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5/29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閱讀筆記|《那些得不到保護的人》

    以推理小說探討社會議題極具力量,忍不住一頁翻過一頁,剝繭抽絲的過程裡令人省思因國家體制與社會結構缺失而被犧牲的人。這本推理小說對我來說,除了非常精采的推理過程,更具意義的是喚醒讀者對弱勢的關注令人感動。
    三雲忠勝被殺了。他是一個好人。 身為福祉保健所的課長,他竭心盡力為每個案例做最妥善的安排處置,細心照顧提攜後進。作為一個丈夫與父親,凡事以妻子與孩子做為出發點,更別提那些從沒有過的酗酒、賭博、外遇與家暴。從未見過那麼為人著想、體貼善良的人,無論工作與家庭,他都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人。
    福祉保健所是為維持國民最低的生活水準、幫助無工作能力的貧困者而設立。然而,多數的申請者來到這裡,面對冷漠的申請表格不知所措,坐在櫃檯的另一方,以近似刁難的口吻漠視需要協助的人,尊嚴,從踏入這道門開始一點一點的剝奪掉了。
    除了國家,社會也存在許多貪婪之人,縱使擁有工作能力、生活不至陷入困頓,不惜搶佔生活保護費。而那些得不到保護的人失去了國家提供的最後安全網,在某個角落用著微弱的呼吸只為求得一絲生存的可能。
    對於想保護的人無力挽回,沉重的愧疚感揮之不去,深藏在心中的火苗就此爆燃。
    然而,面對國家分配限有的經費,福祉保健所在評斷的過程中是否也一點一點地消磨著他們的初衷?曾以服務人群為職的人就知道,遇到各種無理刁蠻,多長的時間可以將熱忱消磨殆盡?好人變成壞人只要一瞬間。
    另一方面,書中提到服刑者的再犯率是很現實的社會問題。出了牆外,首要需面對與社會的嚴重脫節,就算洗心革面,想找一份安穩的工作重新開始,現實生活對服過刑的人常是投以冷淡、輕蔑的眼光,如同被社會遺棄般,難以走回正途。最終,能投靠的就是一同蹲過苦牢的獄友,感受這冷漠世界外僅存的人情味,因為匱乏而再走上岔路,跌入無止盡的循環。
    犯罪者出了牢籠後,只是再進入另一個現實殘酷的社會牢籠。
    社會結構環環相扣,如果無法一同邁向進步的目標,貧富的懸殊落差越拉越大,吞噬了人內在的良知,生存環境勢必更加嚴峻。
    作者書末寫道:『我聽說貴國在急遽現代化後也產生了貧富差距。若真是如此,那麼這個故事也可能是貴國的故事。在高聳入雲的台北一○一的陰影下,或許有人正悄悄活在餓死邊緣。我常思考國家富強這件事。一個國家富強與否,究竟是以什麼為指標?是立基的政治思想嗎?是國土大小嗎?或者是資源的蘊含量?GNP的數字?還是擁有多少飛彈?
    恕我冒昧,在我認為,是應該受到保護的人是否真正受到保護。』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