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特務|專訪苗可麗:痛並快樂著爽演《做工的人》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去年跨足音樂、舞台劇,今年連續端出《做工的人》與《若是一個人》等台劇作品,苗可麗在《做工的人》飾演模版包商老闆娘「昌嫂」,這次的角色不再嘴巴不饒人,反而是個處處饒人、時刻體恤他人的工地女菩薩。當然,是會比中指的那種。
實際接觸苗可麗本人,果然不簡單。可麗姐的入世修行道行極高,雖然不說大道理,但每一句話都洋溢著細膩思考過人生的真心。除了演戲時強大的氣場和討喜度,她在採訪現場帶來的和善渲染力,根本一點都不「公車萍」;倒是令人熟悉的招牌銀鈴聲線帶來滿滿正能量。
也許是天賦,苗可麗有著連罵人都能讓人感覺到舒服的本事;又或許戲裡戲外她都知道、並秉持著「世道難過,藝人是要讓大家都好過」的處世哲學。
【台灣惡女代言人,妙遇觀眾求被罵】
苗可麗 2002 年因在《台灣霹靂火》飾演「公車萍」走紅,成為家喻戶曉的反派女演員、惡女始祖代言人,其連珠砲似的台語罵人法震驚台灣。因為飾演反派,反而受到肯定,苗可麗坦言當初演公車萍的時候也很抒壓:「身為演員幸運的一點是,很多時候,我們的情緒是有出口的。畢竟誰能沒事動不動就罵別人『你去死』然後又不被打?甚至還可以獲得掌聲。」藝人得到了表演的免責權,可以做正常能量釋放。苗可麗賊笑說:「誰知道?搞不好演員今天罵人的時候,是剛好真的很不爽。」
苗可麗至今依然不懂為什麼大家會這麼喜歡公車萍?也很驚訝自己演這個角色,在外面沒被討厭過。既沒有被丟雞蛋、也沒有被路人罵。反之,很多太太遇到她會要求苗可麗替她罵老公!苗可麗說:「我還有遇到要求我罵他一下的 XD。當下我心裡的 OS 是,人應該都不喜歡被罵,但為什麼會要求我罵你?真的是太可愛了。」
可愛的或許是她。採訪現場真有粉絲闖入、求可麗姐一罵,而她也真從善如流,端出幾秒潑婦罵街的即興演出。
【苗可麗 a.k.a 公車萍,是恩人也是綽號】
對苗可麗而言,「公車萍」從來就是光環,不是陰影。侃侃而談自己是直到遇到公車萍這個角色,才終於被路人認識、記住苗可麗這個名字。「在這之前,我在路上頂多是被問『你是哪個藝人對不對?』演了公車萍之後,我永遠記得有一次在忠孝東路敦化南路口,順成麵包門口,有人直接叫出我的名字『欸!你苗可麗!』那時候很感動。終於有人可以叫出我的名字了。」苗可麗講得輕鬆,可被叫出名字的那一刻,距離她出道的時間,已熬了十幾年。
「所以我很感謝公車萍,從來也沒有想過演壞人有什麼不好。但的確會陷入觀眾先入為主的狀況,我到現在十幾年了,演了那麼多戲了,尤其現在我到南部,還是被叫公車萍。」
公車萍成為苗可麗的另一個名字,但其實早已被去善惡化,就是個中性的名字。苗可麗說,演了《含笑食堂》以後,有一些人會叫她含笑。《含笑食堂》是苗可麗成為金鐘獎視后的得獎作品:「到了《含笑》,大家才知道原來我可以不罵人也能演好戲。」而從「公車萍」到「含笑」,又是過了十幾年。
【豬哥亮教會苗可麗為台灣人帶來正向力】
不只演戲,苗可麗也主持節目和演歌舞劇。但說到底,就是做好她娛樂觀眾的工作。這份職業使命,來自於豬哥亮給她的啟發:「我有一次跟豬大哥在節目上面對一個個案,我們兩個一人坐一邊,因為個案處境不好,聊到一半的時候我哭了,當時豬大哥看我這樣,就換位置過來,把我與個案隔開。下台以後,他跟我說『不要讓人哭,我們是要給別人快樂的。』這一點打到我。」從此,苗可麗不論是參加公益活動還是主持節目,即便遇到個案處境再悲慘,她都會忍住,並提醒自己一定要拿出正向的情緒去鼓勵他們,給出正能量,助他們去改變自己的人生。
