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28|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刺客聶隱娘》觀後

感性篇
  身為武俠愛好者,很慶幸當年雖然年少無知,仍曉得要進戲院看《東邪西毒》,現在該戲院雖然已經結束營業,那時隨電影發放的小畫冊,還珍藏在我書櫃裡;如今我青春已逝,未料還能看到像《刺客聶隱娘》這樣的武俠電影--它什麼都沒說,卻什麼都說了--不等之等,也算不枉了。
  我沒有回想劇情或畫面、音樂等等細節,而是任這部電影給我的感受浮上來--《刺客聶隱娘》是拿來感受,而不是拿來解讀的。
  為什麼它有這麼多留白?不知所謂的鏡頭、簡單的背景音、簡短的台詞等等,讓人「看不懂」。因為它根本沒有要你看懂,它要你去感受。
  有發現它無論在畫面、收音,都很強調真實感嗎?它層層堆疊,就是要你感受「那個世界」。
  那個世界的美好、無奈,與蕭索,讓淚水湧出我的眼眶。
  這是適合一個人去看的片子--我出戲院之後第一個感想。
  因為只有一個人的時候,才能沈靜下來,面對自己內心的孤寂。
  (白話:就是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比較好意思哭啦!)
  其實一開始的時候我看得很吃力,因為跟慣看的電影差異太大:
  攝影:白日外景有點過曝,內景又有點模糊,特別夜晚絲綢遮幕那段。
  節奏:武戲比一般快、文戲又比一般慢。
  背景:一般是用文字、旁白或劇情鋪陳,它很多是直接用文言台詞交待。
  音樂:沒有旋律。這點我反而還好,甚至很習慣、喜歡,可能因為我本來就喜歡古琴之類的中國古曲。
  而且看到一半(磨鏡郎出場那邊),有棉屑跑到我硬式隱形眼鏡裡,差點沒痛到衝去廁所。(那時本來還想著「這樣的片子少看一段應該沒關係吧」,所幸後來眼睛就好了。)
  奇怪的是,慢慢地,看出點什麼來了;雖然還是很多霧水,卻彷彿想起了什麼,看著聶隱娘的背影,更是不知怎地心中微微發酸。直到最後的最後,她回到小村莊,鏡郎邊喊著她的名字邊跑出去迎接(記得還有人說她信守承諾之類),那景色,那天光,不知道為什麼就好想哭,然後就哭了,可是片子竟然已經演完了!怎麼這樣,我還想繼續看(ㄎㄨ)啊,哪有人把人家情緒引出來就不理的啦,嗚嗚導演我要抗議!
  是的,重點就在於「不知道為什麼」,因為你根本不用知道,除非你是相關從業人員。它已經臻至化境,吃不出有什麼材料、用什麼煮法是正常的,我們只要負責放開心胸吃下去,覺得好吃就好。覺得不好吃也沒關係,就像煲湯,習慣吃料不喝湯的人可能會覺得很難吃,單純是習慣和口味問題,當然若兩者都能欣賞的話,人生一定更多美好。
  《刺客聶隱娘》是我近年唯二想進戲院二刷的電影。
  因為哭不夠。(誤)
  因為它喚起了我心中的什麼,它讓我想起,我想要的生活。
  不如歸去。歸隱山林兮,絕跡於江湖。
  那些山啊、羊啊,人家啊。
  是不是,能夠不再有誤解、算計、傷害?是不是,能夠回歸生命的本質,美好的存在?越柔軟的心,越容易受傷,要嘛讓自己的心變堅強(麻木?),要嘛走開。
  我走不開,也放不下,只好在人世浮沈,努力堂堂正正地活著。
  我已經知道該用什麼樣的步調和心態來看這部電影,我想再被感(ㄅ一)動(ㄎㄨ)一次,這次我要自己一個人靜靜地,在戲院最角落,回憶人生的過往,品嚐不合時宜的孤寂。
  人年紀大了,知道有些事情錯過就已不在,或許以後再也沒有機會在大螢幕看到像《刺客聶隱娘》這樣前無古人、令人震撼的、美的武俠片,所以,我決定二刷。

理性篇
  接著理性記述幾點心得。
  先針對我前面提到的問題。
  一、 攝影
  後來發現,我看到的類似「過曝」,其實是高規格攝影效果,看看坊間貴森森婚紗店拍的婚紗照,就知道我在說什麼,難怪有既視感。
  這跟一般電影攝影方式不同,對光影更敏感,效果也不同,四比三的取鏡跟一般也不同(適合拍人和中遠景之類),所以不要再說什麼張藝謀化啦。
  夜晚宮裡談心、絲綢遮幕那段,特別讓我印象深刻,想一探究竟又若隱若現,彷如從聶隱娘的角度看過去。最後一揭,又頓時開朗起來。
  二、節奏
  雖然我是武俠愛好者,但對武打沒有特別堅持,而且正如古龍所說:高手過招往往只在一瞬間決勝負,快狠準才是王道!
  某人出場時,我以為他是去打水的官差,疑惑怎麼打得這麼狼狽還逃這麼久,後來才知道是磨鏡郎。(笑)
  倘若一般速度是五,《刺客聶隱娘》大概只有二吧,不過因為大陸歷史「正劇」的速度大概也只有三到四,看慣了也就不成問題。
   三、背景
  文言的部分同上,大陸歷史正劇台詞原就文雅,也是久了就習慣。只是背景要自行拼湊腦補的部分比較吃力,那,有在看推理作品的應該會輕鬆很多。
  至於用落落長台詞交待(碎唸)的部分呢,套友人的說法,就是跟聶隱娘一起忍耐——沒錯,重點就在這裡,你把自己當成是聶隱娘就對啦!
  導演就是用聶隱娘的角度來看、拍這部片,比如空中的視線,比如用聽的才能得到的情報等等,其他你聶隱娘本就已經知道的事情,導演就不說了。
  四、音樂
  聽同行的友人說,是真的有「撫琴」。(笑)
  回想起當年看張紀中版的《笑傲江湖》,一開始很不習慣它的音樂,緩慢、單調的古風,卻越聽越有感覺,直到融入那個世界、那片蒼茫,淚水也隨之而下,從此記住「趙季平」這個名字。
  很意外以前衛著稱的林強,也能做出如此古韻的音樂,不搶戲又有餘韻,還有立體感強烈的背景音(鳥叫蟲鳴),我很喜歡。另,片尾我還以為是鎖吶,原來不是,不用然鎖吶效果應該也很好,還具多重意義。(笑)
其他
一、 這是俠女片(不是愛情也不是刺客片),並以「聶隱娘」的角度切入。
二、 收音和畫面都強調真實,讓人如歷其境,體會那個世界。
三、 聯想:許鞍華《黃金時代》的真實和質感、王家衛《東邪西毒》的劃時代孤寂、馮小剛《夜宴》劇場式宮廷武俠。
四、 以古裝劇而言,謝欣穎走路和跳舞都不行,沒有美感又出戲,不過比《花漾》的陳妍希還是好一點。
ps. 下次再來補二刷心得
以上。再不結稿就不結不了啦,還是快貼一貼。 XD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