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評論】從日本LINE NEWS送免費貼圖談媒體識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日本的LINE NEWS最近推出「只要追蹤 3個以上的新聞媒體官方LINE@帳號,就送你免費LINE貼圖」的活動,想要藉這個機會和大家聊聊媒體識讀這件事情。
先說結論,我不建議追蹤外國媒體的LINE@帳號來「增加國際觀」,因為這麽做達不到你想要的目的。但如果只是想要藉由用外文看當地新聞,當作語言學習的方式,那可以看看,只是在看新聞的時候一定要小心!
有興趣的朋友還是可以透過這個連結,用LINE應用程式打開後,就可以看到日本LINE官方帳號認定的大大小小日本新聞媒體的LINE@帳號。不過,如果帳號是綁定台灣的話,雖然可以加這些官方帳號,但就算你加了 3個以上的帳號,還是無法下載免費貼圖喔

用臉書看新聞,和用LINE看新聞不一樣

關於使用LINE或社群軟體追蹤各大新聞媒體帳號,即時接收最新新聞的這件事情。我覺得使用Facebook或Twitter追蹤新聞,和使用LINE、Telegram等通訊軟體追蹤新聞,是兩種不同的情況。
因為你用Facebook、Twitter這種社群軟體追蹤新聞媒體,因為塗鴉牆、動態時報資訊量實在是太大了,大家根本很難「滑完」所有的貼文,再加上演算法之類的緣故,就很容易「漏掉」一些貼文。
也是因為這樣(還有捉摸不定的演算機制也推了一把),所以有不少新聞媒體開設了LINE或是Telegram等通訊軟體的帳號,要把新聞直接推送到你的手機裡。讓你每天定時跳出「未讀」的通知,不把它點開,那個「未讀」的紅色泡泡就會在那邊一直閃啊閃,讓人感到很「阿雜(ak-tsak,台語正字應寫作「齷齪」)

你看新聞的時候,會注意是誰哪個媒體寫的嗎?

那這麼做有什麼問題嗎?追蹤這些新聞媒體的LINE@帳號很方便啊~它都會每天定時把當天重要的新聞整理出來,直接推送到我的手機裡,讓我新聞封封不漏接,每天都能即時掌握當天重要的大小事,很方便啊~
BUT,就是這個BUT,你有注意過自己平常都在看哪些媒體嗎?
如果是台灣的媒體,大家可能聽到特定的媒體名稱,就能大概猜想到這個媒體它的立場比較偏哪一個方向。所以我們在閱讀新聞的時候,只要多留意一下這則新聞是那一個媒體發出來的消息,就可以去判斷說這則新聞是不是相對公正客觀,值得信賴的新聞內容。
如果是外國的媒體呢?你知道日本各家媒體分別代表的價值立場是什麼嗎?
我相信多數人應該不知道。誰會去管外國媒體分別代表什麼價值立場啊?就算有意識地想要留意這件事情好了,這其實需要很長時間的觀察和練習。我自己其實也是花了很長的時間,才漸漸悟出一套「哪些是值得信賴的日本媒體」「哪些是八卦小報看看就好」的判斷標準。
其實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就算是每天都有在看日文新聞好了,其實這不等於「懂得看新聞」。

看「新聞平台」整理的新聞時要小心!

我知道很多台灣人都有在追蹤日本的LINE NEWS頻道,如果只是當作想要知道日本當天的新聞頭條,順便當作語言教材,每天看一點日文,應該是會對日文閱讀有幫助,也可以即時掌握到日本最夯的關鍵字什麼的。畢竟課本內容有時候都有點舊,很難看到新的詞彙,或是有些用法現在人已經不太會這樣用了,但課本還是舊的那一套。
我知道日本的LINE NEWS帳號真的很方便,它會早、中、晚,時不時再來個速報, 把這 8個小時的新聞頭條,直接整理出來推送到大家的手機裡,但是你有注意過這些新聞是哪個媒體寫的嗎?
LINE NEWS或是Yahoo! JAPAN這種都是新聞平台,它們的功能是匯集各家媒體的新聞內容到自己的平台,所以大家的賣點就是——只要看我的平台,大家就可以一口氣掌握各家媒體的內容。
但真的是這樣嗎?你有想過這些新聞平台挑選新聞的標準是什麼嗎?你知道這些新聞平台的內容其實不是自產內容,而是只是把各家新聞貼過來而已嗎?

