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職場讀書人選書】官商勾結的兩蔣 爆出台灣史上最大金融弊案-《十信風暴》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民國七十四年十信案爆發,隨即國信也出事,那時,真的是舉國震動,案情有如炸彈開花,一天一個劇本。就此,把江南案的聲勢給壓了下去,所以,當時大家普遍相信,十信案是當局刻意引爆,拿來遮蓋江南案醜聞。(後略)
2020年7月,台灣股市創下歷史新高,上次股市如此興盛已經是30年前。然而,對於老一輩來說,比起「台灣錢淹腳目」的榮景,差點讓台灣經濟毀於一旦的「十信案」或許讓人更加印象深刻。
1984年「江南案」爆發,因為縱容情報組織在美國殺害美國公民,讓時任中華民國總統的蔣經國備感壓力。為了轉移國內焦點,國民政府決定整治當時國內最大、歷史最久,卻長期違規放款的台北市第十信用合作社,想不到卻差點導致台灣金融體系全面崩壞。
時任《工商時報》記者,全程報導十信、國信事件,作者王駿以當時挖掘到的內幕,加上事後專訪前行政院長俞國華,完成《十信風暴》。藉由將整起事件分成28個場景,他從七海官邸開頭,最後結束於第一殯儀館,沒有多餘的過場,細靡遺地交代了中華民國史上最大金融弊案的來龍去脈。
「你回去,要他們準備準備,十信這個膿包,得割了去,徹底處理掉,不能再養癰貽患了。須得注意的是,十信是金融機構,要小心謹慎處理,千萬要維持局面安定,尤其不能有擠兌,不能讓人心慌亂。財經金這一塊,你放手去做,其他範圍的事情我另有安排。」
由蔣經國親口下令徹查,當年的「十信案」肇因於時任立委、同時兼任十信董座的蔡辰洲,為了支應旗下「國泰塑膠集團」企業連年虧損形成的黑洞,違法掏空十信合作社資金。由於當時蔡家兄弟與政商界關係良好,不只每次都能提前獲知主管機關查帳情報,甚至在立法院與前立委王金平等人,組成「十三兄弟幫」,讓十信案爆發的起承轉合,更加充滿戲劇性。
藉由對於行政執掌、當時政治情勢、政商關係等精闢的描述,作者一步步說明為何十信走向「尾大不掉」的局面,若非蔣經國在後下指導棋,恐怕還會繼續歹戲拖棚。或許是長年擔任記者,所鍛鍊出來的深厚功力,作者對空間,以及人物語氣、用字刻畫細膩,讓當時各個關鍵場景,彷彿重現在讀者面前。
除了事件本身,透過建構出來的空間背景,也一併呈現了當時台北社會的地景、生活樣態。由於是在未來書寫過去發生的歷史,藉由「後見之明」的視角,《十信風暴》也達到某種歷史評價的效果,甚至看見作者對於某些政府官員的批判。
「你們偏偏讓個經濟部次長王建煊當打手,天天在報紙、電視上鼓吹,非要財政部低頭,非要實現兩稅合一不可。我告訴你,見人挑擔不吃力,當家才知柴米貴,我敢斷言,要是有朝一日,王建煊當了財政部長,他一樣不敢實施兩稅合一。(後略)」
在書中,作者化身為主角小方,寫出自己當時如何顯神通、挖掘獨家內幕。透過各種描述小方與「其他記者」不同的橋段,也能感受到作者對於自己擔任記者的自負心。更有趣的是,在後半部小方出現時,總還會加上「《工商時報》記者」的頭銜,似乎也暗示了作者對於前東家深厚的情感。
《十信風暴》是本紀實小說,雖然部分橋段經過調整,但在人物幾乎採用真實姓名,同時也加入了大量資料,事件的發展也幾乎與史實相同。權傾一時的蔡辰洲,最後被「關到死」,固然令人不勝唏噓,同時也是借鏡。但或許本書最大的目的,還是批判習慣「高高舉起」,等到風頭過後再「輕輕放下」官僚陋習。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每週介紹一本書 (國定假日不定期加碼) 主成分:臺灣文化、社會科學、歷史、文學 ⚠️不含投資、雞湯書籍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有別於過去「台語片粗製濫造遭到市場淘汰」的刻板印象,《毋甘願的電影史:曾經,臺灣有個好萊塢》透過說明歷史背景、國民黨政府政策及國際局勢等多重面向,解釋台語電影的興衰史。不只要讓讀者認識台語片長久遭到忽視的風光過往,作者蘇致亨也希望透過翻案,洗刷台語片長久以來「低俗無文化」的污名。
「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或許是全人類都必須面對的共同問題。因為癌症所苦的作者李維菁,在生命的盡頭留下了遺作《人魚紀》,將自己的答案以及想要傳達的人生故事,全部涵括在內。如果沒了王子,公主能否靠自己找到幸福?人與人之間錯綜複雜的情感,又該如何解答?