「現在台灣人壓力太大,加上疫情帶來的恐慌,其實社會真的很需要正面的力量。」可麗姐不只認為能帶給別人歡樂是很重要的事情,她自己也很需要,所以也希望未來能多多演出喜劇:「演員演的戲雖然是假的,但是情緒是真的,身體會感覺到演出時的情緒狀態。一個演員如果要演悲情戲,那一天就要培養情緒,確保自己一上戲就可以哭出來。我們不可能上一秒笑,下一秒 action 就哭,所以要讓身體一直處於低氣壓,才能把悲情戲演好。」處在負面情緒久了,身體會對你的情緒當真,容易生病。而演喜劇除了對演員身體較好之外,也能影響更多觀眾跟著一起笑。苗可麗煞有介事地說:「人需要靠免疫系統對抗疫情。而且以吸引力法則來講,不開心的靈魂就會吸來不好的東西,喜劇真的太重要了。」
【發揮藝人影響力的社會使命】
接演《做工的人》則又是另一種心思。回憶當初遇到這齣戲的時候,可麗姊工作滿檔,覺得再接演就太累了。但她正色聊到:「可是看完劇本之後我就覺得,我應該要去談一談。想想進到演藝圈 30 年,現在能擁有這一切,也都是很多人支持、成就我的。」既然身為藝人、現在有一點點的影響力,加上剛好《做工的人》就是苗可麗想帶大家去關心,讓大家看到勞工朋友故事,因此她就去和導演、製作人聊。聊完發現果然大家理念一樣,都是想為基層勞工朋友發聲,希望社會不要用那麼刻板的眼光去看待他們。
《做工的人》的工地是真實台南的工地,在裡面拍戲的苗可麗笑說:「工地現場像是古裝劇,危機重重、暗箭難防。連牆壁都還扎出一根根的鋼筋。我們拍戲時還可以用螢光棒在每根突出來的鋼筋綁一根,演員能注意到,看到牆壁哪裡有發亮,就不要靠過去!」但真實世界中,連夜趕工的工人們可沒享有這種待遇。台灣的發展,就是這些做工的人所撐起來的都市和建設,苗可麗感嘆那都是勞工朋友賣命,用危險換來的。
【人生沒有巧合只有選擇,選擇痛並快樂著】
看了《做工的人》,苗可麗也透露了自己的心得:「笑完以後,內心是酸酸的,安靜的,會反視自己的人生。甚至會想要對別人多付出一點關懷和溫暖。」人生充滿無奈,但必須面對。現在人每天或許都會面對很多的失敗,有時可能會忍不住鑽牛角尖、覺得生命不公平。苗可麗感性分享:「人生沒有巧合,只有選擇。選擇留下來,或是離開。不爽當然可以走人,但如果走不了呢?真得留下來的話,你要很痛苦地去過日子嗎?當然不要吧。所以唯一的答案就是只好轉念,給自己一點正面的力量,讓自己撐下去。」
一路走來,苗可麗對於人生這場戲,自有一套看法:「經驗告訴我,不論當下你的機運好不好,或是遇到困境,那都可能只是一時的。」但所謂的一時,在苗可麗眼中似乎都是十年起跳。看看她舉的例子:「我以前年輕時候學了很多自己當時覺得『又沒有用、幹嘛要學?』的事情。十幾年後,我才發現當時學的東西,是用在現在。要到後來,你才知道過往的經歷是禮物。」過去十年的辛苦,可能是未來十年後的禮物。
「有時候,設定一個目標,會讓自己現在的苦都可以撐下去。我自己是上有父母下有女兒要照顧,自己將來人生也還有好多事要做、還沒有完成,所以覺得現在辛苦都是應該的。這些信念,會長出更多力量來支撐你度過。所以難免痛並快樂著。」
【演戲看戲所求的都是同一件事】
這次在劇中飾演游安順的老婆,苗可麗坦言:「我跟他不熟,只知道他很會演。他的戲很生活化。有些演員就是演技已經到達了『他不用去演那個角色,他就是那個角色』,《做工的人》裡的阿昌,他不是游安順。」可麗姐把演戲比喻為打籃球,想要投籃,就需要隊友把傳球給你。當然你也要把球傳出去,大家輪流投球才會好看,光是只有一個人投球的球賽,也不會好看。
身為演員,苗可麗認為有些細微的情緒反應是需要很自然流露、演不出來的。跟游安順對戲表演的時候,最棒的就是自己也不用刻意演:「他演的角色總會比你以為的更可愛、更滑稽、更多一點,會讓對手演員給他很真實的情感回饋。」
不只演員演戲追求一份真實的情感展現,看戲的觀眾也是在尋找感同身受的觀影感知:「我們在看戲的時候,看的是別人的故事,但腦袋浮現出來的,是觀眾自己的人生。觀眾會懂角色,會能夠同理。」《做工的人》裡面的角色們過得苦哈哈,但他們每天還是笑哈哈,劇中每個人都是失敗就再拍拍屁股站起來,沒有放棄的條件:「他們必須趕快想辦法,再嘗試其他的。那種單純、簡單的相信生命找得到出路的個性,讓我覺得很感動。」苗可麗如是說。
【吃虧就是佔便宜】
