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10/11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心靈的富有 莫要窮得只剩下 錢

 「窮得只剩下錢」曾是一個熱門的社會話題,它來自一本書和一部電影。書是王陽明牧師著的《窮得只剩下錢》,電影是梅塔導演的《AMAL》,因片名只是劇中主角的名字,所以在台灣上映時,被改為大家已經熟悉,而且更貼切電影主題的《窮得只剩下錢》。
王陽明牧師的暢銷書
王陽明牧師的暢銷書
 王陽明牧師的《窮得只剩下錢》,大意是說人生有兩條路:一條是追求錦衣玉食、功名富貴的「生活之路」,一條是追求平安喜樂、心靈歸宿的「生命之路」。大多數人走的都是「生活之路」,雖然物質生活富裕,但在心靈上卻感到空虛、不滿。
 這原是一本在談基督教信仰的書,但因為陳致中在二○○八年年底,拿這本書去送給他在獄中的父親陳水扁,經媒體披露後,覺得頗具「深意」,而成為一個熱門的社會議題:我們不要為了追求財富而拋棄其他更可貴的東西,否則到頭來真的會「窮得只剩下錢」。
 電影《AMAL》說的是印度新德里一位開嘟嘟車的窮漢阿默,為了追趕偷他客人錢包的小女竊賊,害得那女孩被車撞倒,需要昂貴的開顱手術費。阿默覺得他有責任,更努力開嘟嘟車,四處求人幫忙,但大家都虛辭以對。最後,阿默只好拿他唯一的財產嘟嘟車去抵押,好救回那個可憐的女孩。
同名電影AMAL
 另一方面,阿默在開嘟嘟車時,遇到一位無理而好挑剔的老遊民賈蘭,但他總是和顏悅色,而且還關心他的生活。賈蘭其實是個億萬富翁,雖家財萬貫卻內心迷惘,他扮成老遊民四處去尋找人生的解答,但遇到的人都令他失望,而阿默的善良和真誠付出則感動了他,讓他了解富足和幸福的真正含意,他決定讓阿默繼承三億的遺產。但阿默卻在繼承遺產的最後簽署時間,放棄去簽署,選擇照約定去載他心愛的情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影片不僅透過億萬富翁賈蘭和其他人提醒我們,不要「窮得只剩下錢」;更讓主角阿默現身說法,告訴我們心地善良、對他人真誠地關愛與付出才是「心靈的富有」,也才是人生真正的幸福所在。它剛好呼應了印度詩人泰戈爾所說的一句話:「生命因為付出了愛,而更為富足。」
 到底什麼是「貧窮」?大家最先想到的是「物質上的匱乏」,它也是讓人感到「不幸」的最大原因。但很多人在物質生活上已非常富足,內心卻還是感到無比空虛、迷惘、不快樂;有人因而認為這其實是另一種「貧窮」——「心靈的貧窮」。因盲目追求「物質富裕」而陷入「心靈貧窮」的人越來越多,想要為自己重新定義「貧窮」和「富有」的有心人也越來越多。
 有一位傳統定義裡的富翁,想讓兒子見識貧窮人家的悲慘生活,而帶兒子到鄉下某個窮人的家。在那裡過了一天一夜後,父親在回途中問兒子:「現在你知道貧窮是什麼滋味了吧?」兒子回答:「我的確見識到了。」父親關切地問他學到了什麼。
 兒子說:「我發現他們家有四條狗,但我們家只有一條狗;我們家有一個游泳池,但他們家有一片十倍大的水塘;我們家花園裡有國外進口的燈飾,但他們家可以看到滿天的星斗;我們家的天井直通前院,但他們家的門前視野遼闊,一望無際……。」在如數家珍後,兒子做出結論:「謝謝爸爸!讓我有機會瞭解我們是多麼貧窮!」
