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大學的糾葛 體制中的反叛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簡單介紹一下自身的背景,我是一名從台中飄到北部讀書的南部小孩(這邊並不是我打錯,只是想呈現不同地區的人看待不同地區的角度),從國中開始一直嚮往到台北讀書,台北之於台中,我想就像紐約之於美國其他地區的感覺。尚未前進前,總是有無限的幻想,實際生活一年後,發現多了些機會,其他不無不同。
現在回頭看,我的大學及高中生活與多數人截然不同,大學該做的我在高中體驗過,高中沒做的我反而在大學做,但這反而幫助我許多。
我就讀新莊某老牌私校,非頂尖,就是前三分之一能讀的大學,即使如此,四年間我沒有一刻是不懷疑自己的,不僅是在課業,也有職涯選擇,我以為能從同儕、教授得到解答,卻發現我不如Google還比較快,當然還是有好的教授,但真的就一根手指頭數得出來。
六月畢業,沒參加畢業典禮,原因無他,因為這不是我所選擇的大學,所以牽掛很少,但我想用文字來做一個總結。看看四年間原本的幻想、現實是如何破滅,以及我認為教授可以怎麼做,最後則是一些自我的抒發。

泡沫即將搓破 幻想多美好 現實就多殘酷

我是用指考的成績上大學的,八月初放榜後隨即跟一位補習班幫我解題的大哥哥(以下稱K)說,他是中部中字輩大學的大四生,他一知道馬上跟我分享大學的一切,不誇張他幾乎把大一到大四的玩法都說透,像是大一就是翹課、社團、和宿舍的人玩,大二當幹部、辦活動、辦宿營,大三開始準備研究所,大四考研。那時我跟他說我想等我知道我對哪個領域有興趣時,在考研究所,他說,那你各科成績就「過」就好。
我以為的大學是整天翹課、系上活動參加到爆和社團玩到爽,當我在八月拿到入學通知書的時候,非常興奮,上面有選課公告,我馬上登入查看我可以選什麼課,只要有興趣的課我都會點進去看課程內容。
八月也是我整個學生時期,最期待開學的時刻,等不及參加熱舞社、宿營、夜唱和夜衝,即使社團在高中就體驗過,畢竟年輕人還是喜歡嚐鮮嘛,當時的我真的每天都在期待開學。
很青春、很熱血,但不知道為什麼我卻覺得很空虛?
基本上,我所認為的幻想和K所陳述的事情,兩相幾乎無背離之處,但在大學聽得越多、看得越多,現在回頭看才發現這是一件多麽不對勁的事,「直線型」模式好像一直擺脫不了台灣的學生。
當你每個學期初都在認真選課、看課程內容的時候,身旁的朋友都在討論哪堂課最輕鬆、分數最好拿,在大三這個轉折點,多數朋友會考研究所,但只有兩成知道為什麼要讀,當我問他們為什麼要讀的時候,八成的答案都是因為如果不讀,現在出去工作的薪水很低,不然就是不知道要做什麼工作,所以考的領域很廣。
沒有打算要考研的朋友,則是努力找實習和準備未來,其中又有一部份明明對本科系沒興趣,卻硬要找跟本科系有關的工作。
體制很怪,在高中之前壓抑大家探尋自我的可能性,卻要在考完學測、指考後的一到兩個月,去決定未來幾十年的職業,在大學,引導學生追尋自我的教授很少,多數還是推崇「直線型」人生,我的四年沒有一刻不困惑,難道教授給的人生答案就像課本答案一樣固定嗎?