《做工的人》的昌嫂是個很會做人的人。生活上,舉凡包容老公和老公的朋友,就連工人同事受傷,她也會第一個衝去探視;職場上,即便發工資時昌嫂被抽了一兩張錢,她也懂得維持表面的和平。苗可麗認為這個女性角色擁有強大的穩定力量:「她很清楚這些男人亂來卻其實很努力的初衷,都是為了要給家人好的生活。女人就是這樣,會默默心疼這幾個男人,願意支持他們。包括其他工人的狀況,她都會去關心。就像小孩想要做什麼,媽媽都會願意支持。」
苗可麗繼續舉劇中昌嫂遇到的例子:「長官抽了你 2 張,你能怎麼辦?如果跟他理論以後,他要你走人呢?有時候,被佔便宜還不能張揚。」這就是現實。「為了生存,那已經是一種默契。」默契在於女性總是會努力找到讓事情可以圓滿解決的方法,就算方法頗消極,只能當作吃虧就是佔便宜。畢竟她沒有餘裕承受抗爭的後續風險,頂多就只能轉個彎,轉個念。
苗可麗回想自己 15 歲出道,到現在 30 幾年,很多事情在當時看起來是妥協,是轉彎,但其實老天爺都安排好了:「如果我以前唱歌出道有走紅,就不會去演戲。沒有前面那些過程,就沒有現在的苗可麗。以前的不順利會幫你的人生調整方向,調整到最後,就有今天的樣子。」
跟苗可麗相處,一個鐘頭卻只像一刻鐘,驟覺時光飛逝。開心的餘韻會讓人立馬期待下次再見到她的時光──這種滿檔的觀眾緣,難怪台灣演藝圈需要她。
採訪、撰稿、攝影:雀雀
劇照提供:大慕影藝

釀電影除了臉書粉絲專頁,最近也設立了 IG 帳號,以及 Line@ 帳號,不同平台會以不同方式經營、露出,並提供不一樣的優惠活動,請大家記得追蹤鎖定!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不諱言拍攝《誰是被害者》的過程是痛苦的,需要一直處於負面的情緒裏頭,但李沐又覺得,如果有觀眾朋友的人生,正處於劇中任何角色的狀態裡,希望他們可以在追劇的過程中,感受到演員與幕後團隊是那麼有誠意地在陪伴觀眾走這段路。若這齣劇能讓更多人感覺到「自己或許不是全然孤單、寂寞的」,或者稍稍被療癒到,那就好了。
後來才發現,這不是我從小到大一直在想的事情嗎?即使在難過或其他情緒之中,完全都還能夠有另外一個我冷眼看待。為什麼人會自我戲劇化?當你自我戲劇化的時候,你強迫自己去愛上那個「愛上」的時候,你不是也已經愛上那個愛上了?而你為什麼會意識到自己在強迫自己愛上那個愛上呢?你隨時隨地不停地切換一個又一個的你自己
「每接演一個角色,一開始一定都會有磨合期,它不會那麼穩定,就跟新認識一個朋友一樣,一開始會不熟。」儘管自認是個慢熱的人,許光漢也要逼自己盡快跟對方變熟:「越演越熟的過程中,慢慢你直覺地就會知道這角色是會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對我來說,穿脫角色的人格都會需要一些時間,我盡量在讓這時間縮短。」
相較於其他所謂的「女性電影」,林書宇導演的作品常以女性視角帶領觀眾冷靜地看到女性在不同時代、不同年紀與不同環境下所活著的樣子。但深刻拍出不少女性處境的林書宇,其實從沒有意識到過自己是拍女性電影的人。導演說他只是喜歡看複雜的角色人物故事⋯⋯
面對總是無法控制情緒、大吼大叫的角色,池松壯亮就連「聲音」也都獻給宮本浩,「剛開始拍戲時,我沒有想太多或有所保留,結果我第二天喉嚨就啞了。」願意為了角色付出一切,池松壯亮的熱血多少被宮本浩所影響,甚至曾考慮電影中牙齒被打掉的戲,和前輩三國連太郎、松田優作一樣真的拔掉牙齒⋯⋯
看看《罪樂園》與《小小夜曲》,同時身為創作者的兩位導演,皆賦予原著小說新的生命。改編二字,不只要會改也要懂得編,在故事中加入創作者自身的想法,將文字化為影像,不管是電影圈大前輩瀨瀨敬久還是新銳導演今泉力哉,在訪談的過程中,在他們身上皆能看見改編電影最需要的東西:對於原著的愛,以及身為導演的堅持。
不諱言拍攝《誰是被害者》的過程是痛苦的,需要一直處於負面的情緒裏頭,但李沐又覺得,如果有觀眾朋友的人生,正處於劇中任何角色的狀態裡,希望他們可以在追劇的過程中,感受到演員與幕後團隊是那麼有誠意地在陪伴觀眾走這段路。若這齣劇能讓更多人感覺到「自己或許不是全然孤單、寂寞的」,或者稍稍被療癒到,那就好了。
