從事海洋休閒活動,直到今日還是國家不允許、學校百般反對、社會與論不認同、家庭不支持的情況。
若以紐西蘭國民從事海洋休閒活動的頻繁度是我國人的一百倍來計算,我國人從事海洋休閒活動的意外事件發生率應是紐西蘭的三百倍,這樣驚人的事實數據,對於不斷倡導海洋立國的我們值得深切來反省,我們究竟是「海洋立國」,還是「被海洋孤立之國」。
其實,讓更多人對於海洋有正確認識與觀念,透過認識海洋、親近海洋,讓我們更深刻的愛上臺灣的海洋,才是根結我國人海洋休閒活動意外事件頻發的根本之道。以下是國內多數人對海洋的迷思與真實:
迷思 真實
1.(x) 身穿救生衣 安全可無慮 (o) 身穿救生衣 隨風浪而去
2.(x) 坐上救生圈 保全再升級 (o) 坐上救生圈 水中倒栽蔥
3.(x) 水深及膝處 踏浪風險低 (o) 水深及膝處 學子淪波臣
4.(x) 浪花朵朵處 泳者好戲浪 (o) 浪花朵朵處 泳者遭滅頂
5.(x) 半月型沙灘 家族好聚會 (o) 半月型沙灘 生離死別多
6.(x) 致命海生物 鯊魚排第一 (o) 致命海生物 鯊魚排最後
7.(x) 突然瘋狗浪 浪急如瘋狗 (o) 突然瘋狗浪 根本不存在
8.(x) 大海起海嘯 排山又倒海 (o) 大海起海嘯 不會來台灣
9.(x) 船長令棄船 跳水逃生去 (o) 船長令棄船 在船頭等待
10.(x)海上求生時 食物是關鍵 (o) 海上求生時 沒有人餓死
筆者將於此專欄中,分成以下的十個主題,詳述被我國人嚴重誤解的海洋:
1.救生衣 2.救生圈 3.戲水 4.海泳 5.離岸流
6.鯊魚 7.瘋狗浪 8.海嘯 9.棄船 10.海上求生
=====================================

2. 救生圈

坐上救生圈,保全再升級 ?
除了救生衣,最普遍的海上保全器具就是「救生圈」了,但一般人常誤以為平常使用的輪胎內胎、充氣床墊、充氣圈、充氣手臂浮套圈、充氣水鴨子、或浮板等,就是救生圈,其實這些都只能說是「充氣浮具」,而不是救生圈,而這些充氣浮具不但沒有救生之功能,還幾乎可以算是海邊意外事件的主兇。
泳池或海水浴場的救生員或管理人員,不會禁止沒有穿救生衣或沒有攜帶救生浮具的活動者下水,卻會禁止穿上救生衣或攜帶救生浮具的活動者下水,這是何道理?
姑不論攜帶充氣浮具有無輔助游泳與救生之功能,若不慎遭遇例如:抽筋、 嗆水、身體不適、體力不支等情況,不是正好可以適時的使用這些浮具來避免溺斃之危險嗎?為何要禁止泳者攜帶浮具,而讓泳者失去多一層自我保護的功能呢?
