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違的來寫一下心得~臺北海鷗劇場《化作北風》觀後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觀演時間:2019.03.23
在青年戲曲藝術節都走到第六屆了的時候,身為老派傳統掛(?)的我終於首度來看了~XDD
不過我也不是故意一直跳過啦,只是時間真的都不怎麼湊巧,而標榜當代創新的這系列真的比較難勾動我排除萬難去看。XD//
這次又是一個機緣湊巧,然後感謝蒼天,我看到的這齣還真的算是很好看~~

※以下微幅觸及作品內容,應不影響尚未觀演者日後的欣賞體驗,但仍註明供參考判斷。
放個當初售票頁面的歷史連結作為避免不小心就誤觸以下內容的分隔島。XD
※再次提醒,以下微幅觸及作品內容。

我看的是《化作北風》,有芸丞跟婕菱姑娘,而且戲劇顧問居然是岳霖~XDDD
我雖然比較喜歡直觀式看戲,不會在看戲前刻意去擁有先備知識,但若有演前導聆跟演後座談我倒是都會聽。
岳霖的演前導聆我覺得講得蠻好的,他的這一番導引,能夠令人更清晰地看見這齣戲的強處:在傳統與當代、東方與西方的兼容實驗上,《化作北風》確實是很成功的。
我身為一名愚婦,當然是甚至沒有聽過〈富比士小姐的幸福暑假〉。(毆) 而岳霖在導聆時對原著情節的交代,讓看戲時可以很快明白改編與原著間的血脈(?)關係。
而我之所以覺得這齣戲很成功,就類似我為當代(當代傳奇劇場)的《等待果陀》驚嘆一樣,雖說這兩齣戲也並非在同一個層次上,不過,那種不著痕跡的挪移,我覺得非常了不起。
若是不知有貝克特的原著,當代的《等待果陀》就儼然純粹生發於東方的文化與哲思;《化作北風》很強的一點,也同樣在於它的故事內容根本可說是超級傳統。傳統到一見就可以鍾情到永世相依什麼的,這麼典型古冊風的文本內容,卻也真正咬合著馬奎斯的原著。我覺得這真的是很難達致的厲害功力。
在文本上是把當代扣回了傳統,而在形式上,強的又是用當代為傳統創造了新意。
最明顯的當然就是整個導演手法,基本上是一種相當當代劇場的模式,四位演員與幾樣簡單的物件,構建了整齣超過一百分鐘的完整戲劇;但說起來,乾淨寫意,一桌二椅,不也是傳統的延伸嗎?唱唸作打、插科打諢,該有的都一點沒少,敝人特別喜歡萬用的「掃帚」──在我看來它長得真的很像掃帚~XD──化作傳統象徵式的馬鞭時,完完全全就是基本功的體現啊,只是那根鞭長得跟傳統不太一樣而已~栢優座的作品也有過類似的模式,我個人是蠻欣賞的。
而音樂的新舊比例也算是拿捏得當,也有舊調新用的模式,特別是將近結尾時有一段淒慘無比的情景,但選用的卻是一個傳統多半用在歡快場景的曲調──我的金魚腦已然想不太起來是哪個旋律,感覺好像是〈送君別〉,但不太確定~QwQ──我一直很喜歡這種創意,而且用在這裡特別可以彰顯諷刺感與雙面性,因為那個場景就是外喜內悲,所以把原本談情說愛式的輕快曲調慢化、柔化,恰恰可以完美體現那種佯喜實悲的真相,能夠讓觀眾高度同理,召喚眼淚(?)。
但這齣戲也沒有完美到要讓我熱烈盛讚。XD
不過其實我覺得瑕疵就是一個:文詞對我這種老派的人來說,實在很詭異。XD
劇本很明顯是國語思維下寫出來的,所以稍嫌過於「文雅」,不容易聽懂,而我基本是傾向認為對白不應有字幕派。XD 這也是為什麼我其實一直很欽佩狄珊編劇,說真的她的劇本、唱詞我覺得完美調和雅俗,有人文氣,卻也很「接地氣」,她的詞往往看似沒有什麼精巧華美的字句,卻就是很有味道。
而回到《化作北風》來,因為太容易感覺句子是由國語翻譯而來,所以有時那些臺語聽起來也有點奇怪,當然有時是青年演員們發音微幅失準,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劇本本身。
而再由此延伸出去的,就是唱詞居然基本沒有在管押韻。XDD 好啦我這樣說好像不太公平,畢竟它其實每段都還是有押韻,只是沒有句句押。然.而,老派的我表示,這就是我覺得的問題所在~。゚(゚≧∇≦゚)゚。 全鬥句是基本啊~~~~。゚(゚≧∇≦゚)゚。 這就像做活戲沒腹內而無法鬥句聽起來一樣可疑~。゚(゚≧∇≦゚)゚。
不過我也有在想說不知道這是否是編劇的蓄意,刻意要在這點上脫離被如我這類人認為是基本定理的「傳統」。
而劇中純唸白的旁白出現率也特別高,我覺得這也是當代劇場的模式,畢竟,在我的守舊觀點上,這些都可以也應該用唱詞去帶。但這點我比較沒意見,我真正在意的還是沒有全鬥句這一點。XDD
所以基於個人品味,我還是決定扣它一星。XDD
除了文詞的問題外,我覺得整體真的很好。
尤其是芸丞姑娘越來越強,表現真的超級好的。倒是婕菱姑娘還可以更精進,有些場景需要快狠準的肢體效果來呈現戲劇張力,但至少我看的這場沒有表現到位。其他兩位姑娘表現也都不差,餘下的則仍是基本功的問題,假以時日都會更好的。
最後的最後,不知道「化作北風」這個名字跟〈化作千風〉有沒有關係?
