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全球防疫中的制度檢討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這場瘟疫中,台灣經常被拿來與中國對照,無關統獨,而是在歐美政府表現拙劣與中國大外宣影響下,西方政府需要一個民主國家防疫的典範,以對抗極權國家無所不能的幻象。

反省狹隘的左右之爭

台灣的經驗說明民主國家依舊可以有卓越的國家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傳統的市場與國家之外,說明社區和共識/信任的重要性。
其實在經歷長久以來新自由主義或是左右派之爭後,無論是在美國或台灣的新書市場中,都可以見到,最優秀的學者們開始反省傳統狹隘的左右之爭,認為這種「市場vs國家」的框架,已經在道德與治理上產生嚴重的負面後果,所以從諾貝爾獎得主到各大家,不約而同紛紛提出社區與道德的重要性,除去下個月聯經即將出版的新書之外,最近天下出版Raghuram Rajan的《第三支柱》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除了美國過度市場化的醫療體系以及社區問題之外,另一個經常用來比較的是共識。當美台兩地媒體興沖沖地每天追蹤美國總統與州長鬥嘴、或是柯文哲不時譏諷陳時中,加拿大經常被拿來對比美國,即使加國被批評為最具民粹色彩的安大略省省長Ford,在防疫上也與聯邦不同政黨的總理在大方向上一致;縱使總理與省長在防疫上都犯了不少過錯,但是分權制度下的共識,卻能減少疫情的損害程度,相當具體而微地顯示出制度與文化相互加成的重要性。

面對危機,如何發揮韌性與彈性?

制度的運作不僅關乎效率,也關乎韌性與彈性。不僅台灣有「防疫如作戰」的說法,歐美等國在面對重大危機時,同樣用大量的軍事術語描繪,不僅本次川普如此,上一次全球金融風暴時也是如此,負責處理金融危機的官員經常脫口而出軍事用語:最大力量、包威爾信條、震懾戰術、大型火箭筒⋯⋯,如同Adam Tooze在《崩盤》所說,這些術語的使用乃是政治性的,影響了美歐之間的「跨大西洋文化戰爭」,成為政府官員理解與敘事的框架。
問題在於,這些軍事術語的使用,並不意味著國家體制真正能夠在危機時轉變為戰時體制。
最近跨大西洋兩岸的法院(德國與美國),紛紛裁決國家政府封城隔離以限制人民自由,恐有違法之嫌。事實上美國政府別說一旦疫苗完成,能不能夠強制人民接種疫苗,如果沒有州長的支持,聯邦連是否能夠合法強迫人民檢測都有疑問。台灣也有是否防疫條例給予陳時中過大權限的爭議。
據媒體報導,當初SARS發生之際,台灣孤立無援,副總統陳建仁從美國CDC引進的制度,成為今日防疫成功的重要關鍵之一,但是這套制度必需在更大的體制下才能發揮最大功用。從次貸危機到武漢肺炎,如何在危機時能夠發揮不同民主制度的韌性與彈性,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78會員
47內容數
透過策略與組織理論的角度,分享具有歷史縱深而非侷限於一時一地的世界觀察,以及對於台灣政治與經濟政策的意見。希望說清楚某些我們所生活的地方、我們的商業習慣、我們的經濟政策,為什麼演化成現在的樣子?能夠一起追求解決之道,而非無止境的繞圈圈,不只是一起探索世界的政經現狀,也一起塑造世界的未來面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沈榮欽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武漢肺炎對台灣人的影響之一,正在於國家意識,或至少是命運共同體意識,的建立。面對共同的危害、又需要島上所有人攜手合作才能防堵的疫情,正在滋長島上台灣人的國家/共同體意識,這是台灣人對於長期營養不良國家意識的補課。
大同公司經營權之爭,在中資爭議與市場派提名黃國昌之後,再度引發關注。黃國昌說:「我不是公司派、也不是市場派,被提名只是開頭,任何一個獨立董事要服務的對象是全體股東。」但獨立董事服務的對象是全體股東嗎?本文借這個機會做一點簡單的「科普」。
譚德塞獲悉連署要他下台後,不僅絲毫未曾自省,反而反咬台灣,批評這是台灣為了爭取參與WHO的政治行動;艾沃德對台灣會籍問題裝聾作啞,醜態在推特發酵後,WHO完全置之不理,並在官方網站刪除艾沃德的訊息,完全暴露出WHO管理階層的腐敗與對台灣的惡意。這時應該如何究責?
