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憂鬱怎麼辦?新手父母可以做的幾件事(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全篇概要:本文從中國湖南省長沙市某女子疑似產後憂鬱,帶著五個月大的女嬰從高樓一墜而下、雙雙隕命的悲劇為出發點,擷取本案的五個產後憂鬱徵候,逐一條列說明。

徵候四、死者與丈夫、孩子及長輩同住。
  與長輩同住,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婆媳問題。人常說:「婆媳關係如水火。」或許是因為婆婆與媳婦的身分、年齡、觀念及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差異,導致在相處上產生非常多的摩擦:婆婆覺得媳婦不禮貌、不自愛,可能只是因為社會風氣開放,言語、衣著都新穎潮流,卻不被長輩接受;而媳婦覺得婆婆古板、固執,只是因為傳統文化的深植,而新世代的媳婦難以想像與認同罷了。而三代同堂的家庭,孩子的教養問題更是婆媳之間,容易點燃戰火的引線。
  遇到這種情況,你就應該做好媽媽和妻子之間的橋樑,一旦你聽到任何一方的抱怨,先了解抱怨的原因,再找機會與另一方理性討論、感性溝通。舉個例子:妻子抱怨媽媽都自顧自地往孩子身上加衣服,結果導致孩子熱到長了疹子。這時候你可以找一、兩篇關於小孩體溫較成人高、穿太多衣服而長疹子的案例文章或影片給長輩看,先讓長輩接收到相關資訊,再藉機婉轉地向長輩說明。比起直接要求長輩不要這樣做、不要那樣做,這樣的做法反而會讓長輩的觀念接受度較高。
  我有一位同事C,他結婚才2年,有次我問他有沒有生育的打算?他說沒有,我繼續追問,他才說出他家裡的情況。妻子是北部人,觀念開放,而媽媽是傳統觀念下長大的女人。結婚前倒還相安無事,婚後妻子搬進家裡住之後,兩個女人之間關係就勢同水火,任何瑣事都能夠爭執,他時常擔任中間調停的角色,久了也覺得厭煩。他說,他可以預想得到生完孩子之後的情況只會更糟,孩子的教育問題一定會引起更多的摩擦,所以夫妻倆在思量之後,決定未來哪天搬出去住了,再來考慮生育的問題。
  他有居中溝通卻沒有成功,於是決定暫緩生育的想法,我認為這也是不錯的選擇。婚姻的目的從來就不是生子,如果堅持生子而造成家庭成員間的衝突,其實是不明智的。
徵候五、家屬指稱,死者的死可能和憂鬱症有關。
   這一點,又可以直接回歸到「愛」的討論。我始終強調:一個健全的家庭,「愛」的存在是必然的,所有的和諧、尊重、體諒、寬容,都建立在「愛」之上。既然已經發覺蘇女有輕微的憂鬱症狀了,為何沒有任何人對此介入關懷與幫助?也許有,但顯然做得不夠,悲劇終究是發生了。產後憂鬱的前兆,多數人都會有情緒起伏、沮喪與焦躁的狀況,但在家人的關懷陪伴下,都會自然恢復,這就是一個健全家庭發揮的功能。而在缺乏關愛又增加壓力的環境下,「產後情緒低落」就會演變成「產後憂鬱」與「產後精神病」,產生感官混亂的症狀,甚至萌生傷害自由或他人的念頭。
  • 假如你的妻子有產後情緒低落的情況,毋需太過擔心,只要付出多一點心思,就能夠幫助妻子的情緒回歸平穩:
  1. 不要分房睡:身為男人,為何妻子在接受養育寶寶的挑戰時,你卻跑去躲起來安心地睡覺?上班不是理由,這只會突顯你的怯懦。同時這樣的做法,只會讓媽媽覺得孤立無援,加重內心的無助感。
  2. 不要只關心孩子:孩子出生,任何爸媽都無比開心,但是千萬記得,產後的媽媽是最需要你的時候。不要媽媽還在坐月子的期間,就三不五時地疲勞轟炸:「寶寶喝奶了嗎?喝了多少?妳的奶夠他喝嗎?要不要多擠一點?」這種只關心孩子卻忽略媽媽感受的態度,會讓媽媽感到不被關心而沮喪。
  3. 同理心:易地而處,假設你是媽媽的角色,你會怎麼想?不要單純以一個男人的角度去看待事情。比如妻子親餵小孩,半夜必須二、三個小時醒來一次,也許你可以這樣說:「一直醒來一定很累吧?又擔心寶寶餓了。」這種話或許沒有具體的幫助,卻可以讓媽媽感受到你的關懷,讓她感受到「她不是一個人」。