無論有沒有,我覺得兩者很相應。
2019.03.24
avatar-img
5會員
43內容數
「これだけの日を跨いで来たのだか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對酒當歌 的其他內容
單篇創作。 --- 第一次戀愛時,對象是隔壁班的男孩。 她愛上了相思的感覺。
還蠻喜歡這部片的。 首先,畫風真的很可愛。ˇ 不過,顏固然重要,但並不是光靠顏就可以蒙蔽我的。XD 之所以喜歡,是因為它的內裡也同樣可愛。 我很欣賞這部片的「想像力是你的超能力」的核心價值,這是每個人天生就擁有的寶藏,太多的經典反覆提點這件事情,而顛撲不破的事情就是值得一再重述而始終顛撲不破。
※本文為觸及《偽装の夫婦》關鍵情節之觀後感。 我本來是覺得,真是好棒啊。 可是,啊,人生最怕的真心就是這個「可是」啊。 前九集我都認為這齣戲相當優質的。 甚至,我相信結尾會是不落俗套而深刻的。 ──可是啊。
觀後感:★★★★★ 《S.》是一個多重世界。 以一本名為《希修斯之船》的鉅著為交集。 《希修斯之船》牽繫其作者與編譯,牽繫一對深究此書的男女,牽繫同樣閱讀著這本書的我們自己。
單篇創作。 --- 第一次戀愛時,對象是隔壁班的男孩。 她愛上了相思的感覺。
還蠻喜歡這部片的。 首先,畫風真的很可愛。ˇ 不過,顏固然重要,但並不是光靠顏就可以蒙蔽我的。XD 之所以喜歡,是因為它的內裡也同樣可愛。 我很欣賞這部片的「想像力是你的超能力」的核心價值,這是每個人天生就擁有的寶藏,太多的經典反覆提點這件事情,而顛撲不破的事情就是值得一再重述而始終顛撲不破。
※本文為觸及《偽装の夫婦》關鍵情節之觀後感。 我本來是覺得,真是好棒啊。 可是,啊,人生最怕的真心就是這個「可是」啊。 前九集我都認為這齣戲相當優質的。 甚至,我相信結尾會是不落俗套而深刻的。 ──可是啊。
觀後感:★★★★★ 《S.》是一個多重世界。 以一本名為《希修斯之船》的鉅著為交集。 《希修斯之船》牽繫其作者與編譯,牽繫一對深究此書的男女,牽繫同樣閱讀著這本書的我們自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臺南人劇團—《仲夏夜汁夢》 2024.05.30 & 06.06 & 06.11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藍盒子
Thumbnail
現正展出於鹿港十宜樓的掌中戲傳統木作戲台,是由人間國寶李秉圭老師帶領藝生完成的傳習作品。「鹿溪文史工作室」安排了一系列現場使用此戲台演出的傳統掌中戲活動。 我在上週六觀賞了由「彰藝園掌中劇團」出演的《鄭和下西洋》之〈撒髮國〉戲齣,驚嘆裡面有眾多與道門修練相關的符碼,正好來一篇久違的觀後心得。
Thumbnail
🌿「一齣戲歷經演出中千錘百鍊,長時間的醞釀成就經典好戲」 來賓介紹👏👏👏 -- 看家戲策展人:吳明德老師 -- 布袋戲歌姬:黃鳳儀 👩‍🎤🎼🎙️🗣️🙌👺 “看家戲”是什麼呢?☝️-- 又名「帶家戲,為民間劇團招牌拿手劇目
Thumbnail
2022年陸劇《夢華錄》融合了許多著名詩詞、畫作、戲曲故事所描繪的山川文物,展現北宋時期的生活意境,深受觀眾喜愛。將每一個場景賦予感動與生命,提煉出古典詩詞所蘊含的韻味,融入劇中人物的身分性格,加以烘托渲染,完全的展現文化藝術與思想內涵。
Thumbnail
即使已經是演出N遍的熟戲,總還是會遇上第一次看的觀眾。因此,每一次的演出都不能馬虎!
