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始進入這本書之前,先問自己一個問題。
“時間跟記憶賽跑,到底會是誰贏?”
曾經,我以為可以憑藉記憶,保留點過去。
但那畢竟是年少,沒有太多人需要惦記、沒有太多事需要煩憂。
隨著時間的堆疊,久了,很多過去就隨著記憶消逝了。
不過,卻有些過去,永遠也過不去。
在我看來《最初之前》最大的亮點不是男女主角愛的一往情深的部分。
最大的亮點應該是書中關於記憶的著墨。
“人都是靠著記憶活著”如果過去記憶不再可靠,那現在是否還是重要?
其實每個人都具有篡改記憶的能力,留下那些願被保留的,忘掉那些不想發生的。
同時,我們每個人也都具有想像與後悔的因子。
這複雜的三個東西加在一起,記憶就變得沒那麼可靠了。
現在,該是來說說故事了。
故事本身,和一般青春愛情故事沒有太多區別,就是青梅竹馬愛上了就一輩子了。
只是在這層故事背後加了一個記憶與超科技結合,成就了本書的架構。
故事開頭就先吊足了讀者胃口,那個開放式問句:“想回到過去的什麼時候?”
一百個人恐怕會有一千多種回答。
但對於男主角張一尋和女主角朱夏而言,想回去的時間有個交會點。
認定彼此的第一眼,就是命運開啟遊戲的時候。
張一尋和朱夏就是世間許多青梅竹馬的縮影,他的青春裡有你,你的青春裡有他。
除卻兩人之間共同累積的革命情感,還加上了兩家人的情誼,這叫“緣分”。
管你喜不喜歡,緣分就是這樣不請自來。
有些霸道,卻又多了點浪漫。
他們和無數個從故鄉帶了偉大理想北漂的青年一樣,都經歷過無畏艱難的天真。
小時候說天真或許是稱讚,但長大後的天真只是一種污辱。
要讓你儘早加入社會,就是要脫去那一身充滿稚氣的無畏。
千迴路轉,他倆分分合合,最終未能修成正果,放在愛情故事中並不算意外。
未能到老早就是遺憾的愛情故事裡必備的公式。
算法再怎麼變,也無法擺脫固定的結局。
就像朱夏重新調動記憶兩百多次,依舊無法擁有一個最完美的結局。
但其實追根究底,所謂完美的結局或許從來都不曾存在過。
相愛白頭到老,就是所謂的完美嗎?
分開各自兩散,這是所謂的完美嗎?
不是,因爲人天性是難以知足的,或許就連完美兩個字,也都是個謊言。
看到故事最後,我好像更能明白作者為何將此書命名為“最初之前”
因為在萬事萬物起頭之前,有個最純粹的存在,就叫最初。
我想,最初才是最完美的結局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