  4. 傾聽:產後的媽媽情緒容易低落,當她願意向你傾訴,肯定是鼓起了十足的勇氣,才會對你開口。這時候的你不需要多說話,或者可以利用上面「同理」的方式給予鼓勵,但不要說:「不要想太多」、「想開點」這種敷衍、毫無意義又間接表態「指責」態度的話語,會讓產後媽媽產生:「你就是覺得我想太多」、「你就是覺得我想不開」的負面念頭,打擊媽媽的自信心。
  如果你能夠做得到以上幾點,你們的家庭關係其實是非常良好的,暫時低落的情緒,也會慢慢恢復常態。若妻子的產後情緒低落仍然演變成了產後憂鬱,請務必持續給予愛與支持,你千萬不可退卻、厭煩,這是不責責任的行為。你可以帶妻子尋求醫師的協助,讓專業人員指引你們度過難關。不要對產後憂鬱抱持誤解,這是任何一個產後媽媽都可能遭遇的困難。

結語
  我無意將產後憂鬱視作一種「疾病」,文中提到任何有關「疾病」、「症狀」等字眼,單純為了便於理解。準確而言,憂鬱是心理上對於自己、他人、及周邊環境感到陌生,強大的無助感所觸發的自我防衛機制,把自己圈圍起來,避免受到傷害。我相信只要有足夠的愛與歸屬感,憂鬱機制就不會啟動。
  隨著社會、經濟型態的轉變,現代人的生活壓力愈來愈大,辛苦工作的成果,未必能夠讓自己迎來富足的生活,於是生育孩子就成了一種考量,而不是傳宗接代的義務。對婚姻的負責,正是在於夫妻之間在尊重與平等的關係下,共同決定家庭經營的任何事務,包含生育。
  如果你閱讀完且認同我的觀點,或許你就能夠較客觀地審視自己的家庭關係,從大面向著眼,在小細節裡微調,提升家庭關係,是免於產後憂鬱困擾的最佳途徑。容我再強調一次:只要有足夠的愛與歸屬感,憂鬱機制就不會啟動。
avatar-img
6會員
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Kuei-Y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文從新聞內容切入,談論產後憂鬱的問題。無論你是人妻或人夫,都建議閱讀本系列文章,給予你對於產後憂鬱的應有認知,並著重於家庭關係的建立,提供預防或解決之道。
本文從新聞內容切入,談論產後憂鬱的問題。無論你是人妻或人夫,都建議閱讀本系列文章,給予你對於產後憂鬱的應有認知,並著重於家庭關係的建立,提供預防或解決之道。
祕密的末章在空中散落,我走,回到有妳的時候。
本文從新聞內容切入,談論產後憂鬱的問題。無論你是人妻或人夫,都建議閱讀本系列文章,給予你對於產後憂鬱的應有認知,並著重於家庭關係的建立,提供預防或解決之道。
本文從新聞內容切入,談論產後憂鬱的問題。無論你是人妻或人夫,都建議閱讀本系列文章,給予你對於產後憂鬱的應有認知,並著重於家庭關係的建立,提供預防或解決之道。
祕密的末章在空中散落,我走,回到有妳的時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婚姻不僅是伴侶之間的情感投資,也常面臨與婆婆的矛盾。這些矛盾源於生活與價值觀的差異,女性常在婆媳衝突中感到自我否定。解決婆媳問題的關鍵在於堅守自我尊重,勇敢與伴侶溝通,共同維護婚姻的幸福。無論選擇何種解決方案,最重要的是找回自己的內心平靜與幸福。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婚後是否要與公婆同住是許多新婚夫婦面臨的重要抉擇。雖然與公婆同住可能帶來一些方便,但從長遠來看,這種安排常常會導致家庭角色混淆和自主性受限,進而引發摩擦和矛盾。為了維持婚姻的和諧與家庭的幸福,婚後保持獨立的生活空間顯得尤為重要。
Thumbnail
婆媳相處一直是家庭中的熱門話題,但抱怨無助於解決問題。正確的溝通才是正解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Thumbnail
準媽媽的身心健康對於懷孕期間非常重要,因此人際支持系統扮演著關鍵角色。婆媳關係、伴侶關係以及辨識有利的支持系統都是準媽媽需要關注的重要議題。
Thumbnail
當女性搬進婆家後,要面對的挑戰超過我們的想像。生活比想像中更加不便,甚至帶來更多的壓力。分享在婆家感受有些誇大,但卻是真實的感受。衣帽間、倉庫、廚房裡的經歷,讓我意識到家庭和個人空間的重要性。希望有相同經驗的人不會孤單,直到有一天,我們一定可以搬出去!