Thumbnail
今天想聊的《古相思曲》,算是我最近補劇時意外驚豔的作品! 它是由執導過《長公主在上》和《東欄雪》的導演知竹所拍攝,全劇只有 14 集,每集約 30 分鐘,沒有什麼流量演員或知名 IP,卻有著相當優秀的質感。古色古香的造型、場景、配樂,搭配上有韻味、有層次、有節奏的劇本,讓我光看前五分鐘就徹底愛上了這
Thumbnail
妳以為氣氛到了,套路要出來了,但妳先別急 編劇組套路觀眾? 這部劇的編劇真的是來跟觀眾對猜心理預期,整部劇情有好多明明照老套路應該發生的都沒發生,反而是用更貼近主觀行為來表演。 一部劇基本要素:演員演技、畫質優質、音樂營造氛圍。在每個緊張時刻就像是牽著我們心中的預期心理一樣,慢慢地導入在劇
Thumbnail
一直都很喜歡看古裝劇和古言情,不過前一陣子的古裝似乎流行甜寵仙俠路線,實在不是我喜歡的類型,不然就是把我很喜歡的小說原著改得一蹋糊塗。
Thumbnail
NHK大河劇《致光之君》以紫式部為主角,探討平安時代日本文學作家的生平與寫作動機。本文淺談古典日文與假名書道的基本辨認概念,而大河劇也展現出編劇的仔細觀察與腦補歷史外的空白。 (有人發現這次的摘要是AI幫我擷取的嗎?)
Thumbnail
看不到傳說級別的服妖之鑑復刻於是在台大戲劇系學期製作嘗試看看這個廣受好評的劇本。 第一次學製體驗還不錯,對於四面台的應用也非常令人驚艷,不愧是有各大學長姐鼎力協助的台大戲劇系,散場時也看到簡莉穎、許哲彬、謝盈萱等人! 但不知道是不是口碑場的關係,在部分換場時能夠明顯感覺到卡頓,後續也看到不少討論說有
Thumbnail
臺南人劇團—《仲夏夜汁夢》 2024.05.30 & 06.06 & 06.11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藍盒子
Thumbnail
現正展出於鹿港十宜樓的掌中戲傳統木作戲台,是由人間國寶李秉圭老師帶領藝生完成的傳習作品。「鹿溪文史工作室」安排了一系列現場使用此戲台演出的傳統掌中戲活動。 我在上週六觀賞了由「彰藝園掌中劇團」出演的《鄭和下西洋》之〈撒髮國〉戲齣,驚嘆裡面有眾多與道門修練相關的符碼,正好來一篇久違的觀後心得。
Thumbnail
🌿「一齣戲歷經演出中千錘百鍊,長時間的醞釀成就經典好戲」 來賓介紹👏👏👏 -- 看家戲策展人:吳明德老師 -- 布袋戲歌姬:黃鳳儀 👩‍🎤🎼🎙️🗣️🙌👺 “看家戲”是什麼呢?☝️-- 又名「帶家戲,為民間劇團招牌拿手劇目
Thumbnail
2022年陸劇《夢華錄》融合了許多著名詩詞、畫作、戲曲故事所描繪的山川文物,展現北宋時期的生活意境,深受觀眾喜愛。將每一個場景賦予感動與生命,提煉出古典詩詞所蘊含的韻味,融入劇中人物的身分性格,加以烘托渲染,完全的展現文化藝術與思想內涵。
Thumbnail
即使已經是演出N遍的熟戲,總還是會遇上第一次看的觀眾。因此,每一次的演出都不能馬虎!
Thumbnail
今天想聊的《古相思曲》,算是我最近補劇時意外驚豔的作品! 它是由執導過《長公主在上》和《東欄雪》的導演知竹所拍攝,全劇只有 14 集,每集約 30 分鐘,沒有什麼流量演員或知名 IP,卻有著相當優秀的質感。古色古香的造型、場景、配樂,搭配上有韻味、有層次、有節奏的劇本,讓我光看前五分鐘就徹底愛上了這
Thumbnail
妳以為氣氛到了,套路要出來了,但妳先別急 編劇組套路觀眾? 這部劇的編劇真的是來跟觀眾對猜心理預期,整部劇情有好多明明照老套路應該發生的都沒發生,反而是用更貼近主觀行為來表演。 一部劇基本要素:演員演技、畫質優質、音樂營造氛圍。在每個緊張時刻就像是牽著我們心中的預期心理一樣,慢慢地導入在劇
Thumbnail
一直都很喜歡看古裝劇和古言情,不過前一陣子的古裝似乎流行甜寵仙俠路線,實在不是我喜歡的類型,不然就是把我很喜歡的小說原著改得一蹋糊塗。
Thumbnail
NHK大河劇《致光之君》以紫式部為主角,探討平安時代日本文學作家的生平與寫作動機。本文淺談古典日文與假名書道的基本辨認概念,而大河劇也展現出編劇的仔細觀察與腦補歷史外的空白。 (有人發現這次的摘要是AI幫我擷取的嗎?)
Thumbnail
看不到傳說級別的服妖之鑑復刻於是在台大戲劇系學期製作嘗試看看這個廣受好評的劇本。 第一次學製體驗還不錯,對於四面台的應用也非常令人驚艷,不愧是有各大學長姐鼎力協助的台大戲劇系,散場時也看到簡莉穎、許哲彬、謝盈萱等人! 但不知道是不是口碑場的關係,在部分換場時能夠明顯感覺到卡頓,後續也看到不少討論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