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電影台灣於2009年上映,至今也已過十年半載。但提香奈兒的傳奇,就算沒讀過香奈兒傳記的觀眾,但至少對這個品牌多有耳聞,女性大眾對其趨之若鶩的熱愛,更可以說是看見可可香奈兒,作為巴黎時尚界代言教母及女性身份地位的象徵。
這部電影是非常有層次的,主要敘事線從交代香奈兒女士的生平開始。電影中我們可看見女星奧黛莉朵杜飾演香奈兒的可可及其姐妹慘淡的童年,她的父親拋家棄子後,母親也去世了,獨留貧困的兩姐妹於修道院長大。可以想像在當時,法國社會女性意識尚未萌芽,與女權自助餐論述的當代相比,我們甚至可以重新看到真正的女性主義。所謂的女性意識及女性自主,對於當今活在酷兒論述的後現代,早就已經被刻意淡化模糊與胡亂詮釋。而這部電影卻讓我們重新看到,在過去歐洲社會束縛的年代裡,女性如何優雅的反擊以及如何翻轉男性霸權主宰的命運,更說明如何利用父權體制成功解放女性。可可,無疑在這部電影中,給當代的我們一個優雅且良好的示範。
相較於自我獨立的可可,她的姊姊也同樣做著麻雀變鳳凰的公主夢。如果可以說每個女人的心目中,都住著一個小公主,渴望有朝一日白馬王子將會降臨拯救身陷囹圄的自己,那麼這部電影不外乎又再次上演了一次童話中的灰姑娘邏輯。兩位姐妹於咖啡廳走唱時,因為機緣遇上了王宮貴族,因此姊姊透過嫁入豪門,從此離開水深火熱。故事並未因此結束,有趣的是,我們藉此機會看見,可可深受打擊後重新認識自己。原以為相依為命可靠的姊姊,竟然比自己更快嫁入豪門呢!我敢說,這絕對不是一個『白手起家』的故事,如果有人想藉此翻轉社會大眾對『白手起家』的定義,那我得重述這個轉變過程是因為姐妹倆藉由進入上流社會的機緣,才開啟了不一樣的人生。
所幸,可可沒有在姊姊的背叛之後自暴自棄,她始終懷抱對美好人生的想像與憧憬,於是她毅然決然離開重複低俗戲劇的歌唱生活,拿著手上僅有的錢放手一博,賭上她的青春以及她麻雀變鳳凰的夢想,轉而投靠一面之緣的巴桑公爵。巴桑在電影中無非是一位象徵沙文世界及貴族醜陋一面的典型,數次藉由他的權勢,對可可無情的蹂躪,無不令觀眾感到咬牙切齒。在當今兩性平權的時代裡,我們甚至很難想像性別差異可以造成如此地羞辱與輕視(如今是富人對窮人的羞辱與踐踏)。然而,機靈的可可,不但沒有因此自輕自賤,反而有種幽默及豁達開朗,巧妙的利用了巴桑的一切,在今日看來仍舊是一個極度高明的手腕。我認為可可除了利用巴桑的愛情,同時也藉由他的社交網路及財富地位,開創屬於新時代女性的局面。反過來想,如果不是那次在咖啡廳的偶然相遇,可可或許一輩子都還在咖啡廳唱著無奈低俗的人生歌曲吧?
