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興起後,發表文章不再是報刊上知名作家的專利。專業知識也好、文藝創作也好,很多素人一邊上班,一邊寫作,想要把它當作「斜槓」。相對於大眾認識的成名作家,這類作者也算是「作家」嗎?下一步,有必要把寫作發展成為「全職工作」嗎?
英語裡,Writer泛指所有從事寫作的人(簡稱「寫作人」),曾經出版著作的才叫做Author(作家)。華人社會卻沒有這樣清晰的分野,大家習慣口中掛著「作家」這個曖昧又攏統的稱謂。
如果你隨意一句「我的職業是寫作」,馬上會面對別人的拷問一一從工作模式、收入、江湖地位三方面質疑你。偏偏,這三者關係糾纏不休,難以一時說清。
l 迷思一:寫作算是一種職業嗎?
對於「職業」,大家心中有約成俗成的定義:「在某個行業找到一份可以賺取收入的全職工作」。大家會認為,寫作不是由老闆提供職位和支薪,不似是一種職業。一聽到你說在寫作,大家便問你收入多少,以印證「作家都會餓死」這種刻板印象。
收入是個人隱私,如果你以「還可以啦」輕輕帶過,他們便「國稅局」上身,硬要質問你稿費是一個字換多少塊新台幣、賣出多少本書,要幫你算個一清二楚。直到你向他們招認「我寫作所以我很窮,好嗎?」求息事寧人,他們才罷手,一臉得意洋洋,彷彿是洞悉你命運的命理師。
外行人有所不知,出版業不景氣,素人出書的門檻大大提高,紙媒(即報紙、雜誌)也鮮有接受素人投稿,讓很多尚未擁有版稅或稿費收入的寫作人陷入尷尬的境地。在自媒體發表文章以吸引粉絲訂閱,是一件無償的事。耕耘經年,直至累積數以萬計粉絲,才能挾人氣吸引賺錢機會,例如出書、寫業配文或代言商品等等。
其實,你寫故你在,只要你是經營自媒體,下班後定期透過網路發表文章,你就是「斜槓青年」,就是一個寫作人。文藝創作者亦然,即使從未出書,只要你經常在網路發表創作,也算是一個寫作人了。至於如何回應別人的拷問,文末再給你小撇步。
l 迷思二:應該追求「全職寫作」生涯嗎?
大部分「斜槓青年」的目標是傳播專業知識,展露才幹,發展第二專長和收入,沒有要成為「全職作家」。文藝青年卻會有一種遐想:但願一朝離開原來的工作崗位,成為依靠寫作賺取收入的「全職作家」。
瓊瑤、白先勇、倪匡、金庸享負盛名的年代,一本書可以賣幾十刷;今非昔比,這類不必有正職,單純寫作的「全職作家」只屬少數。
如今單靠寫作維生很難,大部分作家都有正職,白天上班是謀生和本業,晚上寫作是志趣和副業,有如同時做兩份工作,時間和體力自是不勝負荷。即使是投資有道、不愁衣食的作者,也得分身分神去理財,難以單純寫作度日。若以投入的時間多寡看,他們都可稱為「兼職作家」。吳淡如早就明白,有麵包才能供養愛情,向來另有工作,寧可把寫作視為副業,不以它為主要收入來源,即使後來著作大賣也不改初衷。
到你好不容易有點名氣,得以出版著作、獲得報刊邀稿,初期,這些收益加起來未必足夠應付生活開支一一除非你是站在金字塔頂端的「暢銷作家」。唯後者仍要每天筆耕以維持產量,例如同期寫數個專欄或一年寫出數本書。名氣大如村上春樹,一樣嚴守紀律,數十年如一日,每天清晨動筆,洋洋灑灑寫到中午;下午到外邊跑步,以維持體能走長遠的寫作路。
比較活躍的作家除了寫稿和出書,還會參與業內活動,例如演講、擔任文學獎評審、教學、拍YouTube片、做Podcast、臉書直播……這些寫作以外的「工作」,酬勞不一。因此,「全職寫作」並不代表每天寫完一篇文章便優哉悠哉,想產量和收入兼得,辛勞程度不下於上班族。除了寫作技巧本身,現代的作家也要有口才,懂得處理人際闗係、基本會計和理財概念,並非安坐書房,寫寫新詩散文小說就能生存。
l 文字工作者要多種能力
完全不想上班,只想以販文維生並非不可能一一如果擅長撰寫各類稿件,包括但不限於:專題採訪、翻譯、人物專訪、書評、影評、社論、食評、業配文、開箱文、公關新聞稿、廣告文案、影視劇本等等,甚至為別人代筆的「影子作家(ghost writer)」。只要筆下文字可以換取稿費,也算是以寫作維生了。如果想寫個人原創的散文或小說,先要交妥稿件再說。這種「全職寫作」的形態,比較接近「文字工作者」,需要十八般武藝樣樣皆精,努力多年才能做到。
由此可見, 不論全職或兼職、收入來源、資歷深淺,從事寫作的人都是爉燭兩頭燒。除了寫作本身,做好時間管理和鍛鍊身體是必修科。好萊塢電影裡,風流倜儻的作家日間在咖啡室等待靈感,晚上不用趕稿而周旋衣香鬢影、斛光交錯之間,完全是不乎現實的幻象。
l 三招破解別人的拷問
你寫故你在,只要能維持生活,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其實不用執著是否「全職寫作」,也不必介意別人加諸你身上的「名分」。
1.如果別人問你做什麼職業,與其說「作家」,倒不如說「寫作人」;與其說「全職寫作」卻換來諸多質疑,倒不如說是「全情寫作」,即是真心熱愛,全心全意投入。
2.如果「白目者」再問收入如何,可以笑說:「天機不可泄漏,個人隱私不方便說噢。」
3.如果被質疑江湖地位,你便說:「不敢當,我只是比較喜歡寫。白先勇、張愛玲才是我心中的大作家。」
還好時下流行「斜槓青年」這個概念:一個人不局限於一份正職,下班後可以自由接案,從不同工種賺取收入。如今,我會笑說:「我是『斜槓文青』,除了全情閱讀和寫作,也會廣告配音、打網球、養狗、投資理財、看電影喔。」
寫作本身夠孤單了,應付世俗眼光更令人自我懷疑。何妨換個角度看,這些寫作之外的「俗事」,有助我們鍛鍊強大的心臟,培養不亢不卑的自信。
別人無時無刻尖銳的刺探,等於提醒我們自我反省:人生短促,最想做的是什麼?沒做過什麼會老來抱撼?找到人生大方向,內心便擁有「秩序感」,不受冷嘲熱諷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