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如何活在靈性最佳平衡點?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尋找位於自己中心的平衡,你將活在和諧中
尋找位於自己中心的平衡,你將活在和諧中
作者提及靈性教誨裡最深奥的《道德經》,探討活出生命的靈性之道。
此經討論很難討論的議題,老子稱其為「道」。
道如此精微,以至於人只能繞著周邊議論,而無法實際觸及。
《道德經》裡設定了整個生命原則的根基,内容是關於陰與陽、女與男,以及黑暗與光明的平衡。你可輕易朗讀《道德經》,卻可能一個字也不懂,也可能每讀一個字就掉眼淚。
問題在於,你是否掌握了知識、悟性,以及理解經裡企圖傳達訊息所需的基礎?不幸地,靈性教誨經常以神秘文字遮蔽真理的本質,但這個平衡,這個道,其實很簡單,真正懂得生命祕密的人,不須閱讀任何文字便能認出這些真理。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371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靈性成長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35會員
169內容數
LUYILIFE(綠藝生活),崇尚自然生活,喜歡閱讀書寫,在這裡分享有關情緒的能量,讓靈性平穩成長!從日常去探索生命價值,啟發有緣的你,找回自己的初衷,認識本來的自己...歡迎來聊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UYILIFE Salon 的其他內容
如何敞開心胸,讓生命事件通過? 心的體驗者,通常只觀察事件讓它通過 很少人了解心。事實上,心是造物主的傑作,是令人嘆為觀止的樂器,有潛力創造出遠超過鋼琴、弦樂器及長笛之美的共鳴與和聲。 你可以聆聽樂器演奏,卻感覺到你的心;如果你覺得感受到了樂器,那只是因為它觸動了你的心。你的心是由很少人能察知的極微
客觀察覺心智的問題,便能讓靈性思維顯現 作者辛格認為覺醒的關鍵:在於了解找到平靜與滿足唯一的方法,是停止思索與自己有關的事。當你終於了解一直在裡面說話的「我」永遠無法滿足時,你才能開始成長。 沒錯,這個「我」其實就是每個人
認識自己的靈性能量,活出生命的自由 作者麥克‧辛格在攻讀博士班時,無意間走上了靈性追尋之路。他計畫隱居林間潛心修行,過程中漸次了悟許多學校教育從沒提過的生命真相。憑著自身的領悟,他展開長達40年的臣服實驗,意外讓自己從一名隱居者一路成為上市公司的執行長
如何敞開心胸,讓生命事件通過? 心的體驗者,通常只觀察事件讓它通過 很少人了解心。事實上,心是造物主的傑作,是令人嘆為觀止的樂器,有潛力創造出遠超過鋼琴、弦樂器及長笛之美的共鳴與和聲。 你可以聆聽樂器演奏,卻感覺到你的心;如果你覺得感受到了樂器,那只是因為它觸動了你的心。你的心是由很少人能察知的極微
客觀察覺心智的問題,便能讓靈性思維顯現 作者辛格認為覺醒的關鍵:在於了解找到平靜與滿足唯一的方法,是停止思索與自己有關的事。當你終於了解一直在裡面說話的「我」永遠無法滿足時,你才能開始成長。 沒錯,這個「我」其實就是每個人
認識自己的靈性能量,活出生命的自由 作者麥克‧辛格在攻讀博士班時,無意間走上了靈性追尋之路。他計畫隱居林間潛心修行,過程中漸次了悟許多學校教育從沒提過的生命真相。憑著自身的領悟,他展開長達40年的臣服實驗,意外讓自己從一名隱居者一路成為上市公司的執行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所以人生,一段一段人生生命的過程,我們到底要如何活?要如何活得真正有意義?活得真正有生命的價值?我們從佛的經典中,我們可以處處看到生命的價值觀。 正命者能成道業 發揮生命的價值 反之則造惡業
Thumbnail
《道德經》闡述了道與德的關係,主張柔弱勝剛強和無為而治。該書強調適性發揮、慈愛、節儉、謙虛等修行方法,可幫助我們在現代社會中找到內心的平靜和生活的和諧。
Thumbnail
安住好自己的心,如天地般無私的愛養萬物,如水般不爭的來行”善”的真諦,如此才能真正親近萬物,成為萬物之所需,善助對方的同時成就自己的價值。而其中”不爭”的意涵,則是道裡最關鍵的特性之一。如何做到不爭呢?老子在本章以負面表述的方式,說明人在求道、學習、處事的過程,人心容易掉入”爭”的情境。
Thumbnail
我們明白要效法道來行,保持道心是最為重要的,並且要致力於實踐,從實踐中體悟與反省,時刻去警覺自己是否有離開了道。老子常以天地、聖人作為以道行事的表率。前六章,循序了解如何走進道,以及保持在道中,並讓自己深耕在道心中,如此即能如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七章,老子以天地為例,更具體的說明如何行道。
Thumbnail
