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握有更多財富 可我也有等值人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圖片取自Pexels免費圖庫
最近看了中國很多文章剖有感觸的一點,就是人們對金錢的追求往往都會去傷害到別人,我想針對台灣現狀去寫自己的觀點,盡管可能不是那麼真實,畢竟我不是真正握有能力的群體,我只是一個活在當下的人罷了。

年輕人大多不努力 老人咬著財富不願放手

對於長輩而言時常抱持的偏見不外乎都是年輕人十分懶散,或是沒有能力可以往上爬,在任何群體裏都不太可能出現一致性的結果,或多或少會有比較差勁的人在,所以長輩其實也沒說錯,只是對部分群族來說,長輩的話過度傷害到他們,年輕人付出的心力不會亞於上一代的人,幾個特別的例子像是反服務貿易的國會事件,老一輩的人就有會提出要做服貿的差勁的人在導致年輕人對長輩反感,認為他們過河拆橋,或是各種老人犯的社會案件也會被放大檢視,這些例子比比皆是。
筆者對於偏見沒有太大的想法,所以就略過這裡,我希望老一輩能知道財富對自身的價值,亦或是你怎麼去定義自身擁有的財富?財富可以是你肉眼可見的、也能是感受上的,肉眼可見的財富像是食物、現金、房地產,這些也是最常引起爭端的,年輕人認為物價過高,然後薪水卻始終低廉,買不起房,買車需要貸款。物質上的財富大多是年輕人所追求的,感受上的像是有錢企業家獲利後回饋社會,得到社會大眾的讚許和志工淨灘掃街的行動,年長一輩的人會更積極去嚮往這些。追求哪一種財富沒有對錯,也會有老人追求錢財,年輕人遠赴非洲照顧異地的孩子,但是當你對財富的追求上升到政治的層次就會演變成非常可怕的現象,政治家基本上只會有老人握有實權,可能會有人覺得,新科立委多了許多年輕的孩子,政治說到底還是人際關係,上一代建立起來的系統也不會一時就被打破,在這套完善的環境下慢慢去洗腦那些孩子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這就是為什麼整個非藍即綠的環境沒辦法改變的主因,但是其實藍綠就算維持這樣關係,我們還是有能力做與生俱來的改變。

與生俱來的期限

我們還是有能力做與生俱來的改變,我們還是有能力做與生俱來的改變,在物質上的一切古今來說從來沒有永恆,秦始皇的兵馬俑不過幾個小時就沒了當初的容光氣貌,名師畫作會失竊,筆者認為把死亡當成逃避倒不如將就成為一個轉折點,每個人最後都會走到安詳,時代會終結,我不敢說讓孩子自己選擇的未來是好的,但是由老人去決定下場必然是可悲的,怎麼用可悲來形容呢?人的思緒不應該讓特定族群去操弄,舉個例子中國共產黨企圖讓自己的權利變成永恆,受到人民反彈,暴動越來越激烈,但是我們中華民國才是正統中華,也是民主的象徵,我們不需要用野獸的方式抗爭,我們握有選票,就算佔有這些的改變也是微乎其微,只要我們思緒讓後人知道也會能打破這種永恆的假象,等到那些壞人老了,他們懺悔,而後離別,就劃下了一個時代的終結。我讀到的文章裏頭說道《政府賦予人民財富,人民組成政府》掌握大量財富的人在我二十歲時候可能就快撐不住要走了,他死後,財富從指間滑落到社會,即使他的子女在底下捧著,也會有其他親戚推擠,或是公司的要士撈走,最後他走了,他身上沒有半分毛錢,有人會說,就是有你們這種年輕人整天仇富,才會下場這樣,我根本不在乎多拿多少錢,雖然這種話說出來很自相矛盾,為人工作卻說自己不在乎錢但我還是這樣認為,我不會因為你有錢有仇視你,因為我有同等的生命,我沒有被白色恐怖殺戮過,很感謝長輩為我們付出,才能有安穩的生活,政治是虛渺的,接觸的太多會混淆認知,政治文章往往會希望把你帶進他的陣營,久而久之就迷思了自我,最好是在生活中不時去關注就好,這是筆者發現中國自媒體人後得到的一些感觸,中國有14億人口,砂石產業便宜隨時都有高樓大廈,看起來就是一個金碧輝煌的世界但是包裹著的是共產黨的糖衣謊言,希望我們正統中華台灣不會落到和馬列中共一樣的下場。
