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習慣瀏覽社群媒體及網購的族群,應該和我一樣經常陷入到底是買還是不買的拉扯之中。花費很多心力及金錢學到一些網路購物指南,希望能讓不自覺深陷其中的人,擺脫任何形式的廣告誘因,讓我們真正需要及喜愛的東西陪我長久一點!
重點摘要 - 檢視自己的需求
- 購物習慣會透漏你的個性
- 擺脫網路誘因的方式
在大學時期看了《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前陣子因為NETFLIX的關係又受到討論,觀看年代久遠詳細內容的印象有點模糊,但讓我記得的是,任何用不到卻捨不得丟棄的東西,我們可以把它拿在手上,好好地感謝它曾經陪伴我們,再將它丟掉,讓生活環境只留下現在需要及喜愛的東西。雖然現在家裡還是一團亂,但謹記這個守則,讓我在整理的時候變得果決。
未來購買的東西也必須是需要、喜愛且馬上用得到的東西,才有可能留得比較長久。畢竟當初懷著一顆炙熱的心購買,不希望隨著時間推移逐漸冷淡,最後採遭丟棄的命運一再發生。
正如有心理學家研究你吃什麼會反應你的個性狀態一樣,購物行為也可能代表心理狀態,檢視一個人的消費行為其實很有趣,我們可以先練習的是訓練有意識地觀察自己的購買行為,能有效避免自己因為一時激動爆買而後悔。特別是現在網購及支付方式太便利,一不小心手滑的現象更容易發生。
結帳前先冷靜停下來,花30秒,思考一下為什麼我需要這個東西
有一陣子我陷入容易爆買衣服的困境中,看到喜歡的網拍賣家邀請喜歡的KOL直播推薦,就會想買來試看看。當時處在無理財概念的狀態,只評估自己付不付得出魔法小卡的代價,來決定是否按下立即結帳。經過幾循環,每個月卡費都要繳一定比例的網拍服飾,甚至是繳不完的累積到下個月,但仍然很老套的覺得衣櫃永遠缺一件,穿來穿去都是那幾件,穿搭上沒有明顯改進,也沒有讓自己變得更有自信。突然驚覺,我可能只是在彌補過去的自己沒錢買衣服時,常覺得自己穿得比別人醜而不想出門的狀態。
在發現這樣的心理狀態後,就能更有意識地檢視「為什麼要買」這件事,只選擇適合立即穿上、馬上想穿的衣服,不買那些特定場合(約會、去海邊、正式場合)才穿的衣服。也就是買你實際現在需要而不光只是想要東西。
即使理智上提醒自己有意識地檢視購物行為,因為長時間使用社群媒體,有些廣告(也可能是真心推薦)在不知覺得狀態下悄悄滲透到你的腦袋中,對你呼喊:「買起來!只有你沒有大家都有!」,分享幾個應對心得:
情境1
網購時將東西放入購物車但不結帳,這種常見的抵擋衝動式購物對我來說已經沒用了。經過千挑萬選好不容易都放到購物車理了卻沒有結帳!因為沒有按下結帳,整天心神不寧,最後回過頭一口氣把購物車清空,最後往往演變成這種結局。
解決方法
從一開始的千挑萬選就要更為謹慎。最近在看《原則》裡面提到的一個概念我覺得也很適合用在這裡:直接結果往往充滿誘惑,需權衡後續和更後續的結果。例如直接買下去很爽,但後續收到有可能不甚滿意又得退貨(又可能不能退貨),在更後續月底又會沒錢,連吃午餐都要衡量錢包跟帳戶剩多少錢,如果這時出現更喜歡的東西也不能現金購買。面對這樣的後續後果自己是否可以承擔?如果不行的話就當作沒看到吧!
情境2
使用社群媒體多年的大家,多半能練就一個功力-自動忽略推播廣告,推播廣告即使偷聽你想買什麼才推給你,真正讓你下單卻沒有這麼容易,你因此大意,但它其實有可能觸發及喚醒你的購物慾望!除了推播廣告,我覺得更可怕的是KOL分享及轉分享網友(交作業)回饋。持續看到這種分享及轉分享無形中讓你有心理壓力,沒有買好像沒有跟上風潮,更別說被「限量」、「售完不補」、「缺貨」等字眼壓迫。
解決方法
我會直接退追蹤哈哈哈哈。等個幾天推廣的東西活動走期結束,或一週後再加回來。因為過去時常關注也真的喜歡,就不會忘記KOL的名字或帳號。雖然這種極端作法每次講起來都會被朋友笑,但很有用!再不行就拉長退追蹤的時間,可以避免被後續交作業風潮掃到颱風尾,不會因此感到飲恨婉惜。
總之,希望大家一起邁向購物專家之路,分辨哪些是自己真正想買,還是被洗腦買一些別人希望你買的東西。我們不辜負努力賺來、短暫經過手中這種有緣份的錢,真正換成喜歡的東西,陪伴你更久一點!
#買起來 #消費習慣 #聰明購物 #把錢換成喜歡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