見到我臉書po文關於譚德塞與艾沃德荒腔走板的行徑,一位朋友來信問我,WHO是如何變為中國主導,而被戲稱為CHO的國際組織?答案可能要從2006年WHO的南韓幹事長李鍾郁(Lee Jong-wook)意外身亡說起。
最近利用零碎時間,讀了點1918年全球大流感的故事,覺得有些比較有意思的事情,或許等到本次疫情稍緩後,可以相互比較。為免忘記,稍微紀錄一下。
疫情下的口罩市場,也引起對政府管制與市場機制的爭辯。是否能夠有經濟學界的學者,既了解經濟學理論,又能夠對經濟學發展提出十分根本的批判?能不能存在一種批判,既不像左派一樣虛無飄渺或是基於完全不同的世界觀,也不像右派對市場的崇拜?
武漢肺炎對台灣人的影響之一,正在於國家意識,或至少是命運共同體意識,的建立。面對共同的危害、又需要島上所有人攜手合作才能防堵的疫情,正在滋長島上台灣人的國家/共同體意識,這是台灣人對於長期營養不良國家意識的補課。
大同公司經營權之爭,在中資爭議與市場派提名黃國昌之後,再度引發關注。黃國昌說:「我不是公司派、也不是市場派,被提名只是開頭,任何一個獨立董事要服務的對象是全體股東。」但獨立董事服務的對象是全體股東嗎?本文借這個機會做一點簡單的「科普」。
譚德塞獲悉連署要他下台後,不僅絲毫未曾自省,反而反咬台灣,批評這是台灣為了爭取參與WHO的政治行動;艾沃德對台灣會籍問題裝聾作啞,醜態在推特發酵後,WHO完全置之不理,並在官方網站刪除艾沃德的訊息,完全暴露出WHO管理階層的腐敗與對台灣的惡意。這時應該如何究責?
見到我臉書po文關於譚德塞與艾沃德荒腔走板的行徑,一位朋友來信問我,WHO是如何變為中國主導,而被戲稱為CHO的國際組織?答案可能要從2006年WHO的南韓幹事長李鍾郁(Lee Jong-wook)意外身亡說起。
最近利用零碎時間,讀了點1918年全球大流感的故事,覺得有些比較有意思的事情,或許等到本次疫情稍緩後,可以相互比較。為免忘記,稍微紀錄一下。
疫情下的口罩市場,也引起對政府管制與市場機制的爭辯。是否能夠有經濟學界的學者,既了解經濟學理論,又能夠對經濟學發展提出十分根本的批判?能不能存在一種批判,既不像左派一樣虛無飄渺或是基於完全不同的世界觀,也不像右派對市場的崇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身為民主國家的一員,我很肯定這種民主國家的思維很不錯,畢竟多交流才能避免誤解,為什麼美國之前與中國、俄羅斯至少有超過50條直達上層的交流管道,就是因為怕有誤解。本文探討了中國對臺灣的武統問題,討論了中共內部思想以及領導層的影響。並且說明兩岸互動無法阻止武統臺灣,只能讓他暫停。
訴諸戰爭的話,就是「征服」。不訴諸戰爭,是「接管」?這報告表明了一種關切中共的「灰色侵擾」達成控制台灣的目標。有一種公民防禦的現象,那是奠基在對於民主的真心信仰與喜歡。 有美國說過,美國政府要給台灣政府與人民更多的信心,當然包括國際參與。可惜
  在各種領域內,台灣都有非常多制度與規範是從威權時代遺留下來,或繼承了威權時代的思維所訂定。它們往往會以「預防不好的事」為由,只要曾經出過什麼事,或者負責制定規則的人想像中可能會出什麼事,總之就是先禁止。以至於熱愛諧音梗的台灣人,會笑稱台灣不是「先進國家」,而是「先禁國家」。
Thumbnail
2020/11/6 舊的紅線是單一指標:臺灣法理地位改變,這雙方都容易把握與規避。新的「紅線區間」定義權恐將在對岸:從台美關係升級、攻擊性軍售、駐軍建制化到社會脫鉤措施等等,都可能是指標。兩岸若在區間中繼續累積誤解,也將更硬化北京拉掉三角、單邊解決的決心。
Thumbnail
除軍事、外交等全國性重要事項,由中央政府統一掌管外,凡地方可以處理的事項,如工農業、商業等,均由地方政府負責。有的如交通、財政等項,則由中央與地方分管。在該制度下,中央和地方之權力均由憲法規定,各有其範圍。 自治政治是民主政治最高形態。