影片呈現出可可的韌性與執著,即便巴桑很輕易的就看出了可可走投無路的命運,身為貴族的他難免流露出男性可貴的惻隱之心與紳士風度。數次巴桑安排馬車將可可送回,可可卻死皮賴臉的像飢餓的流浪狗一樣,回到那個她不想回去卻無奈的歸宿。
這種情形,在今日可能難以想像,尤其在男女經濟自主的年代,甚至有些人寧願餓死也不願投靠他人。這種情感上及經濟上的相互依賴,可說是一種寄生,在過去封建時代,通常是一種理所當然。所幸,可可在巴桑的城堡裡,過的雖不甚如意,老天難免也為她開了扇窗,在某次偶然的聚會當中,重新燃起可可的公主夢。這次她遇到心目中的如意郎君:風度翩翩又有社會地位,可惜不料對方卻沒將她考慮成婚姻的對象。
在自由戀愛且以愛情做為婚姻主流思維的年代裡,我們幾乎很難想像過去沒有愛情的婚姻是如何進行的。男女主角的電影台詞卻提醒了觀眾:婚姻只是一種社會形式,其背後的原因絕對複雜;其不可能單只將「愛情」列入第一順位。還好,夠世故的可可雖然公主夢破碎,還能以自己原生家庭父母破碎的婚姻當借鏡,拿看破婚姻作為一種社會契約的虛假藉口回擊。電影沒有交代嫁入豪門的姊姊是否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但深陷在上流社會一派清流的可可,卻始終無法同流合污,無論是電影中她舉手投足流露出堅忍不拔的倔將,抑或是對身於女性的身份認同、貧窮身世的坦然與突破,都是她與眾不同的地方。看到這裡,或許大多數的觀眾都無法面對人生命運的不公,無論注定好的家庭境遇、性別階級。然而,可可卻能將自身劣勢轉為前進的動力與驕傲,這是值得我們學習與激勵之處,比起坊間市面浮濫俗氣的成功學、心靈雞湯,或許如何在逆境中成長與自我蛻變,保持良好能量更是我們應該保有的態度。
即使,可可的灰姑娘夢碎了,她仍舊沒有放棄追逐幸福與財富。電影裡的她,意識到真正的幸福,不是靠男人,而是靠自己的才華與努力!(天啊!說到這裡感覺就是在書寫一篇成功學報導)錯了,這裡電影只是想展現出可可在過去的時代脈絡裡,身為一位獨立自主的女性到底有多困難?除了努力攀關係之外,還需靠點小頭腦與自信,我認為可可之所以跟其他女性不同之處,在於她不屈服於愛情,也不屈服於命運的不公,即便她出生卑微、相依為命的姊姊因嫁入豪門離她遠去,但可可仍舊保有她自己的優雅姿態,那個姿態不是當今台灣社會『女權自助餐』意識蓬勃發展那種,不是展現出男人都是沙豬、不然就是不可靠的沒錢就不要靠近公主的奧懶叫,而是身為一個『出生弱勢』的女性,如何展現身為女性『自主獨立』與『自身優勢』的自信。
這裏所指或許有讀者會不明白,出生弱勢的人如何展現其優勢?我認為可可在此就展現了而且是與生俱來的倔將及優雅。即便她討厭上流社會的浮誇及虛偽造作,舉例來說:那無趣的宮廷宴會、像鬧劇般的家庭派對,那過於浮誇炫耀做作的穿著打扮,巴桑象徵男性沙文主義對女性的支配與歧視,總總都說明了有錢有權的人不一定就比較高貴,可可仍舊堅持她一貫的態度及自我風格,暨不輕易向貴族妥協與阿諛奉承,也不展現出對於權貴的諂媚,她心裡清楚明白,唯有她自己的才華以及從容自信的態度,會為自己贏得別人的尊重。寫到這裡,我們不禁感嘆世風日下,太多人因追逐金錢而失去自己,更淪喪了迷人的優雅態度。有錢人對窮人的吝嗇與無情,女性意識抬頭後對弱勢男性的打壓與報復,總總都說明了社會問題與經濟發展的連帶關係。
