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11/10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講座]《蝴蝶朵朵》陪我走過的路-性侵倖存者的生命故事(講者:徐思寧&陳潔皓)

徐思寧&陳潔皓
徐思寧&陳潔皓
周日(20200531)去聽了一場講座「《蝴蝶朵朵》陪我走過的路-性侵倖存者的生命故事」,由 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Caterpillar Philosophy for Children Foundation所舉辦的,演講者是《蝴蝶朵朵》的繪者陳潔皓和徐思寧。《蝴蝶朵朵》是描述一位天真快樂的小女孩朵朵,是單親家庭,被媽媽認識的男朋友性侵,最後得到媽媽保護的故事。 --- #倖存者的故事 倖存者陳潔晧的童年(3-5歲)被奶媽家四人性侵經歷,包含被父母遺棄的心情、被奶媽家虐待、被性侵害等。當時的他,年幼無法反抗,晚上睡覺時全身抱住,身體僵硬,常常睡不著…,直到5歲時父母接回家,但父母否認孩子說的一切,至今仍想不透為什麼父母遺棄他? #為什麼當時沒有選擇保護他? --- #遺忘是創傷者試圖保護自我的方式#復原是條漫長又辛苦的歷程 研究顯示「#童年性侵受害者平均花24年,才第一次說出性侵經歷。」 這樣的經歷,需要花很多時間去隱藏,然後慢慢的拼湊,整理,復原。復原的過程,很辛苦,當想起創傷會變得很脆弱,像個3-5歲的孩子,會有情緒困難、身體會失衡、失語,無法好好的感受生活等。大人應該要知道:「因為是孩子,沒有選擇,#不能讓孩子面對這樣的狀況。」 --- #蝴蝶朵朵的誕生#透過蝴蝶朵朵跟孩子談兒童性侵防治,並結合倖存者的插畫透露某些訊息和感受
🌟知識: ✅認識性侵害 ✅認識身體部位 ✅身體自主權的建立:身體界線&個人空間(因感受和對象不同) ⭐️教會孩子生活自理(如洗澡、上廁所等),鼓勵孩子自己做可以免於性侵。 ✅兒童自主與參與權&說「不」的權利:一個互動的歷程,需要溝通,找一個彼此覺得可行的方案。 ⭐️身體自主權&兒童自主與參與權最強的建立方式:#大人平常對待孩子的方式,會讓孩子知道他人對待的感覺是尊重和不尊重。 ✅誰是受害者:每個孩子都可能是受害者。在書裡,開心的朵朵即將面臨狂風暴雨。
在繪本裡看不到叔叔的臉,意味加害者是 #千面人,加害者的行為都是有跡可循。如繪本裡的叔叔會趁媽媽不在時,趁朵朵洗澡時在密閉空間等。
✅受害者的身心反應:孩子遇到性侵的訊號,如在繪本裡朵朵會尿床、作惡夢(追逐、逃跑等)、哭泣、常常難過等,感官會變得敏感。
受害者的身心反應:孩子遇到性侵的訊號,如在繪本裡朵朵會尿床、作惡夢(追逐、逃跑等)、哭泣、常常難過等,感官會變得敏感。
