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富有 莫要窮得只剩下 錢

更新於 2020/10/11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窮得只剩下錢」曾是一個熱門的社會話題,它來自一本書和一部電影。書是王陽明牧師著的《窮得只剩下錢》,電影是梅塔導演的《AMAL》,因片名只是劇中主角的名字,所以在台灣上映時,被改為大家已經熟悉,而且更貼切電影主題的《窮得只剩下錢》。
王陽明牧師的暢銷書
 王陽明牧師的《窮得只剩下錢》,大意是說人生有兩條路:一條是追求錦衣玉食、功名富貴的「生活之路」,一條是追求平安喜樂、心靈歸宿的「生命之路」。大多數人走的都是「生活之路」,雖然物質生活富裕,但在心靈上卻感到空虛、不滿。
 這原是一本在談基督教信仰的書,但因為陳致中在二○○八年年底,拿這本書去送給他在獄中的父親陳水扁,經媒體披露後,覺得頗具「深意」,而成為一個熱門的社會議題:我們不要為了追求財富而拋棄其他更可貴的東西,否則到頭來真的會「窮得只剩下錢」。
 電影《AMAL》說的是印度新德里一位開嘟嘟車的窮漢阿默,為了追趕偷他客人錢包的小女竊賊,害得那女孩被車撞倒,需要昂貴的開顱手術費。阿默覺得他有責任,更努力開嘟嘟車,四處求人幫忙,但大家都虛辭以對。最後,阿默只好拿他唯一的財產嘟嘟車去抵押,好救回那個可憐的女孩。
同名電影AMAL
 另一方面,阿默在開嘟嘟車時,遇到一位無理而好挑剔的老遊民賈蘭,但他總是和顏悅色,而且還關心他的生活。賈蘭其實是個億萬富翁,雖家財萬貫卻內心迷惘,他扮成老遊民四處去尋找人生的解答,但遇到的人都令他失望,而阿默的善良和真誠付出則感動了他,讓他了解富足和幸福的真正含意,他決定讓阿默繼承三億的遺產。但阿默卻在繼承遺產的最後簽署時間,放棄去簽署,選擇照約定去載他心愛的情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影片不僅透過億萬富翁賈蘭和其他人提醒我們,不要「窮得只剩下錢」;更讓主角阿默現身說法,告訴我們心地善良、對他人真誠地關愛與付出才是「心靈的富有」,也才是人生真正的幸福所在。它剛好呼應了印度詩人泰戈爾所說的一句話:「生命因為付出了愛,而更為富足。」
 到底什麼是「貧窮」?大家最先想到的是「物質上的匱乏」,它也是讓人感到「不幸」的最大原因。但很多人在物質生活上已非常富足,內心卻還是感到無比空虛、迷惘、不快樂;有人因而認為這其實是另一種「貧窮」——「心靈的貧窮」。因盲目追求「物質富裕」而陷入「心靈貧窮」的人越來越多,想要為自己重新定義「貧窮」和「富有」的有心人也越來越多。
 有一位傳統定義裡的富翁,想讓兒子見識貧窮人家的悲慘生活,而帶兒子到鄉下某個窮人的家。在那裡過了一天一夜後,父親在回途中問兒子:「現在你知道貧窮是什麼滋味了吧?」兒子回答:「我的確見識到了。」父親關切地問他學到了什麼。
 兒子說:「我發現他們家有四條狗,但我們家只有一條狗;我們家有一個游泳池,但他們家有一片十倍大的水塘;我們家花園裡有國外進口的燈飾,但他們家可以看到滿天的星斗;我們家的天井直通前院,但他們家的門前視野遼闊,一望無際……。」在如數家珍後,兒子做出結論:「謝謝爸爸!讓我有機會瞭解我們是多麼貧窮!」
