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Ting
疫情下的小人物生活 -- 番外篇
在疫情生活訪談系列文章進入尾聲之際,我陸續收到身邊朋友與讀者們的回響,跟我分享他們閱讀過後的感觸,甚至進而對他們的日常產生影響,這每一段對話都讓我相當感動,感謝自己的投入能夠引起共鳴。同時,我也好奇這幾位與我有過對話的受訪者呢?訪談當中的觸動與看見,是否也在他們的生活中產生漣漪?於是,我邀請幾位受訪者分享訪談、創作後至今的生活他們所感受到的反思,邀請讀者們一同欣賞。
No. 1 咖啡媽
身為藝術教育工作者的我,這段期間透過三篇「孩子的異想世界」文章,從孩子的視角看世界,真的有許許多多的感受,例如小朋友把病毒都擬人化,瞬間變身為五顏六色、像穿了帶有武器裝備的外衣,然後發揮無限的聯想,無論是調皮、邪惡、力量大的病毒,孩子們始終覺得我們會戰勝它的,這就是孩子帶給大人們的正面力量。雖然病毒可怕、難以應付,但孩子們帶著正面能量,知道有一天我們將不再害怕,並且會找到平衡的方法。
如今的病毒和人類是共同存在這個世界上的關係,人們不希望病毒的擴散讓生活面臨危機,也不願看到因為病毒為求自保而變得自私自利。但,這就是共存,我們想打敗它的同時疫苗卻尚未全面發展,反觀自己能做的是什麼呢?什麼是對家庭、朋友,甚至是周遭的人有幫助的呢?記得我家附近的教堂每週都會發放食物給附近需要的居民;一位藝術家朋友每天去彩繪大城市中破舊不堪的牆壁,她希望讓這世界上的人看到更美好的事物;還有每天忙到不行的雙寶媽咪,在照顧新生兒、顧及家裡所有人的健康飲食之外,還自己做養生蛋糕送給需要的人這樣的暖心善舉;以及自己忙到睡眠不足的朋友,每次去超市購物時對我的噓寒問暖......等,他們所做的事情儘管聽起來不大,但帶給身邊朋友的卻已經是無限的幸福與感動。
在這疫情之下人人自危,需要有力量幫助在家庭中找到平衡點,讓夫妻、親子關係協調、在教育上引導並鼓勵孩子學習。疫情下的各種困難雖然難以解決,父母還是要透過各種嘗試去克服並幫助孩子們成長,甚至進一步教導孩子們以較高的視角來看待這個世界,例如:如何用同理心去看待身邊因為這次疫情受到影響的人、如何教導下一代不再破壞這片生存的環境土地。大自然的反撲只是一個警告,卻已讓全人類人仰馬翻,這2020年真是難忘的一年,雖然不知道我們需要繼續奮戰多久,但是我相信人類潛力無限,經由這個病毒對於很多人來說,就是上天給我們最好的提點功課。
No. 2 B子媽媽
當初爽快答應訪談時,沒有想太多,只覺得能夠有人可以記錄自己在疫情中的感受及故事,實在太幸運了。因為我們是夫妻都有接受訪談,剛開始看完老公的訪談內容後,覺得自己可能會被讀者在心裡臭罵:「這老公真可憐,怎麼會有那麼難搞的老婆啊!」 之後來到了夫妻一起的訪談,說實話邊對話也邊覺得自己是否真的很難搞,不就留在美國和老公一起共患難就好了嗎?但經由這次的對話,和老公都覺得疫情中小人物的故事這個發想很棒,讓我們能更細節的去感受、面對自己的想法,同時也更深入的同理對方的感受,雖然在文章po出後真的有點壓力,怕被公審說是個沒良心的老婆,但還好內心強大的我知道,這是我們一起做的決定,一件事的結果中必定經過風風雨雨,這是旁人無法了解的,而我的另一伴不認為難搞或沒良心就好(很會自我安慰,笑)。
最後想說的是,很高興真的有人看到我們的小故事有所感動、有所改變。訪談後我覺得自己更珍惜這位超有耐心的老公了,也體悟到一句話有很多種說法,結果也就不同,如何學習說出讓對方能夠接納,進而達到雙贏的局面,這就得靠智慧自己去細細體會了,尤其在婚姻中更是需要這種溝通能力。
No. 3 馬爾濟斯局長
自新冠肺炎疫情開始以來,我先是歷經懷孕後期、生產、Black Lives Matter的全美串連性抗爭,總覺得自己心情的起伏常像雲霄飛車般又上又下,不能靜心。
看著家中嗷嗷待哺的兒女還有日夜埋首工作的先生,我常在想,自己能否在這樣日復一日看似無趣的避疫生活中,為家人們帶來一些可以期待的小確幸,也讓自己的心抽離,發展新的興趣忘卻煩憂。同時,我也想起了為自己送生產餐點、滿月油飯、麻油雞酒的朋友們。
我問自己:2020年生活中的那些挑戰,為何沒有阻卻朋友們單純想要看見一個微笑或一點感動,付諸這種看似有點傻氣天真的付出?不求回報的善意,是否可以讓我的兒女們未來生活的世界,能有多一點點的美好?能否讓孩子們可以單純的相信,人與人之間,是可以很簡單付出愛心的?