其答案可以用「不倒翁」三個字來解釋,不倒翁之所以不會倒下,是因為重心在最底下,地表上任何物體,因為地心引力之作用,不論被如何擺置或搖晃,最後都會回復到重心在最底下的穩定狀態。
而當泳者坐在、趴在、或躺在輪胎內胎、充氣床墊、充氣圈、充氣水鴨子上面時,其狀態是重心在頂點的頭重腳輕的不穩定狀態,有如被倒置的不倒翁,只要水面稍有搖晃、重心稍有移動,就會失去平衡,下一秒鐘必使得泳者倒栽蔥式的翻覆成充氣浮具在上、泳者在下的局面。
因此,泳者攜帶充氣浮具、游離海岸邊,而自以為是的有恃無恐,是坊間普遍的迷思,也是意外事件發生的一大主因。
一般海上活動船隻所使用之制式的救生圈,都置於船舷處,救生圈上配置有反光帶、太陽燈、救生索,甚或有煙霧信號裝置。救生圈一般是用來協助不慎落水者,尤其是沒有穿救生衣者,協助他漂浮於水面,在等候其他救援時不至於溺斃。若是落水者沒有能力游至救生圈處,拋落之救生圈亦可做為標識落水者參考位置之用,方便船隻之搜索與救援之用;有能力游至救生圈處之落水者,在水中,也應不太容易將救生圈舉起、再套入身體,正確之作法是雙手伸直向前插入救生圈之圓洞中,利用身體向下壓救生圈之ㄧ端,讓救生圈另一端豎起,翻轉落下時會剛好套住身體,自然形成身體在救生圈中,兩手臂在救生圈外。
這種船上所使用的救生圈顯然是不適合海泳者使用,那海泳者一不能使用充氣浮具,二不適合攜帶救生圈,又該如何保護自己不會遭受溺斃之意外呢?答案是:
浮力背心與魚雷浮標。
浮力背心是背心型的浮力衣,是由密度小、強度大、不透水之材質剪裁成胸、背部的浮材,作為背心的內襯,來提供浮力,一般以胸前拉鍊為穿著方式,身體兩側附有供調整緊密度的子母扣。浮力背心相當於船上救生衣的簡易型,但所能提供的浮力、保護措施、與海上求生功能均較少,卻相對的有較大的身體活動空間,方便泳者手腳的自由活動,與做出適當的游泳划水動作。
魚雷浮標是由密度小、強度大、不透水之柔軟浮材剪裁成長條型的浮具,再以一背帶供泳者斜背於腋下。魚雷浮標相當於船上的救生圈,可用於自救或救助他人。
在台灣地區,所有舉辦海泳活動的主辦單位,對於海泳的服裝規定雖並不一致,但均規定魚雷浮標這一項是每位泳者的必備器具,足見魚雷浮標的重要性,至於其他的裝備,例如:浮力背心,大抵上都是可有可無,蛙鞋、泳鏡、泳帽是隨個人喜好與習慣而使用,極少有強制性的規定,但幾乎沒有泳者會攜帶充氣浮具來參加海泳活動。
但在一般的海水浴場或海岸沙灘處,卻是常見到家庭式的親子活動,父母親攜帶充氣浮具供小孩使用,最常見的景象是父母親將幼兒騎坐在類似充氣水鴨子的浮具上,父母親左右護法似的將幼兒在水中推過來推過去,雖然推行的距離不過一、兩公尺,水深也是僅及於父母親膝蓋處的大約一米深度,小孩此時感受著水中漂浮的快感,興奮無比,父母親無知的認為安全無慮,然後接下來的無可避免,一定會發生的景象是:不倒翁定律,水面一搖晃,小孩倒栽蔥式的跌落充氣水鴨子,父母親連忙趕過去,雙手在水中模索,若幸運地拉出小孩,則小孩也許只嗆了幾口水,若不幸沒有及時摸到小孩,那水中的上下浪推擠、沿岸流漂移,一轉眼間,小孩已不是在落水處,而是已隨著浪與流,漂往他處。
另一種常見的景象是年輕的學子相約在海邊戲水,一人悠哉的在水中倘仰於充氣床墊上,心想就算泳技不佳、且不幸充氣床墊翻覆,只要抓住床墊,攀附在旁,也就不至於滅頂,就算沒有同伴來相助,慢慢的用兩腳踢水,也可以踢回到岸邊,不至於會有危急狀況。
然後,不倒翁定律還是不變的法則 充氣床墊不久就翻轉過來,人翻轉下去,人若沒有因驚嚇而嗆水,應會本能地伸手去抓那床墊,但那翻轉過來的床墊光滑、柔軟、且無任何凸出處可抓取,不見得伸手一抓就能抓住,接下來,床墊若沒有被海面上的風、浪、流給漂走,稍有游泳能力者,或許還能奮力去追上那浮具,但在水中,就算能追上浮具,大致上也只能攀附在一旁,而無法安然地爬上去,況且就算耗費九牛二虎之力爬上去,不倒翁定律還是會一再的發生,此時就只有兩種選擇:一是放棄浮具自行游泳上岸,二是保持攀附在浮具旁,一邊等待救援一邊自行踢水上岸。不論選擇一或二,最後能夠歷劫歸來的,不見得是取決於是否深諳水性與有無良好的游泳能力,而是對海洋中的風、浪、流有無足夠的認識與判斷能力。
