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強迫人向善是否一定好?|論烏托邦、反烏托邦|「讀後感」如果我們無法以光速前進、發條橙、南韓股市禁沽令

2023/11/18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最近看了南韓作家金草葉的科幻小說《如果我們無法以光速前進》。是由七個短篇小說結集成一本書。其中第一章《為何朝聖者去而不返》令我想到印象深刻的老電影《發條橙》,我喜歡這套電影的程度甚至我去誠品見到一本名為《發條橙子》的書都先買了回家。兩個故事同樣都是人類製造烏托邦的題材,生活在故事中的主角都沒有得選擇自己想過的人生。令我重新思考烏托邦世界是否一定最好。


《如果我們無發以光速前進》的《為何朝聖者去而不返》故事是講述主角蘇菲由小到大都生活在一個與世隔絕的村莊。胚胎研究科學家莉莉是主角蘇菲的卵子繁殖的母親,兩者面上有一道明顯的疤痕。故事中蘇菲就是在她成年後才可以進入地球中尋找莉莉的事。雖然沒有記載莉莉設計人類胚胎的契機,但蘇菲認為莉莉是想賦予下一代美貌、健康,並以卓越的特性構造他們的人生當成了一種自己能做的善舉。就結果來看,莉莉的胚胎研究只是希望排除階級而己,因此在某個時間點前,莉莉都没有對自己的工作產生任何懷疑,她始終相信自己做的事情是為了創造出一個正確的世界。

之後莉莉想生一個孩子,但在胚胎初期就發現蘇菲和自己一樣面上有一個疤痕,有明顯的「缺陷」,但莉莉沒有「報廢」蘇菲,蘇菲能找到的相關記載是「難道我的出生是沒有意義嗎?」

可能是蘇菲的缺陷令莉莉想到自己,如果她「報廢」蘇菲的話,是不是否定自己的存在?莉莉因為疤痕,出生時不受歡迎;長大後又遭遇排擠,但儘管如此,她還是頑強地活了下來,並且以某種方式證明人生的可能性。這就是莉莉 •道德納。

蘇菲認為莉莉當時並没有把胚胎過程中的自己視為人類,她之所以没有報廢,並不是因為我是人類,而是因為她看到了可能性。那是決定某種生命生存權利的問題。最終莉莉沒有給蘇菲貼上毫無出生意義的標籤,因為這也是她自己的課題。

莉莉希望找到一個即使臉上帶著醜陋傷疤出生、存在疾病、哪怕艇少一隻手臂也不會覺得不幸的世界;她希望帶給蘇菲,也就是自己的分身,一個那樣的世界;她希望創造的不是美麗、優秀、知性的新人類,而是互不攀比、互不踐踏對方人格的新人類;她希望創造一個由這樣的孩子組成的世界。

地球以外的地方,蘇菲的「村莊」就是莉莉研究成功的證明。

在那裡,從未有人對蘇菲臉上的傷疤說三道四,蘇菲甚至把這道獨特的傷疤視為驕傲。在那裡,人們從來不在意彼此的不足之處,也因此,有時連缺陷也不再是缺陷了。在那裡,我們絕不會排擠彼此。

(節錄了部份書本的文字)

書籍連結:如果我們無法以光速前進


故事中莉莉由一個製造完美胚胎為目標的研究員變成一個創造沒有排斥有缺陷、不完美烏托邦的人,我認為這是作者生活在外表為上南韓社會的一個反思。

好像沒有完美、沒有任何姿體殘疾才能得到社會的認同。製造一個沒有歧視的烏托邦,一方面是訴說着社會大眾只注重完美無瑕的人,完全忽視了其他沒有完美外表的人的可塑性和內在。

但這個烏托邦其實是在逃避現實中的問題。

之所以是與世隔絕的村莊,是避開了現實中有缺陷的人士會受到攻擊的機會,而沒有選擇去面對問題。我認為這個不會歧視人的村莊,反而為有缺陷的人帶來一種脆弱性,就是說一直在村莊生活的蘇菲沒有人會攻擊她的外表。一但她回到成年後才可以進入的地球,受到的攻擊可能對她來說是十分嚴重。因為之前從來都沒有人因為她的疤痕而攻擊她。把他們隔離,反而不是一個為他們好的選擇。

我認為一個共融和諧的社會是現今急速的時代節奏所缺乏的,因此我也能理解作者透過莉莉創造一個烏托邦的願景是基於希望社會會更加關心和包容不完美、甚至殘疾人的缺陷,但如果建立一個烏托邦是只有不完美的人生活,而把他們與世隔絕的話,反而是增加了社會的不融洽性。就好像一早就已經標籤了居住的人是有問題而要隔離。令圈子內和圈子內的人更加難以溝通和融和。

在故事中,蘇菲一出生就在村莊中長大。她是沒有自己選擇的餘地。就是在一個溫室中,一切都是正面、樂觀、和諧美好。乍聽之下,好像非常美好。但這種環境是拒絕了社會的多樣性。在莉莉眼中是「為你好」的保護,但正正是這層保護是最大的歧視。而這種獨裁式的價值觀,令我想起1971年上映Stanley Kubrick 的《發條橙》。

《發條橙》內容是一個十惡不赦、壞事做盡、姦淫擄掠的青年被判監之後進行一個洗腦研究,強迫他不停地看好人好事的電影、宣傳片。藉此改變他的價值觀。

1971《發條橙》

1971《發條橙》

電影中的情節十分誇張和色情、暴力。如此直白的描述實在令人大開眼界。因此令我印象十分深刻,但電影中帶出的深層意義更加令人深思。一個壞事做盡的罪犯,強逼他向善,是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即使是十惡不赦的罪犯,要他摒棄過住的價值觀,然後強制接受當權者認為正確的價值觀,強制執行洗腦,要他向善。是不是一種人道的行為?


兩個故事看似不同,一個是保護有「缺陷」的「弱者」。一個是導惡人洗腦向善。但實際上都是被逼要執行一種不是自己的生活、想法、價值觀。哪麼當權者打造的烏托邦是不是一種理想的主意?

都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在昨天剛好看到一個內容,和強迫向善價值觀相似的事件 – 南韓股市禁止沽空。

https://youtu.be/mFg2pkRksO0?si=qiBCGuIn0-hvUzop

南韓政府禁止沽空

內容是南韓為了防止股市下跌而禁止大戶沽空(本來散戶因為金額問題就難以參與沽空)他這個政策是保障韓國散戶的利益。南韓每五個人就有一個證券戶口。禁止機構投資者沽空的行為可以減少股市下跌的程度。但沽空其實是一個正常反映上市公司價值的操作。政府過度的干涉其實會影響市場健康。看似無害的政策,一種「為你好」的概念,其實是一個大陷阱,因為禁止沽空令個股難以反映真實價值。但始終是要還的。我認為大家可以去觀看一下阿豬的內容,已經解釋得十分詳盡。

另外可以參考一下《反脆弱》一書。文中有些概念都是我從書中得到啟發。


今篇完!歡迎請我喝杯咖啡、訂閱。

fionkwankwan is Buy me a coffee!每星期更新一次,包括分享日常生活、讀後感、劇集、音樂、創作小說,從個人經驗得出的思考。I love supporting creators!www.buymeacoffee.com

19會員
14內容數
每個人在社會上,都承擔着不同的角色,過着合乎別人期望的人生。但其實一個人獨處的時間才是正視自己需求的時刻。關於離群、合群我們要如何取捨?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