 傳統上,大家都以金錢和財產的多寡來界定貧富,但什麼是「財產」?不是我個人擁有的東西才是「財產」,我的父母、配偶、子女、寵物才是我更珍貴的「財產」,和他們真情互動,那種快樂絕不是住豪宅、開名車所能比擬。自然美景或圖書館等公有財,雖然不屬於我個人,但只要我懂得愉快去欣賞、使用,那也是難得的享受,它們也可成為我的「財產」。所以,「富有」並非只是我「擁有多少」,更重要的是我能「享受多少」。
 蘇格拉底說:「滿足於最少的人最富有。」自己覺得貧窮,通常是因為有匱乏感;但如果我懂得知足,滿足於最少,那不僅讓我自覺富有,而且還能有餘裕可以付出,並因付出而覺得富有。所以,「能付出越多的人也才越富有。」
 我能付出的並非只有金錢、物質,還有我的好意、關懷、同情等情感,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愛。金錢是付出以後就會變少,而愛卻是在付出後就會滋生出越多的愛,所以愛才是我們最神奇的財富。不愛人也不被人所愛的人,才是這個世界上最貧窮的人。
 愛默森說:「沒有一顆豐饒的心,財富只是一個醜陋的乞丐。」一顆豐饒的心必然充滿了愛,愛他人、愛自己、愛自然萬物;而且不單單只有愛,還包括擁有各種敏銳、美好的感覺(它也是愛的基礎)。因此,我們又可以說,心靈的富有不在於擁有許多、經歷許多,而在於能感覺許多。
 我一有個親戚,綽號叫做「沒感覺」,因為去看一場電影回來,問他電影如何?他的回答是:「不怎麼樣,沒什麼感覺。」去吃一頓大餐回來,問他滋味如何?他的回答是:「普普通通,感覺不出好在哪裡。」十件事中有六七件,他的反應都是「沒感覺」。
 但他並非知覺有問題、缺乏見識或者判斷力。因為家境富裕,才二十出頭的他,已經遊歷過近半個世界;台北吃喝玩樂的好地方,他去過的比沒去過的要多出許多;讀的是一流大學,唸過不少書,也交過幾個女朋友;生活閱歷可以說相當豐富,但也許就是太見多識廣了,觀於滄海者難為水,尋常事物對他來說,都一個一個變成了「沒感覺」。
 社會越富裕,這種「沒感覺」的人也越來越多,它其實就是「心靈貧窮」的徵候,無法有許多感覺的人,就是心靈上的窮人,他們是富裕社會裡另一種常見的新貧階級。想要避免淪為這種心靈上的窮人,根本之計並不是要去尋找、增加更多、更新的經驗,而是要能對每天稀鬆平凡的經驗產生更新、更豐富的感覺。就像小說家普魯斯特所言,我們需要的不是新的景觀,而是新的眼光;不是新的音樂,而是新的聽力;不是新的世界,而是新的感覺。
 要想對人對事和周遭一切有較豐富、深刻的感覺,有賴我們的開發和培養。如果我的眼光夠神奇,我就可以在一顆種子裡看到一座森林;只要我的聽力夠敏銳,我就可以在下班的車聲中聽到一首交響樂;如果我的想像夠詩意,我就可以在夜晚進入一個小鎮時,像普魯斯特一樣「一陣瘋狂的慾望獲取住我,我想跟沈睡的小鎮做愛」。
 項儂說他在吃麵包時,不只是在吃香噴噴的麵包而已,他還在吃「好幾個月的陽光,好幾個星期的雨雪,和泥土的供養。」如果能夠再加上農夫的汗水和麵包師傅的手藝。這樣的感覺不是很豐富、很深邃嗎?
