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講講輕鬆的部分,美國大部分學校會在入學前檢驗外國學生的英文寫作能力,如果你不到某些標準,大部分的校方會免費送你去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class (ESL),這個課程十分養生,魯叔英文不好有被送去上課,只有第一學期每周兩個小時,這兩個小時幾乎是我在美國第一學期每星期最快樂的兩個小時,老師上課的方式充滿趣味,可以認識很多各國學生,包含不同主修領域甚至不同年紀,每次下課會有簡單的作業,每星期修課與課外討論作業大概只會花4-5小時,完全沒有壓力,大部分老師也了解外國學生的壓力,研究生的痛苦,通常沒有正式考試,也不會有學期分數的評量,最後就是pass or fail,不過要fail 還是真的不簡單啦。
再來就是要談到真正修課的部分了,研究所修課系上沒有強制必修,可能會規定Seminar的次數,規定你要上台報告的時間跟次數,這個也沒什麼難度。但是,會有三到六個學群做為必選,所以研究所2-7年,畢業學分30-90學分(取決於你的program、你的學位)真正必修課約為4-5門,這4-5門課會在12–15學分之間,聽起來好像很簡單,我們後面詳細討論,那你可能離畢業學分有15-75的差距,不過不用擔心,大部分的人可以藉由兩個辦法來對這巨大的學分差距作解套,第一個就是從台灣修過的學分轉到美國學校減抵,我當初這樣直接減了30個學分,第二個就是指導教授可以開individual research course直接幫你減抵學分;魯叔當初轉了三十個學分,指導教授指定了5門必選修課再叫我自己選兩門其他學群有興趣的課,剩下的seminar跟他開individual research course補齊,我這樣看起來好像我博士四年只修21個正式學分聽起來很簡單,我在台灣一年研究所的課大概可以修到30學分,成績也不差對咩,這七門課有些跟我之前修的課程有蠻大相關,我剛到學校跟老師討論之後,老師叫我第一學期先試試三門課+seminar總共10學分就好,如果壓力太大可以再拿掉一門課。我當時覺得,我老闆是不是看我沒有阿XD,諸不知我第一學期痛苦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