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0|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反送中一週年】對面的山,這邊的島:訪問返臺讀書的香港學生(二)

    最熟悉的陌生
    黃禹翔,曾經就讀香港中文大學城市研究學程,現今就讀臺灣大學地理系二年級。
    禹翔談及留學香港的因素,其實很單純,想要體驗臺灣之外的生活,同時也因為現實考量因素,留港學費相較於其他一線的國際都市,更容易負擔。對於香港的印象,來自於高三時,隨著學校老師率團前往,銅鑼灣、旺角等地的繁華,讓水泥叢林的印象深植在心裡。同時,在社會觀察上,可能是金融中心的緊張與壓迫感,街景呈現忙碌、壅擠,人與人的互動也流於冷漠。
    迨至到香港念書,比先前旅遊還要更深入、貼近當地社會後,禹翔發現了香港實際面貌跟他所想像的還是略有差別。由於就讀城市研究學程,會有許多機會到各地實察,例如到西北部的小漁村,以及新界面臨經濟開發的農村——馬屎埔村。種種經歷都讓他想起先前在臺讀書會時,所閱讀的《黏土》一書,同樣都是土地開發和農業經濟問題,本地居民與財團、政府之間的糾紛。當他卸下觀光客的身分,從前臺走到後臺,發現在光鮮亮麗背後,隱藏了階級衝突、分配不均的社會境況。這些同時也是自己家鄉亟需處理的難題,原本陌生的城市,藉由相似的問題,與自己的生命重新連結。

    反送中與返島
    香港反送中運動的遊行,即將滿一周年,對此,禹翔分享了他參加當時和平遊行的心得。在此之前,在香港政治情況的認識上,顯得生疏、淺薄,依稀聽過雨傘運動、魚蛋革命,實際情況並不熟悉。6/9號的和平遊行,對他而言意義非凡,這是他第一次現場參與社會運動。過去雖從報導者、關鍵評論網和風傳媒得知香港反中的示威、陳抗,但聲音太過遙遠,未能注意;現在這聲音在他面前振聾發聵著,讓他開始思考自己能做什麼。而將近百萬人民上街頭的畫面,也顛覆他的想像,原來香港並不是冷漠的,在基層社會,是有股相當強烈的能量,為了更好的明天在奮鬥著,走在人群中,希望和力量都湧上心頭。第二次則是與朋友,加上遠從臺灣而來,為了聲援的人們,一起上街疾呼。令人失望的是,幾次的遊行並沒有讓港府停下修法的腳步,反而譴責並鎮壓遊行民眾。之後的抗議也從和平的白衣遊行,轉為示威者穿著黑衣,趨向勇武對抗的警民衝突。
    時光快轉至大二上學期,一天,寧靜的早晨被槍響所劃破,港中大遭到包圍。「港中大距離市中心很遠,之前的衝突都不會發生在學校附近。這幾天telegram等社群軟體,也沒有傳出學校有示威運動,抗爭突然蔓延至校園,學生們也是措手不及。」先前校園僅有罷課、貼文宣和塗鴉的意見表達,11月10日,受到周梓樂墜樓事件影響,示威者在二號橋上丟擲物品,企圖癱瘓交通,之後與警方發生衝突並被封鎖。當時傳出校園內有傷患,警方闖入宿舍逮捕、搜查學生等消息。同時,由於封鎖的緣故,校園內能夠購買食物的店家紛紛拉下鐵門,不然就是縮短營業時間。學生們陷入精神與糧食上的危機,人心惶惶,「國際生不是打電話向大使館請求支援,不然就是到前線去做遞物資、救傷患的工作」。當時作為臺灣在港學生會的幹部,禹翔與臺北辦公室聯絡,並和中大臺灣學生會合作,[1]將臺灣學生平安送回家。「我們走的時候,校園尚未解除封鎖,因此沒有出租車會來載。我們是凌晨三、四點,摸黑穿過倒塌的圍牆,走了數公里才攔到車」,說起離開的回憶,他仍然心有餘悸。
    回到臺灣後,親友的擔憂,讓他思考回來臺灣念書,當時教育部擬定港生轉學來臺的相關報導,禹翔便申請轉入臺大地理系。「學校在招收港生一事上非常積極,也看的出來校方十分想幫助我們。⋯⋯遇到的困難大概就是,因為香港的學校與郵政處於停擺狀況,在成績證明的部分,耗費較長時間。」他也直言可能是因為他就讀冷門科系,處理程序才相對簡單,並不知道到香港就讀理工、商管的同學,他們在程序上是否一樣迅速。