後來才發現,這不是我從小到大一直在想的事情嗎?即使在難過或其他情緒之中,完全都還能夠有另外一個我冷眼看待。為什麼人會自我戲劇化?當你自我戲劇化的時候,你強迫自己去愛上那個「愛上」的時候,你不是也已經愛上那個愛上了?而你為什麼會意識到自己在強迫自己愛上那個愛上呢?你隨時隨地不停地切換一個又一個的你自己
「每接演一個角色,一開始一定都會有磨合期,它不會那麼穩定,就跟新認識一個朋友一樣,一開始會不熟。」儘管自認是個慢熱的人,許光漢也要逼自己盡快跟對方變熟:「越演越熟的過程中,慢慢你直覺地就會知道這角色是會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對我來說,穿脫角色的人格都會需要一些時間,我盡量在讓這時間縮短。」
相較於其他所謂的「女性電影」,林書宇導演的作品常以女性視角帶領觀眾冷靜地看到女性在不同時代、不同年紀與不同環境下所活著的樣子。但深刻拍出不少女性處境的林書宇,其實從沒有意識到過自己是拍女性電影的人。導演說他只是喜歡看複雜的角色人物故事⋯⋯
面對總是無法控制情緒、大吼大叫的角色,池松壯亮就連「聲音」也都獻給宮本浩,「剛開始拍戲時,我沒有想太多或有所保留,結果我第二天喉嚨就啞了。」願意為了角色付出一切,池松壯亮的熱血多少被宮本浩所影響,甚至曾考慮電影中牙齒被打掉的戲,和前輩三國連太郎、松田優作一樣真的拔掉牙齒⋯⋯
看看《罪樂園》與《小小夜曲》,同時身為創作者的兩位導演,皆賦予原著小說新的生命。改編二字,不只要會改也要懂得編,在故事中加入創作者自身的想法,將文字化為影像,不管是電影圈大前輩瀨瀨敬久還是新銳導演今泉力哉,在訪談的過程中,在他們身上皆能看見改編電影最需要的東西:對於原著的愛,以及身為導演的堅持。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八十-二十法則提到,在多數生活的現象中,約80%的效果是來自於20%的原因,除了經濟學、學習理論外,這個法則同樣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上。 我們需要認知到擁有的越多不一定會越快樂,反而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專注在少數事物上而產生空虛、迷茫的感覺。「極簡」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放下對於「多」的執著,將有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這一篇篇的故事,就像是一則則的謊言,為他不受控制的愛情與慾望提供另一個宣洩出口。故事中的人物有些擁有更圓滿的人生來彌補遺憾,有些則迎向更糟糕的人生來推卸責任。在追求藝術的過程中,虛構想像、真實視野與生活經驗缺一不可,縱使電影可以逃過最直接的倫理及道德問題,他卻始終難以參透自行美化過頭的人生盲點⋯⋯
Thumbnail
為何人們常常想玩弄時間?想要時光倒流、或幻想世上存在某個平行宇宙?因為人總有遺憾,想搞清楚某些過去未能搞懂的事,希望有機會將事情做得更好。但縱使有時光機可以改變過去,仍可能不斷犯錯,不管做出哪種選擇都會有遺憾。
Thumbnail
社群平台提供這世代公平的起跑點,卻也帶來了更多困惑。同樣一件事為何有人做會受歡迎,其他人做卻不會?分享帶來的比較隨處可見。公平的入門方式卻不等於得到公平的結果,但問問哪一代人誰不是呢?《社群動物》對三名主角的選擇別具用心,透過三種背景帶我們看見想在社群上成名這件事的難以掌握。
Thumbnail
《賣場華爾滋》裡頭沒有富貴的大人物,大家都在討生活,對彼此困境心領神會,盡力互相扶持,老闆與上級盡可能包容屬下,同事間細心觀察彼此的問題並保護對方,這些人交織而成的生命故事,有詼諧幽默,但也有嚴肅的人生課題。德國新銳導演湯瑪士.斯圖伯替角色們建構出充滿善意與溫暖的空間,彷彿一個迷你星球般的世外桃源。
Thumbnail
