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3|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找對方法和對象,將你的常數極大化/程天縱

回顧這一系列的「常數定律」文章,其實最早的發想是來自討論「組織架構的分工合作」。在討論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組織分工越專業、越細,部門就越容易管理;但是橫向的聯繫、整合、合作就越困難。
然而不論再怎麼調整,花費在分工、合作上的功夫,總和似乎總是接近一個常數,效率總是沒有辦法再提升。
從這個等式的常數現象開始,我就把「常數定律」放在我的「問題清單」上;接著更發現了更多有趣的等式和常數現象。
在「常數系列」的文章中,我分享了一些等式;也有讀者們根據自己的經驗,提供了一些他們觀察到的等式。
這些等式,似乎都符合一個標準的形式:等號左邊是兩個互相牽扯的因素、右邊則是一個「常數」。
等式左邊的這兩個因素如果運用得好,就會出現孫子兵法中說的「奇正相生」、或是太極說的「陰陽相濟」;但一旦受到人性影響,這兩個因素就反而會產生「五行相剋」的反效果。
當等式左邊產生「奇正相生」、「陰陽相濟」的效果時,則等式右邊的常數就會變大;當等式左邊是「五行相剋」時,常數就反而會變小。

創造價值
究竟常數是什麼?有什麼意義?每個人都可以想想,找到自己的答案。我自己認為,「常數」就是等式左邊兩個因素創造出來的「價值」。
就用以下兩個權力等式為例:
權力 + 責任 = 常數 權力 + 修為 = 常數
蜘蛛人(Spider Man)電影中有個經典名句: 「能力越強,責任越大」(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意思就是說,「能力」(或是權力)和「責任」應該產生「相生相濟」的效果,才是英雄本色。
權力和修為也應該如此,而修為也可以解釋為品格或是道德。在民主國家裡,權力越大的政治人物,應該擁有更高尚的品格和道德,才能風行草偃,使得社會風氣向上提升。
高風亮節者的權位越高,產生的影響就越大,權力越大者就越勇於負責任;這就能夠達到「相生相濟」效果。如此一來,常數實則不常,權力為社會創造的價值就能夠越大。
我的前老闆非常喜歡一副對聯:
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當求萬世名。
雖然難脫「名利」的俗套,卻也是「常數」極大化的好例子。

人性的枷鎖
人性枷鎖》(Of Human Bondage)是毛姆的小說作品,曾入選20世紀百大英文小說書單。
書中的主角菲力普認為:
對世上千百萬的人而言,人生不過是永無止境的勞動,既不美麗也不醜陋,只得像四季更迭那般默默承受。 世界上最有損尊嚴的事,莫過於連求個溫飽都有困難。我最瞧不起那些自命清高、不屑金錢的人了,他們不是虛偽,就是愚昧。 金錢就好比第六感;沒有了第六感,其他五感就無法充分發揮。沒有足夠的收入,人生就少了一半的機會。
《人性枷鎖》出版於1915年,是毛姆揚名世界的代表作。故事記述了立志成為藝術家的孤兒菲力普,在一連串夢想幻滅的絕望之際,「愈勇愈挫」的成長過程。
要如何活下去?人生意義何在?菲力普歷經霸凌、情慾、背叛、貧困、自虐、虐人等試煉,被宿命壓倒在地後才終於醒悟:答案就在「掙脫人性的枷鎖」。
可惜當今世上的人,大部分掙脫不了這個人性枷鎖,一生追求「金錢掛帥」的價值觀;這使得自己的「人生等式」右邊,永遠都是一個小常數。
如果要極大化「人生等式」中的常數,光靠一句「掙脫人性的枷鎖」,又太過於「眼高手低」,不知從何做起了。

極大化常數:取得平衡、創造價值
讀者們如果找到了自己的常數等式,不妨試試以下三種方法,來將自己的常數極大化:
1. 等式左邊的平衡點
我曾經說過:
主管的責任,就是在「制度」與「彈性」之間,取得一個最佳的平衡點。
等式左邊的兩個因素,經常是「互斥」(mutually exclusive)的;也就是說,兩個因素不可能同時為真、或是同時發生的。
例如我在Facebook第二帳號上的某位朋友,曾經問過我:「請問您會鼓勵年輕人多加入社交活動呢,還是學會獨處? 」
制度是固定的,彈性則是靈活的;社交活動是多人的,獨處是個人的。這些在邏輯學或是統計學上來講,都是「互斥」的。
找到一個最佳平衡點,則要靠經驗與智慧;當你找到最佳平衡點的時候,也就能夠創造出最大的價值常數。
2. 創造價值的目的
如果只是為自己的利益、目的創造價值,不管最後是否得到利益,一定會得到煩惱、挫折、和失敗;但如果是為服務眾人而創造價值,反而會得到包含金錢、事業、成就的巨大回報。
如果是為服務眾人,而創造價值又不求回報,就會得到快樂、幸福。
雖然說,只要努力追求,必定會有結果,但你所追求的目的,確實會影響到最後是否能真正得到自己所要的。
既然常數等於創造價值,那麼每個人的價值觀,就會決定自己的常數的大小;正確的價值觀,才能將常數極大化。
3. 價值的受眾
就以我的Facebook社群經營與發文為例子:若以按讚數來衡量「叫座」程度、另外以文章的專業深度來做為「叫好」程度,那麼可能就是:
叫好度 x 叫座度 = 常數。
「叫好度」就是單一讀者,閱讀我的文章得到的啟發和收穫(價值);「叫座度」則是得到價值的總人數。
所以,在這個等式裡的常數,對我的文章來說,就是「讀者得到的總價值」。
這裡我就面臨了一個兩難的選擇:文章專業度越低,接受的受眾範圍越廣、按讚人數就越多;反之,文章專業度越高、受眾越窄,按讚人數就越少。
不管我怎麼搭配我的文章,似乎已經進入了「常數不變」的困境。
當然,我也可以透過增加發文頻率,來把常數變大;但我的時間和資源有限,透過Facebook文章創造價值,也並不是我退休人生的唯一追求。
那麼,怎麼做才能極大化我的常數呢?
這就要靠市場行銷手法,運用「市場區隔」的概念、再加上「網路社群」的經營手法,吸引更多同樣需要經營管理專業內容的讀者,來成為我的Facebook朋友或追蹤者。
對於這方面討論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我的Facebook社群經營系列文章
透過我持續多年清理整頓Facebook社群成員、凝聚志同道合的目標讀者群體之後,我發現我的文章不僅受眾人數增加,而且平均年齡也大幅提高了。
我的文章雖然寫得很淺顯易懂,要能夠讀出「感覺」,確實需要有足夠的工作經驗和人生體驗;而經驗當然是沒有捷徑的,所以我文章受眾的年齡自然就偏高了。
總而言之,精準改變受眾,也能極大化你的「常數」總價值。

結語
1990年代,中國有一部里程碑等級的電影《霸王別姬》,這是中國首部、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部在坎城影展獲得最高獎項「金棕櫚獎」的電影。
這部電影裡有這樣一句經典台詞:
您若想人前顯貴,必得人後受罪。
人生中有些事情是「互斥」的,必須靠智慧做選擇;而有些事情是有「因果關係」的,種了因,就免不了果。
喜歡在「人前顯貴」是人性,會「人後受罪」也是人性,因果而已。
最近網路上流行給年輕的自己寫封信;如果有機會的話,我或許會告訴年輕的自己人生的「常數定律」。
但是,我相信15歲或是20歲時的自己,肯定聽不懂這些道理;因為,經驗是沒有捷徑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