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心理學3:你沒有你以為的那麼理性——從眾行為產生的制約效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撰文:黃璿聿

不會迷路的羊

你也有相同的經驗嗎?巷口有兩間賣甘草芭樂的移動攤位,其中一攤大排長龍,另一攤門可羅雀,根本討厭排隊等待的你,卻還是乖乖地加入長長的隊伍,且不斷自我催眠,這家一定比較好吃,不然怎麼會那麼多人。
加拿大的人類學家Diamond Jenness在1932年提出從眾效應(Conformity), 在訊息模糊不清的狀態下,我們傾向做跟別人一樣的行為,像是置身在羊群中的羊。研究顯示,會有這樣的行為可能是因為我們相信群體中的其他人比我們知道更多,或是因為我們想合群地被其他人接受與喜歡。
這種從眾現象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例如,部落客或網紅撰寫的開箱文或體驗文,可能會引導我們對商品的偏好而改變我們的消費行為。

不只是盲從

從眾效應,是一種社會認同(Social Proof)下的群體影響力。這樣的經驗有助我們更加社會化成群體的一份子,有助於文化訊息的散播,也有演化上的意涵。因為透過社會群體的學習,往往比個體學習來得有效率與正確得多,因此,潛意識中我們比較相信群體所做的判斷。而且許多社會的習俗與傳統,也都是因此才延續下來。
為了增進決策與判斷效率,我們大腦處理資訊有時會利用所謂的 「心理捷徑」,也就是捷思(heuristics),捷思不總是正確的。例如刻板印象就是一種捷思的偏誤,從眾效應也是。從眾效應讓我們在大部分的情況下,快速地做出正確的判斷。
而從眾效應也會帶來不好的後果,因為「多數的無知」導致的偏激的從眾效應,可以形成某種集體意識形態的偏差,也可能是點燃暴動造成迫害,甚或引發戰爭。

從眾心理會修改記憶

這樣的從眾行為深植在我們的大腦結構中,一旦我們做出與群體不同的行為,會立即活化腦中的特定區域。科學家利用功能性磁振造影技術,研究產生從眾效應而改變認知與記憶的受試者大腦活動的變化。結果發現,在海馬迴(hippocampus)與杏仁核(amygdala)這兩個區域,同時有強烈的被活化的訊號被偵測到。海馬迴一向被認為與記憶的儲存與提取有關,而杏仁核則是大腦掌管情緒的中樞。研究人員發現,這兩個區域同時活化可能使正確的記憶被從眾的假記憶給取代。

我們為了跟別人一樣,在修正答案時,也真的修改了自己的記憶。911恐怖攻擊事件後,心理學家逐年訪談與紀錄當天目擊者的個人經歷。三年後,高達50 %目擊者原先陳述的故事的細節,都已經更改,而且不約而同地目擊者間彼此描述的差異越來越小。
也就是說,在某種程度上,我們都是說書人,為了其他人不斷修改編輯我們所講述的故事。