 揮霍會造成貧窮,心靈的貧窮乃是來自對經驗的揮霍;而心靈的富有則是看重、寶貝自己的每一個經驗,滋生出最多的感覺和愛。
歡迎光臨王溢嘉的另外兩個專題:
《創意100擊》
《變態心理檔案》、、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33會員
478內容數
分享個人生命中有趣、有意義的各種閱歷及所思所感,讓讀者在心靈的饗宴中,開闊自己的人生視野、豐富自己的精神樣貌,做個感性與理性齊備,兼顧理想與現實的現代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溢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雜沓的菜市場內,便宜又好吃的原盅燉品套餐,讓我想起《華盛頓郵報》策劃的一場「品味與價值觀」的社會實驗:世界知名的演奏家Joshua Bell,在音樂廳和地鐵站以同陽的小提琴,演奏同樣的巴哈作品,但聽眾的反應卻有著天壤之別。所謂「品味」,涉及很多條件,關鍵在於什麼才是你認為的重點?它洩漏了你的價值觀。
小時候媽媽帶我去看馬戲團,讓我目睹了一個奇幻瑰麗的世界。但直到看了柏格曼和費里尼的電影,我才了解它所代表的深刻意義。這兩位世界級導演,在童年時代都是「想和馬戲團一起離開的小孩」。他們的電影總是營造出一個魅惑、讓人嚮往與深思的夢幻世界;電影,其實就是他們的馬戲團,在召喚那些想要跟他們一起離開的人。
董耀會花508天從山海關走到嘉峪關,成為走完長城的第一人;楊東在五年間去長城兩百多趟,拍了30萬張照片,成了為長城留下最精彩影像的第一人。他們都是「化零為整」「匯多為一」的實踐者,因「整體大於部分之總和」,而有了不一樣的人生。其實一般人如能利用零星的時間去做單一的一件事,積少成多,也能帶來可見成果。
在「最偉大的一百位英國人」與「最被討厭的一百位英國人」的民調中,柴爾夫人都名列前茅。對她所引發的各種爭議、讚美與厭惡,她說:「如果無法引起爭議和批評,那就說明我不稱職。」她知道如果她想帶來改變,做個稱職的首相,那必然會帶來衝突,讓某些人厭惡、讓另一些人讚美,但只能泰然處之,做自己認為對、應該做的事。
網路世界比現實世界豐富、便捷,我現在上網除了到臉書和部落格發文,主要是去尋找我想看的知識性資訊、影劇、風土民情。當我對周遭人事的興趣越來越淡薄、越無所期待後,我越來越專注於規劃自己在今天、下個月、明年、餘生要做什麼。我的生活圈子好像縮小了,但如此自歌自舞自徘徊,卻另有難得的自在安詳。
邱吉爾的母親詹妮不僅再婚兩次,而且都是年齡相差甚多的「小鮮肉」,雖然引起不少社會非議,但邱吉爾對母親的這種「敢」,不僅不以為忤,也不止於私下表示祝賀,而是親自為母親舉辦盛大婚禮,並在婚禮上發表熱情洋溢的賀詞,向母親和世人表示,做兒子的他對母親能勇於追求自己的幸福是多麼地高興,多麼地引以為榮。
雜沓的菜市場內,便宜又好吃的原盅燉品套餐,讓我想起《華盛頓郵報》策劃的一場「品味與價值觀」的社會實驗:世界知名的演奏家Joshua Bell,在音樂廳和地鐵站以同陽的小提琴,演奏同樣的巴哈作品,但聽眾的反應卻有著天壤之別。所謂「品味」,涉及很多條件,關鍵在於什麼才是你認為的重點?它洩漏了你的價值觀。
小時候媽媽帶我去看馬戲團,讓我目睹了一個奇幻瑰麗的世界。但直到看了柏格曼和費里尼的電影,我才了解它所代表的深刻意義。這兩位世界級導演,在童年時代都是「想和馬戲團一起離開的小孩」。他們的電影總是營造出一個魅惑、讓人嚮往與深思的夢幻世界;電影,其實就是他們的馬戲團,在召喚那些想要跟他們一起離開的人。
