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在看這部片時很有感的是斷捨離(這也是導演拿來包裝電影的主題),Jean 在丟家裡東西時,遇到的阻礙就是家裡的東西未必是自己的,即便自己可以輕鬆的斷捨掉不要的東西,但是其他家庭成員未必配合,Jean 的母親一直沈溺在過往之中,心裡盼望自己的丈夫能重新回到家裡,保留的鋼琴象徵過往的美好回憶,與丈夫一人彈琴一人唱歌的時光,如今只留下一人獨自唱著卡拉 OK。在電影裡,Jean 想把鋼琴賣掉,但母親不准 Jean 丟掉鋼琴,因此兩人之間有很大的衝突。
剛好去年也開始整理家裡,雖然背後故事沒有這麽 Drama ,但是也會遇到與家人價值觀上的衝突,像是要丟舊物品時,媽媽總覺得東西有一天會再用到,或是每個人對東西的心理價值不一樣,讓斷捨離遇到重重阻礙,通常這種時候家庭成員就會開始進行 debate,直到得到一個結論到底丟還是不丟,或是延期斷捨離。
電影探討的不只是丟東西這件事,而是物品與人之間的連結,在 Jean 的理論中,把東西丟進黑色垃圾袋,就如同把東西丟進黑洞之中,你不會記得裡面丟的是什麼,甚至連對物品的記憶、情感都可以一併處理掉。直到朋友 Pink 提醒她說,東西可以這樣丟,但是人與關係是不行的,因此 Jean 才開始還物品之旅,把過往曾經借的東西,或是朋友代購的東西,一一還給朋友,讓關係延續,抑或是讓破裂的關係也有一個終點。
當然,其中一個起伏就是還東西給 Jean 曾經不告而別的舊情人。這裡面的關係也很有趣,人際關係是雙向的,電影探討了自私與不自私的這件事。女主角單方面的拋棄男主角,三年後又自顧自地去還東西,並且道歉,看似圓滿了的這段關係,但在其中一段張力很強的片段中,男主角也說出真心話,認為 Jean 是一個很自私的人,她所做的一切只不過是為了自己的感受。不告而別是因為自己不想面對這段關係(把關係丟進黑洞),回來道歉也只是為了自己心情舒坦而已。這讓女主角聽到覺得委屈,因為這些情緒也是真的,是真的感到抱歉而去道歉,是真的感受到無法延續感情而選擇不告而別。
後來真正喜歡上是 Mary is happy, Mary is happy,被導演說故事的方式跟吸引住,到 Freelancer 時覺得導演好厲害,可以讓大的製片公司買單,用當紅的演員去說故事,覺得更厲害的是導演在社群媒體上的影響力跟創意,很難聯想台灣類似 Nawapol 的導演有誰,可以讓年輕人買單去戲院看電影。
我自己最喜歡導演的作品的是 The Master 因為導演用了一個很有趣的方式拍紀錄片,以及選的題材也非常有意思。一路看導演的電影,以一個外行人的角度看,只覺得導演進步的地方是更學會捨,過往看 Mary is Happy 以及 Freelancer 時都覺得太多了,尤其時最後的 20 分鐘,可以理解導演想要表達,但卻覺得因為捨不得一些片段,而太長了一些,畢竟自寫劇本、自導、自己剪片,終究有一些難以取捨的地方,但在 Die tomorrow 以及 How to Ting 有感覺到導演在剪片上也開始斷捨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