Thumbnail
2020/11/20 臺灣擁抱各種「進步多元」價值、以防「武肺」卓越而自豪者,卻熱烈擁護曾經全島嘲笑的出言不遜、輕蔑婦女、堅持「撐警」、支持「法律與秩序」的美國保守派。而主張防疫優先、限制警權、多元教育、種族平權、健保的美方友人,竟成為勾結中國與做票「白左」。在民主國家中是絕無僅有的例外。  
Thumbnail
2021/2/23 疫情使美中在川普任期末段加速惡化,使雙方的敵意延伸到全政府、全社會乃至啟動了科技、教育、金融態等全領域的對抗,使原本環繞崛起中國週邊所有的地緣政治熱點都更加緊張。西方內部抗疫合作的混亂與對中俄的抵制,證明「本國優先」與「生物權力」(bio-power)在地緣政治對抗上的作用。
中國是對美國和世界秩序最為系統性和危險的威脅,這種情況自特朗普政府以來一直存在,並將持續下去。 在賴清德的政府中,台灣必須站在共同價值和民主夥伴一邊。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身為民主國家的一員,我很肯定這種民主國家的思維很不錯,畢竟多交流才能避免誤解,為什麼美國之前與中國、俄羅斯至少有超過50條直達上層的交流管道,就是因為怕有誤解。本文探討了中國對臺灣的武統問題,討論了中共內部思想以及領導層的影響。並且說明兩岸互動無法阻止武統臺灣,只能讓他暫停。
訴諸戰爭的話,就是「征服」。不訴諸戰爭,是「接管」?這報告表明了一種關切中共的「灰色侵擾」達成控制台灣的目標。有一種公民防禦的現象,那是奠基在對於民主的真心信仰與喜歡。 有美國說過,美國政府要給台灣政府與人民更多的信心,當然包括國際參與。可惜
  在各種領域內,台灣都有非常多制度與規範是從威權時代遺留下來,或繼承了威權時代的思維所訂定。它們往往會以「預防不好的事」為由,只要曾經出過什麼事,或者負責制定規則的人想像中可能會出什麼事,總之就是先禁止。以至於熱愛諧音梗的台灣人,會笑稱台灣不是「先進國家」,而是「先禁國家」。
Thumbnail
2020/11/6 舊的紅線是單一指標:臺灣法理地位改變,這雙方都容易把握與規避。新的「紅線區間」定義權恐將在對岸:從台美關係升級、攻擊性軍售、駐軍建制化到社會脫鉤措施等等,都可能是指標。兩岸若在區間中繼續累積誤解,也將更硬化北京拉掉三角、單邊解決的決心。
Thumbnail
除軍事、外交等全國性重要事項,由中央政府統一掌管外,凡地方可以處理的事項,如工農業、商業等,均由地方政府負責。有的如交通、財政等項,則由中央與地方分管。在該制度下,中央和地方之權力均由憲法規定,各有其範圍。 自治政治是民主政治最高形態。
Thumbnail
2020/11/20 臺灣擁抱各種「進步多元」價值、以防「武肺」卓越而自豪者,卻熱烈擁護曾經全島嘲笑的出言不遜、輕蔑婦女、堅持「撐警」、支持「法律與秩序」的美國保守派。而主張防疫優先、限制警權、多元教育、種族平權、健保的美方友人,竟成為勾結中國與做票「白左」。在民主國家中是絕無僅有的例外。  
Thumbnail
2021/2/23 疫情使美中在川普任期末段加速惡化,使雙方的敵意延伸到全政府、全社會乃至啟動了科技、教育、金融態等全領域的對抗,使原本環繞崛起中國週邊所有的地緣政治熱點都更加緊張。西方內部抗疫合作的混亂與對中俄的抵制,證明「本國優先」與「生物權力」(bio-power)在地緣政治對抗上的作用。
中國是對美國和世界秩序最為系統性和危險的威脅,這種情況自特朗普政府以來一直存在,並將持續下去。 在賴清德的政府中,台灣必須站在共同價值和民主夥伴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