✅受害者說出來:受害者說出創傷的經歷是一間辛苦的事情。Please Tell Me,讓受害者知道我們願意聽,鼓勵孩子說出來,不斷求救,直到有人願意幫助。繪本裡媽媽變成小兔,讓朵朵知道有人願意聽,願意幫助她,也謝謝她說出來,警察才能把壞人叔叔抓走。 ✅如何求助:成人的保護&社會支持系統,繪本裡 #鼓勵媽媽勇敢站出來保護孩子帶孩子離開困難。 ✅誰是加害者:在繪本裡看不到叔叔的臉,意味加害者是 #千面人,較高的比例為 #家內性侵和熟人性侵,加害者的行為都是有跡可循。如繪本裡的叔叔會趁媽媽不在時,趁朵朵洗澡時在密閉空間等。 ✅兒童性誘騙手段:利用孩子的信任犯罪。 ⭐️建立自己在孩子的地位(叔叔像朵朵的爸爸)→找機會試探孩子的身體(幫朵朵玩、換衣服、洗澡)→進行性關係(摸朵朵身體)→關係威脅(如把媽媽做的壞事跟警察說)→用好處/物質要小孩保密(買蛋糕、衣服給朵朵)。 ⭐️遭遇威脅時,孩子多數是不能判斷真假,平時要 #和孩子建立信任和支持關係。 ⭐️幫助孩子討論威脅意思,用舉例的方式幫助小孩理解 ✅復原與陪伴:當受傷了,找信任的人陪伴和支持(如家人、朋友),找適合自己的方式治癒(如畫畫、音樂等)。 🌟態度:當孩子受到侵害時,保持堅定的讓孩子知道,#自己沒有錯錯的是加害者。 🌟策略:在跟孩子談預防和自我保護時,要孩子的年齡/個性而調整。如被不認識的人觸摸,勇敢的孩子可以教她明確表達自己的感受;害羞的小孩不敢說No,可以用避開的方式,或是找大人陪伴幫忙等。 . #孩子不應該被性侵而扭曲其成長歷程和對人的信任 #兒童有被保護的權利 #大人有義務要保護孩子 --- 🌟講座Q&A🌟 ⭐️提問1:《蝴蝶朵朵》適合和幾歲的孩子共讀?如何共讀?小孩目前3歲多,最近喜歡蝴蝶朵朵,可能是因為喜歡朵朵天真爛漫、穿裙子玩鞦韆等,感覺很幸福快樂。但是看到中後,似乎不太能完全理解,朵朵為什麼不開心?叔叔為什麼是壞人?透過一一解釋叔叔做了哪些壞事,好像似懂非懂,但是知道遇到困難或是被欺負了,要找媽媽求救。 . 思寧老師回覆:《蝴蝶朵朵》可以和3歲孩子共讀,孩子不理解為什麼叔叔是壞人、叔叔做了哪些壞事, #跟認知和生活經驗有關。可以 #依孩子年紀&發展和孩子討論不一樣的重點,比如現在讓他知道媽媽會永遠保護她,有困難要說;大一點慢慢認識身體界線和自我保護的方式。
⭐️提問2:平時外出搭車時,都會有路人/乘客想摸小孩,發現孩子有時不想被摸或不想跟不認識的人接觸。我試圖教孩子,當有人想摸妳,「要說不要摸我。」,小孩會說「我不敢說」。該怎麼辦? . 思寧老師回覆:依孩子的個性調整自我保護的方式,比如避開可能被觸摸的場合、找媽媽陪、表現出不愉快的表情。大人也可以在家和孩子反覆演練。 --- 🌟心得🌟 這幾年開始陸續關心兒童權利和預防保護兒童性侵的議題,讓我想起童年包含我自己和周遭一些親友有過被猥褻/性侵的經驗,程度不一。事隔多年,因為關注這樣的議題,才慢慢有勇氣與人討論,同時我也想要預防,和保護我的孩子。 . 講者陳潔皓老師在分享童年的經歷,覺得很心疼又很勇敢,以自身經驗結合繪本,提醒大人也引導小孩,認識性侵、自我保護、求救、復原等。更重要是的, #鼓勵父母勇敢的保護孩子,帶孩子離開困境;也讓童年曾經受傷過的人, #知道錯不在我們,錯的是加害者,勇敢說出來; #未來教會孩子保護自己,避免憾事發生。 --- 🌟其他相關資源🌟 貓獅子工作室(兒童性侵防治/創傷復原/兒童權利) http://writetoana.blogspot.com/ . 🛒蝴蝶朵朵:https://reurl.cc/ZOMDxa 字畝文化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