董耀會花508天從山海關走到嘉峪關,成為走完長城的第一人;楊東在五年間去長城兩百多趟,拍了30萬張照片,成了為長城留下最精彩影像的第一人。他們都是「化零為整」「匯多為一」的實踐者,因「整體大於部分之總和」,而有了不一樣的人生。其實一般人如能利用零星的時間去做單一的一件事,積少成多,也能帶來可見成果。
在「最偉大的一百位英國人」與「最被討厭的一百位英國人」的民調中,柴爾夫人都名列前茅。對她所引發的各種爭議、讚美與厭惡,她說:「如果無法引起爭議和批評,那就說明我不稱職。」她知道如果她想帶來改變,做個稱職的首相,那必然會帶來衝突,讓某些人厭惡、讓另一些人讚美,但只能泰然處之,做自己認為對、應該做的事。
網路世界比現實世界豐富、便捷,我現在上網除了到臉書和部落格發文,主要是去尋找我想看的知識性資訊、影劇、風土民情。當我對周遭人事的興趣越來越淡薄、越無所期待後,我越來越專注於規劃自己在今天、下個月、明年、餘生要做什麼。我的生活圈子好像縮小了,但如此自歌自舞自徘徊,卻另有難得的自在安詳。
邱吉爾的母親詹妮不僅再婚兩次,而且都是年齡相差甚多的「小鮮肉」,雖然引起不少社會非議,但邱吉爾對母親的這種「敢」,不僅不以為忤,也不止於私下表示祝賀,而是親自為母親舉辦盛大婚禮,並在婚禮上發表熱情洋溢的賀詞,向母親和世人表示,做兒子的他對母親能勇於追求自己的幸福是多麼地高興,多麼地引以為榮。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你以為有錢就一定幸福嗎?這位富豪現身說法,告訴我們,事實不是這樣的! 《當富豪遇上僧侶》的作者朱利安‧赫姆森,是一位德國的心理教練,《當富豪遇上僧侶》是他的處女作。本書在德國的亞馬遜,有著超過8000個五星好評推薦,也是第一名的年度最佳禮物書,及心靈成長暢銷書。
Thumbnail
這本書主要探討了一般人無法致富的核心問題——心態。通過這本書擴展讀者的視野,改變他們的思考模式,並打開心扉,鼓勵迎接一個充滿機遇的嶄新世界。
Thumbnail
聆聽許添盛醫生的演講,主題:心靈豐盛財富真的會豐盛嗎? 以下為截錄筆記和網友分享~ 今天不管你是富,是貧皆為死,人無法用錢買到命。 所有的,皆是暫時的,找尋「解脫」,但修行及解脫並非什麼都不要。 不要名利、家庭、地位、金錢即是修行嗎? 不要錢的,是最貴的。 不要去抓住「抓不住
Thumbnail
富有的意思是賺得到錢並且也留得住錢、能享受賺錢與花錢的樂趣; 窮苦的意思是賺得到錢但留不住錢;賺得到錢但享受不到錢帶來的樂趣、或是怎麼努力也賺不到錢。 這一篇告訴你,人會窮的真正原因。
Thumbnail
趙先生說,「走到人生的終點,能留下來的,不是我們曾經擁有的,而是我們曾經付出的。」這句話跟佛家說的「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是同樣的道理。一個社會貧富差距過大,富人會貢高我慢,窮人會心生怨恨,富與貧遙遙對峙。不過,如果一個不富有的人,卻有一顆富可敵國的心,物質與心靈取一段平衡,即可達到均富的理想。
Thumbnail
一位有名的心理學家菲利普.梅林(Philipp Mayring)說過 「滿足就是自我認知的結果」 既然這是一個主張自我成長的頻道,或許我們該來談談,幸福和滿足有什麼不同之處了。
Thumbnail
富人覺得窮人不夠努力,窮人覺得一生中沒有機運,面概全觀果真是如此嗎?  快樂通常短暫,如不知止;痛苦往往隨之而至。生命中所有的選擇都不會有誤,所有的選擇都是由外至內,去覺察經驗累積而來的想法 慾念由心生,知足常樂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閱讀狄帕克‧喬布拉的《豐盛》一書的心得,內容包括金錢的業力、業力的解法、雙重束縛、金錢與工作等。透過對業力的認識及改變,讓金錢和幸福流進生活。