我又想起了自己的媽媽那種古道熱腸、掏心肺對人好的熱情:媽媽交友廣闊,有所謂地下里長嫂的稱號,對她一分好,她回投以十分,幼年的我看在眼裡也刻印在心中,或許就是所謂的身教吧,我突然開始為了家人烤蛋糕。準確的說,剛開始是半生不熟,一個月後蛋糕過於熱情也常變身成為發糕,三個月後,我終於烤出了第一顆自己滿意的蛋糕,也開始跟家人以外的朋友們分享。
這週我送出了一顆養生蛋糕給對我們一家十分照顧的朋友,看著她傳來父母開心感動的笑容,我有發自內心的喜悅。縱使家外頭的世界繼續紛擾,我也能繼續透過鑽研新的養生蛋糕食譜,為更多長輩及孩子們做些微不足道的事。
一顆蛋糕的心意,是我希望世界更美好而貢獻的小小力量。
我無償分享自製蛋糕的活動仍舊持續著,希望在這疫情及忙碌的育兒生活中,能夠努力繼續下去。若在西雅圖地區有小朋友或老人家願意品嚐的話,可以來信到以下信箱與我聯絡:sihwun@gmail.com ,謝謝。
《寫在閱讀之後》
訪談系列文章發佈至今,文章觸及率、點閱率不是太高,雖然如此,這三週來我卻也陸續收到家人、朋友以及讀者們給我的回饋,也在因緣際會下得知有讀者透過閱讀訪談文章,因著自身與受訪者相同的經歷而產生共鳴,並且因為受訪者的多面向思考、處理方式而獲得滋養的力量,在這仍舊遙遙無期的疫情生活中,能夠調整心態繼續向前走下去。例如:有讀者跟B子爸爸一樣,太太帶著孩子回台灣念書,他自己留在美國工作非常想念妻兒而感到孤單。我想這是目前許多海外家庭的樣貌,有些無奈,但卻是對整個家庭來說最適當的選擇。這位讀者在閱讀B子家庭三篇訪談文章後,瞭解B子夫妻雙方在決定回台、分隔兩地當中的內在歷程,而跟自己的經驗有所連結,對於太太帶孩子回台灣有了不同的詮釋,他回饋這讓他比較能夠面對獨自在海外的生活了。
另一方面,我也好奇幾位跟我對談過的受訪者呢?我們美妙且珍貴的兩個多小時對話,是否也在他們生活中產生些化學效應?於是我邀請他們分享訪談後的生活。看了咖啡媽、B子媽媽、馬爾濟斯局長的回饋,我真的很感動也很感謝,我是一個小人物,也在病毒肆虐下感到拘束與沉悶,然而,在無望感當中仍舊有一股力量督促著我做點什麼,讓辛(心)苦疫情生活能夠有些許不同,我懷抱著這樣的初心沒有考慮太多,在Ru與督導的支持下,發出邀請、獲得同意、帶著訪談大綱與一顆善心就這樣出發了,從6月至今一路走了五個月,而在進入尾聲的現在,看到受訪者們的心情分享,咖啡媽願世界更美好的發心、B子媽媽懂得溝通且更珍惜伴侶的用心,與馬爾濟斯局長受到鼓舞後起而行的愛心,是我在執行這個計畫時沒有預料到的,原來透過我這個小螺絲釘的轉動真的能帶給身邊的人力量,讓他們在生活中能有些許不同,而他們的轉變也回過頭來鼓舞著我,原來我是如此幸運,擁有這麼多人陪我一起寫我的防疫生活故事。
最後,帶著點不捨,讓我們一同迎接下周的小人物故事最終回😊
Ps. 由衷感謝馬爾濟斯局長透過自製養生蛋糕傳遞愛心的善舉,住在大西雅圖地區的讀者們有需要請跟她聯絡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