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韋伯在二十世紀八〇年代推出的《歌劇魅影》音樂劇,類似方才提到的十九世紀前輩,取材自二十世紀初的奇情懸疑小說(也算根植於哥德羅曼史傳統)。小說到八〇年代為止,已在不同國家出現了電影版,同時期也有其他劇作家在醞釀著音樂劇。韋伯雖不是第一個音樂劇改編者,卻搶得了優勢,鎔鑄歌劇元素──既呼應了小說時代中世紀的「流行歌」,也是音樂劇的溯源,有著大歌劇結合舞台視覺藝術的鋪張──和六〇年代開始盛行的搖滾樂,不遜於古諾作品當初的潮流。就算不喜其俗艷喧鬧的觀眾,也因為這般襯托出的、縈繞不去的恐怖與感傷,多少能體會到它的駭麗、動人,那樣富有感染力,長盛不衰──如續作標題,「真愛不死」(Love Never Dies)。
2004 年,導演喬.舒馬克(Joel T. Schumacher)和韋伯為音樂劇量身打造出電影版。開場伴隨著主題曲的磅礡管風琴,從廢墟召喚昔日富麗堂皇的歌劇院。以魅影的情敵勞爾的視角,從人物年華老去的黑白(利用音樂劇原本開場、中場與結尾的時間)回溯到永凍時光的色彩,為著重情感關係的韋伯版魅影添加淒美的感懷:結尾以彩色/黑白辯證愛情一瞬的永恆,和存續的凋亡。
前陣子因全球疫情,為響應「Stay Home #WithMe」,《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at the Royal Albert Hall》(2011,下稱 25 周年版)全劇一度公開在 Youtube 頻道上。在這個攝錄、燈光、道具、服裝、演員外型無一不精美的新世代經典版,飾演魅影的拉明.克林魯(Ramin Karimloo),或許比較不「魅」而有些剛硬激越,卻格外詮釋出為愛瘋狂的激情。從讓魅影大展身手、誘哄克莉絲汀的曲目〈The Music of The Night〉,即可顯現出拉明.克林魯與始祖版魅影(1986 年與莎拉.布萊曼[Sarah Brightman]同為首演卡司的)邁克爾.克勞佛(Michael Crawford)的不同。邁克爾.克勞佛聲線變幻萬千的「魅」,除了柔情醉人,更潛藏著性格無常的邪氣。
25周年版,拉明.克林魯演唱的〈The Music of The Night〉(註 3)
邁克爾.克勞佛版本的〈The Music Of The Night〉
25 周年版謝幕時〈The Music of The Night〉,五位魅影(拉明.克林魯、Colm Wilkinson、John Owen-Jones、Anthony Warlow 和 Peter Jöback),一次滿足:
有趣的是,恰好帶著漢默走向恐怖王朝的領導者詹姆斯.卡里拉斯(James Carreras)就曾說過:「我們拍電影是為了賺錢,而不是為了得奧斯卡獎。如果明天風向是人們想要史特勞斯的華爾滋,那我們就來做史特勞斯的華爾滋。」漢默的恐怖片套裝元素也沒有忘記巴哈(Bach)的《D小調觸技曲與賦格》(Toccata and Fugue in D Minor, BWV 565 for organ )──雖然浮濫使用(「吸血鬼登場音樂」),但在這個坦然版本的魅影身上也不失為妙用,從女主角被擄走的懸疑緊張畫外音配樂,轉化成魅影自己彈著管風琴、也自揭意圖的敘事內音樂。
Bach:Toccata and Fugue in D Minor, BWV 565 for organ
其中現在大眾較熟悉的 1995 年版本《夜半歌聲》,同樣時代放在民國初年,但「封建舊惡」不再打壓革命青年,而是讓父家長、嫉妒的權貴拆散了羅密歐與茱麗葉。演歌雙棲的張國榮替魅影添上陰鬱柔美的鬼魅感,他作曲、演唱的同名主題曲亦演繹了獨屬自己風格的(魅影溫柔誘哄之歌)「music of the (mid)night」 。電影著墨於「人鬼相戀」的淒迷、不甘,幾乎是他之前主演的《胭脂扣》(1987)的性別鏡像版。
張國榮〈夜半歌聲〉(《夜半歌聲》[1995年]電影主題曲)
註解:
主要作曲家如 Giacomo Meyerbeer,創作出《La Juive》(直譯:猶太婦人)和《Robert le diable》(直譯:惡魔羅伯特)。
大歌劇的其他特色還有:較少詠嘆調和宣敘調,通常出現在場景一開始而非結尾。大合唱、芭蕾舞橋段也會與劇情中的盛典有關,讓觀眾放鬆一下情緒但不遠離戲劇主軸。詳見 K. Stoba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Music》 p477-479
一樣是《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at the Royal Albert Hall》版本。但其實他在專輯錄製時沒有那麼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