關鍵少數的重要性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如果我只有一個小時來拯救世界,我會花55分鐘去確認問題,只用五分鐘來尋找解決方案(I would spend fifty minutes defining the problem and then five minutes solving it.)」
避免從眾行為,首先要能掌握資訊,對相關知識與問題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具備相對完備的知識,比較能做出獨立的判斷。其次,為了避免同儕團體的壓力與資訊同溫層的先入為主的侷限,適時參考公正客觀的社群團體的意見也很重要。
在阿希的實驗中,受試者的任務是判斷右圖三條直線中哪一條與左圖的標準直線一樣長。根據實驗結果發現,當前幾位實驗同謀者都回答顯然並非正確答案的a或b選項時,大部分的受試者會傾向「從眾地」也回答相同的答案,儘管他們並不認為那是正確的。(圖片來源)
因為當初阿希從眾實驗(Asch conformity experiments)也發現,只要在實驗中安排一人回答出正確答案,則受試者便會勇於獨排眾議,選擇回答與其他多數不同而是自己覺得正確的答案。這種關鍵少數所產生的制衡或平衡的力量,有時是讓群眾回歸理性思考的一大關鍵。
學習傾聽與嘗試理解不同的意見,才是我們化解從眾行為、跳脫同溫層的開始。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核稿編輯:鄒宇晴 行銷編輯:陳苡瑄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40會員
573內容數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用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 歡迎來到嚕嗶啵的世界 和我們一起嗶嗶啵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隨著數位時代的到來,網路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了激進地抵制網路的使用外,我們也可以認真理性地思考應該如何面對這科技發展下產生的工具。 透過檢視我們每個人使用網路的習慣與行為,自我覺察,是改變行為的開始。 屏蔽那些讓你分心的網站,取消訊息的提醒功能,以及培養在固定的時間收信與
雖然出國旅遊是最簡單能脫離社交舒適圈的方法,然而根據旅遊心理學,其實只要跳脫一成不變的日常生活常軌,用不一樣的眼光檢視周遭,並建立可能的連結,就可以達到與旅行類似的效果。
近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各地的陸、海、空運皆受到嚴峻衝擊,馬路、港口、車站空空如也的景象常常上演。不過,在交通運輸景氣萎靡的時刻,卻有部分鐵路的生意蒸蒸日上,甚至有供不應求的局面,那就是–中歐班列。
聽到"冥婚"這個詞,是不是腦中冒出的第一個想法就是鬼?這個習俗讓許多人乍聽之下便不寒而慄,甚至閉口不談,不過你知道嗎,其實關於冥婚的習俗和由來可是很值得探究的!既然你都大膽的點進來了,那麼就讓我們一同探索這個神祕的習俗吧!
(COMPASSIONATE SAN ANTONIO) 總統蔡英文公布2021年將開放進口含瘦肉精的美國豬肉與30個月以上的美牛。消息一出,進口美豬美牛的議題攻略了新聞頭條與政論節目,也使養豬農、小吃店、人民感到些許不安。進口美豬美牛,早在陳水扁總統執政時,就是各界所爭執不休的議題。十幾年過去,政策
隨著新冠病毒在2月開始肆虐全球後,人們的都市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從紐約地鐵115年來首次停止24小時營運、到世界各地出現的封路潮、又或是歐洲單車銷售量暴增引發大缺貨等。 以上這些案例都顯示出新冠疫情對全球各地的大都會造成了劇烈的影響,所出現的新生活習慣也讓我們有些機會檢視都市的現狀,甚至窺探未來
隨著數位時代的到來,網路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了激進地抵制網路的使用外,我們也可以認真理性地思考應該如何面對這科技發展下產生的工具。 透過檢視我們每個人使用網路的習慣與行為,自我覺察,是改變行為的開始。 屏蔽那些讓你分心的網站,取消訊息的提醒功能,以及培養在固定的時間收信與
雖然出國旅遊是最簡單能脫離社交舒適圈的方法,然而根據旅遊心理學,其實只要跳脫一成不變的日常生活常軌,用不一樣的眼光檢視周遭,並建立可能的連結,就可以達到與旅行類似的效果。
近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各地的陸、海、空運皆受到嚴峻衝擊,馬路、港口、車站空空如也的景象常常上演。不過,在交通運輸景氣萎靡的時刻,卻有部分鐵路的生意蒸蒸日上,甚至有供不應求的局面,那就是–中歐班列。
聽到"冥婚"這個詞,是不是腦中冒出的第一個想法就是鬼?這個習俗讓許多人乍聽之下便不寒而慄,甚至閉口不談,不過你知道嗎,其實關於冥婚的習俗和由來可是很值得探究的!既然你都大膽的點進來了,那麼就讓我們一同探索這個神祕的習俗吧!
(COMPASSIONATE SAN ANTONIO) 總統蔡英文公布2021年將開放進口含瘦肉精的美國豬肉與30個月以上的美牛。消息一出,進口美豬美牛的議題攻略了新聞頭條與政論節目,也使養豬農、小吃店、人民感到些許不安。進口美豬美牛,早在陳水扁總統執政時,就是各界所爭執不休的議題。十幾年過去,政策
