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4|閱讀時間 ‧ 約 11 分鐘

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台灣政治奇才李登輝的一生

2020年7月30日,一位高齡97歲的傳奇人物病逝台北榮總,消息一出舉國震驚,各界紛紛致哀。此人一生橫越了日治到解嚴開放,可說是一部活的台灣近代史,而他在政治上的貢獻更是可圈可點,不論是支持者或是反對者,幾乎都不否認這位傳奇人物對於台灣的民主化進程功不可沒,他,就是家喻戶曉的李登輝。本文將以時間軸的方式,帶領讀者一窺這位改寫台灣命運的政治人物的傳奇一生。

李登輝成長歷程--日治時期的優秀青年

1923年1月15日,李登輝出生於台北市三芝鄉埔坪里,為家中次子,上有一哥李登欽,下有弟弟李炳南,父親李金龍是公務員,家境小康,因此便有些多餘的錢可以讓孩子受教育,然而1923正是日本在台灣推動內地延長主義的中期,雖然表面上宣稱台日一體,但實際上在教育權或參政權上,台灣人並沒有受到平等的對待,台農被日本商社壓榨的情形也層出不窮,許多台灣人便期望能夠接受教育,透過知識翻轉階級,李登輝就是其中一人,因此他發憤圖強努力讀書。在高中時期,總督府實施皇民化運動,李登輝改名岩里政男,不過他勤奮苦學的態度並未受影響,於台北高等學校(今大同高中)就讀時的成績名列前茅,甚至在競爭非常激烈的大學考試中,考取當時知識份子心目中的第一志願-京都帝國大學,這在當時非常難得可貴,因台灣人要和日本人共同競爭,在這個制度下錄取的台灣學生屈指可數,但李登輝卻以非常優秀的成績順利考取大學,可為之驚嘆。

大學時期全心研究-奠定扎實學術內涵

1946年,李登輝進入京都帝國大學就讀,他選讀的科系是農業經濟系,根據他本人的敘述,選讀此科系的第一個原因是幼年看見台籍佃農非常辛苦,因此想藉由學習這門專業為他們打抱不平;第二個原因是高中時期接觸了馬克思經濟學主義,因此想把農業以及馬克思經濟主義作結合。
但不幸的是,在李登輝大學期間,太平洋戰爭爆發,部分台灣人被徵召到南洋以及太平洋地區作戰,其中也包括他的哥哥李登欽,開戰不久後便傳出哥哥戰死菲律賓的消息,李登輝悲慟不已,而後日本無條件投降,台澎重新被分配給中華民國,面對巨大的家庭變故及政治變卦,李登輝全心投入學術研究,終於順利取得學位,也奠定了他在農業經濟上的深厚基礎。
1949年國民政府撤退來台,當年正值李登輝大學畢業,在混亂的政治局面下,李登輝仍順利地和曾文惠女士結婚(左圖),一年後長子李憲文出生。1952年,憑著大學時期的優秀成績,李登輝得到中美基金獎學金,前往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攻讀農業經濟碩士,1964年又前往康乃爾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當時甚至傳出他經常開放自己的房間與許多留學生交流,例如曾任台北市長的黃大洲、曾經試圖刺殺蔣經國的黃文雄等,除此之外他認真苦讀,終於在1968年得到了博士學位,而他的論文也獲頒全美傑出論文獎。
同年,他學成歸國,回到台大擔任農業經濟系的講師,此時的他已經45歲,本以為將以學者的身分度過一生,沒想到,已屆不惑之年的他,精彩的人生下半場才剛正式拉開序幕。