講到了”覺性”這是我們學習命理要有的觀念 ,每一個命盤當中都有一個覺性,不管在東方或西方的文化 ,在西方的聖經裡說 : 啟初神創在世界 ,人是用神的樣子去創造的 ,在東方說無極而太極生兩儀生四象生八掛 ,宇宙中所有衍生而出的東西 都存在一個”道” 道在宇宙的萬有裡面 , 每件事情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我在之前文章中說過,《楞嚴經》中說:純想即飛,純情即墮,情多想少要墮入三惡道,而人道則是處在情想平衡的狀態。 因此,一旦你此生大部分時間都處於情多想少的狀態,來世必墮入三惡道,根據你的惡業報,重則投生地獄道,輕則投生畜牲道。 相對的,你此生大部分時間處於情少想多的狀態,甚至能在禪定中進入純想
在人類長年來的各種發展而言,都會討論到世界似乎存在某種潛在的方向性,在陰陽五行的領域就會說是「道」,而在近代思想,最類似的可能是海耶克的「自發秩序」的概念。 個人認為,這些概念其實可以從當代物理的對稱性與對稱破缺的角度,給予相對具體的理解途徑。
Thumbnail
老子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但,不爭不是躺平啃老,是精進自己,不再與人爭論是非對錯。 不論是家庭工作,很多時候事緩則圓,不決定也是一種決定。當下若有情緒,任何決定都是錯。 經典中一段記載,引人深思。 「世尊,你如何渡過(輪迴的)暴流呢? 「朋友,不滯留也不掙扎,我便渡過暴流。
Thumbnail
和諧一致的生活(編按:合一的生活) 在今天的冥想中,我們要討論整體,這就是所有存在最基礎的真相。就每個個體來說,我們都不一樣。我們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信念和觀點。 不過,這些差異只存在於物質界。在分子和靈魂的層次,我們都是一體的,並與宇宙的主源頭相連。當我們開始充分理解生命一體的概念之後,個人的「
所以人生,一段一段人生生命的過程,我們到底要如何活?要如何活得真正有意義?活得真正有生命的價值?我們從佛的經典中,我們可以處處看到生命的價值觀。 正命者能成道業 發揮生命的價值 反之則造惡業
Thumbnail
《道德經》闡述了道與德的關係,主張柔弱勝剛強和無為而治。該書強調適性發揮、慈愛、節儉、謙虛等修行方法,可幫助我們在現代社會中找到內心的平靜和生活的和諧。
Thumbnail
安住好自己的心,如天地般無私的愛養萬物,如水般不爭的來行”善”的真諦,如此才能真正親近萬物,成為萬物之所需,善助對方的同時成就自己的價值。而其中”不爭”的意涵,則是道裡最關鍵的特性之一。如何做到不爭呢?老子在本章以負面表述的方式,說明人在求道、學習、處事的過程,人心容易掉入”爭”的情境。
Thumbnail
我們明白要效法道來行,保持道心是最為重要的,並且要致力於實踐,從實踐中體悟與反省,時刻去警覺自己是否有離開了道。老子常以天地、聖人作為以道行事的表率。前六章,循序了解如何走進道,以及保持在道中,並讓自己深耕在道心中,如此即能如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七章,老子以天地為例,更具體的說明如何行道。
Thumbnail
講到了”覺性”這是我們學習命理要有的觀念 ,每一個命盤當中都有一個覺性,不管在東方或西方的文化 ,在西方的聖經裡說 : 啟初神創在世界 ,人是用神的樣子去創造的 ,在東方說無極而太極生兩儀生四象生八掛 ,宇宙中所有衍生而出的東西 都存在一個”道” 道在宇宙的萬有裡面 , 每件事情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我在之前文章中說過,《楞嚴經》中說:純想即飛,純情即墮,情多想少要墮入三惡道,而人道則是處在情想平衡的狀態。 因此,一旦你此生大部分時間都處於情多想少的狀態,來世必墮入三惡道,根據你的惡業報,重則投生地獄道,輕則投生畜牲道。 相對的,你此生大部分時間處於情少想多的狀態,甚至能在禪定中進入純想
在人類長年來的各種發展而言,都會討論到世界似乎存在某種潛在的方向性,在陰陽五行的領域就會說是「道」,而在近代思想,最類似的可能是海耶克的「自發秩序」的概念。 個人認為,這些概念其實可以從當代物理的對稱性與對稱破缺的角度,給予相對具體的理解途徑。
Thumbnail
老子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但,不爭不是躺平啃老,是精進自己,不再與人爭論是非對錯。 不論是家庭工作,很多時候事緩則圓,不決定也是一種決定。當下若有情緒,任何決定都是錯。 經典中一段記載,引人深思。 「世尊,你如何渡過(輪迴的)暴流呢? 「朋友,不滯留也不掙扎,我便渡過暴流。
Thumbnail
和諧一致的生活(編按:合一的生活) 在今天的冥想中,我們要討論整體,這就是所有存在最基礎的真相。就每個個體來說,我們都不一樣。我們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信念和觀點。 不過,這些差異只存在於物質界。在分子和靈魂的層次,我們都是一體的,並與宇宙的主源頭相連。當我們開始充分理解生命一體的概念之後,個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