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憶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幾天去台北參加大學同學會,因為有個台商同學回台,趁機會大家就聚了一下。

大學讀的是歷史系,在當時算是冷門科系,所以很多同學在大二時紛紛轉系,我卻不動如山。

大學填志願時,我的第一志願是中文系,當時成績能考上的學校的中文系有訓詁學,因為這個緣故我轉填歷史,我的想法是「文史不分家」,最終陰錯陽差上了歷史系。

剛上大學就覺得系上人才濟濟,奇形怪狀之士所在都有,我應該也算在其中,只是我的奇特卻是因為「俗得不能再俗」。

讀大學是我第一次踏出蘭陽平原,以前最遠只到過基隆的八堵,就連搭火車都不太會,後來還是我媽帶著我搭火車,到當時台北的後火車站後搭上計程車,一路沿著中山北路到士林外雙溪。

這個中緣由也不怕你笑,就是家境貧寒,連經濟都有困難了,那有閒錢出外旅遊,就連當時上大學的學費都是勉強湊出的。

這樣的背景使得我和同學有些不同,一方面享受著大學自由自在的生活,一方面則是掛心畢業以後的就業問題。

從小我就不是一個好學生,頑皮搗蛋一直是我的標籤,可是這在當時講究循規蹈矩的校園中,我就像孫悟空被封印在五指山下一樣的難受。

在我心中所追求的學問是一種務實即用的學問,不是一堆打高空的知識,可惜在我的學生時期一直被這種重視表面形式的知識所阻隔,不能得窺真正的學問智慧。

真正好的學習、好的學問應該是讓人如沐春風、回味再三,而不是讓人如墜五里霧中,走到那裡都覺得不對,既然老師要來教我們,首先自己應該先走過一次,甚至很多次,汲取經驗教訓以後,再用簡單易學的方式教會學生,如果再來帶學生走迷一次,那不好意思!學生我就自己來比較方便省事。

在大學中有些教授帶我們入寶山收穫滿滿,也有些設下路障,意思是到我為止,你別想超越我,然後一味維持著教授的派頭。

後來我索性就不管了,跟著一票志同道合的同學就開始談天說地、辯證思想,反而在這樣的過程中開啟了自己的眼界,因為既然對老師的教學方法不適應,那就自己當自己的老師便了,所以厚黑學作者是由李世楷改名李宗吾,我當時的名字應該改名叫黃自師才對!

當時大學同學們都有著寬闊的胸襟,也都能了解這些狂放不羈背後所隱藏的人格能力,或許是周遭這些人太多,所以見怪不怪,不管如何我終於找到一處海洋可以盡情地施展自己的本性。

所以我一方面代表系上打籃球,另一方面又參加校園音樂創作比賽,利用時間寫文章投稿校刊,再到各個社團認識一大堆的朋友,生活過得充實又快樂。

大學四年匆匆而過,畢業以後我飄洋過海就到了馬祖當兵,或許是經歷太多事情,對於大學時期的許多事我完全沒有印象,好像是曼德拉效應一般。

不管是記得也好!忘記也罷!都不會影響到我對於這段大學生活的鮮活印象,經過了這許多年,同學們都安好,只是臉上增添了一些滄桑,大概多年的歲月中也曾經發生了許多故事,像我一樣吧!

只是我們都記得曾經的美好緣分,找時間相聚在這邊,共同懷想那段如夢似幻的大學生活,其實人生的道路走得愈遠,你就會發現單純的東西會愈來愈少,驀然回首才了解那些學生時代認識結交的好朋友,如果經得起歲月和生活的淘洗磨練的話,那樣純粹的情誼是絕無僅有、彌足珍貴的。