是啊!台灣教育教你趨吉避凶

三上的一堂選修課中,教授在某一堂課上分享本科系學生未來可能的出路,我聽的當下其實很不認同,為什麼某科系就一定只能去做某些事?為什麼什麼事都一定要用錢衡量?
我知道錢很重要,但在台灣真的很難餓死,我也知道現在早已不是某個科系才能去做相對應的工作,但我很困惑,為什麼在多數大學生迷惘的時期,教授你給學生的建議會這麼的明確,這不是引導,這是潛意識要求你該怎麼做。
你發現真正能「勇敢」的人不多,大家都在選輕鬆的課,你是那個唯一會看課程大綱的人,你正視自己心聲,選擇先踏入社會,再進修,你的同學卻是害怕不知道做什麼工作,再繼續進修時,你有種我很怪的感覺。
我相信一定有教授是會指引學生,因為我自己就有碰到,但多數教授不會,所以除非學生剛好幸運碰到,不然整個四年就會跟當初選擇大學時一樣,同樣的困惑四年後還存在,有些則會繼續逃避兩年,等到真的要出社會時,你才會真的面對,到此時,你肯在放手一博的勇氣已經少之又少,因為伴隨而來的是高成本。
我真的覺得我很幸運,能夠勇敢面對自己的心聲,又碰到肯指引我心聲的教授,所以我很早把我的重心放在實習,大四上甚至跑到台大旁聽三堂課,但我發現在台大其實並沒有什麼差別,最大的差別在於多數教授更為開放、同儕間因為有學長姐加上自身的眼界,所以相對有「勇氣」的人多了些。
我近期在一篇文章中看到很棒的話,它說「老老實實並不會讓你起眼」,這是一句完全與現行體制對抗的一句話,我看了其實感觸很深。因為獨特並不是台灣普遍大學會看到的現象,工業教育思維並不會因為大學的自由體制而瓦解。

