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急診中:「處罰」後遺症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埋首書本成了台灣學生最大的特色
  「處罰」對每個人來說,可能意義都不相同,從我們還是小嬰兒的時候,父母就牽著我們的小手探索環境,或許是當時還稚嫩可愛,即使打翻了水杯,或是摔壞了遙控器,也不會受到太多打罵,沒有打罵的約束,小孩對外界的好奇心便更為強烈,對於想知道更多答案的企圖心達到頂點。
  進入學校後,團體生活訂下許多規則,然而這些規則多半是「懲罰機制」,不是「獎勵機制」,以最核心的「考試」來說,考不及格者多半罰寫,再不然就挨棍子,罰寫會佔據我們的時間,挨棍子便是皮肉痛,照理來說,下一次考試就會想考好一點,或從不及格變及格,畢竟誰也不想被處罰嘛!從國小開始,我的成績多屬前段,自然很少有成績上的處罰,然而我現在回想我當年,那個深夜慢慢苦讀的原因與理由,發現只有兩個,一就是逃避不及格的罰寫,二就是爭取無意義的滿分,我不帶著任何好奇心與思考,用冰冷的筆跡應考所有的科目與試題,分數常常是我心情的天秤,影響我幾乎一整天,對於知識是否充實心靈,是否為我終身受用,似乎是可有可無的一道命題。
  「逃避處罰」從考試上慢慢影響每個學生,像藤蔓般侵略我們的大腦與心,為了不想罰寫,為了不想讓家長看到難堪的分數,再為了一些與求知無關的屁事,我深知學校所教的東西,在社會上多半無用,有沒有用這件事要看個人,然而做事的態度已在我們懵懂無知的年紀時緩緩建立,我們不喜歡失敗的滋味,卻忘了沒有失敗的累積,何來成功的滋味。逃避處罰也意味著卻於正視失敗的僥倖心理,喪失了面對失敗的勇氣,人的個性也容易擔憂怕事,進而歇斯底里。
越讀越迷茫,又苦了誰?  
  看到現在很多高學歷的人,讀到碩博士了,卻仍迷失在人生的道路上,令人惋惜又心疼,許多偉大的人物都常有「休學」的經歷,如果要一位才剛考上研究所的學生立刻休學,他肯定說不,因為他無法承受父母的不諒解,無法承擔社會的眼光和壓力,更不知該如何向自己解釋,我是否會在休學後,得到比現在更好的日子?倘若我繼續攻讀,是不是就能免去上述說的那些麻煩?我好,你好,他好,大家都好,這不是很好的過程嗎?一路的學歷走來,是為自己好,還是只為了不想看著別人不好?
avatar-img
8會員
1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田的沙沙沙龍 的其他內容
  還記得大學某堂課上,台上老師認為只看過電視劇不算是看過金庸著作,小弟身為中文系,看過的名著卻不多,四大小說只熟讀三國演義,西遊記也只看過電視劇,水滸金瓶的劇情幾乎一無所知,說來慚愧,老實說現在學生的確欠缺扎實的訓練,就如練武忘了先紮穩馬步,自然是難練就好武功。   老實說,我是上了大學才開始接觸
  現今講到菊花兩字,可能會聯想到身上的某個器官,本來富有清新脫俗的象徵,卻被蒙上一層荒誕的遐想,看看網路世界對我們做了什麼好事。撇開當今不談,在歷史上若提到菊花,不得不提到陶淵明,知道陶淵明愛菊,一開始並非從他的文章中得知,而是藉周敦頤的《愛蓮說》的一句「菊之愛,陶後鮮有聞。」意思是說,在陶淵明之
  還記得大學某堂課上,台上老師認為只看過電視劇不算是看過金庸著作,小弟身為中文系,看過的名著卻不多,四大小說只熟讀三國演義,西遊記也只看過電視劇,水滸金瓶的劇情幾乎一無所知,說來慚愧,老實說現在學生的確欠缺扎實的訓練,就如練武忘了先紮穩馬步,自然是難練就好武功。   老實說,我是上了大學才開始接觸
  現今講到菊花兩字,可能會聯想到身上的某個器官,本來富有清新脫俗的象徵,卻被蒙上一層荒誕的遐想,看看網路世界對我們做了什麼好事。撇開當今不談,在歷史上若提到菊花,不得不提到陶淵明,知道陶淵明愛菊,一開始並非從他的文章中得知,而是藉周敦頤的《愛蓮說》的一句「菊之愛,陶後鮮有聞。」意思是說,在陶淵明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小就有翹課、遇事逃避的習慣,完成作業從來不是我的選項,一直到青少年期也成了習性的一部份。文章描述了作者在不同階段對待作業和功課的心境轉變,從避免到認真對待。通過個人成長的轉變,作者體悟到作業不再只是為了分數,而是人生的課題和成長的反映。
Thumbnail
【教育與指責】   只要是學生犯錯,總是會有人大聲嚷嚷,要加重處分,讓其不敢再犯,而一般人也是保持這樣的想法,原因很簡單,這樣的處理方式最簡潔有力,並且可以讓人看到有在做事,也可以讓犯錯的人得到教訓,何樂而不為?   若是仔細一想,就會發現問題很多,通常得到教訓和處罰時,我們真的是會痛定思痛?