若是選擇放棄浮具自行游泳上岸,不論以往在泳池裡的泳技多精良,都會馬上感受到在大海裡游泳是和在泳池裡游泳截然不同,也會馬上意識到人力和大自然力相比是如何的渺小。
人類的游泳能力,在所有哺乳類動物當中,可以說是最不善於游泳者。將牛羊趕入水中,牠們均能奮力的游向對岸,就連被誤會為不喜歡水的貓科動物,例如野貓、老虎、獵豹等不但能在水中追逐牠的獵物,還能將超乎牠體重之獵物拖行上岸。相較於這些動物之本能,人類若沒有受過適當游泳訓練,幾乎沒有一個人天生會游泳。
人類的身體構造,若直立於水中,則阻力太大無法划水前進,若水平俯臥於水面上則口鼻均沒入水中,若仰躺於水面上則永遠看不清前進的方向。若是學會了所謂的蛙式、捷式、蝶式、仰式等游泳技能,仍然無法與海洋中因風、浪、流、潮汐等所產生之大自然力量相抗衡。
奧林匹克選手之游泳速度大約游完五十公尺需25秒,一般人大約需要 50 秒,也就是人類之合理游泳能力大約是每秒鐘一公尺,相當於所謂「二節」之海流速度,若是人類在大海中長距離之游泳,其速度可能降至「一節」;而大海中因為風、浪、潮汐、地形、氣候等各種因素所造成之海水流動速度,往往都是在二、三節以上, 台灣附近海域之海流在部分地區可達四節以上,此種地區之海流,連船隻航行都會有困難,遑論在下海前,沒有做好觀察、研判、與應變措施的倉皇落水者。
選擇保持攀附在浮具旁,一邊等待救援、一邊自行嘗試踢水上岸,也許是比較正確的選擇,因為有浮具的支撐,就無立即沉沒溺水的危機,而浮具也加大了目標物,方便同伴或救援人員的搜索,但浮具所造成的阻力,會讓泳者的游泳速度幾乎是等於零,泳者能否脫險,完全取決於岸邊的同伴是否能夠克服海面上的風、浪、流,前來救援。若海面上存在有離岸流、或沿岸流,救援的同伴有可能一起被流向大海,而必須再等待緊急救援的船隻、或直升機前來救助了。
救生圈是用來協助不慎落水者漂浮於水面,在水中不太容易將救生圈舉起,正確之作法是雙手伸直向前插入救生圈之圓洞中,利用身體向下壓救生圈之ㄧ端,讓救生圈另一端豎起,翻轉落下時會剛好套住身體,自然形成身體在救生圈中。
救生圈是用來協助不慎落水者漂浮於水面,在水中不太容易將救生圈舉起,正確之作法是雙手伸直向前插入救生圈之圓洞中,利用身體向下壓救生圈之ㄧ端,讓救生圈另一端豎起,翻轉落下時會剛好套住身體,自然形成身體在救生圈中。
海水浴場的救生員,不會禁止沒有穿救生衣或沒有攜帶救生浮具的活動者下水,卻會禁止穿上救生衣或攜帶救生浮具的活動者下水。
幼兒騎坐在類似充氣水鴨子的浮具上,是極為危險的行為。
父母親左右護法似的將幼兒在水中推過來推過去,雖然距離不過一、兩公尺,水深也是僅及於父母親膝蓋處,父母親誤以為安全無慮。
海泳時,著游泳衣、攜帶充氣浮具,並不合適,應身穿略有浮力的防寒衣、腳穿防滑鞋、肩背魚雷浮標,較為安全無慮。

【蘇帆海洋學堂:迷思與事實】
幾道小問題,考考自己!
1. 一般人常使用輪胎內胎、充氣床墊、充氣圈、充氣手臂浮套圈、充氣水鴨子、或浮板等道具,這些道具被稱之為充氣浮具,充氣浮具是:
A. 緊急時充當救生圈使用
B. 海邊意外事件的主兇
2. 海水浴場的救生員會
A. 禁止沒有攜帶充氣浮具的活動者下水,
B. 禁止有攜帶充氣浮具的活動者下水
3.參加海泳活動的個人必備裝備是
A.救生衣
B.魚雷浮標
4.海泳者的魚雷浮標相當於船上的
A.救生衣
B.救生圈
5.下列何者比較不善於游泳
A.貓
B.人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