大學端看過來 或許你們可以參考看看這樣做

四年的一切體驗,以下是我認為教授以及大學端可以參考改進的地方,雖說不是專業教育從業人員,但作為「白老鼠」,回饋想必會是實驗者們最珍貴的寶物。
  • 引導學生,非給予常態性建議
所謂的引導,應該是就每個學生不同的特性,給予相關的方向,譬如當學生想走研究的方向時,給予他自身做研究的經驗,推薦機會讓他進入實驗室「實際體驗」,台灣學生對某些事物「有興趣」。但當你問他為什麼有興趣時?他是說不出來的,很大一部分只是因為名字新穎,學生其實根本不了解真相。
像是「新創」,很多學生都想進去「新創」公司工作,認為「新創」有吃不完的零食,有健身房等,但學生們知道多數「新創」公司根本活不過創立第一年,多數根本「缺錢」,再來,進去馬上就是「即戰力」,這些「現實」都被掩蓋,教授就需要去引導。
  • 授課內容要生活化
大學作為學術殿堂,理論重於實務是可理解的,但在台灣,大學之前的填鴨式教育早已消滅學生的好奇心,當學生進入大學後,又發現只不過就是高中的延續,不過多了報告或其他形式授課,其實本質也跟填鴨差不多,教授應該實際跟現實結合,以經濟學原理這堂課為例,理論就點到為止,教授可以利用不同國家的公開資料做課堂結合,實際運用模型分析,讓學生對於理論有更深刻的感受。
  • 喚醒學生的「好奇心」
多數學生早已被教條是學習抹煞好奇心,但是四年的知識早已沒辦法應付往後四十年的工作,唯有對一件事的好奇心,才會讓學生自發去挖掘更多新知,這才是獨立思考的一個重要過程,因為有好奇心,進而去思考,去找尋答案,這才是終身受用的技能。
以上種種是我的自身體驗,並不是說有人想走直線型人生就是錯的,我想表達的是一些我在體制下看到的歧異現象,對那些曾處在體制,並且也曾跳脫體制的人卻沒有給予相對好的建議的現象,我覺得不可思議,畢竟大學教的都是早已確定的知識,也就是說這些知道並不會出錯,而Google甚至可以找到更口語化的解釋,但最重要的獨立思考,並非有固定答案,這卻沒教,甚至引領,這才是我覺得最困惑的。
筆者介紹:
九零後出生,總是非常幸運在每個轉折點遇到指路者,所以才更有勇氣拒絕「直線型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Thumbnail
從國中時毫無目標的書呆子,到以追尋興趣為起點,成為一位喜歡鳥類的我。透過對新事物的嘗試與探索,並用敢拍、敢說和敢做的方式,記錄自己的歷程與經歷,最終透過特殊選才考取了多所大學,但在過程中,經歷許多的考驗與競爭,讓我一直在低谷和斜坡中來回走動,讓我了解到自己的優勢與能力,並逐步邁向成功之路。
Thumbnail
即將大學畢業,可能很多人會開始思考到底要不要考研究所?考了研究所,下一步可能會想要不要考博士?一直以來我們都被灌輸有高學歷等於有好工作,真的是這樣嗎?
Thumbnail
大學畢業前夕,我有個夢想就是在家鄉工作,為祖國貢獻。可惜的是,我的家並不需要我大學修讀的專業。所以我決定大學考完試後,先好好休息,和剛失戀的影去遊台灣!
Thumbnail
旅遊目的 學測放榜後的1月27日,我選擇了特選途徑。我的學測成績並不差(這讓我有些意外🤣),但也沒有特別突出,與平時的模擬考成績相仿。根據落點分析,如果選擇資工系,也差不多是特選這一間。因此,我選擇特選,並幻想成為一名快樂的大學生,但事實並非如此。
Thumbnail
關於「LBB 嚕嗶啵」…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帶著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想將我們眼中的一切與眾分享。 邀請大家與我們一同貼近世界,用各自的方式體會每一個相似與相反。
Thumbnail
大學「選校vs.選系」一直是台灣高中生的一大難題,這篇文章想從一位大四學姊的角度與今年學測準備放榜的高三生聊聊「選校、選系」這件事,希望每個高三生都能進入屬於自己的理想校系!  
Thumbnail
記得高中考完學測後,我只填了三個志願,分別是台清交的材料系。因為高中在科研社接觸過,加上身邊親戚各種吹捧,那時候還覺得這就是最佳選項了。 但是進到台大材料唸了兩年書後,我發現其實我對這個科系真的沒有興趣,於是開始了我轉換跑道的旅程。
Thumbnail
大學生活是我人生中一段難忘的時光,在這裡我收穫滿滿,結交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及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社交圈。即便很多年過去了,我依舊記得這段美好的時光。
本人來自新北市林口區,一所再正常不過的國中 ,鮮少來台北的我對讀台北的高中有種天然的渴望,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不一樣的學生,林口有很多好的地方,乾淨、小、或許還有點純樸 ,當我得知會考的分數比模考高兩分,剛好可以進到交通方便的大同時,非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Thumbnail
從國中時毫無目標的書呆子,到以追尋興趣為起點,成為一位喜歡鳥類的我。透過對新事物的嘗試與探索,並用敢拍、敢說和敢做的方式,記錄自己的歷程與經歷,最終透過特殊選才考取了多所大學,但在過程中,經歷許多的考驗與競爭,讓我一直在低谷和斜坡中來回走動,讓我了解到自己的優勢與能力,並逐步邁向成功之路。
Thumbnail
即將大學畢業,可能很多人會開始思考到底要不要考研究所?考了研究所,下一步可能會想要不要考博士?一直以來我們都被灌輸有高學歷等於有好工作,真的是這樣嗎?
Thumbnail
大學畢業前夕,我有個夢想就是在家鄉工作,為祖國貢獻。可惜的是,我的家並不需要我大學修讀的專業。所以我決定大學考完試後,先好好休息,和剛失戀的影去遊台灣!
Thumbnail
旅遊目的 學測放榜後的1月27日,我選擇了特選途徑。我的學測成績並不差(這讓我有些意外🤣),但也沒有特別突出,與平時的模擬考成績相仿。根據落點分析,如果選擇資工系,也差不多是特選這一間。因此,我選擇特選,並幻想成為一名快樂的大學生,但事實並非如此。
Thumbnail
關於「LBB 嚕嗶啵」…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帶著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想將我們眼中的一切與眾分享。 邀請大家與我們一同貼近世界,用各自的方式體會每一個相似與相反。
Thumbnail
大學「選校vs.選系」一直是台灣高中生的一大難題,這篇文章想從一位大四學姊的角度與今年學測準備放榜的高三生聊聊「選校、選系」這件事,希望每個高三生都能進入屬於自己的理想校系!  
Thumbnail
記得高中考完學測後,我只填了三個志願,分別是台清交的材料系。因為高中在科研社接觸過,加上身邊親戚各種吹捧,那時候還覺得這就是最佳選項了。 但是進到台大材料唸了兩年書後,我發現其實我對這個科系真的沒有興趣,於是開始了我轉換跑道的旅程。
Thumbnail
大學生活是我人生中一段難忘的時光,在這裡我收穫滿滿,結交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及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社交圈。即便很多年過去了,我依舊記得這段美好的時光。
本人來自新北市林口區,一所再正常不過的國中 ,鮮少來台北的我對讀台北的高中有種天然的渴望,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不一樣的學生,林口有很多好的地方,乾淨、小、或許還有點純樸 ,當我得知會考的分數比模考高兩分,剛好可以進到交通方便的大同時,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