知,是為了無知,真相,是為了和解;這是說來簡單,卻極少人能夠做到的道理。步出電影院的時候,我感覺這部片有種魔力,彷彿能夠啟動人類內建的良善開關,去原諒很多原先以為不能原諒的事情。任何時刻,就連看似無從選擇的困境,其實只要願意,我們依舊內建了寬容一切的可能。
Thumbnail
新海誠曾說:「光」是讓萬物充滿美好的原因。這個擅長捕捉光影的動漫家與背景神,這個執著於用電腦繪圖細緻繪出宛如真實照片的狂熱份子,在光線與陰影的捕捉下,必然是看見了那些存在於你我生活中鮮少被關注的風景,那些宛如背景一樣守護著某人的心意,那些陽光背後的陰霾,那些不被他人看好卻不一定只會成為悲劇的故事。
Thumbnail
<p>阿基黑色幽默的影像用嘲諷自我來超越命運的折磨和踐踏,直指揭露隱藏於人性底下的虛偽難堪。他帶著淡淡詩意的風格色彩,能坦然接受自我的一無所有,但又不失保有自我的尊嚴價值。</p>
Thumbnail
八十-二十法則提到,在多數生活的現象中,約80%的效果是來自於20%的原因,除了經濟學、學習理論外,這個法則同樣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上。 我們需要認知到擁有的越多不一定會越快樂,反而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專注在少數事物上而產生空虛、迷茫的感覺。「極簡」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放下對於「多」的執著,將有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這一篇篇的故事,就像是一則則的謊言,為他不受控制的愛情與慾望提供另一個宣洩出口。故事中的人物有些擁有更圓滿的人生來彌補遺憾,有些則迎向更糟糕的人生來推卸責任。在追求藝術的過程中,虛構想像、真實視野與生活經驗缺一不可,縱使電影可以逃過最直接的倫理及道德問題,他卻始終難以參透自行美化過頭的人生盲點⋯⋯
Thumbnail
為何人們常常想玩弄時間?想要時光倒流、或幻想世上存在某個平行宇宙?因為人總有遺憾,想搞清楚某些過去未能搞懂的事,希望有機會將事情做得更好。但縱使有時光機可以改變過去,仍可能不斷犯錯,不管做出哪種選擇都會有遺憾。
Thumbnail
社群平台提供這世代公平的起跑點,卻也帶來了更多困惑。同樣一件事為何有人做會受歡迎,其他人做卻不會?分享帶來的比較隨處可見。公平的入門方式卻不等於得到公平的結果,但問問哪一代人誰不是呢?《社群動物》對三名主角的選擇別具用心,透過三種背景帶我們看見想在社群上成名這件事的難以掌握。
Thumbnail
《賣場華爾滋》裡頭沒有富貴的大人物,大家都在討生活,對彼此困境心領神會,盡力互相扶持,老闆與上級盡可能包容屬下,同事間細心觀察彼此的問題並保護對方,這些人交織而成的生命故事,有詼諧幽默,但也有嚴肅的人生課題。德國新銳導演湯瑪士.斯圖伯替角色們建構出充滿善意與溫暖的空間,彷彿一個迷你星球般的世外桃源。
Thumbnail
知,是為了無知,真相,是為了和解;這是說來簡單,卻極少人能夠做到的道理。步出電影院的時候,我感覺這部片有種魔力,彷彿能夠啟動人類內建的良善開關,去原諒很多原先以為不能原諒的事情。任何時刻,就連看似無從選擇的困境,其實只要願意,我們依舊內建了寬容一切的可能。
Thumbnail
新海誠曾說:「光」是讓萬物充滿美好的原因。這個擅長捕捉光影的動漫家與背景神,這個執著於用電腦繪圖細緻繪出宛如真實照片的狂熱份子,在光線與陰影的捕捉下,必然是看見了那些存在於你我生活中鮮少被關注的風景,那些宛如背景一樣守護著某人的心意,那些陽光背後的陰霾,那些不被他人看好卻不一定只會成為悲劇的故事。
Thumbnail
<p>阿基黑色幽默的影像用嘲諷自我來超越命運的折磨和踐踏,直指揭露隱藏於人性底下的虛偽難堪。他帶著淡淡詩意的風格色彩,能坦然接受自我的一無所有,但又不失保有自我的尊嚴價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