剛生完孩子時,我們在醫院過了兩晚就回家了。因為我的孩子是母奶寶寶,嬰兒半夜一定會餓,所以我不假思索的選擇親子同床,這樣半夜我可以邊餵奶邊睡。但我沒想到的是,台灣與美國的父母多數都不支持親子同床的模式,理由是這樣可能會壓到新生兒。我迷惘了,在睡眠不足的情況下,抱著寶寶去嬰兒床不是更危險嗎? 於是我
Thumbnail
婆媳關係,真的是長久以來屬於女性間最難的一項考題,特別是對已婚女性來說,要跟男方媽媽用什麼相處方式真的是沒有標準答案,更沒有一套固定模式供參考,所以真的很考驗自身的智慧、修養及伴侶的態度。雖然之前有分享過一篇婆媳文化,但婚後生活總會經歷大大小小的事情而有所體悟......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婚姻不僅是伴侶之間的情感投資,也常面臨與婆婆的矛盾。這些矛盾源於生活與價值觀的差異,女性常在婆媳衝突中感到自我否定。解決婆媳問題的關鍵在於堅守自我尊重,勇敢與伴侶溝通,共同維護婚姻的幸福。無論選擇何種解決方案,最重要的是找回自己的內心平靜與幸福。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婚後是否要與公婆同住是許多新婚夫婦面臨的重要抉擇。雖然與公婆同住可能帶來一些方便,但從長遠來看,這種安排常常會導致家庭角色混淆和自主性受限,進而引發摩擦和矛盾。為了維持婚姻的和諧與家庭的幸福,婚後保持獨立的生活空間顯得尤為重要。
Thumbnail
婆媳相處一直是家庭中的熱門話題,但抱怨無助於解決問題。正確的溝通才是正解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Thumbnail
準媽媽的身心健康對於懷孕期間非常重要,因此人際支持系統扮演著關鍵角色。婆媳關係、伴侶關係以及辨識有利的支持系統都是準媽媽需要關注的重要議題。
Thumbnail
當女性搬進婆家後,要面對的挑戰超過我們的想像。生活比想像中更加不便,甚至帶來更多的壓力。分享在婆家感受有些誇大,但卻是真實的感受。衣帽間、倉庫、廚房裡的經歷,讓我意識到家庭和個人空間的重要性。希望有相同經驗的人不會孤單,直到有一天,我們一定可以搬出去!
剛生完孩子時,我們在醫院過了兩晚就回家了。因為我的孩子是母奶寶寶,嬰兒半夜一定會餓,所以我不假思索的選擇親子同床,這樣半夜我可以邊餵奶邊睡。但我沒想到的是,台灣與美國的父母多數都不支持親子同床的模式,理由是這樣可能會壓到新生兒。我迷惘了,在睡眠不足的情況下,抱著寶寶去嬰兒床不是更危險嗎? 於是我
Thumbnail
婆媳關係,真的是長久以來屬於女性間最難的一項考題,特別是對已婚女性來說,要跟男方媽媽用什麼相處方式真的是沒有標準答案,更沒有一套固定模式供參考,所以真的很考驗自身的智慧、修養及伴侶的態度。雖然之前有分享過一篇婆媳文化,但婚後生活總會經歷大大小小的事情而有所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