「新聞平台」有好處也有壞處

就我個人的觀點,網路新聞平台的誕生真的很方便,但是它最大的一個問題是,大家在閱讀新聞的時候很容易忽略掉這則新聞其實是哪個媒體寫的。這其實是好事,也是壞事。
好的點在於,大家很有可能藉由這個機會,去看到原本自己不會去看的媒體。壞的點在於,新聞平台在設計上,很容易讓大家「忽略」這篇新聞是出自哪一個媒體。最糟的情況是,有些新聞平台會讓人誤以為,這其實是他們家自產的文章……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805 字、2 則留言,僅發佈於石川カオリ的日本時事まとめ翻譯。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看到好玩有趣、各種傻眼的日本新聞就會隨手翻翻的日文新聞編譯平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今天(11/8)是「立皇嗣之禮(立皇嗣の礼)」,也就是正式將當今德仁天皇的弟弟秋篠宮文仁親王列為下一任天皇繼承人的日子。基本上不會有太多人反對秋篠宮文仁親王列為下一任天皇繼承人這件事情,但問題就出在秋篠宮文仁親王下一位要怎麼排⋯⋯
11月1日晚間,2020年版「大阪都構想」地方公投開票結果出爐。【反對】票以些微之差大於【贊成】票,大阪市不會被拆成 4個特別區,大阪市不會被拆成 4個特別區,大阪市得已繼續留存。對比 5年前的「大阪都構想」公投案結果,可見這 5年來民眾的看法並沒有太大的改變。
今天(11/8)是「立皇嗣之禮(立皇嗣の礼)」,也就是正式將當今德仁天皇的弟弟秋篠宮文仁親王列為下一任天皇繼承人的日子。基本上不會有太多人反對秋篠宮文仁親王列為下一任天皇繼承人這件事情,但問題就出在秋篠宮文仁親王下一位要怎麼排⋯⋯
11月1日晚間,2020年版「大阪都構想」地方公投開票結果出爐。【反對】票以些微之差大於【贊成】票,大阪市不會被拆成 4個特別區,大阪市不會被拆成 4個特別區,大阪市得已繼續留存。對比 5年前的「大阪都構想」公投案結果,可見這 5年來民眾的看法並沒有太大的改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幾乎人人都透過網路作爲取得新聞資訊的主要管道。除了透過網路平台取得新聞媒體發佈的消息,也常常仰賴直播節目獲取消息。合法的新聞媒體,大多對於未加查證的消息發佈非常謹慎而且保守,良莠不齊的自媒體則不然。
1. 利用新聞獲得最新情報: - 「讀‘新聞’來獲得最新的情報。」這是日本作者出口治明在他的著書《いま君に伝えたい知的生産の考え方》中提出的觀點。他強調,新聞是一個非常好的獲取最新知識的方式,特別是從有公信力的媒體上拿到值得細讀的新聞文章。 2. 使用網際網路作為字典與百科全書: - 出口
我想多數人每天都是先看蒐集報章雜誌和網路媒體資訊,閱讀和解讀這些新聞訊息之後,然後才產出盤勢觀點,甚至是操作策略,可是那不是你真正的觀點,很可能只是間接被植入,或是說是抄來的...
「讀“新聞”來獲得最新的情報。」 「“網際網路”對我而言,是字典與百科全書的替代。」 「當想知道情報的全局,就要活用“書”。」 這3句話,節錄於日本作者出口治明[1]的著書, 《いま君に伝えたい知的生産の考え方 》[2]的第134頁。 我一直不知道新聞該怎麼讀,
Thumbnail
網路的普及,看似一度打破了這個障礙,然而,隨著社群平台發展帶來的資訊的碎片化,我們似乎又回到了新型的資訊不對等時代;台灣的媒體亂象許多人將其原因歸咎於台灣的「媒體自律不足」或「民眾欠缺識讀能力」,雖然並沒有錯,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過多人跨足自媒體卻沒有正確的意識。
Thumbnail