avatar-img
0會員
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年輕吃苦沒什麼大不了,反正年輕是本錢。但是中年以後發現苦也沒有比較輕,一直到晚年,苦終於稍退了一些,身體卻出毛病,終其一生都在吃苦受罪,沒一刻清閒。許多老先生老太太都有相同的生命歷程,早期的台灣社會普遍清苦,為了養家育兒,人人吃盡生活的苦,大家都一樣累,所以沒有人會抱怨,無端怨天尤人。有福緣有智慧的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嬰兒潮,戰後年輕人數量激增,冷戰壁壘分明到高牆頹圮,無論是對體制的反抗或享受全球化過程的經濟紅利,如今這一代逐漸退休。 童年時經歷貧窮,青少年時看到富裕,成年創業機會很多。他們親身經歷台灣經濟的快速成長,卻也在壯年要跨進中年時,又必須面對台灣經濟進入高原期,體驗產業結構快速變遷。
Thumbnail
由於看見,不管日本、台灣、韓國,與我們相近的國家,社會都充斥著類似的問題,好像可以是個時機討論了 關於『啃老』的轉型正義? 現況 在現代,我們不斷地看到,長輩結邦拉派抱怨孩子啃老,的同時,孩子要獨立出戶必須“自己付出”龐大代價 到,開始有“繼任世代”(孩子繼承父母錢財房產變得理所當然?
Thumbnail
現在富裕國家的中年人,可能會變成「三明治世代」,對上,要照顧因為活得夠久最後失智的年邁父母,往下,要擔心小孩錢賺得夠不夠用,要協助他們置產、付房貸、給生活津貼。 我們常認為歐美國家就是讓成年子女獨立自主,但物價上漲、房貸利率高昇,加上許多年輕人賺錢能力遠不如父母,有資產的父母,現在歐美年輕人依
Thumbnail
隨著戰後嬰兒潮一代逐漸走向退休,對工作熱愛的長者與年輕人的創新思維共同合作,尋找社會共識是當前的重要議題。臺灣積極推動老中青世代融合,但仍面臨溝通障礙等問題。建議透過教育和培訓促進瞭解與溝通。此外,共讀活動如'金色職涯煉金術'和'我的野蠻同事'可以為退休者和年輕人提供實用建議。
台灣有貧富,但是沒有種姓。所以所有的職業就是職業,就是一種謀生手段,沒有什麼高下的差別,更不用像一些矯情的人,去說要感恩誰?既然都是平等的生活方式,感謝誰幹嘛? 我惟一會看不起的,就是那邪詭之人。一般我都是馬上變臉,拂袖而去。不想虛委與蛇,有什麼好留情面的?某日有人來跟我討論遺產繼承問題,我一問,
Thumbnail
這個世代充滿挑戰,但也充滿可能性。無論原生家庭的階級如何,都只是生命中的一個起點。保持熱情、保持對生命的興趣,擁抱積極的態度,好好活著就好。
每次台灣在選舉的時候,所有的政黨都在呼喚年輕人,好像五十歲以後的人,再也不重要了,是該被社會嫌棄的一群! 現在五十歲以上的人,弄出了台灣全民直選的體制,繳出了台灣的健保。我不覺得他們的意見是該被忽略的群體。 在我的年代裡,廿八歲、卅歲就當上百大公司經理的,比比皆是!算不算年輕?重點是有能力的人才
Thumbnail
