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5|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寄居的人

    2019年1月,和幾個朋友一起立下新年目標,我寫了以下三項: 1. 每月發表一篇新竹地方文史介紹文。 2. 每月發表一件插畫作品。 3. 每月發表一篇讀書 / 電影心得文。
    觀後感 07
    我的媽媽欠栽培 | 楊富閔 著 |九歌出版社
    去年秋天環島一週,從新竹北上順時針繞台灣一圈,計畫住在人口少於一萬人的行政區,走那些只在地圖上看過的城鎮。某天早晨離開甲仙,目的地前往下一站後壁的『長短樹鄉村研究所』,沿途停留楠西『鹿陶洋江家聚落』,經過大內『走馬瀨農場』,傍晚抵達麻豆『總爺藝文中心』,夜裡在麻豆街上觀察哪個小吃攤的桌子最老舊又最乾淨,那就一定是好吃的食物。夜晚住在後壁的農田間,窗外微風與溫柔夜色給人一夜好眠,迎接北回歸線以南的秋天早晨,陽光依舊沒有在客氣的毒辣,中午前往柳營小腳腿吃了羊肉,就這樣往嘉義前進。每年都必然朝聖府城小吃,卻在這次看見了不一樣的台南,途間經過的『大內』是同樣北漂到新竹友人山山的家鄉,常聽她說著南瀛天文館、走馬瀨農場鄉民親友的故事,因此在經過此地時,格外讓我感到親切。直到最近讀了楊富閔散文集『我的媽媽欠栽培』,講述著他青春時期在大內鄉與麻豆鎮的成長故事,讓我不知不覺也對位起自己對『家鄉』的認知。
    從車窗拍出去的大內山景。
    楊富閔的熱情莽撞童年與憂鬱沉潛青年,正好對應著台灣南北的城市氣氛。當兒時熱熱鬧鬧的回憶,闖入蝸居在水泥森林中的鬱悶生活,就像不小心脫出的毛衣線頭,一抽拉就瓦解了好不容易武裝而成的人模人樣,讓人只想奔歸最有安全感的故鄉。關於母親、關於父親、關於手足,各式各樣的家族送往迎來,幼稚的孩童看著看著,也逐漸成為闇熟禮俗、習慣、鋩角的大人。童年回憶來自孩童視角,隨著知識累積,年紀成長,視角也不斷變動,人的一輩子都在相對關係之中旋轉,心態轉變之後又再旋轉,回不到曾經的自己、過去的時光。閱讀這本散文集時,彷彿看見一本由色調褐黃的四方圓角老照片所組成的家庭相簿,照片裡熟悉的親族樣貌、背景中的那個安靜的大內鄉、熱鬧的麻豆鎮,最後家鄉的孩子還是搭著升學的車到了更遠的地方去,台中、台北,然後離家越來越遠。回不去的不是距離,而是那些過去的人事物,過去的自己。楊富閔的書寫坦白而易感,人們對於家的感受永遠是矛盾複雜的,就算愛中有厭惡,而厭惡也是一種愛。許多祭祀活動、家族起落、鄉民對話的生動描寫,這散文集儼然如電影鏡頭,長鏡頭、遠攀、特寫、跳動,豐盛美麗。
    2019年『我的媽媽欠栽培』改編成舞台劇,演出熱鬧的大拜拜、帥氣凜然的陣頭。
    自己從小在新莊長大,卻因為爸爸來自背山面海的村落,媽媽來自嘉南平原穀倉,而一直覺得金山和斗南才是家鄉,新莊只是父母成年之後追尋獨立、成熟的暫時落腳處。南來北往金山與斗南所擁有的家族記憶卻是最為鮮明而豐富,家族祭祀、大拜拜、田裡的工作、家族大小聚會,我們都在父母親的家鄉度過。從新莊國中畢業之後,因為求學,生活重心就移到台北市,然後一去不復返。若真在新莊問我路,應該只回答得出那條連接讀過的小學、國中的老街和小菜市,還不如問我從台北有幾號公車可以去哪。直到入籍新竹生活十年,經常參與在地文化活動,選舉時也能熱切討論候選人政見,逐漸認同新竹之際,還是會偶爾碰到土生土長的在地人,以秒殺速度將我這個新來的排除在圈外。環島旅遊時,當地人熱情問候『你從哪裡來的?』,這個問題總是令我遲疑數秒,不知該如何回答。
    『我的媽媽欠栽培』的許多故事段落,總讓我瞬間被揪進童年時光,在田中、在山裡、在熙來攘往的小鎮老街、在村中小路兩旁擺滿電動機台的一年一度大拜拜,以及神氣威嚴的家將、豪邁甩動雙臂的大神偶,不同季節返鄉時吃到的各種珍饈,烤地瓜、筊白筍、鮮魚湯、飛魚蛋、北部粽、鹹水雞、肉粽、芋粿、菜頭粿、卜肉、水煮肉粽、糯米大腸、一箱又一箱的台農調味乳…食物餵養出家鄉記憶,是那些和家人在廊下、樹下、星空下的時光。我很幸運是個有『鄉下』可以回去的人,即便也是個城市裡寄居的人。
    家的樣子。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