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1|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淺評《國際橋牌社》(Island Nation)

個人並未第一時間於影音串流平台《friDay影音》或《公視》觀賞本劇,因近年來養成個習慣,會待影劇第一波佳評如潮後,才隨之跟進,避免浪費太多時間於追劇。
但老實講,本劇至少未在我的朋友圈激起討論浪花,身為台灣首部近代政治劇,我只能說表現「中規中矩」,與我的期待還是有不小落差。
本劇以總統就職「開局」,加上滅火器樂團咆哮熱血的片頭曲,與熟悉的台灣地景,一時的確讓我兩眼發光。
不過劇情節奏太慢,特別是我認為本劇的定位不夠清晰,以致於目標受眾不明。本劇改編自1990至1994年台灣政治,從6位人物代表的政治、媒體、社會三大面向去解析政治權謀,來鋪陳解嚴後的台灣史。
但是片頭強調「本劇發生背景年代為1990到1994,人物情節均屬虛構」,這本身就是敗筆,因為我一看就有近代「大河劇」的感覺,不知史實的人,的確能從中獲得很多過去台灣政治的歷史知識,若這是劇組想要的「教育」功能,我無話可說,但我認為政治劇可以描繪得遠為深刻,不管是人性或制度的轉換變革,都是超吸引人的題材。
更重要的是本劇話題性不足,當然我也知道本劇有宏遠規劃,希望能拍攝8季,故「慢慢從頭來」,但依照歐美劇模式,還不是前2季就要定生死,所以一開頭就要闖出名堂,把觀眾「養」起來,第一季的劇情根本可以當作「前傳」,之後再拍。
另外,政治劇的特色應在「走極端」,要嘛像日劇《Change》、美劇《白宮風雲》有理想化的藍圖,要嘛是像美劇《紙牌屋》,韓劇《輔佐官》迷失於權力之中。這種不上不下,介於史實與虛構之間的「假虛構」劇情並不討好。
按照我這邏輯,其實第一季應設定於現在,而且天馬行空地發揮,去碰觸當代政治的底線,來發人深思。或是能在民主化的過程中,虛構出現一個發生「軍事政變」後的台灣!最後靠文官撥亂反正,我一定愛死這劇,直誇神劇!
同時,會看政治劇的人,絕大多數是步調快速,思維緊湊的觀眾,甚至多半習慣於歐美劇的反轉,且影音串流平台固然讓台劇直接站上國際擂台,但這是機會更是挑戰,若隔壁棚的戲劇已經每集反轉,看得妳欲罷不能,我們還在行禮如儀,我真的覺得不行。
本劇到6集後情節設計較有起色,模糊掉好壞人的界線,讓觀眾明白政治不全然是大是大非,不盡是正邪對決,而是價值觀在決勝負,政治上沒有絕對的好人、壞人。其中尤其以院長與女兒相擁而泣,感嘆將領收賄的墮落,是讓我最為感動的一幕。
最後,結尾的懸念根本不足,激不起追下一季的慾望,且小倆口的愛情或是說小人物的戲份過多,備多力分,或許是想埋伏筆,卻讓劇情發散掉。
我永遠記得《紙牌屋》第二季結尾的敲桌,是那樣的霸氣非凡,這才是該有的一季完結,讓人眼睛發亮,震懾心靈,這才是我要的政治劇!
個人影評從未如此「直白」,可能是「愛之深,責之切」,不周之處,還請海涵,只盼台灣政治劇能達到台劇新的里程碑!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