所謂的後面,指的是智力水準在一半以後的人,他們的適應能力通常也不好,若用中產白領的思維,覺得換工作就換,薪資不好就轉,只是害死這些人。這些人圖的是穩定,以及一定社會地位的工作。一昧鼓勵,給予不切實際的想像,最後只會訓練出一批批憤世嫉俗,自以為精通十八般武藝,其實連武保國.....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年輕吃苦沒什麼大不了,反正年輕是本錢。但是中年以後發現苦也沒有比較輕,一直到晚年,苦終於稍退了一些,身體卻出毛病,終其一生都在吃苦受罪,沒一刻清閒。許多老先生老太太都有相同的生命歷程,早期的台灣社會普遍清苦,為了養家育兒,人人吃盡生活的苦,大家都一樣累,所以沒有人會抱怨,無端怨天尤人。有福緣有智慧的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嬰兒潮,戰後年輕人數量激增,冷戰壁壘分明到高牆頹圮,無論是對體制的反抗或享受全球化過程的經濟紅利,如今這一代逐漸退休。 童年時經歷貧窮,青少年時看到富裕,成年創業機會很多。他們親身經歷台灣經濟的快速成長,卻也在壯年要跨進中年時,又必須面對台灣經濟進入高原期,體驗產業結構快速變遷。
Thumbnail
由於看見,不管日本、台灣、韓國,與我們相近的國家,社會都充斥著類似的問題,好像可以是個時機討論了 關於『啃老』的轉型正義? 現況 在現代,我們不斷地看到,長輩結邦拉派抱怨孩子啃老,的同時,孩子要獨立出戶必須“自己付出”龐大代價 到,開始有“繼任世代”(孩子繼承父母錢財房產變得理所當然?
Thumbnail
現在富裕國家的中年人,可能會變成「三明治世代」,對上,要照顧因為活得夠久最後失智的年邁父母,往下,要擔心小孩錢賺得夠不夠用,要協助他們置產、付房貸、給生活津貼。 我們常認為歐美國家就是讓成年子女獨立自主,但物價上漲、房貸利率高昇,加上許多年輕人賺錢能力遠不如父母,有資產的父母,現在歐美年輕人依
Thumbnail
隨著戰後嬰兒潮一代逐漸走向退休,對工作熱愛的長者與年輕人的創新思維共同合作,尋找社會共識是當前的重要議題。臺灣積極推動老中青世代融合,但仍面臨溝通障礙等問題。建議透過教育和培訓促進瞭解與溝通。此外,共讀活動如'金色職涯煉金術'和'我的野蠻同事'可以為退休者和年輕人提供實用建議。
台灣有貧富,但是沒有種姓。所以所有的職業就是職業,就是一種謀生手段,沒有什麼高下的差別,更不用像一些矯情的人,去說要感恩誰?既然都是平等的生活方式,感謝誰幹嘛? 我惟一會看不起的,就是那邪詭之人。一般我都是馬上變臉,拂袖而去。不想虛委與蛇,有什麼好留情面的?某日有人來跟我討論遺產繼承問題,我一問,
Thumbnail
這個世代充滿挑戰,但也充滿可能性。無論原生家庭的階級如何,都只是生命中的一個起點。保持熱情、保持對生命的興趣,擁抱積極的態度,好好活著就好。
每次台灣在選舉的時候,所有的政黨都在呼喚年輕人,好像五十歲以後的人,再也不重要了,是該被社會嫌棄的一群! 現在五十歲以上的人,弄出了台灣全民直選的體制,繳出了台灣的健保。我不覺得他們的意見是該被忽略的群體。 在我的年代裡,廿八歲、卅歲就當上百大公司經理的,比比皆是!算不算年輕?重點是有能力的人才
Thumbnail
所謂的後面,指的是智力水準在一半以後的人,他們的適應能力通常也不好,若用中產白領的思維,覺得換工作就換,薪資不好就轉,只是害死這些人。這些人圖的是穩定,以及一定社會地位的工作。一昧鼓勵,給予不切實際的想像,最後只會訓練出一批批憤世嫉俗,自以為精通十八般武藝,其實連武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