從學術跨足政治-那個改變台灣的邀請

1971年,黃文雄在紐約行刺蔣經國未遂,而先前曾和黃文雄有私交的李登輝因而多次被警備總署約談,但這個節骨眼卻發生了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時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組閣時,派遣王作榮邀請當時是政治委員的李登輝加入國民黨,這是為何?原因很簡單,1971年台灣退出聯合國,民心動搖,此時政府致力推行台灣本土化政策,希望透過吸引本省籍的專業人士輔佐政府進行一系列的經濟建設,以名正言順的鞏固國民黨統治台灣的合理性。接收到邀請時李登輝本來不甚願意,但王作榮並不放棄,接著說:"我知道你不喜歡國民黨,但或許多幾個好人加入,就可以改變它。"當時他並不知道,這追加的一席話即將改變台灣的歷史,之後他也成為了李登輝的密友,李登輝兩次的總統就職典禮演講的撰稿人都是王作榮。就是這一個邀請,加上當時國民黨高層人員李煥、沈宗瀚的引薦,李登輝加入了國民黨,而後受到了蔣經國的賞識,不僅註銷他在警備總數的不良紀錄,更是屢屢提拔李登輝,蒙受蔣經國喜愛的李登輝前前後後擔任過台北市長以及台灣省主席,任內他也發揮農業經濟的專業知識,促進農業改革及城鄉平衡發展,並訓練八萬農戶為農業建設大軍,推動稻田轉作六年計畫,解決農業產銷問題。
一般政治人物服職這一類的高階官員已是不容易,但對於李登輝來說,真正刺激的才正要開始。他將用穩扎穩打的步伐告訴台灣人,何謂一代政治高手。

蔣經國的提拔-李登輝高升卻漸漸捲入權力鬥爭

1975年蔣中正過世,蔣經國接任總統,而1984年,在國代選舉前,蔣經國提名李登輝為副總統,放棄了原本呼聲最高的前台北市長林洋港,此舉在國民黨內掀起一波風暴,多數黨內大老都不服從這個抉擇,時任陸軍總司令部副總司令的郝柏村更直言:"蔣經國本來屬意的人是孫運璿,但可惜他不久前因腦溢血住院治療了。"不過在蔣經國的堅持下,李登輝終究是挺過了這一波,成為了副總統,但更大的挑戰尚在後頭。
1988年蔣經國逝世,副總統李登輝成了代理總統,而因為黨主席蔣經國去世,國民黨中常委員會必須重新票選代理黨主席,在當時還偏向內閣制的台灣,當上代理黨主席意味著可以接任下一任總統,不過當時參選代理黨主席的除了李登輝以外,黨內的競爭者也不在少數,黨內掌權者李煥、俞國華、郝柏村各自都有自己想要的人選,原本支持李登輝擔任代理黨主席的秘書長李煥,卻在中常委員會開會前一天收到了來自蔣中正遺孀-宋美齡的來信,請求他延遲中常委大會開會時間,李煥沒辦法之下只好宣布延期,不過在這個期間,傳聞李煥與俞國華曾對媒體操縱輿論:'黨內多數同意李登輝擔任代理黨主席。"這是為甚麼呢?原因是李俞二人推測宋美齡想培養蔣經國的小兒子成為接班人,因此深感權力不穩,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只好推舉看似人畜無害的李登輝,過程中,宋美齡寄信事件也漸漸不再是秘密。在中常委員會開會當天,誰也不想在如此尷尬詭異的氣氛下提出代理黨主席表決案,此時獨獨有一位勇者站起身來,慷慨激昂的說:"如果那個案子今天不處理,我覺得愧對經國先生,我感到非常失望,我請求退席。"說完便瀟灑地起身離席,在這一席話臨門一腳的助威下,中常委員會總算表決了代理黨主席,當選的自然是李登輝,而這位起身發言的勇者,就是今日大家熟悉的宋楚瑜。