可可提到,自己原生家庭母親婚姻的悲慘失敗在於她太相信愛情,而忘記了世界上最重要的婚姻關係,背後所攜帶的政治及利益的聯姻動機,所以即便當父親拋棄母親,女性仍舊信仰愛情而忽略現實,直到她孤苦零丁一個人死去⋯⋯這無非是愛情最悲慘的結局,相信愛情,最後卻落得兩頭空。但這並非否定愛情或認定愛情不值得相信。相反地,我們應該學習可可相信愛情且沈浸在愛情裡享受愛情但不陷溺在愛情之中。聰明的上流階級,幾乎無人不曉的利用聯姻關係,為自己的社會地位做更多的加值與抬升。我們光看看台灣本島政商名流的婚姻關係就好,哪一段聯姻關係不是錦上添花而有雪中送炭?可可雖不走極端路線,她懂得善用富人資源作為階級踏板,同時也看清聯姻關係的虛偽,以及愛情幻滅的可能,同時她也堅決做一位相信愛情的公主,是的,即便她的愛情最終都不是美好的結局,但她活在愛情裡活在當下,她看見愛情裡最美的自己,去享受它而不去佔有,這或許才是我們認為女性最為高雅魅力的所在。
可可香奈兒,一個時尚界傳奇的女士。她的優雅,不只在她精巧的手藝及她對品味的獨特,更在於她豁達以及透徹的人生觀。所謂的時尚,應該有能力成為眾人追逐的標的物,而那成為經典之物,所應包含的不應該只是表面的象徵符號與意義,而是背後更耐人尋味的故事、價值觀甚至是人生觀。許多人都會強調香奈兒為巴黎所引領的時尚風格,或談論改變女性服裝剪裁樣式,卻忽略其時裝設計所乘載社會的時代意義。
總結來說,我們想再次強調的是,真正的優雅展現出來的是一種對於命運的自信、以及合宜自在的風度。影片中,我們看到香奈兒即使受到城堡主人巴桑的無理對待,但她仍舊以風度翩翩的方式回禮,無論是表示拒絕或是請求,同時保有女性自我尊嚴。即便如鬧劇般的家庭宴會要求她唱出她難以啟齒悲慘的《可可之歌》,當權貴都覺得貧窮的玩笑是無傷大雅的娛樂時,《可可之歌》卻暗示出可可悲慘的境遇。當身邊的貴族女性都頂著浮誇的大禮帽時,可可卻堅持以最樸素平凡的紳士帽,即便拋棄這些無謂裝飾的外在,仍舊完美襯托出自身存在的獨特的個人價值時,這就展現女性與生俱來的優雅,而這個無論貧富貴賤,人人都可以擁有。最後推薦崔柔里(최유리)近期出版的新書:《丟掉香奈兒包,活得更漂亮:決定捨棄名牌、頭銜、學歷的那天起,我又重新呼吸到自由自在的空氣》以此回到各自獨立且自由自在的現實空間。
參考資料
《不跟公婆同住、不做家事,但男人要有車有房...當女人高喊「性別平等」時,誰占到便宜了?》商業週刊。高子壹。2016.11.04。
《可可·香奈兒:沒有公主命,卻有一顆當女王的心》每日頭條。20160912。
《我才不是女性主義者:一部女性主義宣言》。Jessa Crispin。好讀。2020。
《女性主義理論與流變(完整修訂版)》顧燕翎 編。貓頭鷹。2020。
《丟掉香奈兒包,活得更漂亮:決定捨棄名牌、頭銜、學歷的那天起,我又重新呼吸到自由自在的空氣》崔柔里(최유리)。遠流。2020。
《超越自我的時尚女王:可可.香奈兒》Elizabeth Matthews。維京。2019。
《黑色,是我永恆的姿態:香奈兒的傳奇》Justine Picardie。馬可孛羅。2013。
《可可.香奈兒:時尚女王的經典傳奇》新苗文化。安善模,李秀蓮。2012。
《我沒時間討厭你:香奈兒的孤傲與顛世 我沒時間討厭你:香奈兒的孤傲與顛世》。Paul Morand。麥田 2010。
《可可香奈兒—時尚,就是我》Katharina Zilkowski。高寶。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