小女兒讀高三時,班上有一位同學,因為努力複習功課,沒時間陪她弟弟玩,卻被父親毆打了很多次。還撂下了一句話:讀書很偉大嗎? 因為臨近考期,小孩也滿十八歲了,我沒時間去跑行政司法程序。所以就讓女兒把她同學帶來社區的圖書室,有時候太晚了,我們就開車載她回家。 有次小朋友突然問我,是不是有點歧視她家?我
大學生拖延成性,學校甚至因此開了拖延心理學、拖延講座,今天我要分享的,是我大學生活裡,與拖延這個頑固小子的故事。
Thumbnail
不寫作業,我不知道從哪裡可以看出我是個壞學生。
一直以來我覺得學校是一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先接觸到的小社會,還有適應社會的環境,這個小社會裡面有老師還有學校的總總行政人員跟教學人員去規範學生的行為。 看到一名高中代課老師被特教學生毆打的新聞 詳見→老師被高中生狂毆! 台灣自民國一○三年起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將原來的九年國教延長至十二年,
Thumbnail
臺灣日治初等教育受政策和殖民地政策影響,當中出現了現代教育系統無法想像的課程,如農業、手工和商業等科目。想知道老一輩上學都學了些什麼?歡迎閱讀本文了解更多。
Thumbnail
懂這麼多道理,為什麼卻過不好這一生? 這是一個大哉問! 在台灣,小時候讀書就是為了考試,希望透過考一個好學校,改變命運。 這對於60年代出生的長輩或許是,但對於80後的我,好像沒有什麼感覺,就算我已經讀到了台灣第一學府。 這是思維的錯誤,讓學歷變成待罪羔羊 但事實是
每次的課綱調整就像是環境工程,也難怪所有人都想檢視這些調整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和對社會未來的期望。
Thumbnail
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其實無論是孩子或是家長,彼此都正在經歷一場學習之旅。 而在教養的過程中,我們時常會看到一個狀況: 許多人直覺認為應建立一套獎懲分明的機制,才能夠形塑孩子的正向性格,但在對孩子進行懲罰後,卻發現他開始對你感到害怕,不僅見到你就緊張,甚至開始迴避你。親子之間好像生疏了。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小就有翹課、遇事逃避的習慣,完成作業從來不是我的選項,一直到青少年期也成了習性的一部份。文章描述了作者在不同階段對待作業和功課的心境轉變,從避免到認真對待。通過個人成長的轉變,作者體悟到作業不再只是為了分數,而是人生的課題和成長的反映。
Thumbnail
【教育與指責】   只要是學生犯錯,總是會有人大聲嚷嚷,要加重處分,讓其不敢再犯,而一般人也是保持這樣的想法,原因很簡單,這樣的處理方式最簡潔有力,並且可以讓人看到有在做事,也可以讓犯錯的人得到教訓,何樂而不為?   若是仔細一想,就會發現問題很多,通常得到教訓和處罰時,我們真的是會痛定思痛?
小女兒讀高三時,班上有一位同學,因為努力複習功課,沒時間陪她弟弟玩,卻被父親毆打了很多次。還撂下了一句話:讀書很偉大嗎? 因為臨近考期,小孩也滿十八歲了,我沒時間去跑行政司法程序。所以就讓女兒把她同學帶來社區的圖書室,有時候太晚了,我們就開車載她回家。 有次小朋友突然問我,是不是有點歧視她家?我
大學生拖延成性,學校甚至因此開了拖延心理學、拖延講座,今天我要分享的,是我大學生活裡,與拖延這個頑固小子的故事。
Thumbnail
不寫作業,我不知道從哪裡可以看出我是個壞學生。
一直以來我覺得學校是一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先接觸到的小社會,還有適應社會的環境,這個小社會裡面有老師還有學校的總總行政人員跟教學人員去規範學生的行為。 看到一名高中代課老師被特教學生毆打的新聞 詳見→老師被高中生狂毆! 台灣自民國一○三年起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將原來的九年國教延長至十二年,
Thumbnail
臺灣日治初等教育受政策和殖民地政策影響,當中出現了現代教育系統無法想像的課程,如農業、手工和商業等科目。想知道老一輩上學都學了些什麼?歡迎閱讀本文了解更多。
Thumbnail
懂這麼多道理,為什麼卻過不好這一生? 這是一個大哉問! 在台灣,小時候讀書就是為了考試,希望透過考一個好學校,改變命運。 這對於60年代出生的長輩或許是,但對於80後的我,好像沒有什麼感覺,就算我已經讀到了台灣第一學府。 這是思維的錯誤,讓學歷變成待罪羔羊 但事實是
每次的課綱調整就像是環境工程,也難怪所有人都想檢視這些調整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和對社會未來的期望。
Thumbnail
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其實無論是孩子或是家長,彼此都正在經歷一場學習之旅。 而在教養的過程中,我們時常會看到一個狀況: 許多人直覺認為應建立一套獎懲分明的機制,才能夠形塑孩子的正向性格,但在對孩子進行懲罰後,卻發現他開始對你感到害怕,不僅見到你就緊張,甚至開始迴避你。親子之間好像生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