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9|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六祖法寶壇經》〈般若品第二〉淺釋09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般若品第二〉
    原文:
    「善知識。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淺譯:
    「善知識」,「凡夫即佛」:凡夫就是佛。
    佛是從什麼地方開始的呢?從凡夫這兒開的始。以前佛也是凡夫來著,因為他修般若法,所以成了佛。我們為什麼做凡夫?就因為我們不修般若法,不修般若行,專門地性流為情;把性變成情,情又變成欲。性流為情,情流為欲,這就是凡夫。你若是能把欲歸回來到性上,不搖不動,不被無明所轉,這就是佛。
    「煩惱即菩提」:這個煩惱,也就是菩提。
    你若沒有煩惱,也就沒有菩提了。說:「那我這煩惱不要去了,就留著。」留著?留著還是煩惱,煩惱就是煩惱。要怎麼樣呢?要把煩惱用科學的方法鍛鍊一下。
    怎麼鍛鍊呢?就把煩惱改一改。怎麼改呢?這個改也不是改,就是返本還原。你看見手心和手背,這手背,就比方是煩惱,這手心,就是菩提,你只翻過來,就可以了;也沒有多,也沒有少,你只要翻過來就是。你不翻過來,就差這麼一點點,就煩惱是煩惱,菩提是菩提;你若一翻過來,就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也就是我常常講的,去柏克萊也講:「煩惱菩提冰是水,生死涅槃法即空」。那個冰,就是水。你若明白,那法也空了!你沒明白,才有法;你明白了,人空法空了。
    「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你前念愚癡,就是凡夫,後念有智慧,開悟了,就是佛。
    你「前念著境即煩惱」:你前邊的念著住到境:「噢!這地方是三藩市,三藩市和紐約不一樣。」三藩市和紐約,本來是一樣的,都是大城市,不過在你的分別心上,你就分別:「噢!三藩市這麼樣子,紐約是那麼樣子;三藩市沒有下雪,紐約常常下雪。」那是你的分別心,根本都是一樣的。你若不著到境上,那就沒有那麼多分別心,就沒有煩惱!
    所以說前念著境,即是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你前面著到境界上,分別三藩市和紐約different(不同的),不同就有煩惱。後念離境,「噢,這都是空的!三藩市、紐約,都是這樣子,分別幹什麼?」離開即菩提,不分別即菩提。
    但是講是容易,你真能不分別,那不是很容易的事。這種境界,你要是懂了,也沒有家,也沒有國;家敗了,國也亡了,什麼都沒有了。這叫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也叫應無所住而生其身;這身體到什麼地方都可以的。你看這妙不妙?這個地方,就是菩提。
    你何必嘆氣呢?能這樣子,就這樣子;不能這樣子,慢慢也可以這樣子。性定魔伏朝朝樂,妄念不起處處安。你自己性若定了,沒有那麼多妄想,朝朝都是快樂的。你妄念若不起,在哪一個地方,都是安樂的。為什麼你覺得不安樂?就因為你有妄念;沒有妄念,到處都是極樂世界。
    以上摘自《六祖法寶壇經淺釋》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般若品第二〉
    原文:
    「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浅译:
    「善知识」,「凡夫即佛」:凡夫就是佛。
    佛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呢?从凡夫这儿开的始。以前佛也是凡夫来着,因为他修般若法,所以成了佛。我们为什么做凡夫?就因为我们不修般若法,不修般若行,专门地性流为情;把性变成情,情又变成欲。性流为情,情流为欲,这就是凡夫。你若是能把欲归回来到性上,不摇不动,不被无明所转,这就是佛。
    「烦恼即菩提」:这个烦恼,也就是菩提。
    你若没有烦恼,也就没有菩提了。说:「那我这烦恼不要去了,就留着。」留着?留着还是烦恼,烦恼就是烦恼。要怎么样呢?要把烦恼用科学的方法锻炼一下。
    怎么锻炼呢?就把烦恼改一改。怎么改呢?这个改也不是改,就是返本还原。你看见手心和手背,这手背,就比方是烦恼,这手心,就是菩提,你只翻过来,就可以了;也没有多,也没有少,你只要翻过来就是。你不翻过来,就差这么一点点,就烦恼是烦恼,菩提是菩提;你若一翻过来,就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也就是我常常讲的,去柏克莱也讲:「烦恼菩提冰是水,生死涅槃法即空」。那个冰,就是水。你若明白,那法也空了!你没明白,才有法;你明白了,人空法空了。
    「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你前念愚癡,就是凡夫,后念有智慧,开悟了,就是佛。
    你「前念着境即烦恼」:你前边的念着住到境:「噢!这地方是三藩市,三藩市和纽约不一样。」三藩市和纽约,本来是一样的,都是大城市,不过在你的分别心上,你就分别:「噢!三藩市这么样子,纽约是那么样子;三藩市没有下雪,纽约常常下雪。」那是你的分别心,根本都是一样的。你若不着到境上,那就没有那么多分别心,就没有烦恼!
    所以说前念着境,即是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你前面着到境界上,分别三藩市和纽约different(不同的),不同就有烦恼。后念离境,「噢,这都是空的!三藩市、纽约,都是这样子,分别干什么?」离开即菩提,不分别即菩提。
    但是讲是容易,你真能不分别,那不是很容易的事。这种境界,你要是懂了,也没有家,也没有国;家败了,国也亡了,什么都没有了。这叫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也叫应无所住而生其身;这身体到什么地方都可以的。你看这妙不妙?这个地方,就是菩提。
    你何必叹气呢?能这样子,就这样子;不能这样子,慢慢也可以这样子。性定魔伏朝朝乐,妄念不起处处安。你自己性若定了,没有那么多妄想,朝朝都是快乐的。你妄念若不起,在哪一个地方,都是安乐的。为什么你觉得不安乐?就因为你有妄念;没有妄念,到处都是极乐世界。
    以上摘自《六祖法宝坛经浅释》上宣下化老和尚讲述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牟尼精舍不接受供養、不收錢、不推銷、也不強迫修行,單純義務只求能結善緣解決您的因果問題;牟尼精舍專解因果事件、因果問題、治因果病、...,無論婚姻、家庭、事業、家族、痼疾、學業...等問題均能請示! 歡迎有醫生看到沒醫生,有神求到無神者。不妨一試。 *本站文章皆轉載自牟尼精舍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