二月政爭-李登輝一展政治長才

1990年,總統重新改選,代理黨主席李登輝並未選擇曾經支持他的李煥當他的副手,而是選擇了低調的學者李元簇來擔任副總統候選人,原因是不想讓派系力量趁機得勢。這個舉動不得了,將國民黨分裂成兩個流派,分別是擁護李登輝李元簇的主流派,以及反對李陣營,且欲提出自己候選人來代表國民黨參加總統選舉,之前曾與李登輝有過恩怨情仇的李煥、林洋港、蔣緯國、郝柏村都是非主流派支持者,兩個陣營在黨內初選期間互相較勁,爭奪國民黨總統副總統參選人的代表權,這,就是有名的二月政爭。
國民黨原定於2月11日在中全會上投票決定正副總統候選人代表,在此之前,非主流派想出了一個狠招,想要在中全會上突襲提案,將原本的起立表決制改為不記名投票制,因起立表決制若有人倒戈看的一清二楚,擁李的黨員絕對不敢跑票,改為不記名投票則可以促使中間游移不定的黨員倒向反李的陣營,但很不幸的,這個計畫在開會前意天走漏風聲,李陣營得知消息後決定先發制人,向媒體搶先自爆:正副總統後選人可能換人,引起非主流派一陣恐慌,擔憂李是否早有準備。隔天開會時,非主流派硬著頭提出了更改投票方式的提案,而主流派則動用議事技巧-延長午休時間,並利用這段時間遊說中立的黨員,而結果顯示主流派的策略非常成功,下午投票時便維持起立表決,以99:77的票數大勝非主流派,李登輝和李元簇成為正式正副總統。
到此,二月政爭尚未結束,身為行政院長的李煥隨時有可能集結非主流派鬧事,於是李登輝出了一個奇招,堪稱李登輝政治生涯最亮眼的一筆,完全展現了他的分析力及謀劃力-以郝柏村換掉李煥,這個行動有三個效果,第一個是安分非主流派,採用分權制衡使非主流派不必擔心受到政治迫害;第二個是軍人出身的郝柏村管控大量軍隊,李登輝此舉可以趁機收回郝柏村的軍權,邁向軍隊國家化;第三點就是趁機讓李煥失去政治舞台,使非主流派喪失領袖。但你或許會想李登輝該怎麼應付郝柏村呢?這個時機非常精妙,當時民進黨已經進入國會,猛力攻擊郝柏村,而郝柏村強硬的軍人脾氣也讓他在國民黨內大失人心,而同年爆發的野百合學運也提出拒絕軍人干政的訴求,多重壓力之下,不久後他便請辭下台。

台灣的黃金12年-從威權到民主

從1988上任起,李登輝一直擔任總統直到2002年政黨輪替,期間他進行了一系列的民主化改革,其中包含六次修憲,這一切都進行得非常謹慎且耐心,沒有驚擾到各方勢力,卻真真實實的一點一滴悄悄改變台灣,因此被稱為"寧靜革命",總統就職典禮時他曾提到:"希望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終止動員戡亂並修憲。"而他也真的做到了,1990年爆發野百合學運,李登輝接見學生代表,並同意廢除萬年國會並終止動員戡亂,宣布國會改選等等。
1994年7月登場的第3次修憲(下圖),將總統選制由過去國民大會選舉的委任制,改為直接民選,我國憲政體制也從「修正式內閣制」轉向「半總統制」或「雙首長制」。
1996年,台灣舉行首次總統民選,李登輝選擇連戰作為副手,擊敗了林洋港以及彭明敏,順利當選中華民國總統,任期內他廢除刑法第 100條內亂罪,使人民不再會因為涉嫌"共產思想""為匪宣傳"而被拘捕,補教名師呂捷曾說:"不管你喜不喜歡李登輝,你都必須感謝他,因為有他你才可以罵總統而不會出事!"、修訂憲法,使總統連任以一次為限、開放兩岸交流,促成辜汪會談,向過去政治受難者道歉等,以上種種看來,李登輝對於台灣的民主進程貢獻良多,帶領台灣從威權走向民主,紐約時報甚至尊稱他為"民主之父"。

繁華落盡 一代奇才悄然離世

縱使對於李登輝也存在著一些負評,例如黑金政客或是爭權奪利等等,但是不可否認,這位傳奇人物為台灣民主奠定了相當重要的基石,正是因為李登輝撒下了民主的種子,今日我們才能嚐到自由的果實,而在2000年總統大選結束後,李登輝瀟灑地步下他的政治舞台,儘管擁有一番成就,但他與國民黨的關係卻日益糾結,甚至遭到開除黨籍等,同時,漸漸退出政壇的他已經是個白髮蒼蒼的老人了,2020年2月,李登輝因飲用牛奶時不慎嗆到而送醫,之後又反覆感染肺炎,五個月後,暑氣正盛的7月30日,呼吸管悄悄的從他的嘴角被移開,晚間7點24分,一代政治奇才嚥下最後一口氣,離開了這個他所打造的民主樂園,享年97歲。
責任編輯:洪立庭 核稿編輯:廖羿杰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雖然只是學生,每天追逐分數的生活難以滿足我們,我們用自己赤誠的眼睛,發掘各種現象,貼近世界。當分立的三權、五權都不可依靠,我們希望用第四權媒體、第五權公民,來探索真相。合作事宜請洽以下信箱: lookingbeyondborders@gmail.com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