最可怕的歧視,是以平等、慈善之名,包裝同化的企圖。「震顫崗」,美國最早期出現的計畫社區,自詡為先進發達、種族平等、祥和靜謐的典範,任何事物都因為經過仔細規劃,而井井有條。然而,一樁女嬰撫養權的官司、一對外來的藝術家母女,卻讓維繫社區看似正派的信條,變得荒謬不堪。
現代舞被認為是人們追求身心自由與政治自由,最直接的表達方式。然而,隨著威權統治在過去數十年間陰魂不散,台灣的現代舞發展,也顯得跌跌撞撞。在基礎教育中,舞蹈也經常成為體育或音樂課的附屬品,直到林懷民的雲門舞集引發關注,大眾才逐漸開始認識現代舞。
2020年7月,新北市衛生局一名女職員輕生,牽扯出職場性霸凌及婚外情等風波。包含嫌疑人出面喊冤(說是兩情相悅)、原配控訴死者逼宮,甚至是衛生局長以「保護」之名約談被害人,所有的細節都成為媒體關注焦點。然而,所有逼著死者走上絕路的因素背後,或許只有兩個字,「厭女」。
永靖,永靜。明明是家鄉,卻成為一輩子都想逃離的地方。逝去的成為孤魂野鬼,倖存的迷茫飄蕩,回憶形成枷鎖困住人與鬼,讓彰化的小地方,成為陰魂不散的鬼地方。
有別於過去「台語片粗製濫造遭到市場淘汰」的刻板印象,《毋甘願的電影史:曾經,臺灣有個好萊塢》透過說明歷史背景、國民黨政府政策及國際局勢等多重面向,解釋台語電影的興衰史。不只要讓讀者認識台語片長久遭到忽視的風光過往,作者蘇致亨也希望透過翻案,洗刷台語片長久以來「低俗無文化」的污名。
「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或許是全人類都必須面對的共同問題。因為癌症所苦的作者李維菁,在生命的盡頭留下了遺作《人魚紀》,將自己的答案以及想要傳達的人生故事,全部涵括在內。如果沒了王子,公主能否靠自己找到幸福?人與人之間錯綜複雜的情感,又該如何解答?
最可怕的歧視,是以平等、慈善之名,包裝同化的企圖。「震顫崗」,美國最早期出現的計畫社區,自詡為先進發達、種族平等、祥和靜謐的典範,任何事物都因為經過仔細規劃,而井井有條。然而,一樁女嬰撫養權的官司、一對外來的藝術家母女,卻讓維繫社區看似正派的信條,變得荒謬不堪。
現代舞被認為是人們追求身心自由與政治自由,最直接的表達方式。然而,隨著威權統治在過去數十年間陰魂不散,台灣的現代舞發展,也顯得跌跌撞撞。在基礎教育中,舞蹈也經常成為體育或音樂課的附屬品,直到林懷民的雲門舞集引發關注,大眾才逐漸開始認識現代舞。
2020年7月,新北市衛生局一名女職員輕生,牽扯出職場性霸凌及婚外情等風波。包含嫌疑人出面喊冤(說是兩情相悅)、原配控訴死者逼宮,甚至是衛生局長以「保護」之名約談被害人,所有的細節都成為媒體關注焦點。然而,所有逼著死者走上絕路的因素背後,或許只有兩個字,「厭女」。
永靖,永靜。明明是家鄉,卻成為一輩子都想逃離的地方。逝去的成為孤魂野鬼,倖存的迷茫飄蕩,回憶形成枷鎖困住人與鬼,讓彰化的小地方,成為陰魂不散的鬼地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乍見書名令人膽顫心驚,並不是為了聳動而刻意下如此標題,語出日本總督府對辛亥大水災的報告資料。
Thumbnail
1985年初,中央銀行針對臺北市第十信用合作社的嚴重掏空和人頭貸款情況,展開突襲檢查。最終有人丟官、有人已成冰冷遺體還不得安寧。資深財政記者王駿在35年後寫作《十信風暴》,透過第一手採訪經驗和歷史材料,寫成有血、有肉、有所本的小說,活靈活現、引人入勝。
Thumbnail
《流氓王信福》不僅是一個司法個案,更是一段被埋沒的臺灣史。在這樁疑點重重的死刑案背後,不僅有王信福這個小人物的生命史;有戒嚴時代《檢肅流氓條例》與整個臺灣流氓管訓、強迫勞動的人權黑歷史; 更有跨越時代的不當審訊與判決。
Thumbnail
日本的屋瓦片是黑色的、台灣的屋瓦片是紅色的,有段時間從天空看下來,台北的天空就是這兩個顏色交織著,現在也是兩種顏色交織,只是變成藍和ㄌ
Thumbnail
據報導,從剴剴案到寶林案,台北市長蔣萬安因為二奔行政院「言必稱中央」,繼被網路冊封為"公親王"後,又再被媒體人冊封為"甩鍋王"! 蔣萬安身為台北市長,其危機處理與風險管理等作為,顯然有所失格!就讓我們來教教蔣萬安危機處理與風險管理的若干基本要領吧!