    從「觀察」到「行動」
    「那你還有在關切香港議題嗎?又是用何種方式表達關注呢?」問及回臺後的心路歷程,禹翔說在參與遊行後,便開始查詢資料和閱讀相關書籍,令他失落的是,香港政府長期漠視民眾的訴求,民意受到邊緣化;而和平示威無用,使得民眾朝向勇武派的路線。政府與民間的對話無法開展,導致該循環持續發生。然而,雖身處香港,外地學生的身分,始終讓禹翔不知道他可以怎麼協助,「老實說,當我們問及香港朋友我們能幫上什麼,他們也說不出話來。另外,臺灣在港學生會和各校的臺灣學生會,在反送中議題上,也僅是提供抗爭地點與資訊,並沒有進行表態。我什麼事都沒辦法幫忙,就像是個旁觀者一樣。」
    回到臺灣的剛開始,禹翔對於香港議題抱有消極逃避的想法,「我其實不太敢開社群軟體,因為先前追蹤有關的粉專,現在上頭充斥著香港的議題。我感到害怕,害怕再次回到那個無助、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的時候。」後來,他聽到「今日香港,明日臺灣」的標語,這對大部分人而言可能是一句口號,對他來說,卻是極有可能發生的——這一次不會是旁觀者,而是當事人。因此,他回到母校(臺中一中),以及曾經實習過的蘆荻社會大學,向高中生和社區居民分享自己在香港的所見所聞與觀察。另外,禹翔也投稿臺大哲學桂冠獎的社會組,以香港做為例子,說明為了民主,究竟能犧牲經濟繁榮到何種程度,並反問自身,對我們而言,民主到底是什麼,若是我們遇到相同的情況,我們又能犧牲多少呢?
    「我其實不太確定我還能幫香港什麼,過了一年,香港換來的是國安法,換到的是國歌法⋯⋯」看到這些新聞時固然難過,消極的心態會佔據腦袋。但同時,香港的抗爭日常化,已經成為新一代人的共同記憶:Be Water、不割席、遍地開花等等,都是讓他感敬佩的,也省思臺灣社會還可以努力的方向。「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做到什麼,我就繼續關注吧,並試著讓人看到這個議題」,對他而言,撐香港並不是單向動作,而是臺港之間的相互扶持。
    訪談的最後,禹翔建議高中生們,若要前往香港念書,必須先考慮自身安全,以及香港未來的發展,是否符合自己的期待。「若真要前往香港念書,請先瞭解香港人的抗爭史與發展。若是可以,請將當地的消息傳遞給在臺灣的我們。」作為反送中運動的「觀察者」,他希望,也正在努力成為搭建港臺消息交流橋樑的「行動者」。也期許未來的學弟妹們,能夠一起撐香港。

    後記
    「他們就是我們,我們就是他們,然後,我們才會是我們。」——阿潑
    著手撰寫訪談後,兩位筆者發現幾點先前未曾注意過的問題,例如留港學生返臺後,對於談及香港的議題,一開始多半會害怕,甚至是不願想起。當我們希望在香港參與或觀察的他們,能夠分享當地的氛圍以及情形,藉此讓臺灣人明白,並繼續做撐港的活動。然而,這忽略了他們同時也是受到氛圍感染的人,同樣也有人害怕提起在香港的經歷——對當時無助、不安感到恐懼。那麼,我們又該如何協助他們呢?
    另外,受訪者在訪談時,一再強調要深入理解香港。一地的文化並不是單一的,而是具有其複雜性與歷史淵源,並不能僅參考特定媒體或社群論述,而已為了解全貌。資訊是需要多方比較,還要與時俱進。此外,我們也需要認識臺灣撐港,其論述背後的脈絡,以及反思臺灣在面臨相似議題時,社會是如何運作的。透過不斷認識彼此,才會知道能提供的協助,和需要被幫忙的部分。
    [1]留港臺灣學生會與各校的臺灣學生會不同,是屬於各間學校的臺灣學生自願參加組成,而非透過選舉,隸屬於學校學生會制度的臺灣學生會。雙方運作各自獨立,但也會互動。
    文/廖品硯、童冠傑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