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之後,我真的明白了一句俗話:人類的苦痛是自找的。不過這樣說法太草率了,修正一下,應該是說:人喜歡有磨難的存在,因為磨難有助人類生存。
如同書名,赫胥黎在書裡建構了一個烏托邦世界,這裡的人不用藉由母胎出生,而是靠「脫瓶」。這個世界只製造五種階級的人類,艾爾發族和貝塔族有較高的智商,愛普西隆族是最笨的人種。由國家中心的管理者來設定這一切,還在瓶裝內時就設定好屬性,在嬰兒期就利用睡眠學習法,不斷灌輸他們的階級職責,所以一生安於現狀又視為理所當然,不會感到憤怒不公平,就算出現情緒起伏,管理者提供「酥麻」和「體感電影」讓所有情緒消失地無影無縱。
這樣的完美世界到底可不可行,故事中段終於來了一個正常的「野蠻人」約翰,他來自父母,還有充滿莎士比亞又富有宗教的野蠻世界。這兩個世界對撞了,文明對野蠻不屑,新事物對舊事物排斥。在新世界裡莎士比亞的作品是禁書,但野蠻人無法理解,認為這些是很美的作品。新世界回答:越美好的事物,越不能要。美,會讓人分心。也呼應了書中一開始提到的:閱讀有一定風險,會導致制約遭到破除。讓小孩討厭花朵,完全是經濟發展的考量,喜愛大自然無法刺激經濟生產,他們應該配戴有精巧的運動裝備,這樣才能同時刺激消費。是的,這是對福特之主(Ford)的反諷。
除了經濟的反諷,裡面還有情慾和慾望的討論。新世界裡沒有母親、沒有忠誠、沒有痛苦。認為舊世界裡的野蠻人過得極度悲慘,無法隨心所欲過日子,少了「酥麻」的幫忙,內心情感恣意橫生,有自責有病痛,還要面對無知的未來,野蠻人必然情緒滿溢,人一旦情緒滿溢要如何理智穩定呢。這一段完全說出了人類的複雜和矛盾,我們的情感本來是獨一無二的寶物,也是生活靈感的泉源,但為了建立美好未來秩序是很重要的,對一個掌管千萬國民的管理者而言,統治這樣的個體很麻煩,為了有效率進行,必須把差異化降到最低,甚至一致性,因為管理者最害怕獨一無二。
烏托邦比我們從前以為的更容易實現。現在我們面臨了一個更焦慮的問題,怎麼避免從烏托邦走到現實?在新世紀裡,知識分子和受教育階層會想辦法避免烏托邦降臨,並回到非烏托邦的社會型態。「完美」越少,自由越多。—尼古拉斯.柏地雅夫(Nicolas Berdiaeff)
裡面大量引用莎士比亞的作品,閱讀體驗上讓名作洗滌一下新世界的制度感,人類還是有血有肉比較可愛的。因為人有智慧,有骨氣,所以會尋求更好,而且是全面性的好,只有制度設計或型態設計上的完美,是到達不了我們內心渴望的層次。內心的提升往往牽涉形而上的範疇,例如音樂、繪畫、戲劇、文學...等,也就是所謂的藝術,而這些創作是充滿情感甚至是苦痛下的產物。而這些產物再次讓痛苦的生活獲得滋潤,所以痛苦不斷被昇華。所以沒有痛苦的話,就沒有偉大的藝術,人類就的提升就只剩表面。
我不要舒適,我要上帝,我要詩歌,我要真正的險境,我要自由,我要良善,我要罪惡。—野蠻人約翰
故事最後野蠻人一直鞭打自己,自我訓誡的體罰,看得有點痛苦,還犯頭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