Thumbnail
據報導,從剴剴案到寶林案,蔣萬安因言必稱中央,扯出不要"公親變事主"之言論,被封為"公親王"。更因寶林案處理不當,被民代砲轟為"蔣慢安"、"蔣不安"。 蔣萬安,未做好"危機處理"的基本工作,不但未能消彌疑慮,反而引發眾怒!更欠缺"風險意識",不具"風險管弄"的能力!這顯然是他身為地方首長的嚴重考驗!
電影周處除三害的原型是1980~1990年代的台灣槍擊要犯,剛好呼應中國現在開始面對的經濟泡沫重演。 但是當時的台灣,省長民選、阿扁上任,雖然引入黑道治國,但同時處裡了政治轉型,從外來殖民政權的中國國民黨手中,變成台灣本土政治勢力崛起。鄭太吉當選屏東議長進入政壇,槍殺黑道友人被判刑槍決,然後李登輝
中華民國解除戒嚴。一九九六之後發生了什麼事? 當有心人成了天成的眷屬! 並非天成。是自己願成或不願而已。
Thumbnail
這本書講述的是台灣二戰之後到邁向民主化的過程,總共分成三部份,第一部份是國共內戰到韓戰爆發這段時間的歷史,第二部份是蔣介石政權,第三部份是蔣經國繼位以後台灣的政治變化。第一部份我最不熟悉,然而這段時期的國際形勢非常暗潮洶湧,台灣的命運也因此經歷了好幾回的變化。 韓戰改變了台灣的命運 1949
一言蔽之,蔣介石是「戰後台灣」、蔣經國是「現代台灣」或(轉型台灣) 1950年起的「中華民國」(GRC),其根本問題:缺乏國際法人條件的「國家」。那是源於「軍事佔領」與「政權流亡」的雙重糾葛。 作為國際法人,國家state的四項資格:恆常人口、固定疆域、政府/統治、與他國交往的能力。
Thumbnail
乍見書名令人膽顫心驚,並不是為了聳動而刻意下如此標題,語出日本總督府對辛亥大水災的報告資料。
Thumbnail
1985年初,中央銀行針對臺北市第十信用合作社的嚴重掏空和人頭貸款情況,展開突襲檢查。最終有人丟官、有人已成冰冷遺體還不得安寧。資深財政記者王駿在35年後寫作《十信風暴》,透過第一手採訪經驗和歷史材料,寫成有血、有肉、有所本的小說,活靈活現、引人入勝。
Thumbnail
《流氓王信福》不僅是一個司法個案,更是一段被埋沒的臺灣史。在這樁疑點重重的死刑案背後,不僅有王信福這個小人物的生命史;有戒嚴時代《檢肅流氓條例》與整個臺灣流氓管訓、強迫勞動的人權黑歷史; 更有跨越時代的不當審訊與判決。
Thumbnail
日本的屋瓦片是黑色的、台灣的屋瓦片是紅色的,有段時間從天空看下來,台北的天空就是這兩個顏色交織著,現在也是兩種顏色交織,只是變成藍和ㄌ
Thumbnail
據報導,從剴剴案到寶林案,台北市長蔣萬安因為二奔行政院「言必稱中央」,繼被網路冊封為"公親王"後,又再被媒體人冊封為"甩鍋王"! 蔣萬安身為台北市長,其危機處理與風險管理等作為,顯然有所失格!就讓我們來教教蔣萬安危機處理與風險管理的若干基本要領吧!
Thumbnail
據報導,從剴剴案到寶林案,蔣萬安因言必稱中央,扯出不要"公親變事主"之言論,被封為"公親王"。更因寶林案處理不當,被民代砲轟為"蔣慢安"、"蔣不安"。 蔣萬安,未做好"危機處理"的基本工作,不但未能消彌疑慮,反而引發眾怒!更欠缺"風險意識",不具"風險管弄"的能力!這顯然是他身為地方首長的嚴重考驗!
電影周處除三害的原型是1980~1990年代的台灣槍擊要犯,剛好呼應中國現在開始面對的經濟泡沫重演。 但是當時的台灣,省長民選、阿扁上任,雖然引入黑道治國,但同時處裡了政治轉型,從外來殖民政權的中國國民黨手中,變成台灣本土政治勢力崛起。鄭太吉當選屏東議長進入政壇,槍殺黑道友人被判刑槍決,然後李登輝
中華民國解除戒嚴。一九九六之後發生了什麼事? 當有心人成了天成的眷屬! 並非天成。是自己願成或不願而已。
Thumbnail
這本書講述的是台灣二戰之後到邁向民主化的過程,總共分成三部份,第一部份是國共內戰到韓戰爆發這段時間的歷史,第二部份是蔣介石政權,第三部份是蔣經國繼位以後台灣的政治變化。第一部份我最不熟悉,然而這段時期的國際形勢非常暗潮洶湧,台灣的命運也因此經歷了好幾回的變化。 韓戰改變了台灣的命運 1949
一言蔽之,蔣介石是「戰後台灣」、蔣經國是「現代台灣」或(轉型台灣) 1950年起的「中華民國」(GRC),其根本問題:缺乏國際法人條件的「國家」。那是源於「軍事佔領」與「政權流亡」的雙重糾葛。 作為國際法人,國家state的四項資格:恆常人口、固定疆域、政府/統治、與他國交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