 傳統上,大家都以金錢和財產的多寡來界定貧富,但什麼是「財產」?不是我個人擁有的東西才是「財產」,我的父母、配偶、子女、寵物才是我更珍貴的「財產」,和他們真情互動,那種快樂絕不是住豪宅、開名車所能比擬。自然美景或圖書館等公有財,雖然不屬於我個人,但只要我懂得愉快去欣賞、使用,那也是難得的享受,它們也可成為我的「財產」。所以,「富有」並非只是我「擁有多少」,更重要的是我能「享受多少」。
 蘇格拉底說:「滿足於最少的人最富有。」自己覺得貧窮,通常是因為有匱乏感;但如果我懂得知足,滿足於最少,那不僅讓我自覺富有,而且還能有餘裕可以付出,並因付出而覺得富有。所以,「能付出越多的人也才越富有。」
 我能付出的並非只有金錢、物質,還有我的好意、關懷、同情等情感,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愛。金錢是付出以後就會變少,而愛卻是在付出後就會滋生出越多的愛,所以愛才是我們最神奇的財富。不愛人也不被人所愛的人,才是這個世界上最貧窮的人。
 愛默森說:「沒有一顆豐饒的心,財富只是一個醜陋的乞丐。」一顆豐饒的心必然充滿了愛,愛他人、愛自己、愛自然萬物;而且不單單只有愛,還包括擁有各種敏銳、美好的感覺(它也是愛的基礎)。因此,我們又可以說,心靈的富有不在於擁有許多、經歷許多,而在於能感覺許多。
 我一有個親戚,綽號叫做「沒感覺」,因為去看一場電影回來,問他電影如何?他的回答是:「不怎麼樣,沒什麼感覺。」去吃一頓大餐回來,問他滋味如何?他的回答是:「普普通通,感覺不出好在哪裡。」十件事中有六七件,他的反應都是「沒感覺」。
 但他並非知覺有問題、缺乏見識或者判斷力。因為家境富裕,才二十出頭的他,已經遊歷過近半個世界;台北吃喝玩樂的好地方,他去過的比沒去過的要多出許多;讀的是一流大學,唸過不少書,也交過幾個女朋友;生活閱歷可以說相當豐富,但也許就是太見多識廣了,觀於滄海者難為水,尋常事物對他來說,都一個一個變成了「沒感覺」。
 社會越富裕,這種「沒感覺」的人也越來越多,它其實就是「心靈貧窮」的徵候,無法有許多感覺的人,就是心靈上的窮人,他們是富裕社會裡另一種常見的新貧階級。想要避免淪為這種心靈上的窮人,根本之計並不是要去尋找、增加更多、更新的經驗,而是要能對每天稀鬆平凡的經驗產生更新、更豐富的感覺。就像小說家普魯斯特所言,我們需要的不是新的景觀,而是新的眼光;不是新的音樂,而是新的聽力;不是新的世界,而是新的感覺。
 要想對人對事和周遭一切有較豐富、深刻的感覺,有賴我們的開發和培養。如果我的眼光夠神奇,我就可以在一顆種子裡看到一座森林;只要我的聽力夠敏銳,我就可以在下班的車聲中聽到一首交響樂;如果我的想像夠詩意,我就可以在夜晚進入一個小鎮時,像普魯斯特一樣「一陣瘋狂的慾望獲取住我,我想跟沈睡的小鎮做愛」。
 項儂說他在吃麵包時,不只是在吃香噴噴的麵包而已,他還在吃「好幾個月的陽光,好幾個星期的雨雪,和泥土的供養。」如果能夠再加上農夫的汗水和麵包師傅的手藝。這樣的感覺不是很豐富、很深邃嗎?
 揮霍會造成貧窮,心靈的貧窮乃是來自對經驗的揮霍;而心靈的富有則是看重、寶貝自己的每一個經驗,滋生出最多的感覺和愛。
歡迎光臨王溢嘉的另外兩個專題:
《創意100擊》
《變態心理檔案》、、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