這就是我對於大學生活的感受,對於現今生活的體悟,卻在大學同學會中把酒言歡、話說從前之時一笑而過,不留一點痕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新石的沙龍
24會員
398內容數
希望將自己生命中所發生的重要事件,整理成智慧,分享給讀者。
新石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1
本文回顧作者人生經歷,從大學聯考的遺憾到成為歷史老師的趣事,最後轉型為網路作家,闡述其人生選擇並非偶然,而是環環相扣,體現其隨遇而安的生活態度。
Thumbnail
2025/02/21
本文回顧作者人生經歷,從大學聯考的遺憾到成為歷史老師的趣事,最後轉型為網路作家,闡述其人生選擇並非偶然,而是環環相扣,體現其隨遇而安的生活態度。
Thumbnail
2025/02/19
本文回顧作者年輕時代為基金會、學校、體育館、啦啦隊等設計slogan和命名的經驗,分享過程中遇到的趣事和挫折,點出好名字和好slogan的重要性,以及作者古靈精怪的個性。
Thumbnail
2025/02/19
本文回顧作者年輕時代為基金會、學校、體育館、啦啦隊等設計slogan和命名的經驗,分享過程中遇到的趣事和挫折,點出好名字和好slogan的重要性,以及作者古靈精怪的個性。
Thumbnail
2025/02/14
從國中黃曉嵐的筆名巧合到成年後重拾閱讀,本文闡述作者豐富的閱讀歷程,並分享其對閱讀和人生境界的獨到見解,從早期女性文學到古典文學,再到武俠小說及哲學經典,作者的閱讀足跡貫穿個人成長與生命體驗,最後以禪宗「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的境界來比喻閱讀的層次與收穫。
Thumbnail
2025/02/14
從國中黃曉嵐的筆名巧合到成年後重拾閱讀,本文闡述作者豐富的閱讀歷程,並分享其對閱讀和人生境界的獨到見解,從早期女性文學到古典文學,再到武俠小說及哲學經典,作者的閱讀足跡貫穿個人成長與生命體驗,最後以禪宗「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的境界來比喻閱讀的層次與收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回顧三年大學生活的許多關鍵體悟,分享了我在面對學業競爭、錯誤嘗試、以及壓力與時間管理中的心得。透過珍惜同伴、保持開放的心態、和制定靈活的計劃,我獲得了獨特的人生經驗和成長。希望這些感想能鼓勵更多人,珍惜這段寶貴的青春時光,並善用每一刻的機會,迎接未來挑戰。
Thumbnail
回顧三年大學生活的許多關鍵體悟,分享了我在面對學業競爭、錯誤嘗試、以及壓力與時間管理中的心得。透過珍惜同伴、保持開放的心態、和制定靈活的計劃,我獲得了獨特的人生經驗和成長。希望這些感想能鼓勵更多人,珍惜這段寶貴的青春時光,並善用每一刻的機會,迎接未來挑戰。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大學學生會與系學會的活動經驗,包括晚會、遠足、營火晚會等,並探討了學生對不同活動的感受和觀點。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大學學生會與系學會的活動經驗,包括晚會、遠足、營火晚會等,並探討了學生對不同活動的感受和觀點。
Thumbnail
那是一張帶有歲月痕跡的學員證,從滿是塵埃的舊物之中輕輕取出,仿佛也隨之揚起了那段埋藏已久的記憶。那時候的我,正處於人生的一個轉折點,面對研究所的入學考試,心中充滿了不安與期待。會計,這個我曾自信滿滿的專業,卻在經濟學的面前顯得力不從心,於是,補習班成了我那段日子裡的港灣。 回想那些日子,補習班
Thumbnail
那是一張帶有歲月痕跡的學員證,從滿是塵埃的舊物之中輕輕取出,仿佛也隨之揚起了那段埋藏已久的記憶。那時候的我,正處於人生的一個轉折點,面對研究所的入學考試,心中充滿了不安與期待。會計,這個我曾自信滿滿的專業,卻在經濟學的面前顯得力不從心,於是,補習班成了我那段日子裡的港灣。 回想那些日子,補習班
Thumbnail
大學生活是我人生中一段難忘的時光,在這裡我收穫滿滿,結交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及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社交圈。即便很多年過去了,我依舊記得這段美好的時光。
Thumbnail
大學生活是我人生中一段難忘的時光,在這裡我收穫滿滿,結交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及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社交圈。即便很多年過去了,我依舊記得這段美好的時光。
Thumbnail
我很想念那段在學校裡的日子:有你,有我,有人們,有朋友,許多人坐下來一起討論事情。
Thumbnail
我很想念那段在學校裡的日子:有你,有我,有人們,有朋友,許多人坐下來一起討論事情。
Thumbnail
現實記異篇下 紀錄在冊,準備關帳結算前30年。
Thumbnail
現實記異篇下 紀錄在冊,準備關帳結算前30年。
Thumbnail
我在輔大讀研究所時的種種不適應,導致我一直懷念在台大快樂的日子。我常在聖心堂的彌撒結束後回台大校園走走,看看以前上課的地方,還跑到總圖辦了張校友借書證,以便賴在裡面看書報……
Thumbnail
我在輔大讀研究所時的種種不適應,導致我一直懷念在台大快樂的日子。我常在聖心堂的彌撒結束後回台大校園走走,看看以前上課的地方,還跑到總圖辦了張校友借書證,以便賴在裡面看書報……
Thumbnail
社會是個大染缸,就像重啟人生一樣。
Thumbnail
社會是個大染缸,就像重啟人生一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