隨著新冠病毒在2月開始肆虐全球後,人們的都市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從紐約地鐵115年來首次停止24小時營運、到世界各地出現的封路潮、又或是歐洲單車銷售量暴增引發大缺貨等。 以上這些案例都顯示出新冠疫情對全球各地的大都會造成了劇烈的影響,所出現的新生活習慣也讓我們有些機會檢視都市的現狀,甚至窺探未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會不自覺地跟隨大眾?本篇文章分享「羊群效應(群眾效應)」在心理學上的由來,以及產生什麼影響,並與讀者分享可以如何避免羊群效應的影響,做出正確決策。此外,文章中還評析了賴婷婷的《複利領導》一書,探討如何藉由重複簡單的行為來培養領導力及個人成長。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人類行為的模式與影響,以及合作的策略。書中從古代到現代,探討了人們行為的背後邏輯,以及模式與合作的重要性。正常方式行動也可能帶來出乎意料的後果,在社區裡人們會自動分開,而文明國家的出生率會因為互相模仿急遽下降。
Thumbnail
人是群居的動物,基於驅吉避凶的理論及從眾的心態,人們傾向於選擇和大部份人相同的路。經常性的把身邊人的意見及價值觀套用在自己的身上。 如果身處在一個沒有壓力的環境,一切又看似平順,也許人生就照著別人的期待一直這麼走下去。 但如果沒有走在屬於自己的道路上,內在的那個不滿的靈魂會時不時的敲打著你的舒適
Thumbnail
我們經常遇過這種情況:明明心裡有了主意,卻因為周圍其他人的意見而改變了決定;或是明知道自己是對的,卻因為不想與眾不同而選擇沉默?這些其實都是群體壓力對我們決策的影響。在William Poundstone的《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一書
Thumbnail
在判斷未知的事物時,我們在潛意識中很難擺脫最初獲得的資訊,經常以此做為標準。
Thumbnail
耳根不要太軟,心不要太忙亂,別太在意別人說什麼!
Thumbnail
《烏合之眾》是群眾心理學的經典之作。在影視作品或新聞中,你是否曾對群眾的行為感到疑惑?《周處除三害》裡,宗教為何讓信眾為之瘋狂?股票ETF 00940的申購潮,為何有人會抵押房產跟風參與?Netflix影集《三體》,展示文革中紅衛兵批鬥的情景。深深讓我體會到群眾行為的力量和影響。你也有類似的感受嗎?
Thumbnail
社會認同是一個強大的心理學武器,影響著我們在不確定情境下的決策。瞭解這一原理可以幫助我們更理性地作出決定,並在推動政策或產品時找到早期使用者,引領風向。社會認同的影響力不可小覷,因此我們應該慎選我們所處的社交環境,以實現更大的影響力和成功。
Thumbnail
本書探討群眾的智慧如何影響日常生活、領導選擇、商業和世界觀。以心理學實驗、賽局理論和歷史事件作為支撐,作者證明群眾在問題解決、革新和決策方面相對於少數菁英更為聰明。書中舉例的天蠍號例子和其他實例都在闡述如何群眾智慧可超越專家意見。作者對民主體制的看法以及對於集體智慧的信仰也是文章的關鍵內容。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會不自覺地跟隨大眾?本篇文章分享「羊群效應(群眾效應)」在心理學上的由來,以及產生什麼影響,並與讀者分享可以如何避免羊群效應的影響,做出正確決策。此外,文章中還評析了賴婷婷的《複利領導》一書,探討如何藉由重複簡單的行為來培養領導力及個人成長。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人類行為的模式與影響,以及合作的策略。書中從古代到現代,探討了人們行為的背後邏輯,以及模式與合作的重要性。正常方式行動也可能帶來出乎意料的後果,在社區裡人們會自動分開,而文明國家的出生率會因為互相模仿急遽下降。
Thumbnail
人是群居的動物,基於驅吉避凶的理論及從眾的心態,人們傾向於選擇和大部份人相同的路。經常性的把身邊人的意見及價值觀套用在自己的身上。 如果身處在一個沒有壓力的環境,一切又看似平順,也許人生就照著別人的期待一直這麼走下去。 但如果沒有走在屬於自己的道路上,內在的那個不滿的靈魂會時不時的敲打著你的舒適
Thumbnail
我們經常遇過這種情況:明明心裡有了主意,卻因為周圍其他人的意見而改變了決定;或是明知道自己是對的,卻因為不想與眾不同而選擇沉默?這些其實都是群體壓力對我們決策的影響。在William Poundstone的《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一書
Thumbnail
在判斷未知的事物時,我們在潛意識中很難擺脫最初獲得的資訊,經常以此做為標準。
Thumbnail
耳根不要太軟,心不要太忙亂,別太在意別人說什麼!
Thumbnail
《烏合之眾》是群眾心理學的經典之作。在影視作品或新聞中,你是否曾對群眾的行為感到疑惑?《周處除三害》裡,宗教為何讓信眾為之瘋狂?股票ETF 00940的申購潮,為何有人會抵押房產跟風參與?Netflix影集《三體》,展示文革中紅衛兵批鬥的情景。深深讓我體會到群眾行為的力量和影響。你也有類似的感受嗎?
Thumbnail
社會認同是一個強大的心理學武器,影響著我們在不確定情境下的決策。瞭解這一原理可以幫助我們更理性地作出決定,並在推動政策或產品時找到早期使用者,引領風向。社會認同的影響力不可小覷,因此我們應該慎選我們所處的社交環境,以實現更大的影響力和成功。
Thumbnail
本書探討群眾的智慧如何影響日常生活、領導選擇、商業和世界觀。以心理學實驗、賽局理論和歷史事件作為支撐,作者證明群眾在問題解決、革新和決策方面相對於少數菁英更為聰明。書中舉例的天蠍號例子和其他實例都在闡述如何群眾智慧可超越專家意見。作者對民主體制的看法以及對於集體智慧的信仰也是文章的關鍵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