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9|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心情隨筆|過度的懲罰

      有時候,會在說話之後,才忽然發現自己說錯了話,那時心裡真的是百般懊悔,甚至恨不得拿把刀對自己千刀萬剮, 以此洩憤。
      到底要洩什麼憤呢?我其實也不太曉得,只明白自己犯錯了,就是得受到懲罰。
      其實我們從小到大的教育,便是,犯了錯,就要受到懲罰。這點我也同意。
      前天搭區間車從雲林回娘家彰化時,區間車的車廂內,人人都嚴謹地秉持著「室內1.5公尺」的原則,在人潮多的時候,寧願直接站著,也不願與人並排而坐。原來,大家都會怕,但是我想,大家並不是怕真的被傳染之類的,而是怕自己如果真的與其他乘客並排而坐,有可能會被車廂內其他乘客投以異樣的目光,更嚴重的狀況是很「幸運」地剛好遇到正義魔人,可能就會被用手機錄影,上傳公開的社群網站,引來一陣網路霸凌。
       根據網路上的資訊,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途徑,似乎是帶有病毒的分泌物,以及飛沫傳染,但並排而坐,卻沒有面對面,也沒有說話的話,傳染的機率相對就比較低。
      從另一方面設想,如果身體不舒適,但眼前又只有一個在兩位乘客之間的座位,這時是要選擇「坐」還是「不坐」?
      如果真的與其他陌生乘客並排而坐,這真的是一項天大到需要被眾人側目,抑或是被網路霸凌的大錯嗎? 
      最近,藝人周揚青與羅志祥的新聞鬧得很大,大眾站在正義的角度上,都成了法官,對羅志祥進行了過分嚴厲的批評。我們都知道,做錯事要受到批評,但是,他真的有犯那麼天大的錯嗎?錯誤大到非得要連他的母親都牽連進來一起攻擊,然後攻擊到連他的事業都被毀掉才算是完成對他這個錯誤的懲罰嗎?
      我明白作為一位大眾人物,形象固然重要,然而,當這位大眾人物犯錯時,大眾卻無限放大他的錯,一句比一句還要嚴厲地指責這個過錯,彷彿他真的不是人,彷彿他連活在這個世界上的資格都沒有。 
      我想起兒時,曾有位同學拿到一張九十七分的數學考卷時,在全班面前放聲大哭,後來我們下課時私底下安慰他說九十七分是全班最好的分數了,為什麼要哭,他卻說那三分是粗心錯的,回家一定會被父母打。
      我想,許多人是不是都在這種充滿陰影及權威的童年之下長大?明明只是因為貪玩所以不乖乖吃飯,卻被父母拿著藤條一路從客廳追到廚房,又從廚房追到客廳;明明花很多時間很努力的背書了,但就是背不好,父母卻從未告訴過我們背書的方法,而只是厲聲斥責說怎麼這麼不認真。
      我們似乎也都在這種充滿委屈、被過度懲罰的環境下成長,所以,我們變成了習慣服從權威與道德體制的成年人,對於那些不服從權威命令、不遵從道德的人,我們就會給予過度的懲罰,彷彿就像幼時的我們被長輩們給予了過度的責罰一樣。
      停止在網路平台上使用過度激烈的言語,其實也等於是在學著放過自己,學著別再使用那些過度的批判,來責罰自己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