當智慧型手機幾乎可以取代電子及平面媒體時,已經很少人端坐家中,藉由電視收看新聞。如果有,也僅僅把它當作電腦顯示器使用。同時,國人收視新聞的方式也已大幅改變,慣以收看「新聞談話節目」取代收看新聞台。
Thumbnail
最近偶爾在臉書上會看見有認識的長輩在某些新聞或話題的粉絲專頁底下留言。比如,某新聞網可能發布了某新聞的貼文,然後長輩就會在底下認真回覆她/他對於該新聞話題的想法,很認真的那種。 作為曾經的新聞媒體從業人員,我在離開業界之後幾乎沒再看過新聞了,頂多就是在滑Line時,點到了NEWS的欄目,快速翻過標
Thumbnail
LINE 在台灣有許多人使用,是一天裡開啟次數最多的APP,是生活中最重要的社群平台。 但很多人不知道LINE官方有個免費推播訊息的服務LINE Notify
Thumbnail
亂讀新聞(一) 2024年1月29日 1. 呢個專欄主要係寫英國啲新聞為主,因為移居咗英國之後,其實都應該要留意多啲local既新聞,咁不如索性開個專欄,一邊睇一邊寫。 2. 我其實主要係聽skynews同bbc啲youtube新聞為主,可以帶住個耳筒,一邊做家務一邊聽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幾乎人人都透過網路作爲取得新聞資訊的主要管道。除了透過網路平台取得新聞媒體發佈的消息,也常常仰賴直播節目獲取消息。合法的新聞媒體,大多對於未加查證的消息發佈非常謹慎而且保守,良莠不齊的自媒體則不然。
1. 利用新聞獲得最新情報: - 「讀‘新聞’來獲得最新的情報。」這是日本作者出口治明在他的著書《いま君に伝えたい知的生産の考え方》中提出的觀點。他強調,新聞是一個非常好的獲取最新知識的方式,特別是從有公信力的媒體上拿到值得細讀的新聞文章。 2. 使用網際網路作為字典與百科全書: - 出口
我想多數人每天都是先看蒐集報章雜誌和網路媒體資訊,閱讀和解讀這些新聞訊息之後,然後才產出盤勢觀點,甚至是操作策略,可是那不是你真正的觀點,很可能只是間接被植入,或是說是抄來的...
「讀“新聞”來獲得最新的情報。」 「“網際網路”對我而言,是字典與百科全書的替代。」 「當想知道情報的全局,就要活用“書”。」 這3句話,節錄於日本作者出口治明[1]的著書, 《いま君に伝えたい知的生産の考え方 》[2]的第134頁。 我一直不知道新聞該怎麼讀,
Thumbnail
網路的普及,看似一度打破了這個障礙,然而,隨著社群平台發展帶來的資訊的碎片化,我們似乎又回到了新型的資訊不對等時代;台灣的媒體亂象許多人將其原因歸咎於台灣的「媒體自律不足」或「民眾欠缺識讀能力」,雖然並沒有錯,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過多人跨足自媒體卻沒有正確的意識。
Thumbnail
當智慧型手機幾乎可以取代電子及平面媒體時,已經很少人端坐家中,藉由電視收看新聞。如果有,也僅僅把它當作電腦顯示器使用。同時,國人收視新聞的方式也已大幅改變,慣以收看「新聞談話節目」取代收看新聞台。
Thumbnail
最近偶爾在臉書上會看見有認識的長輩在某些新聞或話題的粉絲專頁底下留言。比如,某新聞網可能發布了某新聞的貼文,然後長輩就會在底下認真回覆她/他對於該新聞話題的想法,很認真的那種。 作為曾經的新聞媒體從業人員,我在離開業界之後幾乎沒再看過新聞了,頂多就是在滑Line時,點到了NEWS的欄目,快速翻過標
Thumbnail
LINE 在台灣有許多人使用,是一天裡開啟次數最多的APP,是生活中最重要的社群平台。 但很多人不知道LINE官方有個免費推播訊息的服務LINE Notify
Thumbnail
亂讀新聞(一) 2024年1月29日 1. 呢個專欄主要係寫英國啲新聞為主,因為移居咗英國之後,其實都應該要留意多啲local既新聞,咁不如索性開個專欄,一邊睇一邊寫。 2. 我其實主要係聽skynews同bbc啲youtube新聞為主,可以帶住個耳筒,一邊做家務一邊聽