Thumbnail
在生活的洪流中,貧窮思維如同一股無形的潮流,時刻影響著我們的感知。貧窮本身並不可怕,這可能只是一時的低潮狀態,你該害怕的是否擁有貧窮思維,它不僅會使人蒙蔽雙眼,更可能讓我們低估未來成長和繁榮的無盡機會。
Thumbnail
在探討人生的意義與價值時,我們常常會聽到關於財富、地位或成就的討論。然而,有一種貧窮,它不是指物質上的缺乏,而是指心靈與精神上的匱乏—那就是不願意去付出。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你以為有錢就一定幸福嗎?這位富豪現身說法,告訴我們,事實不是這樣的! 《當富豪遇上僧侶》的作者朱利安‧赫姆森,是一位德國的心理教練,《當富豪遇上僧侶》是他的處女作。本書在德國的亞馬遜,有著超過8000個五星好評推薦,也是第一名的年度最佳禮物書,及心靈成長暢銷書。
Thumbnail
這本書主要探討了一般人無法致富的核心問題——心態。通過這本書擴展讀者的視野,改變他們的思考模式,並打開心扉,鼓勵迎接一個充滿機遇的嶄新世界。
Thumbnail
聆聽許添盛醫生的演講,主題:心靈豐盛財富真的會豐盛嗎? 以下為截錄筆記和網友分享~ 今天不管你是富,是貧皆為死,人無法用錢買到命。 所有的,皆是暫時的,找尋「解脫」,但修行及解脫並非什麼都不要。 不要名利、家庭、地位、金錢即是修行嗎? 不要錢的,是最貴的。 不要去抓住「抓不住
Thumbnail
富有的意思是賺得到錢並且也留得住錢、能享受賺錢與花錢的樂趣; 窮苦的意思是賺得到錢但留不住錢;賺得到錢但享受不到錢帶來的樂趣、或是怎麼努力也賺不到錢。 這一篇告訴你,人會窮的真正原因。
Thumbnail
趙先生說,「走到人生的終點,能留下來的,不是我們曾經擁有的,而是我們曾經付出的。」這句話跟佛家說的「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是同樣的道理。一個社會貧富差距過大,富人會貢高我慢,窮人會心生怨恨,富與貧遙遙對峙。不過,如果一個不富有的人,卻有一顆富可敵國的心,物質與心靈取一段平衡,即可達到均富的理想。
Thumbnail
一位有名的心理學家菲利普.梅林(Philipp Mayring)說過 「滿足就是自我認知的結果」 既然這是一個主張自我成長的頻道,或許我們該來談談,幸福和滿足有什麼不同之處了。
Thumbnail
富人覺得窮人不夠努力,窮人覺得一生中沒有機運,面概全觀果真是如此嗎?  快樂通常短暫,如不知止;痛苦往往隨之而至。生命中所有的選擇都不會有誤,所有的選擇都是由外至內,去覺察經驗累積而來的想法 慾念由心生,知足常樂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閱讀狄帕克‧喬布拉的《豐盛》一書的心得,內容包括金錢的業力、業力的解法、雙重束縛、金錢與工作等。透過對業力的認識及改變,讓金錢和幸福流進生活。
Thumbnail
在生活的洪流中,貧窮思維如同一股無形的潮流,時刻影響著我們的感知。貧窮本身並不可怕,這可能只是一時的低潮狀態,你該害怕的是否擁有貧窮思維,它不僅會使人蒙蔽雙眼,更可能讓我們低估未來成長和繁榮的無盡機會。
Thumbnail
在探討人生的意義與價值時,我們常常會聽到關於財富、地位或成就的討論。然而,有一種貧窮,它不是指物質上的缺乏,而是指心靈與精神上的匱乏—那就是不願意去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