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20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生物心理學3:你沒有你以為的那麼理性——從眾行為產生的制約效應

                                   撰文:黃璿聿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

    不會迷路的羊
    你也有相同的經驗嗎?巷口有兩間賣甘草芭樂的移動攤位,其中一攤大排長龍,另一攤門可羅雀,根本討厭排隊等待的你,卻還是乖乖地加入長長的隊伍,且不斷自我催眠,這家一定比較好吃,不然怎麼會那麼多人。
    加拿大的人類學家Diamond Jenness在1932年提出從眾效應(Conformity), 在訊息模糊不清的狀態下,我們傾向做跟別人一樣的行為,像是置身在羊群中的羊。研究顯示,會有這樣的行為可能是因為我們相信群體中的其他人比我們知道更多,或是因為我們想合群地被其他人接受與喜歡。
    這種從眾現象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例如,部落客或網紅撰寫的開箱文或體驗文,可能會引導我們對商品的偏好而改變我們的消費行為。

    不只是盲從
    從眾效應,是一種社會認同(Social Proof)下的群體影響力。這樣的經驗有助我們更加社會化成群體的一份子,有助於文化訊息的散播,也有演化上的意涵。因為透過社會群體的學習,往往比個體學習來得有效率與正確得多,因此,潛意識中我們比較相信群體所做的判斷。而且許多社會的習俗與傳統,也都是因此才延續下來。
    為了增進決策與判斷效率,我們大腦處理資訊有時會利用所謂的 「心理捷徑」,也就是捷思(heuristics),捷思不總是正確的。例如刻板印象就是一種捷思的偏誤,從眾效應也是。從眾效應讓我們在大部分的情況下,快速地做出正確的判斷。
    而從眾效應也會帶來不好的後果,因為「多數的無知」導致的偏激的從眾效應,可以形成某種集體意識形態的偏差,也可能是點燃暴動造成迫害,甚或引發戰爭。

    從眾心理會修改記憶
    這樣的從眾行為深植在我們的大腦結構中,一旦我們做出與群體不同的行為,會立即活化腦中的特定區域。科學家利用功能性磁振造影技術,研究產生從眾效應而改變認知與記憶的受試者大腦活動的變化。結果發現,在海馬迴(hippocampus)與杏仁核(amygdala)這兩個區域,同時有強烈的被活化的訊號被偵測到。海馬迴一向被認為與記憶的儲存與提取有關,而杏仁核則是大腦掌管情緒的中樞。研究人員發現,這兩個區域同時活化可能使正確的記憶被從眾的假記憶給取代。 我們為了跟別人一樣,在修正答案時,也真的修改了自己的記憶。911恐怖攻擊事件後,心理學家逐年訪談與紀錄當天目擊者的個人經歷。三年後,高達50 %目擊者原先陳述的故事的細節,都已經更改,而且不約而同地目擊者間彼此描述的差異越來越小。 也就是說,在某種程度上,我們都是說書人,為了其他人不斷修改編輯我們所講述的故事。

    關鍵少數的重要性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如果我只有一個小時來拯救世界,我會花55分鐘去確認問題,只用五分鐘來尋找解決方案(I would spend fifty minutes defining the problem and then five minutes solving it.)」
    避免從眾行為,首先要能掌握資訊,對相關知識與問題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具備相對完備的知識,比較能做出獨立的判斷。其次,為了避免同儕團體的壓力與資訊同溫層的先入為主的侷限,適時參考公正客觀的社群團體的意見也很重要。
    在阿希的實驗中,受試者的任務是判斷右圖三條直線中哪一條與左圖的標準直線一樣長。根據實驗結果發現,當前幾位實驗同謀者都回答顯然並非正確答案的a或b選項時,大部分的受試者會傾向「從眾地」也回答相同的答案,儘管他們並不認為那是正確的。(圖片來源)
    因為當初阿希從眾實驗(Asch conformity experiments)也發現,只要在實驗中安排一人回答出正確答案,則受試者便會勇於獨排眾議,選擇回答與其他多數不同而是自己覺得正確的答案。這種關鍵少數所產生的制衡或平衡的力量,有時是讓群眾回歸理性思考的一大關鍵。
    學習傾聽與嘗試理解不同的意見,才是我們化解從眾行為、跳脫同溫層的開始。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核稿編輯:鄒宇晴 行銷編輯:陳苡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